崇山峻嶺之間,那些或圓或方的土樓,是人們對福建古居民最直接、強烈的印象。
每一座土樓,都是一座家族之城,他們在這里,過著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01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 · 前世
福建土樓,大多數(shù)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產(chǎn)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它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guān)。
1700多年前,西晉永嘉年間,平靜的閩西山區(qū)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一批又一批陌生漢人。他們用奇怪的口音與當?shù)亻}人連說帶比劃地溝通:自己來自北方,為了逃避戰(zhàn)亂遷徙到這里。
圖源:@武迪心語
那時的中原戰(zhàn)火頻仍、天災肆虐,大批民眾舉族南遷,拉開了兩晉至宋元時期中原漢人遷徙入閩的序幕。其中,進入閩南的一支與當?shù)鼐用裣嗷ト诤?,形成?strong>以閩南話為方言的福佬民系;經(jīng)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qū)的一支則構(gòu)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方言的客家民系。
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qū),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交匯處。這里地勢險峻、人煙稀少,正是可以寧靜避禍、繁衍生息之所。
然而這樣的環(huán)境也意味著四周野獸出沒、盜匪四起。于是,在中原儒家文化的宗族觀念和外部環(huán)境的共同影響下,這里的人們選擇了聚族而居、對外極為封閉的群體聚落以作自保。特殊的生活方式結(jié)合山區(qū)的建筑材料,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居住方式和建筑藝術(shù)。
圖源:@見書v
福建土樓的建造,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筑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yōu)美奇特,尺度適當,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了適宜的人居環(huán)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景觀。
圖源:@武迪心語
福建土樓 · 今生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這處宛如神話般的大型夯土居民建筑,是“東方文明璀璨明珠”,也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圖源:@武迪心語
此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福建土樓”,由福建省永定、南靖、華安三地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 ,即永定區(qū)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大地土樓群。
圖源:@_Strugglehq
自此,福建土樓開始被全世界熟知,越來越多的旅人前往福建,只為一睹它們的芳容,聆聽它們的傳奇故事。
諸多影視大片,包括《一步之遙》、《大魚海棠》等也陸續(xù)將土樓搬上熒幕。其中《大魚海棠》這部充滿了中國神秘感與浪漫色彩的動畫電影,在帶領(lǐng)觀眾穿越時空重吟莊子名句的同時,也讓那隨處可見的中國紅和風格獨特的福建土樓在腦海中久久不散。
#02 漳州市南靖縣
田螺坑土樓群
田螺坑土樓群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整個群體的形成歷時304年,是黃姓客家人的小聚落。
位于南靖縣西部的書洋鎮(zhèn)上坂村的田螺坑土樓群,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聳,中間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
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大地。
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樓是步云樓,是田螺坑土樓群的第一座土樓,始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高三層,每層26個房間,全樓有4部樓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孫后代從此發(fā)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步云樓右上方的一座圓樓為和昌樓,左上方是振昌樓,右下方為瑞云樓,左下方為文昌樓。5座土樓依山勢錯落布局,被人們戲稱為“四菜一湯”。
以上三圖圖源:@見書v
河坑土樓群
位于南靖縣書洋鎮(zhèn)曲江圩河坑自然村的河坑土樓群,是中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杰作。
包括朝水樓、陽照樓、永盛樓、繩慶樓、永榮樓、永貴樓等6座方形土樓,裕昌樓、春貴樓、東升樓、曉春樓、永慶樓、裕興樓等6座圓形土樓和五角形的南薰樓共13座。
圖源:@見書v
這些土樓氣勢恢宏,兩條小河流在山腳下交匯形成“丁”字,沿著小河流兩岸,是南靖縣境內(nèi)土樓建筑分布最密集的區(qū)域。居高俯視,偌大土樓群星羅棋布于青山秀水之間,給田野平添了一道壯麗的景色。
圖源:@志遠天下行
河坑土樓群有仙山樓閣、北斗七星之稱,村子對面的獅子山觀景臺是俯瞰這片土樓的最佳地點,站在這里,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到藏在其中的“北斗七星”,是一座體現(xiàn)明代傳統(tǒng)建筑風格的古建筑。
圖源:@咱厝人-陳陳
建于1549年的朝水樓,是方狀北斗七星陣的起點,也是河坑土樓群中最古老的方形土樓,從朝水樓到永慶樓的落成,建造時間足足跨越了423年。
云水謠
云水謠古鎮(zhèn)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腳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羅棋布的一座座土樓。這些從元朝中期就開始建造的土樓,保存完好的就有53座。這些土樓姿態(tài)萬千,除了和貴樓、懷遠樓外,還有吊腳樓、竹竿樓、府第式土樓等,風景別具一格。
圖源:@熊糾糾722
和貴樓又稱山腳樓,位于南靖縣梅林鎮(zhèn)璞山村,由簡次屏公建造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是南靖土樓的標志性建筑。
在3000多平方米的沼澤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宛若陸地上的“諾亞方舟”,堪稱“天下第一奇”,這也是南靖最高的土樓,歷經(jīng)200多年仍堅固穩(wěn)定,保存完好的原因。
土樓背倚著小土丘,矗立在寧靜的山坳里,就像守護寶藏的石巨人,樓外是未知的遠方,樓內(nèi)是溫馨的家。
懷遠樓,位于南靖縣梅林鎮(zhèn)坎下村,建于1905-1909年。它是南靖圓樓中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nèi)涵的雙環(huán)形圓土樓,也是福建土樓申報“世遺”所有土樓中最精美的雙環(huán)圓土樓。
懷遠樓只設(shè)一個大門,大門頂上繪有八卦,八卦下方是大大的“懷遠樓”三個大字。走進樓中,站在樓道上,透過優(yōu)美的弧形樓檐,可以看到樓外的遠山與藍天,人與自然竟是如此融洽。
以上四圖圖源:@見書v
景區(qū)游玩推薦路線:和貴樓→云水謠古道→懷遠樓
在南靖縣書洋鎮(zhèn)下坂村,有一處堪與比薩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號稱“東倒西歪樓”的裕昌樓。
裕昌樓是一座圓形土樓,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較比薩斜塔僅晚十幾年。這座土樓建成后不久,樓內(nèi)回廊木柱便開始從左向右傾斜,最大傾斜度為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jīng)受幾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shù)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
圖源:@見書v
圓形的裕昌樓是南靖縣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土樓,其外墻斑駁龜裂,樓內(nèi)的柱子、樓梯經(jīng)過百年的風吹雨打,日曬煙熏,早已變成了褐金色,古色古香,皆是歲月流逝的痕跡。
圖源:@林包包同學
看了這些土樓介紹
如果您感到意猶未盡
迫不及待地想要背上行囊親自探索一番
身臨其境地感受隱藏在山水之間的土樓文化
不要著急,下一期
小編將繼續(xù)為您介紹
中國古建筑界的這“一朵奇葩”
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