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六如真如——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
弘治十二年(1499)春,三十三歲的廣東儒生倫文敘(1467-1513)以會試第一的身份繼續(xù)參加了殿試,并一舉奪魁。與此同時,同場科考、被江南士人期待連中三元的才子唐寅,卻因科場舞弊案而鋃鐺入獄,黜發(fā)浙藩為吏。倫文敘,不僅打消了唐寅的狀元夢,而且也打破了蘇州已經(jīng)蟬聯(lián)兩屆的狀元紀(jì)錄?,F(xiàn)實的偶然造成了藝術(shù)之路的必然:唐寅他不甘為吏,回歸故里,潛心書畫,最終名震大江南北,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寅的好友,曾主盟吳中風(fēng)雅三十年的文徵明曾這樣評價他:
子畏畫本筆墨兼到,理趣無窮,當(dāng)為本朝丹青第一。白石翁遺跡,雖蒼勁過之,而細(xì)潤終不及也。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中南京鄉(xiāng)試解元。次年會試,為江陰徐經(jīng)賄通關(guān)節(jié)案所累,發(fā)浙藩為吏,不就。正德九年(1514)應(yīng)江西寧王宸濠之聘,后察其有異志,佯狂而歸。筑室于桃花塢,與客日般飲其中。工于詩文,初尚才情,奇麗自喜;晚年頹然自放,格諧俚俗。書法縱逸遒美,出入于北海與松雪之間;畫法沉郁,風(fēng)骨奇峭,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金剛經(jīng)》中的這段偈語,正是南京解元唐寅一生的宿命?;蛟S是緣于唐寅的才情和個性,才子佳人這樣的喜劇故事才附會在他名下,“唐伯虎點秋香”因此為世人所熟知。但真正的唐寅,一生卻歷經(jīng)大起大落,他的如夢人生,最終可以說是一個悲?。?
倀倀莫怪少時年,百丈游絲易惹牽;
何歲逢春不惆悵?何處逢情不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禪。
老我思量應(yīng)不悔,衲衣持缽院門前。
唐寅的這首《倀倀詞》,誦之凄然,悲凄之情,溢于言表。歷史不可假設(shè):但是,如果唐寅沒有與徐經(jīng)一同赴京趕考?如果唐寅順利地通過了己未科的那場會試?如果唐寅沒有赴江西寧王朱宸濠之聘?唐寅還會是史書中的那個唐寅么?所以,從某種程度而言,我們應(yīng)該慶幸,歷史給予的唐寅,是一個藝術(shù)家、文學(xué)家,而非政客、胥吏;我們應(yīng)該慶幸,正因為沒有這些如果,才有了《桃花庵歌》、《落花詩》、《與文徵明書》;才有了《溪山漁隱圖》、《騎驢思?xì)w圖》、《班姬紈扇圖》、《風(fēng)竹圖》;才有了《致徐若容信》、《行書姑蘇寒山寺化鐘疏》、《行書龍頭詩》等等;當(dāng)然—也才有了今天特別為唐寅舉辦的盛會。
“明四家”中,唐寅的知名度可謂最高,這更多的是由于通俗文學(xué)和影視作品的演繹,造成了世人對他的美麗誤解?!傲缯嫒纭獏情T畫派之唐寅特展”,是蘇州博物館舉辦的“明四家”系列學(xué)術(shù)展覽的第三期,旨在盡可能多地還原真實的唐寅,希望觀眾從他留下的書畫原作中,去體會他的坎坷境遇和筆墨人生: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漫勞海內(nèi)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
書本自慚稱學(xué)者,眾人疑道是神仙。
些許做得功夫處,不損胸前一片天。
唐寅的一生,有他的際遇,也有他的超脫;有他的才情,也有他的執(zhí)著。正如百年后文震孟在《姑蘇名賢小記》中所總結(jié)的那樣:“人材第一,風(fēng)流第一,畫品第一?!?
透過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的歷史,數(shù)百年后,于此所見,六如之外,更得真如。
至此,特別鳴謝給予本次展覽大力支持的十二家海內(nèi)外文博機構(gòu)。
是為序。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4.240.196.*]
Jacqueline | 唐寅年譜 | 2014-12-13 16:52:00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唐寅年譜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Sat Dec 13 16:52:00 2014), 站內(nèi)
唐寅年譜
唐寅,以庚寅歲生,因名寅,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父廣德,業(yè)賈。母邱氏,弟申。
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一歲
二月四日,生于蘇州吳縣閶門內(nèi)吳趨里皋橋。
沈周四十四歲 吳寬三十六歲 朱存理二十七歲 文林二十六歲
王鏊二十一歲 梁儲二十歲 曹鳳十四歲 楊循吉十三歲
都穆十二歲 祝允明十一歲
十一月初六日,文徵明生。
成化七年辛卯(1471)二歲
成化八年壬辰(1472)三歲
文林舉吳寬榜進士,授永嘉知縣。林字宗儒,長洲人,子即徵明。寬亦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本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成、弘間,以文章德行負(fù)天下重望。
成化九年癸巳(1473)四歲
江陰徐經(jīng)生。
成化十年甲午(1474)五歲
王鏊鄉(xiāng)試第一。鏊字濟之,號守溪,吳縣人。博學(xué)有識鑒。
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六歲
王鏊會試第一,廷試第三,授翰林院編修。
錢同愛生。
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七歲
弟申生。申字子重。
顧璘生。
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八歲
朱應(yīng)登生。
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九歲
從師習(xí)舉業(yè)。
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十歲
文林以丁憂返吳。
徐禎卿生。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十一歲
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十二歲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十三歲
文林起復(fù),知博平縣,子徵明隨侍。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號衡山。為人和而介,工詩文書畫。
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十四歲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十五歲
入縣學(xué)為生員。
楊循吉舉進士,授禮部主事。循吉字君謙,號南峰,吳縣人。
閻起山生。孫一元生。陳淳生。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十六歲
與文徵明訂交。因徵明謁其父林,以文請益。林是年補南京太仆寺丞,謁告返里。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1486)十七歲
補府學(xué)生員。交同里張靈。靈字夢晉。文思敏捷,善畫,人物高遠(yuǎn)。嗜酒傲物。
文徵明隨父文林至滁州太仆寺任。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十八歲
沈周是年為王鎜所作《壑舟圖》,卷后有唐寅與祝允明題。
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十九歲
娶徐氏,徐廷瑞次女。
文徵明返吳,入長洲縣學(xué)為生員。
楊儀生。華云生。
弘治二年己酉(1489)二十歲
與文徵明、祝允明、都穆倡為古文辭。宜興杭濂亦來共游。穆,吳縣人,字元敬,好學(xué)不倦,善為文。濂字道卿,工詩文。
弘治三年庚戌(1490)二十一歲
曾題周臣《聽秋圖》卷。臣字舜卿,號東村,吳縣人。工山水。寅初從之學(xué)畫,其后名盛,求者眾,頗假臣手。
應(yīng)朱存理囑,錄所作送春詩于沈周畫楊花卷中。存理字性甫,號野航,長洲人。篤學(xué),以課徒為業(yè)。周字啟南,號石田,長洲相城人。世以高隱稱。詩文書畫,為世所重。
文徵明省父去滁州。
弘治四年辛亥(1491)二十二歲
念文徵明甚,作詩以寄,徵明有答。
撰劉嘉 墓志銘。嘉 字協(xié)中,吳人,能詩。與寅及文徵明為摯友。子穉孫,后娶徵明兄女。楊循吉亦為嘉 撰墓志。時循吉已致仕歸。結(jié)廬支硎山下。 秋,文徵明自滁返里。
弘治五年壬子(1492)二十三歲
文林自南京太仆寺丞移病歸。每因寅之請謁,規(guī)其過失,不少假借;愛其才藝,不厭說項。蓋所從往還如祝允明、錢同愛輩皆流連聲色,惟文徵明獨能自外。然情尚不同,而交情不替。同愛字孔周,長洲人。博學(xué)工文,好結(jié)納,喜蓄書。
秋,祝允明舉于鄉(xiāng)。與祝允明訂交約在本年。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文章有奇氣,尤工書法。好酒色六博,不修行檢。
弘治六年癸丑(1493)二十四歲
時父廣德已先卒,母、妻及子相繼歿。
撰沈隱君墓碣銘。隱君名誠,長洲老儒,以教讀為生。
秋,文徵明至江浦從莊昶學(xué),冬歸。昶嗜古博學(xué),世稱定山先生。
弘治七年甲寅(1494)二十五歲
感時傷遇,作《昭恤賦》。
正月,撰《秦裕伯像贊》。裕伯字景谷,大名人。博辯善論說。元末官福建行省郎中。國初徵授侍讀學(xué)士,出知隴州,卒于任。
與徐禎卿訂交。禎卿字昌國,吳縣人。貌寢,性穎利,家無蓄書,而無所不通。寅薦之沈周,楊循吉,由是知名。以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號“吳中四才子”。所撰《新倩籍》,首為唐寅,次文徵明云。
有《白發(fā)詩》,文林有和作。
時寅頗嗜聲色,文徵明有《秋夜懷唐寅》及《簡唐寅》詩。詩有“人語漸微孤笛起,玉郎何處擁嬋娟”及“高樓大叫秋觴月,深幄微酣夜擁花”句。
撰《吳東妻周令人墓志》及《徐君墓志銘》。吳東,文徵明妻兄。徐君,山西永年人,讀書不仕。
都穆在無錫華昶家教讀。昶字文光。
王寵生。
弘治八年乙卯(1495)二十六歲
與沈周、文徵明夜游太湖,周作《夜游熨斗柄橫卷》。
應(yīng)吳大淵請,與文徵明、張靈、邢參、朱凱、吳奕題沈周畫壽其岳父張西園。參字麗文,沉靜蘊藉,以著述自娛;凱字堯民,讀書不樂仕進,與參皆長洲人,皆教授鄉(xiāng)里。凱與朱存理人稱兩朱先生。奕,寬姪,字嗣業(yè),號茶香,工書能詩。
秋,文徵明來訪,飲于小樓,徵明有詩。嘗與徵明商酌畫法,皆以李晞古畫可為初學(xué)楷模。
深秋,登鸚鵡皋岑,玩桂香亭畔,于舟次對景寫《桂香亭圖》并題。
十二月,邢參、文徵明等來皋橋,觀所藏書。邢參題識《太玄集注》、《太玄解后》;文徵明借觀《東觀余論》,有跋。
撰《許天錫妻高氏墓志銘》。
顧璘、徐經(jīng)、都穆舉鄉(xiāng)試。璘字華玉,號東橋,吳縣人,徙金陵。少負(fù)才名,與陳沂、王韋稱金陵三俊。經(jīng)字直夫,一字衡甫,江陰人。能詩文。
弘治九年丙辰(1496)二十七歲
嘗著《廣志賦》暨連珠數(shù)十首,傾動群類。為倪岳所稱。岳,上元人,時官南京吏部尚書。通達(dá)國體,天下想望其風(fēng)采。
仍落落不屑事舉業(yè),祝允明勸之,乃閉戶翻討。時吳寬以吏部侍郎居繼母憂于家,寅有《上吳天官書》。
嘗祈夢九鯉湖,夢有人贈墨一擔(dān)。又嘗月夜騎白驢至虎丘。
為袁鼒撰《中州攬勝序》。鼒,吳縣人,方北游自大梁歸,繪所歷為圖。
畫《俞節(jié)婦刺目圖》約在本年。烈婦,文徵明姑母文玉清之女。
顧璘、華昶舉進士。
徐經(jīng)刻孫作《滄螺集》,都穆為校訂。作,江陰人,國初官國子司業(yè)。
弘治十年丁巳(1497)二十八歲
上文林書,勸其赴官。以林起復(fù)知溫州而疏辭也。文林以書示蘇州知府曹鳳,同以為文詞奇?zhèn)ァxP字鳴歧,新蔡人。時稱賢有司。
鄞縣方誌以監(jiān)察御史督學(xué)南畿。惡唐寅與張靈放浪,科考皆下第。以曹鳳薦,黜靈而寅隸名末。誌字信之,成化進士。取士先德行而后文藝,門下士咸厲風(fēng)檢。
與楊循吉、祝允明、徐禎卿等披讀錢同愛所藏《文選》,各題名書后。
無錫華察生。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二十九歲
春,與沈周、韓襄、朱存理、徐禎卿等應(yīng)楊循吉邀,餞文林赴溫州任于虎丘。沈周有圖,寅另有詩文送行。襄字克贊,長洲人,善醫(yī)。
秋,與文徵明同試應(yīng)天,與顧璘相識約在是時。璘舉進士后,肆力于學(xué)。嘗得寅所作《廣志賦》,每對客稱誦。
既試,座主洗馬梁儲校寅卷,奇之,謂:“解元在是矣?!彼熘械谝?。儲,廣東順德人,成化十四年傳臚,仕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于朝政多切諫。文徵明不售。
有謝座主詩。是科,經(jīng)魁陸山、鎖榜陸鐘,皆吳人。故知府曹鳳作繡旗制聯(lián)語榮其歸。
在南京時,于某通侯家,即席撰《金粉福地賦》。
梁儲還朝,以唐寅文示學(xué)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敏政,河間人。十歲以神通薦,學(xué)問該博,為一時冠。仕終禮部右侍郎。
宜興杭濂來訪,留宿西樓;文徵明有詩。
冬,與徐經(jīng)同入京會試。十二月,具幣乞程敏政以餞梁儲,時儲奉使冊封安南。
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三十歲
上元,于京城看鰲山燈有詩。
程敏政與李東陽同主會試。二場后,給事中華昶疏劾敏政與徐經(jīng)有私,語連唐寅。時榜未發(fā),詔東陽覆閱敏政所取卷,無徐、唐。言者猶未已,下程敏政、唐寅、徐經(jīng)及華昶于詔獄。坐經(jīng)嘗執(zhí)贄見敏政、寅嘗乞敏政文,同黜為吏。敏政勒致仕,昶言事不實,調(diào)南太仆主簿。東陽字賓之,茶陵人。仕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立朝五十年,清節(jié)不渝。
