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爸-詹晶明】
聊爸,我心中有個困惑,我原本以為孩子是個比較膽小,遵守紀律(原來在幼兒園老師也是說他很乖,不調(diào)皮)的,可是上小學后,班主任反映上課會開小差,最主要是對于老師的批評不接受,反應還很激烈,不像別的孩子,批評了也就認錯了。他的這種性格,小時候也有些苗頭,現(xiàn)在讀小學后好像越來越嚴重,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浩浩媽
浩浩媽所面臨的孩子問題,在很多家庭那里都有發(fā)生。原本以為很聽話的孩子,為什么在上學后,或者長大了一些后,就突然性情大變,變得很急躁,變得脾氣很大,變得不愿意溝通,變得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了呢?
順著浩浩媽的咨詢,我繼續(xù)給大家來講講關于孩子五種行為方式的話題:
回顧
1 積極進??;
2 逃避或放棄;
3 躲藏或害羞;
4 尋求幫助;
5 屈從
聊爸在上一篇《孩子把中隊委徽還給了老師》的文章里,給大家介紹了這五種基本行為的前三種行為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孩子在其嬰幼兒的時期,是一定會采取“積極進取”的行為方式的,所謂我們說的天性表達——直接,簡單,粗暴。
當孩子長大一些了,懂了一些事情,行為能力也增強了,隨之而來的需求也迅速多了起來,當然也從此刻開始會逐步越來越多地聽到父母,成年人的各種拒絕聲——NO! 因此,孩子進入到第二行為方式的狀態(tài)——逃避、逃跑或者放棄與拒絕自己的人在一起。
當孩子學會逃跑或逃避或放棄的時候,是代表他進步了,不是代表他變壞了,他的行為能力從此開始與他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連接了起來。這也是俗話說“這孩子長心智了”的意思。
比如說你和孩子說,我們來玩一下,好不好?他可能會自己往后退,或者趕快靠在媽媽的身邊,然后,是開始逃避、拒絕你:我不要你到我的地盤來,不要侵占我的地盤(勢力范圍)。
我們要怎么樣才能進到孩子的勢力范圍里呢?需要與孩子建立情感,我們需要討好他,讓他覺得我們是很友好的,是沒有威脅的之后,我們才可以進到他的地盤里面去的。否則我們是進不去的,他會很不歡迎我們的。
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大約18-24個月),我們要保持與孩子一定的距離,才可以培養(yǎng)和鼓勵他更多的積極進取行為,讓他內(nèi)心里知道他這個逃避或放棄的行為方式是有價值的,周圍的人是可以懂得,并允許的。
而一旦他覺得他的逃避或放棄是沒有價值的,他就會躲藏或者表現(xiàn)出嚴重的害羞,甚至對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焦慮——比如孩子上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狀態(tài)。
人們就是這樣的,積極進取遭到到拒絕,他就開始逃避放棄;當逃避放棄都不起作用,沒有意義的時候,他就開始躲藏、害羞;而一旦這躲藏、害羞也無法得到理解、允許或接受的話,孩子就會再進一步選擇保護自己的行為方式——尋求幫助。
什么是尋求幫助的行為方式?作為基本行為方式的尋求幫助,與我們?nèi)粘I钪兴f的“尋求幫助”不一樣。在生活中,我們請求他人幫自己拿杯水來,可以稱之為尋求他人幫助,但這個行為在心理學的基本行為方式中,則成為“積極進取”——因為,是我們積極主動地行為方式,不具有抑制性傾向。
作為基本行為方式的“尋求幫助”,是一種抑制性,心理期待被保護的行為方式,是內(nèi)心無力,脆弱的行為表現(xiàn)。
當害羞或躲藏到媽媽的身后,或者低頭不想看我們的時候,我們卻還是要強行去抱孩子,或者親吻孩子,這對于孩子來說,就是“躲藏”失敗無效的感受,因此他就需要尋求幫助。
一個是尋求媽媽、爸爸幫助:快來救我呀!幫我拒絕吧!
