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東方歷史評論》推出“六本書”欄目,邀我推薦六個日本好小說。那時我老毛病發(fā)作,躺床上不能動彈。待能撐起,起來打字,沒一會又坐不住了,又躺下。所以說得比較倉促,但作品確實是我腦子里熟慮過的。]
我想推薦六部日本小說: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谷崎潤一郎的《春琴抄》、川端康成的《睡美人》、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村上春樹的《再襲面包店》和東野圭吾《彷徨之刃》。有人覺得我的寫作受日本文學影響甚深,其實勿寧說是我的趣味遭遇了日本文學。
日本文學一直很受中國讀者輕視。這里難說沒有民族情緒。一是因為被日本人欺負了。但文學與道德無關,好人未必寫得出好作品,而且情形往往相反。日本民族確實無法稱為善類,俄羅斯民族也是,但是這兩個民族卻在文學藝術上異常璀璨。二是覺得“老子先前闊多了”,日本文化不外乎來源于中國。我曾經(jīng)說過日本文學并非來源于中國,許多人受不了。但是正如伽利略頓著腳喊:“這地畢竟是在動的??!”日本文學不是來源于中國,也是不以主觀愿望為改變的。日本文學,特別是日本小說,一直比中國發(fā)達。就說歷史,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是日本的《源氏物語》,它出現(xiàn)300年后,才有了《三國演義》。聽起來很傷自尊心,但是無可奈何的事實。至少是中國小說,先前并不闊。
實際上,西方的《十日談》的出現(xiàn),也是在《源氏物語》300年之后的。西方文學也未必就能傲視日本文學,日本文學并沒有在西方得到適合的評價。這里有“東方主義”的因素。日本文學雖然缺乏西方文學中的宏大敘事和形而上的觀照,但它細膩、敏銳、奇崛、形而下,對“人性的幽暗國度”(村上春樹語)有著驚艷的洞察。
芥川龍之介《竹林中》就是這樣一個作品。它寫的是一個強奸殺人案,當事人和旁證者的證言竟然無法合成一個客觀事實。這不是偵探小說,偵探小說尋求的是真相,而《竹林中》卻在告訴我們真相不可知。在這里,芥川提出了讓整個人類窘迫的問題:人言不可信。這不可信不只是因為人類容易為自己的私利撒謊,還因為我們即使想表達真相,仍然不可能。這是更可怕的,也因此,根據(jù)這小說改編的電影《羅生門》當年在轟動了“二戰(zhàn)”后的西方。在剛結束的戰(zhàn)爭災難中,都說日德是非正義一方,但是正義的一方在哪里?
寫出如此黑暗的人,命中注定不可活了。芥川龍之介終于被“模模糊糊的不安”所焦慮,自殺了。值得一說的是,至今中國作家們?nèi)越蚪驑返烙诟?思{《喧嘩與騷動》的巧妙敘述,作者用了各個不可靠的敘述者敘述故事。但??杉{最后沒能堅持下去,退縮了,最后還是再用了一個正常人把客觀陳述出來。而芥川龍之介卻膽大到底,《竹林中》全篇只引用了不可靠敘述者的話,壓根兒就沒有客觀呈現(xiàn)。
谷崎潤一郎《春琴抄》也是一個奇異的小說。谷崎潤一郎和芥川龍之介是《新思潮》雜志的前后同仁,但他們文學觀念卻異常懸殊,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作品具有同樣的精彩?!洞呵俪穼懙氖鞘裁??愛。一個女盲師和她的男弟子相愛,但他們的愛不是通過互相呵護來表達,而是通過女方對男方的折磨,而男方欣然承受。愛你就要折磨你,受不了折磨就不配言愛。這就是虐戀,有虐才有戀。更為驚竦的是,當女方遭到了毀容,男方竟然刺瞎自己的雙眼,好讓對方在自己心目中永遠美麗。小說揭示了人類不為人知或恥于言說的情感,這也許恰是我們最本質(zhì)的情感。
這小說的敘事方式也很奇特,作者完全無意于寫故事,也沒有把它寫成西式的驚竦小說,而是用東方“屏風式”的結構,讓故事的每個段落各自獨立,又隱約關聯(lián)。這是典型的日本小說,語言也是異?!叭毡尽?。有人說那標點符號很少的長長的句子像潺潺流水,我倒覺得更像被拉得綿長的膠,讀著讓你喘不過氣來,又欲罷不能。
1967年,日本有了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叫川端康成。有一種說法:若非谷崎潤一郎在兩年前去世,獲得此獎的可能是谷崎。當然,對東方人,不僅中國人,對當年的日本人也是,諾獎很容易變成了烏龍。中國還有說本來應該老舍得的,可惜老舍自殺了。其實這不重要,只要理解諾獎會授給優(yōu)秀作家中的某一個,即可。至于誰最終得到,天知道。