都穆中進士。華昶之發(fā)難,穆實嗾之,故寅誓不與相見,吳中諸公皆薄之。穆晚年亦悔之。
寅黜為浙藩吏,吳寬致書浙大吏為之左右?;騽褚?,為后來地,異時不失一命;終恥之,不就。
秋歸里。
十一月廿七日,撰文具儀往祭文林。林以六月七日卒于任,七月文徵明扶柩歸。
有送曹鳳入覲詩。鳳尋升山西布政司參政。
以所藏舊刻《歲時雜記》抵銀一兩五錢,佐朱存理買驢;以徐禎卿《方具疏》為募資。
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三十一歲
家居沈湎,生計日薄;繼室反目仳離。
致文徵明書,歷敘款曲;告以欲遠(yuǎn)游東南,以弟申為托。
夏,張靈為作《荷塘清夏圖》。靈又為錢秉良畫《鶴聽琴圖》,吳寬、朱存理、唐寅皆有題。后廿七年,文徵明亦為作圖并題。秉良號友琴,善琴。
秋,有詩寄文徵明,徵明次韻有“用世已銷橫槊氣,謀身未辦買山錢”句。時寅有治別業(yè)之意。
為新安吳文舉兄弟畫《椿樹秋霜圖》卷,沈周、祝允明、都穆題。
有送周延器還吉水詩。延器故吳撫忱之孫。忱大有利于民,郡人為忱建祠,廷器以忱像來。歸時,沈周徵詩文送行,文徵明作序。
與金琮、祝允明、文徵明等題沈周《石泉交》卷約在是年。琮字元玉,金陵人,工書能詩。
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三十二歲
出游祝融、匡廬、天臺、武夷、觀海于東,南浮洞庭、彭蠡,所經(jīng)有詩。
陳沂、徐禎卿中鄉(xiāng)舉。沂字魯南,金陵人。詩婉麗多致。
弘治十五年壬辰(1502)三十三歲
倦游返里。徐禎卿以詩問慰。
因病不復(fù)出,托丹青以自娛。
文徵明有月夜懷念詩,有“若非縱酒應(yīng)成病,除卻梳頭即是僧”句。
作《送別圖》贈韓世貞。
八月望,陳克養(yǎng)過桃花塢,為題所作《蕉石圖》軸。
為丘舜咨作《黃茅小景》卷,祝允明、文徵明題,張靈書引首并題。陸南、錢貴等亦有題。南字海觀,吳人。貴字元抑,長洲漕湖人。兩人皆博學(xué)工詩文。
袁袠生。
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三十四歲
頻年頹放,落魄愈甚,與弟申異炊。文徵明規(guī)勸之,有《答文徵明書》。
治圃于屋北桃花塢中,中植桃樹。
于劉纓家見牡丹有女兒嬌者,因為圖之。纓,吳縣人。時以右副都御史予告歸里。
撰《潘孺人任氏墓志銘》,張靈書篆。
閻起山撰《吳郡二科志》,于寅傳論云:“其所逮事不可知,就其家論之,不裕。”又曰:“惟其不克令終,豪士亦解骨也?!逼鹕?,蘇州衛(wèi)人。好學(xué)不倦,以教讀為生。早卒。
王鏊以丁父憂歸。
王榖祥生。
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三十五歲
二月,與祝允明、文徵明游東禪寺。寺僧天璣能詩,與寅及吳寬、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往來倡和。寺有紅豆樹一本,寅與沈周、文徵明恒于花時修文酒之會。
與蔡羽、文徵明、徐禎卿放舟虎丘,文徵明有詩并圖。羽字九逵,世居吳縣包山,工詩文。
春,沈周作落花詩十首,文徵明、徐禎卿等皆有和詩。寅和作三十首,其“五更風(fēng)雨葬西施”句,為人稱誦。
與沈周、吳寬、顧大典等題文徵明畫《林亭秋色》約在是時。大典,吳江人,工書畫,能詩。隆慶間進士。
四月,畫《坐臨溪閣圖》贈姚丞。丞字存道,吳縣人。工詩,隱居不仕。
七月十日,禮部尚書吳寬卒于官,年七十。
陪王鏊游林屋洞,題名石壁。時鏊以父憂在里。
冬,徐禎卿北上會試。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三十六歲
二月,畫《南游圖》卷贈琴師楊季靜往金陵。吳奕、文徵明、徐元壽、王渙、劉布、黃云、祝允明等皆有題。元壽字尚德,經(jīng)叔,博學(xué)能詩。渙字渙文,長洲人,少與陸南、文徵明齊名。布字時服,亦長洲人。云字應(yīng)龍,昆山人,熟典故,工詩文,由歲貢仕瑞州府學(xué)訓(xùn)導(dǎo)。
徐禎卿、王韋等舉進士。禎卿以貌寢授大理寺評事。時戶部郎中李夢陽、中書舍人何景明等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禎卿既與李、何游,遂悔其少作。時李、何以復(fù)古自命,并有國士風(fēng)。
三月,桃花塢小圃桃花盛開作《桃花庵歌》。
九月,游齊云山有詩并聯(lián)句。于歙縣撰《澤富祠堂記》,為吳民道撰《竹齋記》。
十月八日,沈周重題所作《匡山新霽圖》,寅亦有題。
十一月十日,陪王鏊等游虎丘,題名劍池石壁。
十二月上旬作《寒林高士圖》。
是年有次韻張秋江于長至日訪沈周詩,即題于陸復(fù)贈沈周《墨梅》長卷后。復(fù)字明本,吳江人。
書《醉時歌》呈浮觀。
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三十七歲
再赴九仙山祈夢,王鏊有詩相送。夢有人示以“中呂”二字,不解其意。以問鏊,亦不知。
謀于桃花塢小圃筑屋宇,于貽徐禎卿書及之。禎卿有詩解嘲。時禎卿坐失囚,貶國子監(jiān)博士。出京遨游,返里小住。
正月,畫《張果老像》。又畫《千山萬木圖》,祝允明題詩。
春,畫《蘭亭圖》,與文徵明書《蘭亭序》合卷。
谷雨日,行書所作七言排律一首。
四月,作《出山圖》贈王鏊,時鏊以吏部左侍郎召入京。朱存理、祝允明、徐禎卿、張靈、吳奕、盧襄等皆有詩。襄字師陳,吳縣人,與兄雍皆有文名,時稱二盧。十二月,鏊任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
與王鏊登歌風(fēng)臺,鏊有詩,次韻,并作《歌風(fēng)臺實景圖》。
五月四日,畫《關(guān)山行旅圖》,吳奕題。
九月,有《兵勝雨晴詩》。初海寇鈕東山沿海鹵掠擾民,巡按御史曾大有,都御史艾璞討平之。蘇人士相率為詩歌頌其事,文徵明撰《靖海頌言序》。
為楊遵吉畫《復(fù)生圖》。遵吉,循吉弟。年四十余得奇疾,垂死而生,因號復(fù)生。
嘗作《水墨桃杏》扇面,為狂生妄題。寅怒,以墨筆批抹。楊儀時年十九,在座,洗滌新墨,因余字填補為《長相思》。儀字夢羽,常熟人。家富藏書,性亢簡,官至山東副使,以廉能稱。
正德二年丁卯(1507)三十八歲
桃花塢小圃中次第筑桃花庵、夢墨亭、學(xué)圃堂、寤歌齋等約在是年前后,祝允明撰《夢墨亭記》。
桃花庵初成,與沈周、黃云、祝允明小集同賦。時文徵明因兄以事遘難,百計調(diào)解,未遑參與。
二月三日,祝允明書《高士贊》于寅所畫《高士圖》上。
三月,畫《盧鴻終南十景》,吳奕各行楷騷體詩一首。
夏,祝允明為曹駿才題趙雍畫《天閑騏驥圖》,寅亦有題。
摹王蒙《松陰高士圖》。
呂 自南太常寺卿致仕歸,次沈周韻題寅所作畫贈吳爟《江深草閣圖》,有“唐君非畫師,英華發(fā)于積”句。沈周亦有“愿子斂光怪,以俟歲月積”句。爟字次明,吳人。詩文清簡,能鑒古。是年有《水墨山茶梅》并題。
王鏊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xué)士。
徐經(jīng)卒,年三十五歲。著《賁感集》,文徵明為撰序。
正德三年戊辰(1508)三十九歲
正月燈夕,訪鄒蠡谿,留宿數(shù)日,作圖并詩。
二月十六日,畫《杏花草閣圖》。
三月十日,與文徵明、朱凱、吳奕等同集竹堂寺。與文徵明各有圖,朱凱、吳奕等題。
春,畫《許由掛瓢圖》。
為朱立夫畫《鰣魚圖》,沈周題。
弟申長子長民死,九月葬,為撰墓志。
四月,畫《驟雨圖》并題。
八月,有詩及畫送弟子戴昭還休寧。昭字明甫,曾從寅學(xué)詩。沈周、朱存理、祝允明、楊循吉、邢參、陸南、文徵明等皆有贈行詩。昭嘗為齊云巖紫霄宮養(yǎng)素道人汪太元乞撰《齊云巖紫霄宮玄帝碑銘》。
秋,畫《夏山欲雨》卷。又畫《板橋曳杖》及《絕壁流泉》兩扇面。
題《錢貴小像》。同題者徐禎卿、陳沂、祝允明、都穆、文徵明、張靈、邢參等十余人。
正德四年乙巳(1509)四十歲
有《答文徵明元旦詩》。
于桃花庵作《四十自壽詩》及圖。王鏊、張杰、沈周、呂 等題唐寅像贊于《唐寅像》冊約在是時。杰,鳳翔人。正統(tǒng)時領(lǐng)鄉(xiāng)薦。以講學(xué)為事,名重一時。 畫《文會圖》寄壽王鏊六十。又賦七絕壽詩,補繪弘治甲子《林屋洞題壁圖》等以寄。
與沈周題文徵明《云山圖》。
二月,應(yīng)譚維時請,畫《槐蔭高士圖》壽其岳父陳可竹,吳奕、文徵明各有題。
三月,祝允明為王聞撰《存菊記》于文徵明畫《存菊圖》卷后,寅亦有詩。聞字達(dá)卿,三世業(yè)醫(yī)。畫《秋林野興圖》,并題五絕一首。
四月,補《竹爐圖》,與祝允明和吳寬《竹爐詩》合卷。初吳寬于成化間觀無錫盛舜臣所藏竹爐,乃仿惠山元僧之制,舜臣叔盛颙有銘,因賦七律一首。
祝允明有和。颙,無錫人,景泰進士,官至左都御史,有治績。
與祝允明等游支硎、天平、一云等寺,歸至閶門,邀過小樓小飲,觀所藏《褚摹蘭亭》,祝允明題。
聞王鏊乞休,有詩寄呈。鏊見宦官劉瑾奪權(quán),事不可為;乞休,允之。賜璽書乘傳歸。
應(yīng)顧璘、陳沂、王韋等請以兩漢循吏為題,賦詩以贈朱應(yīng)登出守延平府。寅所作為合浦太守孟嘗。文徵明為作《劍浦春云圖》。應(yīng)登字升之,號凌谿,寶應(yīng)人。
八月二日,沈周卒,年八十三。
九月望日,與王鏊往相城弔沈周之喪,宿宗讓家。是年吳中初旱繼淫雨為災(zāi)。宗讓頗多牢愁;王鏊為詩歌慰之。寅作《野望憫言圖》并題以贈。
九月廿日,與陳良器觀陳頤畫《盆石菖蒲圖》,因題。頤字克養(yǎng),蘇人,工山水花卉,良器師事之。
十月十日,出郭訪張靈,作畫記途中所見并題。
十二月六日,在江陰與薛章憲再宿朱承爵存馀堂中,時風(fēng)雪交作,畫梅并題,且索章憲和作。章憲字堯卿,工詩文,與徐經(jīng)為表兄弟,隱居不仕。承爵字子儋,工詩文,能畫。
有《贈蘇州府儒學(xué)朱泰詩》。泰字世泰,號簡庵,莆田人。本年來任。
題周臣畫七古一首。
正德五年庚午(1510)四十一歲
至吳江史氏,閱所藏畫數(shù)日,歸而追憶為圖十一幀。四月廿五日題而贈之史德弘。
夏,仿李唐作山水。
秋作畫《壽黃古溪》并題。七月,祝允明撰記。
為王獻(xiàn)臣作《西疇圖》。獻(xiàn)臣字敬止,吳縣人。進士,由行人擢御史,峻潔有直臣風(fēng)。為西廠所中,謫官。時以高州通判丁父憂歸。筑拙政園,遂不復(fù)出。
十一月廿四日,以舟往無錫,于文林邂逅嘉定沈壽卿、無錫呂叔通。酒闌聯(lián)句,成七律一首。冬寓居西山成趣園,雪中摹李晞古《山陰圖》卷。
正德六年辛未(1511)四十二歲
有竹堂寺看梅和王鏊韻七絕詩,即書于所作《墨梅圖》上。
四月廿二日,仿宋人設(shè)色作《斗茶圖》。
模宋陳居中臨唐人畫《崔鶯鶯像》并題《過秦樓》。
與文徵明等追和孫一元《夜泛石湖詩》。一元字太初,自稱秦人。風(fēng)儀秀朗,善詩。先一年夏夜,與沈周夜泛石湖,有倡和詩。
題姚廣孝畫墨竹。廣孝,長洲人。本醫(yī)家子,度為僧名道衍,勸燕王起兵;燕王立,拜太子少卿,復(fù)姓賜名。
為徐梅谷畫《觀梅圖》。昆山知縣方豪、嘉定知縣王應(yīng)鵬及都穆均有題。豪,開化人,字思道;應(yīng)鵬,鄞人,字天宇,皆正德三年進士,均端方有善政。
吳縣沈津輯《欣賞編》十種共十四卷成。寅為其中《譜雙》作序。津字潤卿,家世業(yè)醫(yī),蓄法書名繪頗多,文徵明、徐禎卿等時往賞鑒。
十二月上浣,畫賞梅圖并題。
呂 卒,年六十三。徐禎卿卒,年三十三。
正德七年壬申(1512)四十三歲
正月,與王鏊及鏊子延陵、文徵明觀吳王墓門于虎丘劍池,題名石壁。時劍池枯。
二月,得倪瓚舊藏漢長生未央瓦當(dāng)硯,篆書題識。寅藏硯亦多,曾以硯請文徵明題識。其墨霞寒翠硯,后為文徵明所得。
五月望日,賦七律一首《餞日本彥九郎還國》。
中秋,于韓君東齋頭為題倪瓚畫冊。
九月畫《山靜日長圖》冊。
十月,王鏊來訪,有贈詩,時梅花一樹將放,詩及之。
與祝允明、文徵明、薛章憲、陳沂、王韋、王寵等追和王冕畫梅原韻,即書于畫幅四周綾上。寵字履吉,號雅宜,吳縣人,工書善詩,時年十八歲。
是年,得觀元張渥《竹西草堂圖》并題。
是年,寧王朱宸濠來聘,并及文徵明、謝時臣、章文等。徵明托病拒不見。時臣工畫,文善鐫刻。
都穆致仕。
朱凱卒。
正德八年癸酉(1513)四十四歲
三月,著色畫《山靜日長圖》十幅,王寵于對幅分書《山居篇》。
四月廿六日,為張沖畫《云槎圖》。又曾為沖父畫《賓鶴圖》。沖字應(yīng)和,號云槎,業(yè)賈,以孝義聞,有俠士風(fēng)。
五月,畫《倦繡圖》并題。
重陽日,王寵來飲,有歌。時寵與文徵明鄉(xiāng)試皆落第,故有“秋風(fēng)日落嘶長途,我亦垂眉下帝都”句。
為吳縣知縣何炌畫山水并題。炌,江夏人,以進士來任,即于本年以憂去。
書長詩贈謝雍。雍字元和,號云莊,好讀書,為人孝友。稱寅為“奇士”。雍與祝允明為摯友。
十二月九日,有詩并序送陶太癡教諭臨川。
朱存理卒,年七十歲。
正德九年甲戌(1514)四十五歲
三月,與劉麟、顧璘、祝允明觀文徵明畫扇皆有題。麟字元瑞,金陵人。時赴山西布政使任過吳。
四月,陳淳畫花石扇,寅與祝允明、文徵明皆有題。淳字道復(fù),號白陽山人,工詩善畫。徵明入室弟子。
重陽日,在夢墨亭為丁文祥撰《三也罷說》,祝允明為撰記。文祥字瑞之,以教讀為業(yè)。
秋,祝允明謁選得興寧令,有書來問規(guī)謀。冬赴任。
赴江西,應(yīng)寧王朱宸濠聘。在江西有《許旌陽鐵柱記》及《荷蓮橋記》等作。謝時臣、章文亦應(yīng)聘往。
有《上寧王詩》,末云:“是非滿目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十一月,有《致陳春山書》,托向無錫華珵等取花木,于冬間移植。珵字汝德,無錫人,性好古,筑尚古齋以貯書畫文物,因號尚古生。
正德十年乙亥(1515)四十六歲
在江西寧邸,見宸濠所為多不法,知其必反,乃佯狂自處。宸濠使人饋物,寅裸形箕踞譏訶。使者以告,宸濠曰:“孰謂唐生賢,直一狂生耳。”遂遣之歸。
初,昆山王秩官江西副使,備兵南贛,知宸濠有異志,曾向寅示意。
二月中旬,游錦峰上人山房,為畫梅枝。
三月中旬回吳。致姜龍書,告以往江西景況,曰:“所謂興敗而返也。”龍字夢賓,號時川,太倉人。正德進士。官云南按察使,在滇四年,番漢大和。
又《致文徵明書》,愿按顏路年長師孔子例,以文徵明為師。且曰:“非詞伏也,蓋心伏也。”
十一月十八日,象圓社長過桃花庵論詩,為書新作。
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四十七歲
書近作詩贈吳縣知縣李經(jīng);又為畫山水并題。經(jīng),真陽人。以進士于九年任。
長洲知縣高第來訪,失于迎迓,賦詩以謝。第,錦州人,進士,儒雅以文學(xué)飭治。
撰《送徐朝咨歸金華序》。朝咨為蘇州知府徐讃字朝儀之弟,以省母來蘇。
重陽日,文徵明等來集桃花塢,徵明有詩。
撰《吳德潤夫婦墓表》。德潤,吳人,曾從學(xué)王鏊。