如果爸爸媽媽,或其他能夠信賴尋求幫助的人都不在,孩子就可能出現(xiàn)另一個新的狀態(tài)來尋求幫助——他開始討好“侵犯”或“攻擊”他的人。
他會做出各種表情,行為來請求攻擊他的人,希望這些人不要對他實施更大的攻擊,他開始討好施暴者。
比如他會躲在一邊——你實在要親,你就親一下或者抱一下吧,但我不會更多親近,我也不會很開心,如果你一定要我笑,我也會擠出可憐的笑容的。
因此,我們家長要感受到孩子這樣的變化。如果孩子長期這樣下去,可能會產(chǎn)生扭曲的心理——新的行為方式的選擇——屈從。這就是為什么總有一些人,會去尋求傷害自己的人的幫助的原因。
我們不要強迫一個孩子一定要和很多人在一塊,盡量減少孩子這種尋求幫助的可能,不要讓他進入到這個狀態(tài)里面去。要尊重孩子的逃避、放棄等拒絕的選擇,讓他知道他的逃避是有意義的。
我們尊重他的逃避,尊重他的勢力范圍,他就越來越自由,他就有越來越寬闊的心理地盤(勢力范圍),當孩子認為自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心理地盤的時候,他就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積極向上。
再次,我要再次強調(diào)一下——
在心理學,尋求幫助是指“討好”,是比躲藏更加收斂的一個動作。
當他尋求幫助處于無效狀態(tài)的時候,就只能屈從。
人的心理就是這樣變化的
為什么抑郁?
就是他屈從了
討好你,你也不會給我更多的幫助,你也看不到我的訴求。反正我都會受傷害,你要我干嘛,都行了。
連自己都放棄了,自己的存在都放棄了。我的想法是沒有意義的,你要我干什么都可以,然后就失去了自我。
孩子的行為方式就是這樣的,從積極進取到最卑微的屈從??墒窃诟改?,或者在成年人的眼里,是孩子很乖,受到教育了,聽得懂道理了,性格很好了,懂事會體貼人了,甚至冠以善解人意了等正面的評價,以此肯定自己的教育成果,卻可能更加忽略孩子內(nèi)心的訴求或壓抑。
好了,我們再次回到浩浩媽的咨詢案例里來——
浩浩長大了,讀小學了,他生理和心理都會隨之長大,當他越來越覺得自己有力量的時候,他一定會選擇直接反抗的言行,甚至是很激烈的反應來針對在大家看來是很小的不如意事件。
這是內(nèi)心長期壓抑之后的結(jié)果,我很想告訴浩浩媽,請接受孩子的過激反應吧,真正地去多理解孩子,從聊爸上面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分析中,去回顧一下在孩子過去的經(jīng)歷中,他有哪些委屈,尤其是一些當時對他來說很不公平,或者容易誤會的事件中,找到起因來化解。
你也可以在孩子情緒放松,與你關系親密的時候,慢慢地引導孩子說出過去曾發(fā)生的一些讓他很難受的事情,你再加以理解,接受,或者抱歉。
當孩子越來越感受到媽媽你的理解和支持時,他的脾氣就會好起來,他的激烈反應就會迅速緩解,甚至完全解除?!驗椋谌说奈宕蠡拘袨橹?,有一個秩序循環(huán)的規(guī)則,即當一個人長期處于屈從行為中時,會在某個時期,或時間段爆發(fā)“積極進取”的行為選擇——強烈的敵對抗拒。
而如果我們可以開始承認孩子的“強烈敵對抗拒”行為,并愿意去主動了解這個行為背后的價值和意義時,他又會回到過去的屈從,進而回歸到正面的“積極進取”行為之中,成為一個非常有勇氣,有自信,有能力的人。
祝福浩浩,祝福如浩浩一樣的孩子,祝福浩浩媽及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
關于更深入的五種基本行為方式在生活與家庭教育中的解讀,聊爸還會繼續(xù),請持續(xù)關注,也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和留言!這個話題,非常重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