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崇圣寺
崇圣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公元713年至741年,經(jīng)歷代擴建,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了顛峰。歷經(jīng)千年滄桑、風雨剝蝕和多次強烈大地震,崇圣寺毀于清咸豐年間,西三塔卻巍然屹立。顯示了古代大理勞動人民的智慧。建國后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大規(guī)模維修。2005年大理旅游集團又耗資1.82億人民幣恢復重建崇圣寺,重建的崇圣寺,占地600畝,西依蒼山應樂峰,東臨洱海萬頃波,海拔2199米,東西長1136米,南北寬352米,建筑面積20080平方米,約占古代崇圣寺建筑面積的六分之一,并請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圣輝大師為方丈主持。結束了崇圣寺三塔近百年來“有塔無寺”的歷史,形成了塔寺輝映的美景。
主軸線上依次建有大鵬金翅鳥廣場、山門、護法殿、彌勒殿、十一面觀音殿、大雄寶殿、阿嵯耶觀音閣、山海大觀石牌坊、望海樓。中軸線兩旁和次軸線上建有法物流通處、方丈堂、客堂、齋堂、羅漢堂、千佛廓、祖師殿、佛教研究院。寺內(nèi)建筑主體以鋼混結構為主,斗拱門窗及細部裝修采用優(yōu)質的紅椿木精雕細鑿,中軸線建筑采用最高規(guī)格的金龍金鳳和璽彩,兩次軸線采用莊重典雅的旋子彩,廊閣內(nèi)院采用活潑詼諧的蘇式彩,整個建筑起伏跌宕,錯落有致、金碧輝煌、氣勢磅礴,而又不失民族特色。那宏大的建筑規(guī)模和精湛的建筑工藝,以及將靜態(tài)的佛教藝術與動態(tài)的佛教文化相結合,再現(xiàn)了當年“妙香國佛都”之輝煌。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筑入之一。位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3公里處,這里依山傍水、峰巒疊翠、環(huán)境清幽,真不愧為“靈鷲勝地”。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tài),遠遠望去,卓然挺秀,俊逸不凡,是蒼洱勝景之一。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底寬9.9米,現(xiàn)存高度69.13米,16層,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xiàn)存座塔最高者之一,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三塔中的南,北二小塔在主塔之西,與主塔等距70米,南北對峙,相距97.5米,均為五代時期大理國所建造。兩塔形制一樣,均為10層,高42.4米。崇圣寺三塔布局齊整,保存完善,外觀造型相互協(xié)調。大塔協(xié)領兩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時又襯托出小塔的玲瓏雅致;小塔緊隨大塔,襯托出大塔的高大、雄偉。三塔布局成鼎足之勢,高聳藍天,成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是我國南方最壯麗的塔群。三塔與遠處的蒼山、洱海相互輝映,點綴出古城大理的歷史風韻,雖經(jīng)歷了千年風雨剝蝕和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無損。
但是三塔又具有不同于內(nèi)陸塔的兩個特點:一、三塔層數(shù)均為偶數(shù),而內(nèi)陸塔多為奇數(shù)。二、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線收縮,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較小,中部較大,外部輪廓呈曲線。
相傳在建大塔時,不用腳手架,建好一層,就在四周堆上泥土變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后,逐步將土運走,使塔體從中脫穎而出。因此,在民間有“馬馱磚石到塔尖”的傳聞。據(jù)傳,在建塔時的土坡,曾延伸到距離塔體南北兩側數(shù)里之處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橋”和“五里橋”兩個地名。這些雖只是傳說,但由此可以想見當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艱巨。
在望海樓下遠眺著蒼洱毓秀,望著絡繹不絕的游客我不禁深深的為崇圣寺、為大理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
三塔倒影
三塔
崇圣寺
崇圣寺配殿
大雄寶殿
觀音殿
十一面觀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