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四十八歲
清明日,書追和倪瓚《江南春》。
三月,于夢墨亭作畫并題。
端陽,文徵明跋所借《石經(jīng)》來還,考定為宋高宗書。
夏,避暑石湖,臨李公麟《飲仙圖并書飲中八仙歌》,祝允明題。
八月,于學(xué)圃堂畫《秋樹豆藤圖》。
十一月十五日,夜宿廣福寺有詩。
題文徵明贈楊進卿《飛鴻雪跡圖》。時進卿將歸金陵。
有送吳縣知縣李經(jīng)詩。經(jīng)以升戶部主事去任。
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四十九歲
二月社日,為徐子芳書所撰《秋庭記》。
春,與昆山鄭若庸等至丹陽,與孫育同休褉。育字思和,號七峰,隱居不仕。若庸精古文辭,工詩善度曲,名聞海內(nèi)。
三月,臨《蘭亭序》。
四月中旬,于丹陽孫氏七峰精舍畫《丹陽景圖》,并題七絕八首,境況欠佳。
八月十四夜,夢草制一聯(lián)。又有《夢下科場詩》。
撰《岳母徐廷瑞妻吳孺人墓志銘》。
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五十歲
有《五十自壽詩》。
制七律一首及《柱國少傅守谿先生七十壽敘》以壽王鏊。
正月,繪《琵琶行圖》,后三年文徵明書《琵琶行詩》于上。
三月,畫《尋梅圖》扇面及《唐人詩意畫》軸。
春,畫《荷凈納涼》扇面及《山水》卷并題。
中秋,無錫華云邀過劍光閣玩月,詩酒盤桓浹旬,為約略山靜日長一則為十二幅,三月始畢。王守仁為按圖書文于對頁。云字從龍,號補庵,師事邵寶,游王守仁門。官刑部郎中乞休。富收藏。與文徵明交往頗密。守仁,余姚人。弘治進士,以平宸濠功,擢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勳業(yè)、氣節(jié)、文章,皆為人稱頌。
秋,作《會琴圖》并題。
為西洲作畫,即錄《五十自壽詩》于上。又書《漫興》等詩八首以贈,文徵明補圖。
為富谿汪君作《雙鑒行窩圖》冊。
沈德徵、郁子江、顧廷茂置酒禪寺招飲,賦詩以謝。
有送王守赴京會試詩。守,寵兄,字履約。本年舉鄉(xiāng)試。明年會試未第。
本年四月,寧王朱宸濠舉兵。七月,王守仁敗擒之。謝時臣、章文先事遁逃,僅以身免。
十二月,重觀李嵩《渡海羅漢圖》并跋。
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五十一歲
二月,畫《采蓮圖》。其后項元汴以文彭書《采蓮曲》配合成卷。元汴字子京,號墨林,秀水人。博物好古,富收藏,善繪事。彭字壽承,號三橋,徵明子。工書善詩。尤善刻印。
與祝允明、楊一清、張寰、陳沂等修禊于丹陽孫育所居之南山石壁下。楊一清于懸崖?lián)]毫題名,寅作圖并于幀首題長句。一清,字應(yīng)寧。博學(xué)愛才,曉暢邊事,官至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寰字允清,正德進士,以通政使參議致仕,讀書自娛。
三月,畫《吹簫仕女圖》。
四月十六日,泊舟梁溪,為心菊書《水龍吟》二首。廿日設(shè)色畫山水扇。
五月,于學(xué)圃堂畫《墨牡丹》。
為晉陵丁潛德畫《西山草堂圖》。七月既望,錢貴為撰《草堂記》。
七月十六日,用李晞古法畫《溪橋聽笛圖》于桃花庵。
八月畫《落花圖》并錄《落花詩》。
秋,設(shè)色畫《蕉石》扇面。
十月廿日,畫古梅數(shù)枝并題。
冬,書舊作七絕二首于寤歌齋。
是年,有《尋山圖》扇面作于寤歌齋。
十二月,寧王朱宸濠伏誅。
孫一元卒于吳興,年三十七歲。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五十二歲
修褉日,于學(xué)圃堂畫《歸牧圖》扇面。
三月,畫《觀杏圖》。又畫《攜琴訪友圖》卷。
春,畫《菖蒲壽石圖》,文徵明題。
五月七日,長洲惠茂卿來,一再鼓琴,因于夢墨亭作圖以贈。茂卿號桐庵。十五日,畫《應(yīng)真圖》于桃花庵。十七日,畫山水軸。是月,于夢墨亭仿郭熙畫山水長卷,后五年祝允明跋。
夏,結(jié)夏福濟院,作畫并賦詩遣興。
又于夢墨亭作《品茶圖》卷。
重陽日,為張詩畫竹于扇,詩愛其早起等七絕,能道意中事,因錄十二首于上。詩字子言,北平人,工詩。
九月,畫《松濤云影圖》并題。
秋,戲畫雞,為王榖祥所得。榖祥,觀次子。
冬,在桃花庵畫《雪景》扇并題。
祝允明遷應(yīng)天府通判,不久即致仕歸。
明世宗嘉靖元年壬午(1522)五十三歲
元旦,有詩。正月,書《一年歌》及《人日試筆詩》于扇,另畫墨竹于另一面并題。又,作《奇峰古木圖》,祝允明題。
清明,行書落花、漫興等詩卷。
三月,于寤歌齋畫《梅鶴》扇面。
四月,王寵來訪,為書《五柳先生傳》于所藏趙孟頫畫《陶潛像》上。寅自有跋并書簽。
八月十六日,撰《治平寺造竹亭疏》,陳淳書,釋正方立石。
重陽后,畫《松林書屋》扇面。是月,為鈕惟賢畫《墨蓮》,以壽其友侯生。
十月,于學(xué)圃堂畫《竹林七賢圖》扇面。
送吳縣知縣劉輔宜調(diào)知沛縣詩。輔宜字伯畊,廬陵人。
嘉靖二年癸未(1523)五十四歲
元旦,有詩。
春,向王延喆借閱沈周三畫,與文徵明各有跋。延喆字子貞,鏊長子。
文徵明于二月以歲貢入京。以尚書李充嗣薦,授翰林院待詔。
白描《達(dá)摩像》。設(shè)色《秋林圖》扇面。王寵時讀書石湖精舍,題寅畫《溪山漁隱圖》。
春小病,四月病起,摹沈周《牧牛圖》于扇,并錄沈周、文徵明原題;末云:“以待厥然者贈之?!睉蛞再涀T拭?。允明亦題詩有“偶然醉寤朦朧覷,恍若桃花塢里人”句而還之。
四月十六日,畫《鐘進士像》于桃花庵。
六月,畫《松林講道》扇面。
文伯仁畫《楊季靜小像》,寅與祝允明、王渙、王榖祥、徐伯虬、文彭兄弟、王守兄弟、袁袠、朱承爵等皆有題。伯仁字德承,工畫,徵明姪。伯虬,禎卿子。袁袠,字永之,號胥臺,吳縣人。工詩,嘉靖丙戌進士。
中秋日,于學(xué)圃堂摹杜堇《絕代名姝》十幅,評論作跋。祝允明各有對題。堇,丹徒人,號檉居,工畫。寅嘗有詩贈之。
十月,跋劉松年《層巒晚興圖》卷。
行書七律廿一首贈姚舜咨。
撰《陳孝子歌》,頌元孝子陳立興事,已賦百四十六句。后錢貴以不及終篇,遂成絕筆,因效其體補五十四句。
往訪王鏊山中,見壁間揭蘇軾書《滿庭芳》,下有“中呂”二字。驚而誦其詞,有“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句,默然歸。
十二月初二日以病卒。卒前取絹一幅,書絕命辭七絕一首,擲筆而逝。墓在橫塘王家村。祝允明撰墓志銘。繼妻沈氏,生女一,許字王國士。國士,寵子。
注:此表據(jù)周道振輯?!短撇⑷罚ㄖ袊佬g(shù)學(xué)院出版社2002年)修訂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4.240.196.*]
|
Jacqueline | 歷代評價 | 2014-12-13 16:52:37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歷代評價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Sat Dec 13 16:52:37 2014), 站內(nèi)
歷代評價
唐寅,字子畏,自號六如,吳人,戊午試應(yīng)天府,錄為第一人。其學(xué)務(wù)窮研造化,于應(yīng)世文字詩歌不甚措意,奇趣時發(fā),或寄于畫,下筆輒追唐宋名匠,四方慕之,無貴賤貧富,日詣門征索。 ——明·祝允明《祝氏集略》
唐居士子畏,坦夷疏曠,漫負(fù)狂名。舉業(yè)之余,益任放誕。托情詩酒,寄興繪事,務(wù)去塵俗,冥契古人。有所臨摹,輒亂真跡。然所為率盈尺小景,少見其長卷大幅,今觀此圖,幾長四丈,峰巒起伏,煙水云林,非胸中有萬壑千巖,孰能運妙思于毫端哉?用筆全法郭河陽,尤其專精擅場者,秀潤可愛,且志歲在辛巳,距今五年。琴在人亡,豈勝長慨!嘉靖乙酉秋八月望后,允明書于新居小樓。 ——明·祝允明《跋六如仿宋郭河陽手卷》
子畏曠古風(fēng)流,超塵墨妙,圖繪傳于人間,真世寶也。適叔貽攜示,因題以歸之:“溪亭面虛曠,乃在山之陽。俯瞰玉淙淙,仰視巖蒼蒼。幽人抱奇僻,人筑臨此方。愜我清絕想,謝彼馳驅(qū)場。爰有同心人,杖策來浮梁。相尋無俗論,幽事與商量?!?nbsp;——明·文徵明《題子畏巖居高士圖》
物外高人思不群,悠然懶性謝塵氛。曾參石上三生話,更占山中一榻云。老去閑情端不愧,靜中幽意許平分。年來我亦思怡悅,莫道不堪持贈君。 ——明·文徵明《題唐六如觀云圖》
子畏畫本筆墨兼到,理趣無窮,當(dāng)為本朝丹青第一。白石翁遺跡雖蒼勁過之,而細(xì)潤終不及也。 ——明·文徵明《題唐子畏江南煙景卷》
畫人物者,不難于工致,而難于古雅,蓋畫至人物,輒欲窮似,則筆法不暇計也。初閱此卷,以為元人筆。比及見右軍羽客晤語之狀,則人各一度,變化無端。不知右軍羽客晤語之奇,抑子畏用筆之奇?蓋兩相吻合耳。嘉靖庚寅春日。 ——明·文徵明《題唐子畏右軍換鵝圖卷》
唐寅如賈浪仙,身則詩人,猶有僧骨,宛在黃葉長廊之下。 ——明·李開先《中麓畫品》
唐畫含英咀華,雕繪滿眼。
才雄氣逸,花吐云飛,先輩名碩,折節(jié)相下,庶幾青蓮之駕,無忝金龜之席矣。中南京解元,坐事廢,逃禪學(xué)佛,任達(dá)自放。畫法沉郁,風(fēng)骨奇峭,刊落庸瑣,務(wù)求濃厚,連江疊山獻(xiàn)灑灑不窮,信士流之雅作,繪畫之妙詣也。評者謂其畫遠(yuǎn)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dāng)半席。 ——明·王穉登《吳郡丹青志》
唐六如先生寅,字子畏,一字伯虎,吳縣之吳趨里人……先生之始為詩,奇麗自喜,晚節(jié)稍放,格諧俚俗,冀托于風(fēng)人之旨,其合者猶能令人解頤。畫品甚高,在五代、北宋間,今像頗質(zhì)而野,顧猶襲太學(xué)衣裾,若重戴者可悲也。 ——明·王世貞:《弇州續(xù)稿》
伯虎材高,自宋李營丘、范寬、李唐、馬、夏,以至勝國吳興、王、黃數(shù)大家,靡不研解,行筆極秀潤,縝密而有韻度。 ——明·王世貞:《藝苑巵言》
伯虎書入?yún)桥d堂廡,差薄弱耳。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稿》
唐解元一札草草,其書軟熟,亦不可惡。 ——明·王世貞《跋三吳墨妙》
人以為徐熙之野逸,勝黃筌之富艷,品遂分矣。吾吳中寫生,無過白石翁,而伯虎次之。此十六幅,種種臻妙,蓋得徐氏三昧,而稍兼筌筆,不在白石翁下。山齋時一展玩,覺乾坤一種生氣,落翰墨間,為之欣然獨賞也。 ——明·王世貞《跋伯虎寫生冊》
唐伯虎解元,于畫無所不佳,而尤工于美人,在錢舜舉、杜檉居之上,蓋其生平風(fēng)韻多也。 ——明·王世懋《王奉常集》
任長卿侍御有伯虎《桃花》一掛軸,余雖不解畫,亦覺其佳。實際情語是伯虎詩本色,雖淺率亦自可喜,彼時方尚中晚,調(diào)故應(yīng)爾,幸不落宋,足矣?!鳌O鑛《書畫跋跋》
子畏畫仿宋元,無不臻妙,而于李唐遺法,尤得心印。故其遇合作處,往往負(fù)出藍(lán)之譽。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
唐寅畫竹叢,頗似生成者。原非筆有神,蓋是心自野。 ——明·張丑《真跡日錄》
唐伯虎雖學(xué)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時,故人物、舟車、樓觀,無所不工。 ——明·汪砢玉《珊瑚網(wǎng)》記董其昌題
唐伯虎畫一軸,重巖復(fù)嶺,一老深居,題云:“柴門雪霽榿林強,藤榼新開煮酒嘗。正是騷人安穩(wěn)處,一編文字一爐香?!痹娢肚褰^,乃此老桃花庵中活計也。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
吳人有唐子畏者,才子也,以文名,亦不專以文名;余為吳令,雖不同時,是亦當(dāng)寫治生帖子者矣。余昔未治其人,而今治其文。大都子畏詩文,不足以盡子畏,而可以見子畏;故余之評,亦不為子畏掩其短,政以子畏不專以詩文重也。子畏有知,其不以為我為俗吏乎? ——明·袁宏道《袁中郎先生點評<唐伯虎集>》
唐伯虎疏狂玩世,嵇、阮之流也。詩雖不甚雅馴,而一段天然之趣,自不可及,如“去日苦多休檢歷,知音諒少莫修琴”、“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船與酒船”、“秋榜才名標(biāo)第一,春風(fēng)弦管醉千場”、“苦拈險韻邀僧和,暖簇熏籠與妓烘”,皆自寫胸次,若非組織套語者也。 ——明·徐《筆精》
畫家人物最難,而美人為尤難。綺羅珠翠,寫入丹青易俗,故鮮有此技名其家者。吳中惟仇實父、唐子畏擅長。 ——明·徐《紅雨樓題跋》
寫生有兩派,大都右徐熙、易元吉,而小左黃筌、趙昌,正以人巧不敵天真耳。有明惟沈啟南、陳復(fù)甫、孫雪居輩,涉筆點染,追蹤徐、易。唐伯虎、陸叔平、周少谷以及張子羽、孫漫士,最得意者,差與黃、趙亂真。 ——明·徐沁《明畫錄》
唐子畏畫師周臣,而雅俗迥別,或問臣:畫何以俗?曰:只少唐生數(shù)千卷書?!鳌S奐《言提錄》
伯虎有《疏林獨步》圖,萬木叢云,一溪漾碧,蕭蕭寥寥,令人神往。 ——清·王士禛《金陵游記》
唐六如山水一軸,寫松壑憩亭陰時意,細(xì)潤圓秀,全法李晞古,而無畫苑習(xí)氣,精謹(jǐn)之至。無款,凡其初年法宋人者,皆無款也。 ——清·姚際恒《好古堂書畫記》
《歌風(fēng)臺實景》,絹本,方幅,高七寸八分,闊七寸,圖以白描法寫歌風(fēng)臺景。其間高垣瓦屋,亂木交蔭,一井當(dāng)階,古碑傍勒;右首一角,復(fù)用潑墨作遠(yuǎn)山煙樹,曲澗流泉,更為奇思。筆墨布景之妙,誠為罕有。 ——清·安岐《墨緣匯觀》
唐子畏名成而身廢,閑居作美人圖,好事者多傳之。覽其遺跡,未嘗不嘆其志之有托也。 ——清·李如一《水南翰記》
子畏畫本劉、李、馬、夏,和似天倪,資于書卷。故法北宗者多作家面目,獨子畏起而北宗畫法雅格。 ——清·方薰《山靜居論畫》
山水中人物,趙吳興最精妙,從唐人中來。明之文衡山全師之,頗能得其神韻。凡寫意者仍開眉目,衣褶細(xì)如蛛絲,舒逸之趣溢于楮墨。唐六如則師宋人,衣褶用筆如鐵線,亦妙。要之衣褶愈簡愈妙,總以士氣為貴。 ——清·方薰《山靜居論畫》
雙鶴老人云:文、沈、唐、仇為明四大家。仇畫極工細(xì),直接小李將軍及北宋諸子,而用筆有致,非描摹時手可以亂真,然予不愿為也。石田筆墨蒼古,幼嘗臨仿。六如兼宋元法而筆意秀逸,超宋格而參元意,予竊慕焉。
耕煙集宋元之大成,合南北為一宗,法律則精深靜細(xì),氣韻則疏宕散逸。其在明四大家,則惟六如居士相與頡頏,石田則遜其秀逸,十洲則讓其超脫,衡山更退避三舍矣。 ——清·盛大士:《溪山臥游錄》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4.240.196.*]
|
