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過RGB是基于紅,綠,藍三種顏色建立的,也稱加色模型,理論上來說所有的顏色都可以通過這三種顏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那么我們該如何標識不同的顏色呢?這就涉及到顏色碼。所謂的顏色碼就是標識某一種顏色的代碼,就像我們的身份證號,每個人都有一個唯一的身份證號碼,每種顏色也有它唯一對應的顏色碼。
在RGB模型中,每一種顏色可分為0-255共256個等級,這是因為我們常用的顯示器的位深為8位,而2^8是256。所以確定了R,G,B這三個基礎變量我們就能確定某一種具體的顏色,比如(255,0,0)為紅色,(0,255,0)為綠色,(0,0,255)為藍色。(為了簡化,我們暫時不考慮明度以及飽和度。)
相信有不少人見過下面的這張圖片。
通過圖片可知:
1. 黃色(Yellow)=紅色(R)+綠色(G),用數(shù)值標識則為: (255,255,0)=(255,0,0)+(0,255,0)
2. 洋紅(Mmagenta)=紅色(R)+藍色(B),用數(shù)值標識則為:(255,0,255)=(255,0,0)+(0,0,255)
3. 青色(Cyan)=綠色(G)+藍色(B),用數(shù)值標識則為:(0,255,255)=(0,255,0)+(0,0,255)
4. 白色(White)=紅色(R)+綠色(G)+藍色(B)(255,255,255)=(255,0,0)+(0,255,0)+(0,0,255)
通過兩兩相加,我們可以得到三種不同的顏色,如果把三種色混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中間的白色。那么,當我們把洋紅+綠色相加會得到什么顏色呢?下面我們用數(shù)學來進行一下計算。
洋紅+綠色=?因為洋紅=紅色+藍色,因此:洋紅+綠=紅色+藍色+綠色=白色,同理我們也可以推導出
黃色+藍色,青色+紅色的最終顏色是白色。因此洋紅和綠色,黃色和藍色,青色和紅色互為補色。
我們也可以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理解:白色是紅,綠,藍三種顏色的集合,而洋紅是白色的一個子集,綠色是另外一個子集,兩個子集的并集=全集,因此兩個子集互為補集,延伸到顏色上來就是互為補色。
#### 色環(huán)
當我們把紅綠藍中的兩種或者三種顏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時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顏色,例如下面這個色環(huán)
從圖上可以看出幾個重要的概念:
冷暖色:不同的顏色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覺,因此我們將色環(huán)分為兩個不同的范圍,一種是暖色系列,一種冷色系列。
互補色:色環(huán)上處于對角線上的色彩為互補色。
對比色:色環(huán)上成約120度的為對比色,如圖上的A,B,C三點,互成對比色。
鄰近色:色環(huán)上與某個顏色相鄰的兩種顏色為這種顏色的鄰近色。
有人可能會說,我又不進行圖像處理,了解這個有什么用處呢?我們來舉一個比較簡單的色彩應用的例子。在工作中,如果你要準備一個PPT,那你就有很大機會會應用到圖表,圖表的配色就可以使用到我們這里的色彩知識。比如:
(原始圖)
(對比不明顯)
(使用對比色,突出對比)
從圖上可以看出藍色,橘黃色為對比色,利用對比色關系,我們填充顏色就有了方向。
為了加深對于RGB色彩模型的理解,建議大家大家可以借助PPT的顏色填充功能進行練習,就像下面的小視頻一樣。
到這里對于RGB模型我們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于色彩的三要素,還剩下飽和度和明度兩個要素,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加上色彩空間來踩一踩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