川端康成被中國和世界熟知的作品,是《古都》《雪國》《千只鶴》,還有一篇常被提起的,叫《伊豆的舞女》,但其實這些作品都不如《睡美人》,《伊豆的舞女》更不外是少男少女的青春小說。但遺憾的是,中國哪怕是文學研究者,也有不少不熟悉《睡美人》。中國讀者和研究者對川端有個根深蒂固的誤讀,覺得他是寫“美”的。其實川端的“美”壓根不是中國人以為的“美”。也許正因為這個“不是”,讓我們無法接受。一個老人在他垂暮之年去“睡美人俱樂部”,與被藥藥睡了的年輕女孩同睡。有人指責這是色情小說,有人指責這是殘害女性,特別是現(xiàn)在為“校長猥褻學生”所激憤的正義的人們,我想是絕對不能接受這種殘害的。但問題并不這么簡單,文學作品也不是常識道德說教。在川端康成意識里,那些女孩與被殘害無關。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嫖妓小說卻沒有性交媾,這些女孩被視為菩薩的化身。這使得這小說有了宗教的維度。色情還是宗教,就看干了還是沒干?干了即色情,沒干則宗教。
川端康成最后也自殺了。是獲得諾獎之后自殺的,這就像他的小說一樣讓中國人不解。要是我們,一定滋潤活著,接受各種膜拜。他沒有留下遺書,所謂“無言的死,就是無盡的話”。這“無盡的話”到底是什么?各種猜測。但我想他自殺至少有一個原因:不自殺的作家不是好作家。
關于川端自殺,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三島由紀夫自殺了,其中還有關于他們兩個特殊感情的傳聞。兩個人確實感情不一般,當然其中也不乏有互相利用的嫌疑。其實感情很多時候是不能排除致用因素的,完全剔除致用的感情有嗎?男女之情,無法完全撇開身體;朋友之情,無法完全撇開幫忙;就是陌生人,送一顆糖果也會增加好感。關于他們互為有用,指的是三島在將川端作品推介到西方上做了貢獻,而川端提名三島諾貝爾文學獎。當然三島最終并沒有獲得這個獎,他去走另外的道路了,為恢復“文化天皇制”搖旗吶喊,最后剖腹自殺以殉道。
三島由紀夫自殺前拍了一個寫真集《薔薇刑》,鏡頭前的他暴力、生猛,這是他愿意展現(xiàn)給公眾的形象,但其實他從小就很羸弱。《金閣寺》主人公也是集羸弱與暴力于一身。這是根據(jù)真實事件寫成的小說,但它不是新聞,新聞立足的是常識,文學立足的是非常識。常識止步的地方,文學起步了。三島把一個小僧人燒毀金閣寺的事件演繹成了“殺美”的故事,當“美”到極致,必然壓迫審美者,那么這“美”就成了“惡”。這是否是典型的日本人思維?
三島由紀夫曾說,《金閣寺》是寫的是關于藝術家的故事。藝術家(作家)是什么?就是在天堂和地獄之間被擠壓的人。不可否認,近20年來,日本作家生存狀況相對平穩(wěn),作品不可避免地平淡了。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村上春樹的短篇。雖然《挪威的森林》等長篇讓他爆得大名,但我覺得村上精彩在短篇。寫出那些短篇的村上春樹,讓我相信他不只是一個通俗的作家。當然這些年村上春樹的小說又有了變化,氣象大了,也好像有思想了,但也神神道道了。所以我更愿意推薦他的《再襲面包店》,這是他的小說集,我推薦的是這小說集中的那個叫《再襲面包店》的短篇。
為什么要“再襲”?因為初襲遭到了屈辱,不僅被抓,而且還被迫聽瓦格納。也許這是最輕最優(yōu)雅的懲罰了,但是也許恰因為優(yōu)雅,所以侮辱才深。這成為襲擊者人生的分水嶺。村上春樹的敘事喜歡制造分水嶺這種東西,這是他影響我最大的地方。起因跟行動之間有著巨大的空白,這種大膽和奇妙讓我想起的只有霍桑的《威克菲爾德》。“我”的人生從此改變了:大學畢業(yè)后就職法律事務所、準備參加司法考試、結婚,再也不想去搶面包了。我成了這個社會秩序的維護者和享受者,中國那些既得利益的享受者和拼命擠進利益集團的人是否會覺得詫異?但這是文學。這就是文學。文學在“我”價值觀上撕開一個口子,讓我決定再襲一次面包店。
東野圭吾寫的是“推理小說”,按分類屬于通俗類,但日本一些了不起的推理小說家并不只是通俗,如前輩的松本清張。相反,中國的通俗小說還真是通俗,媚俗,俗而無骨??纯礀|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現(xiàn)身》和《白夜行》,應該汗顏。當然,東野小說有個軟肋,語言太差。所以根據(jù)他小說改編的影視更好。《彷徨之刃》在東野小說中算不上最好,但我想推薦它,因為它對中國文學寫作有啟示性的意義。這小說從俗理即法律止步的地方提出問題:一個父親的唯一相依為命的女兒被歹徒奸污殺害,而因為罪犯是未成年人,法律懲罰十分有限。那么,如何撫慰一個父親的創(chuàng)傷?是否允許父親在法律之外的復仇?
這種問題,中國的通俗作家乃至純文學作家并非都有能力面對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觀念太“正”,有誰能站在法律之外思考?有誰能像角田光代《第八日的蟬》那樣站在兒童誘拐犯的立場思考?有誰能站在國家民族道德之外思考?中國文學至今無法從“正”的陷阱中逃出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