Jacqueline |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1)南宗氣韻 | 2014-12-14 08:47:58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1)南宗氣韻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Sun Dec 14 08:47:58 2014), 站內(nèi)
南宗氣韻
畫史論南宗文人之畫自唐王維始,其后五代之荊關(guān)、董巨、北宋之李成、范寬、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皆其正傳,明則沈周遙接衣缽。經(jīng)文徵明父子之汲引,唐寅二十歲左右當(dāng)已拜識沈周,其南宗一路山水畫即主要通過沈周而上溯。唐寅比較注重精神與品格上的繼承,多以南宗風(fēng)格來表現(xiàn)江南山水意象,所圖貞壽之堂、黃茅小景,以及一些標(biāo)榜林泉隱逸之志的“別號圖”如款鶴、毅庵、桐山之類等等,皆布景巧妙,筆墨秀潤,概能得平淡天真之意、蕭瑟閑遠(yuǎn)之趣。
貞壽堂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墨筆 縱28.3厘米 橫102.2厘米
[upload=1][/upload][upload=2][/upload][upload=3][/upload][upload=4][/upload]
圖繪以平遠(yuǎn)、闊遠(yuǎn)之法,畫青山秀水之畔,有堂屋兩間筑于山坳回抱之處、松竹掩映,籬落曲折。堂內(nèi)家人聚首,共敘天倫;堂側(cè)隔橋一人正袖手而立,作靜觀之狀。圖中山石皴筆勁利,暈染輕淡;樹法豐富,枝干俯仰有態(tài),點葉、夾葉兼?zhèn)?,點景人物衣紋細(xì)勁,神態(tài)閑適。風(fēng)格秀潤,意境幽淡,為唐寅早期畫作的佳制。
畫上款署:“吳門唐寅”。鈐:“吳趨”朱文印、“伯虎”朱文印、“唐子畏圖書”朱文印。引首有李應(yīng)禎撰《貞壽堂詩序》,尾紙即為沈周、吳寬、文徵明、唐寅等十七家所作《貞壽堂詩》。據(jù)此可知,此圖乃唐寅應(yīng)嘉祥學(xué)諭周希正之弟希善之請,為祝其母八十大壽而作?!哆^云樓書畫記》卷四著錄。 鑒藏?。骸邦欁由矫睾D印”朱文印。
黃茅小景圖(卷) 上海博物館藏
紙本 墨筆 縱22.1厘米 橫66.8厘米
[upload=5][/upload][upload=6][/upload]
圖繪西洞庭湖名勝熨斗柄之景致。近景山勢奇絕,樹木掩映,一文士正舉目閑眺。遠(yuǎn)處石壁逶迤,湖面輕舟,可見水鳥飛翔。山石主要以亂柴皴加淡墨渲染而成,筆法靈動,墨色清潤。
款署:“吳趨唐寅作。”鈐:“唐寅私印”白文印。拖尾自題:“震澤東南稱巨浸,吳郡繁華天下勝。衣食肉帛百萬戶,樵山汲水投其剩。我生何幸?guī)溟g,短笠扁舟水共山。黃茅石壁一百丈,熨斗湖渚三十灣。北風(fēng)烈烈耳欲墮,十里梅花雪如磨。地爐通紅瓶酒熱,日日蒲團對僧坐。四月清和雨乍晴,楊梅滿樹火珠明。岸巾高屐移小妓,低唱并州第四聲。人生誰得長如此,此味唯君曾染指。若還說與未游人,雙盲卻把東西指。吳趨唐寅為丘舜咨題。”鈐:“吳趨”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另有張靈題引首,徐守和、祝允明、文徵明等題跋。
鑒藏?。骸靶∏迕亻w”白文印、“守和之印”白朱文印、“陸堇庭氏審定名跡”朱文印、“顧子山秘篋印”朱文印等。
沛臺實景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
絹本 墨筆 縱26.2厘米 橫23.9厘米
[upload=7][/upload]
正德元年(1506),王鏊以吏部左侍郎應(yīng)召入京,途經(jīng)沛縣,唐寅陪同游覽漢高祖劉邦歌風(fēng)臺遺跡,此圖即據(jù)實景而作。臨水之處,坡石起伏,圍墻周匝,其內(nèi)古木蔥蘢,屋宇藹然隱現(xiàn);穿門而入,沿路可見枯井、古碑之屬。近景坡石用細(xì)筆長皴,微作暈染,工勁中兼有秀潤;樹木雜錯,繁而不亂,勾暈兼施。側(cè)旁水面留白,遠(yuǎn)景略以米氏云山畫出,流潤之至。
畫幅自題:“正德丙寅,奉陪大冢宰太原老先生登歌風(fēng)臺,謹(jǐn)和感古佳韻并圖其實景,呈茂化學(xué)士請教。唐寅。此地曾經(jīng)玉輦巡,比鄰爭睹帝王身。世隨邑改井猶在,碑勒風(fēng)歌字失真。仗劍當(dāng)時冀亡命,入關(guān)不意竟降秦。千年泗上荒臺在,落日牛羊感路人?!扁j:“唐居士”朱文印。曾經(jīng)安岐《墨緣匯觀》著錄,后入清宮,有乾隆對題并鈐印。
鑒藏印:“吳玙之印”白文印、“儀周鑒賞”白文印等。
關(guān)山行旅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墨筆 縱129.1厘米 橫46.1厘米
[upload=8][/upload]
自北宋以后,畫家喜繪關(guān)山行旅,然多作全景。此幅則作半邊之景:近景古木扶疏,坡石起伏,盤踞回互,靠右一人正朝關(guān)口前行。中景煙霧沉沉,遠(yuǎn)景關(guān)山一角微露。古木立干或虬曲多姿、或直干挺立;出枝或鹿角、或蟹爪,蕭瑟蒼茫之甚。屋宇、高墻等建筑則用筆細(xì)淡,古寂悠然。遠(yuǎn)山淡墨帶過,意足而已。 款署:“正德改元仲夏四日,吳郡唐寅寫?!扁j:“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另有吳寬之侄吳奕題七絕一首。
鑒藏?。骸疤旎[閣”朱文印、“墨林”朱文印、“子京”朱文印等。
云山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紙本 墨筆 縱96.6厘米 橫28.7厘米
[upload=9][/upload]
此圖乃仿米氏云山,煙云裊裊,山嵐浮動,溪水新漲,野橋橫陳,一高士策杖而過,行吟于煙云春樹之間。墨氣氤氳,虛實相生,為唐寅難得一見之作。 自題:“樹迷春雨暗山椒,自捻藤枝過野橋。山鳥不知身半醉,提壺固固苦相招。唐寅?!扁j:“唐寅私印”白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詩堂有王文治題跋。
鑒藏?。骸敖读謺荨敝煳挠〉?。
款鶴圖(卷) 上海博物館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29.6厘米 橫145厘米
[upload=10][/upload][upload=11][/upload]
“款鶴”乃王榖祥之父王觀之別號,精通醫(yī)術(shù),與祝允明為姻親。圖繪層巖疊瀑、湖山閑曠之景。古木虬曲,或枝繁葉茂、或枯枝瑟瑟。主人伏石案而坐,一鶴正閑步而來,一童持扇煮茶。布局開合有致,山石細(xì)筆長皴,筆力勁練。人物勾勒簡括,意態(tài)酣適。
款署:“吳趨唐寅奉為款鶴先生寫意。”鈐:“唐伯虎詩畫印”朱文印、“唐居士”朱文印。拖尾有沈周 、謝希曾、狄平子、吳湖帆等題跋。
鑒藏?。骸鞍采綄彾ā敝煳挠?、“曼農(nóng)偶得”朱文印等。
毅庵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30.7厘米 橫112.8厘米
[upload=12][/upload][upload=13][/upload]
此以別號圖為題材。圖中描繪了松竹清幽、蕉石雅潔的庭院,茅屋中,一高士欹坐執(zhí)麈,作遐觀之狀。筆墨蒼潤挺秀,設(shè)色清雅明麗。此高士乃文徵明三十年前硯友朱秉忠,別號毅庵,秉志高潔,為人清簡,是一位優(yōu)游林泉、篤愛詩書的隱士。
畫幅自題:“吳門唐寅為毅菴作?!毕骡j:“吳趨”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引首文徵明行書題“毅庵”。尾紙有盧襄、王守、趙應(yīng)宿、王寵、袁褧、文徵明、陸南、黃魯曾、王金、袁袞十家題跋。
鑒藏?。骸耙闳C”朱文印,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等藏印十二方。
桐山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31.2厘米 橫137.5厘米
[upload=14][/upload][upload=15][/upload]
圖繪峭壁間長出桐樹數(shù)株,其中一株橫垂探水;石罅間有泉水汩汩流出,匯入平湖。湖面演漾,浩淼無邊;遠(yuǎn)山逶迤而去。構(gòu)圖有南宋院體影響,皴染則化剛為柔,蒼潤而醇厚。
自題:“吾聞淮水出桐山,古來賢哲產(chǎn)其間。君今自稱亦私淑,漁鉤須當(dāng)借一灣。吳門唐寅作桐山圖?!扁j:“吳趨”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引首王鏊題“清樾吟窩”,拖尾有文徵明、袁袠、蔡羽、王寵、王穉登等十四家題跋。
鑒藏?。骸靶殴尜p”朱文印、“儀周鑒賞”朱文印、清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鑒藏諸印等。
風(fēng)木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墨筆 縱28.2厘米 橫107厘米
[upload=16][/upload][upload=17][/upload]
風(fēng)木,典出《韓詩外傳》,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yǎng)。此圖以水墨畫枯木兩株,樹間一人身靠蒲墩,悲思不已。樹法純熟,人物簡練,地坡寥寥幾筆。唐寅年輕時亦遭遇喪亂,風(fēng)木之思自然流露筆端。
畫后余紙自題:“唐寅為希謨寫贈。西風(fēng)吹葉滿庭寒,孽子無言鼻自酸。心在九泉燈在壁,一襟清血淚闌干。唐寅?!扁j:“唐伯虎”朱文印。引首許初書“風(fēng)木余恨”。尾紙有都穆、黃姬水、文嘉、彭年、周天球、錢邦彥等二十七家題跋。
鑒藏?。骸叭~汝川家藏書畫印”朱文印、“寒中馬思贊鑒藏法書名畫印”朱文印、“懷煙閣陸氏珍藏書畫印”朱文印、“顧子山秘篋印”朱文印、“虛齋審定”朱文印等。
虛閣晚涼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59.3厘米 橫31.6厘米
[upload=18][/upload]
圖繪山隈臨水之處,叢樹掩映,茅屋數(shù)間。其中一人安坐,童子送茶而來。畫法山體略勾輪廓之后,濕筆淡墨略參花青渲染,濃墨點苔。樹法出枝繁密,運筆勁爽。整個風(fēng)格圓渾而溫潤。
自題:“虛閣臨溪足晚涼,檻前千斛藕花香。蔗漿滿貯金甌冷,復(fù)有新蒸薄荷霜。唐寅畫。”鈐:“唐伯虎”朱文印。詩堂有吳湖帆、陳定山題跋。
鑒藏印:“休寧朱之赤珍藏圖書”朱文印、“太倉陸潤之印”朱文印、“徐邦達(dá)珍賞印”朱文印等。
--
※ 修改:·Jacqueline 于 Dec 14 08:52:51 2014 修改本文·[FROM: 114.240.196.*]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4.240.196.*]
|
Jacqueline |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2)翰墨流芳 | 2014-12-14 09:04:50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2)翰墨流芳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Sun Dec 14 09:04:50 2014), 站內(nèi)
翰墨流芳
明代是一個帖學(xué)盛行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趙字籠罩風(fēng)氣的時代。唐寅雖不是帖學(xué)之專門名家,但亦是當(dāng)之無愧的詩書畫三絕之才,其書法之最大特色即是出入于松雪與北海之間:其結(jié)體瘦挺平正、行筆瀟灑利落者,乃得松雪趙孟頫清俊流美之趣;其結(jié)體以欹側(cè)取勢、行筆縱逸雄健者,乃得北海李邕剛健婀娜之風(fēng)。而李、趙之外,唐寅亦博涉多家,遠(yuǎn)如鐘繇王羲之、近如顏真卿米芾等,皆不乏臨池心得。至于其日常性的書寫,如邂逅友人而聯(lián)句、醉眠花下而長歌,以及與友人往來之尺牘,尤令人想象其清狂與風(fēng)致。
行書詩(卷)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墨筆 縱28.3厘米 橫102.2厘米
[upload=1][/upload][upload=2][/upload]
此卷為唐寅弘治八年(1495)所書,時年二十五歲。內(nèi)容為自作詩十首:《驄馬驅(qū)》、《紫騮馬》、《隴頭》、《隴頭水》、《夜中思親》、《登吳王郊臺》、《春江花月夜》、《相逢行》、《白發(fā)》、《俠客》。字句與本集略有出入,可以參校。書法結(jié)體欹側(cè)之勢,行筆輕靈婉轉(zhuǎn),頗有米芾遺意。
此卷題作“舊作一卷呈上史君先生文學(xué),侍生唐寅”,款題:“乙卯十一月三日?!逼鹗租j:“夢墨亭”朱文印,卷尾鈐:“南京解元”朱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諸印蓋系中解元后所加鈐。
鑒藏印:“訒齋所藏”白文印。
行書龍頭詩(軸) 蘇州博物館藏
紙本 縱146.5厘米 橫36.2厘米
[upload=3][/upload]
此詩行書七律《漫興》之一,內(nèi)容乃其科場案后落魄生涯之自況,意緒落寞之中,不乏超逸灑脫之趣。校以本集,此詩多有異文,如首句或作“龍頭濫廁棘闈文”。書法風(fēng)格乃其典型仿李邕一路,結(jié)體圓轉(zhuǎn)欹側(cè),行筆瀟灑縱逸。過云樓舊藏,《過云樓書畫記》卷四著錄。顧公碩捐贈。
釋文:“龍頭獨對五千文,鼠跡今眠半榻塵。萬點落花都是恨,滿杯明月即忘貧。香燈不起維摩病,櫻筍消除谷雨春。鏡里自看成大笑,一番傀儡下場人。晉昌唐寅書?!扁j:“南京解元”朱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
鑒藏?。骸皞鹘?jīng)堂鑒賞”朱文印、“含青樓書畫記”朱文印、“蓉峰”朱文印、“花步劉氏家藏”朱文印等。
行書七律四首(卷) 天津博物館藏
紙本 縱23厘米 橫286厘米
[upload=4][/upload][upload=5][/upload][upload=6][/upload]
此卷行書自書七律四首:《聞太原閣老疏疾還山喜而成詠輒用寄上》、《寄王馬監(jiān)》、《詠身》、《除夕》。前兩首為投贈之作,正德九年(1509)王鏊退隱吳中,第一首即盛贊其勛位與清廉;后兩首乃唐寅自況之作,可以考見其晚年生活之寥落心態(tài)。據(jù)第一首可知,唐寅此卷書寫時間應(yīng)在四十歲以后。結(jié)字多欹側(cè)取勢,跌宕生姿,筆畫遒勁圓潤,骨力內(nèi)含,乃其行書風(fēng)格典型面貌。拖尾有吳湖帆題跋兩則。
鑒藏?。骸皡呛洳赜 敝煳挠?、“梅景書屋”朱文印、“郭仲易珍藏印”朱文印等。
行書聯(lián)句詩(頁)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縱30.7厘米 橫33厘米
[upload=7][/upload]
此頁內(nèi)容系正德五年(1510)仲冬,唐寅、呂叔通、沈壽卿三人邂逅無錫文林舟次而作的一首七律聯(lián)句詩,意趣酣適。書法結(jié)體寬博而欹側(cè),行筆有李北海的遺意,遒勁而秀潤。
釋文:“寒林春色滿深杯(呂),便覺烘烘暖意回。紫蟹紅蝦堪入饌(沈),難酬險語更書灰。百年邂逅風(fēng)塵闊(唐),一敘從容顏色開。莫訝萍蹤無定所(呂),別來還許寄江梅(沈)。正德庚午仲冬廿有四日,嘉定沈壽卿、無錫呂叔通、蘇州唐寅邂逅文林舟次。酒闌率興聯(lián)句,皆無一字更定。見者應(yīng)不吝口齒,許其狂且愚也。唐寅書?!扁j:“唐寅私印”白文印。
鑒藏?。骸俺嗳徽滟p”朱文印。
行書與若容手書(頁)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紙本 縱27.3厘米 橫64.1厘米
[upload=8][/upload]
此札乃寫與江陰友人徐尚德。徐元壽(1470-1553),又名尚德,字若容,號納齋,即弘治己未科場案中徐經(jīng)之叔父,與文徵明、祝允明皆為好友。國學(xué)生,好書籍,家有萬卷樓。此札內(nèi)容,首先提及友人薛章憲新逝而不及赴吊之事,并表達(dá)了因前輩如吳寬、沈周相繼凋落而風(fēng)流難續(xù)的慨嘆。次及自己生平撰述書目:《三式總鈐》三卷、《唐氏文選》八卷、《書畫手鏡》一卷、《將相錄》二十卷、《吳中歲時記》二卷、《史議》四卷、《時務(wù)論》六卷。書法乃仿李邕一路,行筆端謹(jǐn)而沉穩(wěn),風(fēng)格縱逸而遒美。
鑒藏?。骸邦欋隆卑孜挠?,“安儀周家珍藏”朱文印,“陳昆瑜藏”朱文印、“蓮樵曾觀”白文印、“介眉審定真跡”朱文印、“孫氏家藏”朱文印、“枝安堂圖書印”朱文印,“顧洛阜”白文印、“漢光閣”朱文印等。
行書花下酌酒歌(扇頁) 上海博物館藏
金箋 縱30.2厘米 橫32.9厘米
[upload=9][/upload]
此為自書詩,內(nèi)容乃借花開花謝以表達(dá)青春易逝之感,并寄托及時行樂的思想。書法豐潤遒美,唐寅之落魄風(fēng)流可見一斑。
款署:“前鄉(xiāng)貢進士吳門唐寅書并作。”鈐:“南京解元”朱文印、“吳趨”朱文圓印。另有吳湖帆題跋。
鑒藏?。骸皡呛卑孜挠?、“吳萬寶藏”朱文印等。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4.240.196.*]
|
Jacqueline |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2)翰墨流芳(續(xù)圖) | 2014-12-14 09:07:05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2)翰墨流芳(續(xù)圖)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Sun Dec 14 09:07:05 2014), 站內(nèi)
行書和沈周落花詩(卷) 遼寧省博物館藏
紙本 縱26.6厘米 橫406厘米
[upload=1][/upload][upload=2][/upload][upload=3][/upload][upload=4][/upload][upload=5][/upload]
明代吳門詩壇有兩大著名倡和,一為《江南春》、一為《落花詩》,二者皆由吳門畫派宗師沈周發(fā)起。其中《落花詩》,弘治十八年(1505)春,沈周首倡十首之后,文徵明、唐寅、徐禎卿等皆相繼而和之,諸家競美并芳,各前后凡三十首而罷。唐寅此卷所書計十首,詩見本集,其書法流美,得趙孟頫筆意。
卷后自跋:“石田先生嘗詠落花十篇,人情物態(tài)曲盡無遺,而用意煉語,超越前輩,視昔人綠陰青子之句,已覺寥然矣。間以示予,讀之累日不能釋手,顧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陳朽,載瞻飛英,辭條委廁,有不攖懷者哉!勉步后塵,政不自知其丑也。暇日因書一過,并系小圖寄興。吳趨唐寅書。”鈐:“南京解元”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卷后另有顧文彬小楷題跋。
鑒藏?。骸白由健敝煳挠?、“顧子山秘篋印”朱文印。
行書落花詩與漫興詩(卷) 中國美術(shù)館藏
紙本 縱23.5厘米 橫445.3厘米
[upload=6][/upload][upload=7][/upload][upload=8][/upload][upload=9][/upload][upload=10][/upload][upload=11][/upload]
此卷自書《落花》詩七首與《漫興》詩十一首。其中《落花》詩七首乃選錄自弘治十八年(1505)倡和沈周《落花詩》三十首中;《漫興》詩十一首乃其科場案后生涯之自況。詩文皆見本集,可以參校。書法結(jié)體寬綽欹側(cè),行筆運轉(zhuǎn)自如,為其典型仿李邕一路風(fēng)格的作品。
款題:“嘉靖改元清明日晉昌唐寅書?!扁j:“吳趨”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學(xué)圃堂”朱文印。
行書七律二十一首(卷) 上海博物館藏
紙本 縱24.9厘米 橫699厘米
[upload=12][/upload][upload=13][/upload][upload=14][/upload][upload=15][/upload][upload=16][/upload][upload=17][/upload][upload=18][/upload][upload=19][/upload]
此卷為唐寅自書詩二十一首,贈與姚舜承者。內(nèi)容為《嘉靖改元元旦作》、《嘉靖二年元旦作》、《憶昔》、《丹陽道中》、《秋日城西》、《春日城西》、《小閣》、《夜坐》、《晏起》、《晚酌》、《散步》、《漫興》十首。書法脫胎圣教,參以李北海,結(jié)體寬博,頓挫分明,為唐寅晚年書法佳作。
款署:“嘉靖二年太歲癸未,蘇臺唐寅書于學(xué)圃堂?!扁j:“學(xué)圃堂印”白文印、“唐子畏圖書”朱文印。徐充隸書引首,拖尾有王寵、景旸、段金、徐充、文嘉、文彭、梁章鉅、吳湖帆題跋。
鑒藏印:“南昌萬氏珍藏”白文印、“湖帆鑒賞”白文印、“粵人譚敬印”朱文印等。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4.240.196.*]
|
Jacqueline |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3)北宗風(fēng)骨 | 2014-12-15 10:36:49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3)北宗風(fēng)骨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Mon Dec 15 10:36:49 2014), 站內(nèi)
北宗風(fēng)骨
畫史論北宗畫自唐李思訓(xùn)父子始,其后南宋院體之李唐、劉松年、馬遠(yuǎn)、夏圭,明之浙派戴進、吳偉,皆其緒余。唐寅對北宗的師承淵源,主要來說一是早年初學(xué)時與文徵明切磋李唐畫法,鑒賞家稱其尤得李唐心??;一是直接師法周臣,惟其腹有詩書,師周臣而青出于藍(lán)。唐寅北宗一路山水,風(fēng)格剛健,筆墨勁爽,其構(gòu)圖多取半邊之式,皴筆之或若斧劈、或若刮鐵,水墨之大片拖染,顯然皆出自南宋家法。此外,唐寅的山水畫還有介于南宗與北宗之間的風(fēng)格類型,剛?cè)嵯酀坌悴⒚?,足見其會通之工?
騎驢歸思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77.7厘米 橫37.5厘米
[upload=1][/upload]
此圖以高遠(yuǎn)取勢,主峰矯然而起,左側(cè)棧道隱現(xiàn),泉流悠遠(yuǎn);右側(cè)則曲徑盤旋,一人笠帽策蹇前行,山坳叢樹掩映之處,村舍儼然。前景山石崚嶒,樹木蔚然,溪流潺潺,一樵夫正負(fù)薪踏橋而過。構(gòu)圖有北宋全景式山水的影子,而皴筆則長披短拂、水墨酣暢,出自南宋家法。筆墨勁爽、風(fēng)格雄健。
畫幅自題:“乞求無得束書歸,依舊騎驢向翠微。滿面風(fēng)霜塵土氣,山妻相對有牛衣。吳郡唐寅詩意圖?!扁j:“唐伯虎”朱文印。另有朱曜和韻題詩一首,詩堂有王同愈、裱邊有吳湖帆題跋。
鑒藏印:“吳氏梅景書屋圖書印”朱文印、“梅景書屋秘笈”朱文印等。
看泉聽風(fēng)圖(軸) 南京博物院藏
絹本 墨筆 縱72.5厘米 橫34.5厘米
[upload=2][/upload]
此圖以隱逸山水為題材,南宋半邊式構(gòu)圖,奇峰插天,怪石突兀,古木陰陰,兩高士臨流對坐,作看泉聽風(fēng)之狀。樹木蟠曲槎椏,夾葉、點葉兼施,樹頭傾斜,有若風(fēng)吹。山石以斧劈皴,石質(zhì)堅硬。整個畫面筆墨剛挺而秀媚,意境空靈清曠。
畫上自題:“俯看流泉仰聽風(fēng),泉聲風(fēng)韻合笙鏞。如何不把瑤琴寫,為是無人姓是鐘。” 鈐:“南京解元”朱文印、“禪仙”朱文印、“唐居士”朱文印。
柳橋賞春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37厘米 橫67厘米
[upload=3][/upload]
圖繪溪山深處,垂柳輕拂,濺瀑汩汩,兩文士于板橋上執(zhí)手話舊。山間云霧繚繞,宛如仙境。沿溪岸隱約可見水閣村舍之屬。全幅構(gòu)圖充實飽滿,柳樹枝葉濃密繁茂,山石以斧劈皴,長披短斫與曲筆勾云,形成巧妙的律動感,整個意境清新,令人神往。
自題:“平堤新柳板橋斜,路繞東西賣酒家。拚卻杖頭錢一串,時時來醉碧桃花。唐寅?!扁j:“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吳趨”朱文印。
鑒藏?。骸吧茖I心賞”朱文印、“藏之大千”白文印等。
湖山一覽圖(軸) 中國美術(shù)館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135.9厘米 橫56厘米
[upload=4][/upload]
此軸畫湖光山色之景。構(gòu)圖斜向取勢,近處山石確犖,雜樹掩映,屋宇隱現(xiàn),一橋可通往來,一閣臨湖筑于高處,以供眺望,其中可見三五好友正壺觴對飲,形神蕭散。遠(yuǎn)景則浮汀遠(yuǎn)渚、云帆扁舟,隱約逶迤之狀,令人心曠神怡。畫法山石以斧劈皴,整練勁爽;樹木圓渾,枝葉繁密,點綴紅葉,秋意深深。風(fēng)格上出入南北、剛?cè)嵯酀?
畫上自題:“紅霞瀲滟碧波平,晴色湖光畫不成。此際闌干能獨倚,分明身是試登瀛。吳郡唐寅?!扁j:“夢墨亭”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清宮舊藏,乾隆有和詩兩首。
鑒藏?。骸笆汅拧敝煳挠?、“乾隆鑒賞”白文印等內(nèi)府鑒藏印、“鄧拓考藏金石文物”朱文印、“左?!敝煳挠?。
春游女幾山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22厘米 橫65厘米
[upload=5][/upload]
圖繪春花爛漫、長松掩映之處,一隱者策杖前行,一童子相隨。踏過溪橋,可見籬落茅舍,清幽靜謐。中景樓閣臨湖而筑,其中一人正極目遠(yuǎn)眺,扁舟、遠(yuǎn)樹,皆在領(lǐng)略之中。畫法山石主要用斧劈長皴,參以曲筆而出之,構(gòu)圖從一側(cè)起勢,布局疏密得當(dāng)。
自題:“女幾山頭春雪消,路傍仙杏發(fā)柔條。心期此日同游賞,載酒攜琴過野橋。唐寅?!扁j:“唐寅私印”白文印。
杏花草堂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47.8厘米 橫73.2厘米
[upload=6][/upload]
此圖以半邊式構(gòu)圖,山高水闊,長松虬曲,杏花初放。近處樹木掩映、山石遮護之處,有茅屋數(shù)間。溪橋旁二人對晤,一童擔(dān)囊隨行。山石以斧劈皴,樹干曲折多姿,用筆勁健,風(fēng)格凝重。
自題:“綠水紅橋夾杏花,數(shù)間茅屋是漁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錢酒不賒。唐寅。”鈐:“學(xué)圃堂印”白文印、“唐寅私印”白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
高山奇樹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22厘米 橫65厘米
[upload=7][/upload]
此軸畫溪山隱逸之景。奇峰突起,山石犖確,樹木叢密,溪流匯為深潭,沿壁水榭綿延,其中有高士或?qū)ψ逭?、或臨淵垂釣。畫法以斧劈為主,參以曲筆,氣息深穩(wěn),風(fēng)格凝重。
畫幅自題:“高山奇樹似城南,兀坐聯(lián)詩興不厭。一自孟韓歸去后,誰人敢把兔毫拈?!扁j:“吳趨”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唐寅私印”白文印。
渡頭簾影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70.3厘米 橫90.3厘米
[upload=8][/upload]
圖繪山勢峭拔,山泉從山頂奔瀉而下。近景坡岸上,長松落落,茅屋隱現(xiàn),岸邊三位行人席地而坐,河中有船夫正搖櫓擺渡。隔河一樵夫負(fù)薪前行,依稀可見水閣數(shù)間。畫法山石以小斧劈皴為主,筆力勁健,山石輪廓多用圓筆,樹法點葉、夾葉兼施,人物情態(tài)生動。
自題:“枯木斜陽古渡頭,解包席地待漁舟。隔林遙見青簾影,醵取青錢買酒甌。蘇臺唐寅?!扁j:“唐子畏圖書”朱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
鑒藏?。骸百烩帧卑孜挠〉?。
雪林尋詩圖(軸) 廣東省博物館
絹本 設(shè)色 縱168厘米 橫83.6厘米
[upload=9][/upload]
此圖以雪景為題材。構(gòu)圖取高遠(yuǎn)、深遠(yuǎn)之勢,近景雙松立于巨石之上,掩映之下有茅亭一座;中景寒潭靜謐,對岸山腳回抱之處,有屋宇隱隱可見。遠(yuǎn)景主峰峻拔而起,松林落落。畫法雙松體勢矯健,為南宋家法;山石空勾留白以示雪意之外,皴法多以斧劈出之。筆墨剛?cè)嵯酀饩城謇湟耙荨?
自題:“蹇驢寒顫不勝騎,雪滿高松壓折枝。萬嶺千山鳥飛絕,氅衣逋客獨尋詩。吳郡唐寅?!扁j:“夢墨亭”朱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等。
匡廬圖(軸) 安徽博物院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48.5厘米 橫72.2厘米
[upload=10][/upload]
圖繪“廬山八勝”之一五老峰下三峽橋景。畫面取北宋式全景構(gòu)圖,主峰沉雄渾厚,側(cè)有飛瀑如練自山澗落下,濺樸數(shù)折,如聞淙淙之音。深谷幽壑之間,浮嵐縈帶,寒林瑟縮。近景流泉匯為深潭,一橋斜跨,橋上有人策蹇而行,一童隨行。皴法縝密,墨法沉郁,意境幽淡,思清格老,尤具形式美的蟹爪樹襯托出寒凝悲涼的氣氛。
自題:“匡廬山前三峽橋,懸流濺樸魚龍?zhí)?。羸驂強策不肯渡,古木慘淡風(fēng)蕭蕭。唐寅子畏。”鈐:“南京解元”朱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
步溪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60厘米 橫84.5厘米
[upload=11][/upload]
此軸以北宋式高遠(yuǎn)構(gòu)圖,氣勢壯闊,遠(yuǎn)景主峰聳然而起,中景煙嵐浮動,近則溪流瀠洄,陂陀曼衍,怪石突兀,疏林蕭瑟,一隱士正嘯詠徐行,逍遙自得,童子捧書而來。山石皴筆多用斧劈,活脫勁爽;樹木立干圓渾,點葉稠密,迎風(fēng)之狀,如聞颯颯之聲。風(fēng)格沉雄,意境清曠。
自題:“卜宅臨溪上,開門近步頭。漁樵通互市,耕釣足貽謀。山曉青排闥,波晴綠漾舟。主君期學(xué)海,枕石嗽(漱)清流。姑蘇侍生唐寅作步溪圖并題,奉呈黎老大人先生?!扁j:“吳郡”白文印、“唐寅私印”白文印、“唐居士”朱文印。
鑒藏?。骸澳闶诣b賞”朱文印。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1.193.53.*]
|
Jacqueline |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4)才子佳人 | 2014-12-15 10:55:36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4)才子佳人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Mon Dec 15 10:55:36 2014), 站內(nèi)
才子佳人
唐寅自詡為“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鑒賞家以為唐寅尤工于美人,蓋其生平風(fēng)韻多也。其所畫仕女佳人,或清瘦玉立,或體態(tài)雍容;或持扇吹簫、或折杏倚竹;其所畫文人才子,或煮茶、或聽竹、或觀萬物之化生、或作空山之長嘯。蓋佳人非只是花容月貌之態(tài),亦是離愁別緒之影;才子不僅可想其吟風(fēng)哦月之狀,亦起人瀟灑出塵之思。又兼擅寫風(fēng)月故事如李端端之落籍、韓熙載之夜宴,綺羅珠翠、輕歌曼舞,一一皆能揮運于毫端,出之以士氣,大抵筆墨工致而古雅,暈染微妙而清麗。
空山長嘯圖(卷) 廣東省博物館
紙本 墨筆 縱29.5厘米 橫52厘米
[upload=1][/upload]
嘯乃源于魏晉名士放逸之風(fēng),《世說新語?棲逸》載阮籍與蘇門真人長嘯故事。唐寅對嘯聲頗有研究,曾作《嘯旨后序》,論嘯之為聲,出于平而不出于仄。此圖畫隱士登山長嘯之狀:近景竹樹板橋,一人立于高臺之上,其后急流宛轉(zhuǎn)、遠(yuǎn)山隱約。筆墨秀潤,意境清遠(yuǎn),如聞林石傳響。
自題:“清時有隱淪,衣冠阿誰肖。幽澗納飛流,空山答長嘯。唐寅?!扁j:“唐伯虎”朱文印。卷前裱有清永瑆御制箋題記。
鑒藏印:“渤海后人”朱文印、“天景樓”朱文印、“不負(fù)古人告后人”朱文印等。
虛亭聽竹圖(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82.3厘米 橫47.2厘米
[upload=2][/upload]
圖繪溪山隱逸之景,背山臨水筑有茅屋一間,其后崇山峻嶺,煙云浮動,有瀑布一道如練自左落下,右側(cè)則修竹五竿,奄有凌云之致。屋中高士抱膝坐于蒲團之上,作凝神觀書之狀;屋前一童正踏橋捧書而來。筆法整飭,暈染微妙,風(fēng)格凝重,意境清幽。
自題:“虛亭林木里,傍水著欄干。試展團蒲坐,葉聲生早寒。唐寅畫?!扁j:“唐居士”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吳趨”朱文印。裱邊有清王文治鑒藏題記。
鑒藏印:“費君直”白文印、“粵人譚敬印”白文印、“龢庵鑒定真跡”朱文印、“龢庵父”朱文印。
射楊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墨筆 縱75.1厘米 橫26.6厘米
[upload=3][/upload]
此圖為文徵明叔父文彬所畫。文彬,字宗質(zhì),號貞山。庠生,能武,善騎射,為文老蒼,奇氣奕奕。以年資貢禮部,未仕而卒。畫中一棵古楊半見,人物戴幞頭、勒腰帶、登長靴,右手前舉,左手持弓,立于平坡之上,正目送一箭穿楊而去。人物衣紋多用方折之筆,起伏頓挫;臉部以細(xì)淡之筆勾出,眉須若動。淡墨勾勒皴擦陂陀、樹干,宛轉(zhuǎn)蒼潤,枝、葉以若有若無之淡墨勾寫,筆法靈動。重墨點苔,提醒畫面。
畫幅上有祝允明、文彭、陳鎏三人題跋。據(jù)之可知,正德五年(1510)庚午文彬秋試時,祝允明為此畫題跋,以祝愿其京試高中。此畫后散佚,五十年后,復(fù)為文彬之曾孫文國鳴得之于市中。
觀杏圖(軸) 蘇州博物館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126.6厘米 橫60厘米sp;橫34.5厘米
[upload=4][/upload]
此軸畫平坡之上,古杏夭矯相對,奇石嵌空玲瓏,樹下一長髯高士,烏角巾、絳方袍,作拈髭而仰觀之狀。其側(cè)兩垂髫童子,一向茶灶持扇吹火,一捧茗碗侍應(yīng)而立。樹法出枝繁密,運筆勁利;奇石以水墨暈染,氣韻微妙;人物情態(tài)宛轉(zhuǎn),衣紋簡練。過云樓舊藏,《過云樓書畫記》卷八著錄。顧公碩捐贈。
畫幅自題:“正德辛巳三月吳趨唐寅畫?!扁j:“唐伯虎”朱文印、“唐寅私印”白文印。另有董其昌題王維詠杏詩一首。
鑒藏?。骸邦櫴销Q逸秘藏書畫印”朱文印。
臨韓熙載夜宴圖(卷)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30.8厘米 橫547.8厘米
[upload=5][/upload][upload=6][/upload][upload=7][/upload][upload=8][/upload][upload=9][/upload]
此卷以人物故事為主題,系臨自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所作《韓熙載夜宴圖》?,F(xiàn)北京故宮藏顧氏本《韓熙載夜宴圖》畫共五段,依次為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此卷共六段,其將顧氏本清吹一段中韓熙載形象移前作第一段,其后依次為聽樂、清吹、觀舞、歇息、散宴。此卷內(nèi)容除了在順序上有改編外,畫中器物以及畫中屏風(fēng)畫面等,與顧氏本亦有差別。畫法以工筆重彩,每段之間主要以屏風(fēng)自然隔開,人物情態(tài)宛轉(zhuǎn),行筆流暢勁健,設(shè)色明艷富麗,生動地描繪出了主人公的風(fēng)流韻致;畫中屏風(fēng)山水為院體風(fēng)格。
畫上有唐寅題七絕兩首。其中,第一首位于第一段后:“身當(dāng)鉤局乏魚羹,預(yù)給長勞借水衡。廢盡千金收艷粉,如何不學(xué)耿先生。吳門唐寅。”鈐:“夢墨亭”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第二首位于卷末:“梳成鴉鬢演新歌,院院燒燈擁翠娥。瀟灑心情誰得似,灞橋風(fēng)雪鄭元和。吳郡唐寅。”鈐:“吳郡”朱文印、“唐寅私印”白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
鑒藏印:“李氏受軒”朱文印、“李咸中”白文印、“清白太守之子”朱文印、“花竹琴書賞心樂事”朱文印等。
李端端圖(軸) 南京博物院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22.7厘米 橫57.3厘米
[upload=10][/upload]
此圖畫唐代李端端與崔涯故事。圖中文士烏角巾、八字須,背靠屏風(fēng),執(zhí)卷安坐于交椅之上,旁有二侍女分別立于書案之側(cè),案上放有古琴、書卷之屬。其前則有一仕女手執(zhí)白牡丹款款而立,其后隨從應(yīng)之。人物刻畫兼工帶寫,文士風(fēng)流倜儻,仕女娟秀婀娜,衣紋用筆細(xì)勁,賦色明麗。屏風(fēng)兩折,山水秀潤清遠(yuǎn)。
畫上自題:“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誰信揚州金滿市,胭脂價到屬窮酸?!扁j:“唐伯虎”朱文印、“唐居士”朱文印。
鑒藏?。骸懊肪皶荨敝煳挠 ⅰ皡呛遂o淑珍藏印”朱文印等。
杏花仕女圖(軸) 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設(shè)色 縱142厘米 橫60厘米
[upload=11][/upload]
圖繪一仕女立于杏樹之前,高髻豐頤,素手持杏花一枝,作凝神沉思之狀。柔荑纖纖,衣帶飄飄,體態(tài)雍容,頗有唐人古意。人物衣紋描法,介于折蘆與釘頭鼠尾之間,運筆靈動,濃淡相宜。杏樹老干虬邁,四面生枝,俯仰有態(tài)。藤蔓纏繞,雜草叢生,意趣橫生。
畫幅自題:“曲江三月杏花開,攜手同看有俊才。今日玉人何處所,枕邊應(yīng)夢馬蹄來。吳門唐寅?!扁j:“唐寅私印”白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
鑒藏印:“馬氏叢書樓珍藏圖記”朱文印、“古潤戴培之考藏書畫私印”朱文印、“平齋鑒賞”白文印、“元和顧麟士審定真跡印”朱文印等。
吹簫仕女圖(軸) 南京博物院藏
絹本 設(shè)色 縱164.8厘米 橫89.5厘米
[upload=12][/upload]
圖畫女子吹簫之狀,體態(tài)端莊,雙眉微鎖,似乎略帶哀愁,令人想象簫聲幽幽之音。畫法兼工帶寫,人物面容娟秀,以“三白法”表現(xiàn),暈染細(xì)膩;衣紋用筆粗簡流暢,頓挫宛轉(zhuǎn);首飾與鑲邊刻畫精工,敷色濃艷鮮明。
自題:“庚辰三月吳郡唐寅畫。”鈐:“南京解元”朱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1.193.53.*]
|
Jacqueline |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5)花卉竹石 | 2014-12-15 11:01:49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5)花卉竹石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Mon Dec 15 11:01:49 2014), 站內(nèi)
花卉竹石
唐寅曰:“丈夫潦倒江山花竹之間,亦自有風(fēng)韻”,其花竹之好,于此可見。夫春之杏花芍藥、夏之蜀葵、秋之芙蓉菊花、冬之梅花等,蓋非只是四時節(jié)氣之表,亦是起恨添愁之因,唐寅皆曾遣興于筆端,或以水墨、或以設(shè)色,皆能得清古冶艷之趣。又其寫不因時序而改節(jié)、聊寄胸中逸氣之墨竹,往往蕭蕭數(shù)筆,颯颯之聲即可如聞紙上。至于傳統(tǒng)文人一向以書法性用筆來表現(xiàn)的枯木竹石題材,唐寅卻時而參以北宋李郭與南宋院體的風(fēng)格為之,可謂于文人墨戲別開生面。
芍藥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金箋 墨筆 縱17.2厘米 橫51.2厘米
[upload=1][/upload]
此扇以水墨寫意畫芍藥盛開之狀。中鋒圓筆寫干,沒骨畫花,淡墨點葉,深墨勾筋。俯仰有態(tài),濃淡有致。
自題:“春風(fēng)吹恨上紅樓,日自黃昏水自流。谷雨清明都過了,牡丹相對共低頭。唐寅畫呈宗瀛解元。”鈐:“唐伯虎”朱文印。右上另存題跋一則。
鑒藏?。骸皹穳厶糜 卑孜挠 ?
蜀葵圖(扇頁) 上海博物館藏
金箋 墨筆 縱28.2厘米 橫107厘米
[upload=2][/upload]
圖繪蜀葵與湖石相伴。湖石勾勒運筆靈動,細(xì)筆點出陰陽凸凹,玲瓏剔透;蜀葵花葉以深淺墨色渲染出正側(cè)向背。地坡綴以雜草與荊棘之屬。
自題:“端陽風(fēng)物最清嘉,猩色戎葵亂著花。雄黃更擾菖蒲酒,杯里分明一片霞。晉昌唐寅?!扁j:“禪仙”白文印、“唐子畏”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
鑒藏?。骸疤擙S藏扇”朱文印等。
芙蓉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金箋 設(shè)色 縱15厘米 橫43.1厘米
[upload=3][/upload]
此扇以沒骨法畫秋芙蓉一叢,花繁葉茂。淡筆點葉,濃筆勾筋,花朵以胭脂約略畫出,冷暖相宜,轉(zhuǎn)側(cè)多姿。運筆洗練大方,風(fēng)格清勁秀逸。
自題:“戲和青黛擠胭脂,畫出霜前綽約姿。想處情中弄褥上,繞身皆是此花枝。”鈐:“唐伯虎”朱文印。
菊花圖(軸) 天津博物館藏
紙本 墨筆 縱135厘米 橫55.5厘米
[upload=4][/upload]
此圖以水墨畫菊花、奇石,配以雜草和荊棘之屬。枯筆深墨立干,淡墨勾出菊瓣,菊葉則隨前后俯仰之態(tài)而以濕筆點出。墨色濃淡相宜,筆法靈活秀逸。秋菊之風(fēng)姿綽約,如在眼前,頗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趣。
自題:“彭澤先生懶折腰,葛巾歸去意蕭蕭。東籬多少南山影,挹取荷花入酒瓢?!扁j:“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
枯木寒鴉圖(扇面) 故宮博物院藏
金箋 墨筆 縱17厘米 橫49厘米
[upload=5][/upload]
此扇繪突兀山石之后,一株枯木偃曲而立,寒鴉或棲于枝頭、或翔而欲下。山石輪廓方硬,皴染圓渾,樹木枝干虬曲宛轉(zhuǎn),寒鴉情態(tài)生動。筆墨雖簡,卻有凄清荒寒之境。
自題:“風(fēng)卷楊花逐馬蹄,送君此去聽朝雞。誰知后夜相思處,一樹寒鴉未定棲。唐寅贈懋化發(fā)解?!扁j:“唐伯虎詩畫印”朱文印。
鑒藏?。骸皡鞘暇οb定”朱文印、“友竹居藏”白文印、“季彤鑒定珍藏”朱文印等。
墨竹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墨筆 縱83.4厘米 橫44.5厘米
[upload=6][/upload]
此圖畫竹枝兩枝自左斜出,臨風(fēng)颯颯,構(gòu)圖新穎,俯仰有致。用筆铦利灑落,墨色秀潤。
畫上自題:“滿窗蕭灑五更風(fēng),怪是無端攪夢中。夢見故人忙起望,白煙寒竹路西東。南塘鄒蠡溪過余學(xué)圃堂,因言及南沙知己,故寫此為寄。唐寅?!扁j:“唐伯虎”朱文印。
鑒藏?。骸瓣憹欀亍敝煳挠?、“天泉閣”朱文印等。
灌木叢篠圖(軸) 蘇州博物館藏
絹本 墨筆 縱109.4厘米 橫58.9厘米
[upload=7][/upload]
此畫原系屏條之一,以枯木竹石為題材。宋代蘇東坡以后,文人畫家喜寫枯木竹石,以寄托胸中逸氣。所畫斜坡之上,奇石連環(huán)透空,兀傲而起;其側(cè)枯木映帶,蕭瑟而扶疏,點綴叢竹、藤蘿之屬。運筆勁爽,墨法清潤,風(fēng)格雄放,坡石有院體風(fēng)規(guī)。龐虛齋舊藏,龐增和捐贈。
古木幽篁圖(軸) 南京博物院藏
絹本 墨筆 縱146厘米 橫148.2厘米
[upload=8][/upload]
此圖以枯木竹石為題材。畫面近處枯樹兩三株高低偃仰,其旁幽篁散生,溪流宛轉(zhuǎn),遠(yuǎn)山隱隱起伏。樹法用筆嚴(yán)謹(jǐn),立干蒼邁,出枝繁密,有李、郭遺意,叢竹以墨色分出遠(yuǎn)近。近處坡石多以方筆線皴,遠(yuǎn)山參用斧劈皴。畫面墨色清逸,氣息幽深,頗得蕭疏蒼茫之趣。
墨竹圖(扇頁) 上海博物館藏
金箋 墨筆 縱30.2厘米 橫32.9厘米
[upload=9][/upload]
此圖以濃淡墨寫竹一枝,寥寥數(shù)筆,沉煙沐雨之狀,躍然紙上。上方自書小楷詩文,密密匝匝,相映成趣??钍穑骸疤埔鷳蚬P?!扁j“禪仙”白文印。
自書詩十二首:《夢見》、《早起》、《看花》、《南樓》、《酷熱》、《詠雞》、《所見》、《牡丹》、《仕女》、《漁父》、《廬山》、《墻花》。款署:“絕句十二首,皆張打油語也。子言乃謂其能道意中語,故錄似之,時正德辛巳九月登高日書于學(xué)圃堂。晉昌唐寅?!扁j:“南京解元”朱文印、“唐子畏圖書”朱文印、“吳趨”朱文印。
鑒藏?。骸疤擙S藏扇”朱文印等。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111.193.53.*]
|
Jacqueline | 真實與傳奇:唐寅的故事 | 2014-12-16 10:13:54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真實與傳奇:唐寅的故事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Tue Dec 16 10:13:54 2014), 站內(nèi)
真實與傳奇:唐寅的故事
美術(shù)報 特邀撰稿 張長虹 上海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明代書畫家唐寅因受科舉舞弊案牽連,喪失了仕進之路,從此靠賣畫為生。他信佛教,好詩酒,游戲人生。唐寅身后,經(jīng)過后來者小說、戲劇等一步步渲染,他的形象逐漸塑造成為“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本文將從多方面揭示這一建構(gòu)過程,看真實的唐寅形象如何被后世精心包裝,并最終成為世人心目中的“傳奇”藝術(shù)家。
[upload=1][/upload] 唐寅 落霞孤鶩圖 189.1×105.4cm 上海博物館藏
引言:唐寅《落霞孤鶩圖》繪危峰高聳,山腰云霧繚繞,山腳下柳蔭中一閣臨江,一文人靜坐。圖左上題云:“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fēng)。晉昌唐寅為德輔契兄先生作詩意圖?!?
這是比較常見的帶有點景人物的山水畫,與其他山水畫相比,這張畫有何特別涵義?畫面上的這首題畫詩,可說是解讀的密碼。此詩句句用典,“畫棟珠簾”句化用了王勃《滕王閣序》文后的滕王閣詩。“落霞孤鶩”典出《滕王閣序》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薄巴跄虾!敝竿醪?,他為探望父親,從廣州渡南海去交趾,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8歲?!霸椠埻跻魂囷L(fēng)”是有關(guān)王勃寫《滕王閣序》的一個典故:唐王勃省父,舟次馬當(dāng),距洪州七百里。夢水神告曰:“助風(fēng)一帆?!边_(dá)旦抵南昌,參加宴會,寫下著名的《滕王閣序》,一夜成名。
此詩借王勃得水神龍王之助而趕上滕王閣盛會,以一篇《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的典故,感慨自己生不逢時,無人相助。全畫也因此詩而染上濃濃愁緒。此畫是送給“德輔契兄先生”,這位“德輔”姓盧(唐寅另有“為德輔盧君作詩意圖”,知其人姓盧),應(yīng)該也是一位生不逢時的讀書人。唐寅為其創(chuàng)作此畫,既有同病相憐的意味,也有共勉之意。
唐寅的情緒為何如此悲憤、消沉?這位名滿后世的文學(xué)家、書畫家,他的人生軌跡是怎樣的呢?且讓我們從頭說起。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221.221.208.*]
|
Jacqueline | 唐寅其人 | 2014-12-16 10:17:15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唐寅其人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Tue Dec 16 10:17:15 2014), 站內(nèi)
唐寅其人
1.唐寅的一生
據(jù)唐寅生前好友祝允明撰《唐寅墓志銘》,唐寅生于大明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⒛?,干支庚寅,故名唐寅;因是長子,故字伯虎,后改為子畏。卒于嘉靖癸未(1523)十二月二日,享年54歲。唐寅出身于小酒店主家庭,被父親唐廣德寄予厚望。唐寅早慧,“性極穎利,度越于士”,且與一般早慧兒童只知讀書不同,他是有遠(yuǎn)大抱負(fù)的:“幼讀書,不識門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氣?!碧埔苌倥c人往來,只與祝允明趣味相投,甚為相得。唐寅的同學(xué)中還有文徵明,其父文林對于唐寅很器重。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深情地寫下了《祭文溫州文》,以紀(jì)念這位去世的敦厚長者。
唐寅遠(yuǎn)祖是前涼的陵江將軍唐輝,由其始定居于西北的晉昌郡。唐輝的曾孫唐瑤、唐諮,都做過晉昌郡守。唐諮之子唐揣,唐瑤之孫唐褒,均曾受封為晉昌公。唐褒六世孫唐儉,隋唐之際跟隨李世民起事,因開國之功被封為莒國公,圖像凌煙閣。唐寅落款的“晉昌唐寅”,表明他認(rèn)可晉昌原籍,并不忘其祖先的偉績。這從他早年的《出塞》詩也能讀解出來。
唐寅早年有俠客之夢,崇尚朱家、郭解之為人。并希望能為國建功,這種心態(tài)在其《出塞》詩中表露無遺:“烽火照元菟,嫖姚召仆夫;朱家薦逋虜,刀間出黥奴。六郡良家子,三輔馳刑徒;笳度烏啼曲,旗參虎落圖。寶刀裝革畢埲,名駒被鏤渠……”這類詩參照唐人邊塞詩,抒發(fā)自己奮戰(zhàn)沙場,像其祖先一樣功成受封的理想。還有一首《俠客》詩,表達(dá)了他“酬知性命輕”的豪邁心態(tài):“俠客重功名,西北請專征;慣戰(zhàn)弓刀捷,酬知性命輕。孟公好驚坐,郭解始橫行;相將李都尉,一夜出平城?!?
友人祝允明壯其志,贈與古劍兩把。后又試圖索回,寫詩致意。詩為《為唐子畏索劍》,詩前小序云:“昔年承唐子惠愛,曾以雙劍贈答其意,別來恒念之。其一鏤青萍二文者尤憶,間以一章問之,或肯假抑更惠乎?”
唐寅在《與文徵明書》中也回憶自己早年“跌宕無羈,不問生產(chǎn);何有何無,付之談笑。鳴琴在室,座客常滿……愿賚門下一卒,而悼世之不嘗此士也?!?
唐寅初意不在科舉,只是“一意望古豪杰”。但其父唐廣德望子成龍,專門請人教授唐寅舉業(yè),希望他將來能光宗耀祖。唐廣德去世后,祝允明勸唐寅,如要實現(xiàn)遠(yuǎn)大理想,前提還是“時業(yè)”,即考科舉。唐寅答應(yīng)了,準(zhǔn)備花一年時間準(zhǔn)備,參加第二年的科舉考試,“若弗售,一擲之耳”。如果考不上以后也不再考了。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29歲,考中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是為“南京解元”一印之由來。次年赴北京參加會試,傳云又是第一名,這是他“龍虎榜上名第一”一印的來源。
會試主考官為程敏政,時任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xué)士。朝中有人彈劾他曾將試題泄露給唐寅。但經(jīng)李東陽調(diào)查,否定了此事。然后又有人揭露唐寅考前和主考官過從太密。此外和唐寅同行的江陰巨富徐經(jīng)被傳曾賄賂程敏政的家童盜竊試題。這些事都和唐寅沾邊,所以徐經(jīng)、唐寅皆因科場舞弊案入獄受審,程敏政也被革職回鄉(xiāng)。經(jīng)調(diào)查,唐寅是無辜的,他只是被牽涉到官場的權(quán)力斗爭中。但這一經(jīng)歷徹底宣告唐寅仕途的中斷,他被貶黜到浙藩為吏。唐寅恥不就,“放浪形骸,翩翩遠(yuǎn)游,扁舟獨邁祝融、匡廬、天臺、武夷,觀海于東海,浮洞庭、彭蠡”。借壯游抒發(fā)郁悶之氣,同時也為其以后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本來唐寅既中解元,名聲大振。入京會試,公卿競相造請,不料卻因科場舞弊案的株連,被捕入獄,受盡刑罰。上至“天子震赫,召捕詔獄”,下至“童奴據(jù)案,夫妻反目”,又自以為“海內(nèi)遂以寅為不齒之士,握拳張膽,若赴仇敵,知與不知,畢指而唾,辱亦甚矣”,以至于他“扶案而思,仰天而嘆”,“憤悒而哀傷”。當(dāng)年的“劍客大俠”夢已然破滅,唐寅在給好友文徵明信中說,自己之所以忍辱活下去,有自己對人生獨特的看法:“竊窺古人:墨翟拘囚,乃有薄喪;孫子失足,爰著兵法;馬遷腐戮,史記百篇,賈生流放,文詞卓落。不自揆測,愿麗其后,以合孔氏不以人廢言之志。亦將隱括舊聞,總疏百氏,敘述十經(jīng),翱翔蘊奧,以成一家之言。傳之好事,記之名山。”
盡管經(jīng)受打擊,早年報國理想無望,唐寅仍準(zhǔn)備以司馬遷等前人為激勵,在學(xué)問上“成一家之言”,以便成果能像《史記》一樣“傳之好事,記之名山”??梢娝⑽捶艞壸约旱娜松非螅皇且獡Q一種方式。此期自號“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
說是這樣說,但唐寅顯然不甘老死于書畫典籍之間。寧王朱宸濠到處禮聘文人,唐寅的同學(xué)文徵明斷然拒絕邀請,而唐寅欣然去往南昌,期望有所作為。后覺察寧王有謀反志,裝瘋逃出。寧王謀反不成,被江西地方官、哲學(xué)家王守仁所擒獲。唐寅又一次經(jīng)受打擊,從此遁入佛教,號“六如居士”。此期有印“逃禪仙吏”。
對于人生中這段坎坷,唐寅一時間很難釋懷。在寫給王寵的《伏承履吉王君以長句見贈作此以答》可能就是他在功名徹底無望后的心態(tài)表露:“歲月信言邁,吾生已休焉;春滋未淹晷,暑退大火流。灑掃庭戶間,整飾衣與裘;元鳥樂高蔭,攀援聊淹留。仲尼悲執(zhí)鞭,富貴不可求;楊朱泣路歧,彷徨何所投?”
以孔子、楊朱之才,欲求富貴而不可得。人到中年的唐寅承認(rèn)“吾生已休焉”,基本上也就這樣結(jié)束了。
《漫興十首》之二,表達(dá)了他歷經(jīng)坎坷后甘愿從此隱居蘇州的決心。而《四十自壽》詩似表示他已習(xí)慣隱居生活:“如此福緣消不盡,半生無事太平人?!?
2.唐寅的生計
唐寅的繪畫,早年學(xué)沈周。在科舉失敗后,他又專門拜蘇州職業(yè)畫家周臣為師,學(xué)習(xí)南宋畫院一派,尤其是李唐的山水畫風(fēng),畫法秀潤。兼工人物畫、花鳥畫。作為職業(yè)畫家,一般各題兼擅,以應(yīng)市場之需。唐寅與文徵明、仇英、張靈都是繪畫上的同學(xué),他自認(rèn)詩畫不輸于文徵明,但人品則遠(yuǎn)遜于文。
仕途無望,唐寅后半生基本靠賣文、賣畫為生。他留有“不煉金丹不坐禪,桃花庵里酒中仙。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的詩,說自己不佛不道,飲酒賣畫,自食其力。
根據(jù)資料分析,徽商是唐寅當(dāng)時主要的顧客。歙縣黃仕政,號問政山人。以雄資懋遷,有聲吳越齊魯間。其子黃明芳是個能干的商人,并喜歡與文化人打交道,在其父60大壽時,他出錢請?zhí)埔⑽尼缑鞯壤L制祝壽作品。唐寅等人傳世的《椿萱圖》之類的作品,大都是出售供人祝壽用的?!峨p鑒行窩圖》(北京故宮藏),落款“吳郡唐寅為富溪汪君作”,也是為徽州汪姓某人所作。
《嫦娥執(zhí)桂圖》(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看起來是人物畫,表達(dá)的其實是蟾宮折桂的意思,是家有科舉應(yīng)考者的家庭喜愛選購的禮物。《牡丹圖》扇頁(北京故宮藏)則是“畫呈宗瀛解元”的,寄寓富貴之意。《東方朔像》(上海博物館藏),款“唐寅為守齋索奉馬守庵壽”,是祝壽作品。《山路松風(fēng)圖》(臺北故宮藏),款“治下唐寅畫呈 李父母大人先生”,為蘇州某李姓地方官所作。
除了繪畫,唐寅有時還為人作文取潤,如《王氏澤富祠堂記》后云“弘治乙丑,余行旅過徽,友格以幣交,故為記其事云”。
戴昭,徽州商人之子,遵父命游學(xué)于蘇州,曾從唐寅學(xué)詩經(jīng),為唐寅弟子。后又從薛世奇治易。學(xué)成告歸,唐寅繪《垂虹別意圖》,祝允明書引首“垂虹別意”4大字。蘇州眾文人以詩送之,并題于卷后。據(jù)卷后戴冠《垂虹別意詩并敘》,戴昭先學(xué)詩經(jīng)于唐寅,后與沈周、祝允明、文徵明、朱存理、楊君謙等名士均有交往?!洞购鐒e意詩卷》共有沈周、謝表、祝允明、吳龍、文徵明、陳鍵、唐寅、楊循吉、戴冠、朱存理等蘇州名士33人的贈詩,戴昭及其商人家族的顯赫聲勢可見一斑。唐寅培養(yǎng)這樣的富二代,報酬當(dāng)也不菲。
出售書畫在明代蘇州地區(qū)是普遍現(xiàn)象,唐寅、都穆、祝允明等蘇州文人,幾乎完全將書畫藝術(shù)品作為商品來對待,呈現(xiàn)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觀念。余英時認(rèn)為:潤筆發(fā)展至此已超出傳統(tǒng)的格局,而和今天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專業(yè)化的觀念很相近了。
唐寅以賣畫為生,因為家口眾,有時書畫生意不好,竟至斷炊。這在其詩文中有所反映,如“風(fēng)雨浹旬,廚煙不繼,滌硯吮筆,蕭條若僧;因題絕句八首奉寄孫思和”。在書畫銷售無路,生存受到挑戰(zhàn)的情況下,唐寅悲傷地發(fā)出了“筆硯生活苦食艱”的哀嘆。
當(dāng)然,生活中并非總是不如意,多數(shù)情況下唐寅的書畫銷路還是不錯的。有時作品供不應(yīng)求,有人竟將唐寅老師周臣的畫也改成唐寅款以謀高價。唐寅賣畫得款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筑桃花庵,建夢墨亭,常與好友祝允明、黃云、沈周等飲酒賦詩,并作《桃花庵歌》以明心志。仕途無望,對于以詩畫謀生,唐寅基本還是滿意的。
可是他并非完全放得開,燭影搖紅向夜闌,在酒杯旁,在睡夢里,他依然有“此生甘分不甘心”的慨嘆。其詩《夢》,虛構(gòu)20多年后重下科場,而學(xué)業(yè)已荒,“自分已無三品料,若為空惹一番忙”。似乎看破,其實依然有留戀。
3.性情唐寅
唐寅與祝允明生活態(tài)度一樣,輕狂、好酒色。唐寅詩集中有一些詩是寫給歌妓的,包括《花酒》、《寄妓》、《哭妓徐素》、《代妓者和人見寄》、《玉芝為王麗人作》等。陳繼儒《太平清話》記:“唐伯虎有《風(fēng)流遁》數(shù)千言,皆青樓中游戲語也?!钡藭靡咽?,不明所以。
唐寅作品中有不少歌妓圖,包括歷史題材的《孟蜀宮伎圖》、《李端端落籍圖》(畫揚州名妓李端端與詩人崔涯的故事)、感嘆身世的《秋風(fēng)紈扇圖》等?!额}自畫紅拂妓卷》表現(xiàn)唐代傳奇《虬髯客傳》中紅拂妓慧眼識英雄的故事。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此外,他還應(yīng)邀畫了一些春宮畫,這些畫在當(dāng)時很受歡迎,但流傳下來的不多。他的艷詩《題花陣圖》八首應(yīng)該是寫在一套春宮畫上的,內(nèi)容很直露。
[upload=1][/upload] 唐寅 孟蜀宮妓圖 124.7×63.8cm 故宮博物院藏
唐寅有《落花詩》30首,其中多處流露出懷才不遇的哀傷,如:“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币约啊盁o限傷心多少淚,朝來枕上眼應(yīng)枯”等等。句意頹敗,令人想起《紅樓夢》中黛玉和湘云中秋夜聯(lián)詩(第七十六回),黛玉有句“冷月葬花魂”,妙玉特地打斷說:“句雖好,只是過于頹敗凄楚,此亦關(guān)人之氣數(shù)而有……”她認(rèn)為詩句實關(guān)乎人之氣數(shù),此觀點于唐寅尤信。是以唐寅中年而沒,而其同學(xué)文徵明為人寬厚,則年至90。紅學(xué)家俞平伯甚至認(rèn)為林黛玉的形象就是曹雪芹受唐寅影響而創(chuàng)造的。
總結(jié)一下唐寅的幾個突出特點:豪邁任俠、精于書畫、好酒色、詩文迥異時流。唐寅的英年早逝,在朋友中激起一定的反響。好友祝允明、王寵幫助安排后事,祝允明并撰寫了《唐寅墓志銘》。又有詩《哭子畏》 二首,其一為:“萬妄安能滅一真,六如今日已無身。周山既不容神鳳,魯野何須哭死麟。顏氏道存非謂夭,子云玄在豈稱貧。高才剩買紅塵妒,身后猶聞樂禍人?!?
最后一句表明,有人竟為唐寅的去世而幸災(zāi)樂禍,這一方面應(yīng)該是對于他絕世才華的嫉妒而造成的畸形心態(tài);另一方面可能是為這個不尊禮法的浪蕩子終于去世而慶幸。顯然,唐寅在生前并不那么如意。那么,真實的文人、畫家唐寅是如何演化為公眾心目中的風(fēng)流才子型的唐伯虎形象的呢? --
※ 來源:·水木社區(qū) http://www.newsmth.net·[FROM: 221.221.208.*]
|
Jacqueline | 小傳統(tǒng)的上升與唐寅的再發(fā)現(xiàn);為什么是唐伯虎 | 2014-12-16 11:00:00 |
發(fā)信人: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賤,或能長存-M.J.<二月蘭>), 信區(qū): Art 標(biāo) 題: 小傳統(tǒng)的上升與唐寅的再發(fā)現(xiàn);為什么是唐伯虎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Tue Dec 16 11:00:00 2014), 站內(nèi)
小傳統(tǒng)的上升與唐寅的再發(fā)現(xiàn)
唐寅去世后,友人文徵明偶睹其畫《紅拂妓圖》,慨然題云:“六如居士春風(fēng)筆,寫得娥眉妙有神;展卷不覺雙淚落,斷腸原不為佳人?!弊羁蓢@,千古文章未盡才。睹圖思人,文徵明淚落雙行,為好友英年早逝而傷心斷腸。作為一個科考的犧牲品,一個被上層社會所拒絕的人,唐寅生前并不如意。這樣一個近乎潦倒的歷史人物,是如何演變成為后世所交口傳誦的風(fēng)流才子的呢?
為了說明這個轉(zhuǎn)換過程,此處引入“大傳統(tǒng)”和“小傳統(tǒng)”這么一對概念,對唐寅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進行必要的解讀和闡釋。
“大傳統(tǒng)”和“小傳統(tǒng)”這兩個名詞是由美國學(xué)者Robert Redfield 在《農(nóng)民社會與文化》(1956年)中正式提出來的。什么叫“大傳統(tǒng)”和“小傳統(tǒng)”呢?一個社會有上層文化,有下層文化,有精英文化和民間文化,有在知識分子和統(tǒng)治階層當(dāng)中流行和傳播的一種文化,和在基本群眾當(dāng)中流行和傳播的另一種文化。這兩種文化不完全一樣,也不完全同步,它有很多內(nèi)容、形式上的不同。但是,這兩種文化之間有一種交流的關(guān)系,“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可以并存,國家傳統(tǒng)與地方傳統(tǒng)各有側(cè)重,但國家傳統(tǒng)所提倡的儒、釋、道的知識性傳統(tǒng)滲透到地方性傳統(tǒng),在地方性傳統(tǒng)中也有反映,如年畫、戲曲等。在國家控制力量強大時,大傳統(tǒng)有擠壓小傳統(tǒng)的趨勢。而國家傳統(tǒng)或意識形態(tài)的放松,也會相應(yīng)導(dǎo)致地方性傳統(tǒng)或民間文化的興起。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文化形態(tài)也有可能轉(zhuǎn)化為國家傳統(tǒng),即“小傳統(tǒng)”上升為“大傳統(tǒng)”。余英時先生也認(rèn)為可將其看做為“上下層文化”或雅與俗的關(guān)系。
明代初中期,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永樂皇帝朱棣都是鐵腕人物,國家控制力量強大,而到晚明時期,漸呈思想解放趨勢,尤其萬歷皇帝因與朝臣的矛盾,30年不上朝,江南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dá),思想控制相對減弱,“小傳統(tǒng)”逐漸上升。明代文學(xué)領(lǐng)域,早中期主要是“前七子”、“后七子”為代表的復(fù)古思潮,所推崇的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受時風(fēng)影響,唐寅早年好為古文辭,其詩也曾追隨過盛唐,比如《出塞》等。但由于迭遭打擊,懷才不遇,因此詩文轉(zhuǎn)向于多自抒胸臆,與當(dāng)時的文學(xué)復(fù)古思潮迥然不同,《唐伯虎全集》中詞曲占一定比例,這在當(dāng)時是為文人所不屑為的。他的詩歌也多趨向口語化,如《桃花庵歌》、《一年歌》、《一世歌》等。因此,評論唐寅詩文者,均指“俚俗”為其特征。如顧璘說他“托興歌謠,殉情體物。務(wù)諧里耳,罔避俳文。雖作者不尚其辭,君子可以觀其度矣?!?nbsp;王世貞評價唐寅詩也說:“先生始為詩,奇麗自喜;晚節(jié)稍放,格諧俚俗,冀托風(fēng)人之指?!?nbsp;顧璘和王世貞雖指出唐寅詩“格諧俚俗”的特點,但也都看出他的詩是別有所托的。
想是得到了朋友的規(guī)勸,在給好友文徵明的信中,唐寅談到了自己個人品行遭人非議,以及詩文的不合時流。唐堅持認(rèn)為自己雖不為當(dāng)世所容,也無意中觸怒了文徵明,但在品行和詩文上卻都是天性所致,自抒性情而已。不可能再修身養(yǎng)性,去適應(yīng)社會規(guī)則。堅持自己的個性,不愿低頭從人,這是李贄、徐渭和“公安三袁”之前,提倡尊重性靈的最高呼聲。唐寅文學(xué)思想具有超越傳統(tǒng)束縛的創(chuàng)新意義,在明中期及以后的文學(xué)思想的新變中成為先行者。但在復(fù)古思潮盛行的情況下,當(dāng)時其詩文并不被認(rèn)可。其價值要到萬歷中期重真情、重適意的文學(xué)思想在全國展開時,才被人們普遍認(rèn)識和接受。袁宏道任吳縣令,推崇并點評唐寅詩文,所撰《唐刻全集序》使其流傳更廣。
與唐寅的沉浮可以拿來比較的是,關(guān)羽地位在明代的浮沉。明初被“罷廟祭,去王號”的關(guān)羽,嘉靖年間對其崇拜又有升溫,萬歷十年(1582年)封關(guān)羽為協(xié)天大帝,萬歷二十二年應(yīng)道士張通元之請,進關(guān)羽爵為帝,關(guān)羽廟為“英烈廟”。萬歷四十二年封關(guān)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yuǎn)震天尊關(guān)圣帝君,掌管神鬼人三界。學(xué)者們普遍認(rèn)為,在中國古代,孔子為“大傳統(tǒng)”的代表,關(guān)羽為“小傳統(tǒng)”的代表。這一關(guān)羽地位在明代由降到升的過程,也反映了在明后期,“小傳統(tǒng)”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而唐寅的被推崇,基本和這一過程同步。
唐寅點秋香“三笑故事”的形成,有一個比較復(fù)雜的過程,趙景深《三笑姻緣的演變》是最早對此問題展開研究的。據(jù)趙的研究,故事起源是元代喬吉的戲曲《李太白匹配金錢記》,明人葉憲祖的雜劇《碧蓮繡符》與此相近。筆記記載類似故事的有姚旅《露書》(記江陰吉道人娶秋香)、王同軌《耳談》(記吳江人陳玄超娶秋香)。以上諸書雖成于唐伯虎故事之前,但都已具備三笑故事雛形,只是男主角不是唐伯虎而已。
明中期被大傳統(tǒng)所擯棄的唐寅,由于主動接近下層民眾,并吸收了“小傳統(tǒng)”的營養(yǎng),在晚明“小傳統(tǒng)”上升的過程中,成為眾所追隨的先行者,因此其傳奇形象在明清小傳統(tǒng)的各種藝術(shù)形式,如小說、戲曲、說唱中也得到多方表現(xiàn),一個風(fēng)流才子型的藝術(shù)家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同時,離唐寅本人真實形象則越來越遠(yuǎn)。
[upload=1][/upload] 唐寅 毅庵圖 30.5×112.5cm 故宮博物院藏
為什么是唐伯虎
祝允明《唐寅墓志銘》惋惜唐寅的英年早逝說:“氣化英靈,大略數(shù)百歲一發(fā)鐘于人,子畏得之。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有過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毀;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擯,此其冤宜如何已?”
這種“氣化英靈”的思想,為曹雪芹所繼承,并作了擴展,發(fā)展出一套仁者秉正氣,惡者秉邪氣的理論?!都t樓夢》第二回就說唐伯虎、祝枝山等藝術(shù)家都是秉正邪二氣而生的。
明代藝術(shù)家成百上千,為何唐寅在晚明時被選中為眾多民間故事的主角,或替換別人成為主角?這與唐寅本身性格也有一定關(guān)系,即唐寅生平坎坷,令人同情,而且他風(fēng)流瀟灑、書畫詩文樣樣精通,符合一般人心目中的藝術(shù)家形象,只需要稍微做點加工即可。唐寅,作為一個可以為社會各階層所廣泛接受的人物,能詩文、善書畫、好酒色,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既有過人之能,也有性格缺點,他的各方面條件滿足了這個接受群體的最大公約數(shù)。對這個群體來說,據(jù)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來看,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多:
其一,單從數(shù)量上來看,在群體中的個體能感覺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這能讓他的本能欲望無所顧忌地釋放出來,但當(dāng)他是個孤立無援的個體時,他必須得限制約束這些欲望。其二,感染現(xiàn)象在決定群體特性的同時,還決定著群體一般會接受什么。
按照這個理論,“唐伯虎現(xiàn)象”毫無疑問是個“感染現(xiàn)象”,人越多傳染越快,接受程度也越高,幾乎達(dá)到了“凡有井水飲處,即能言唐伯虎”的地步。尤其是借助現(xiàn)代的影視劇手段,唐伯虎“三笑”故事更是被賦予了更多的現(xiàn)世意義。不過,這應(yīng)該算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結(jié) 語
俞平伯《紅樓夢辨》認(rèn)為,曹雪芹在寫作林黛玉形象時,直接受到了唐寅的影響。這可能不便完全坐實。曹雪芹可能是綜合了唐寅、徐渭等一大批懷才不遇的落拓文人事跡,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嶄新的藝術(shù)形象。在林黛玉身上,曹雪芹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實因曹雪芹也是懷才不遇的落拓文人。況且林黛玉和賈寶玉還有共讀《西廂記》之舉,因此兩人一直被視為反傳統(tǒng)思想的代表。此點也可暗示曹雪芹對于唐寅之類人的態(tài)度。有趣的是小說《紅樓夢》從開始的被禁,到后來的紅遍全中國以至世界各地,被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最高成就,也正是“小傳統(tǒng)”上升為“大傳統(tǒng)”的絕好例證。被“大傳統(tǒng)”所拋棄的畫家唐寅,由于其文人、畫家身份,本身好酒色,寫艷詞,接近社會底層和下層文化,最終在“小傳統(tǒng)”上升過程中被成功包裝推出,被集體性記憶重組,推舉為晚明個性解放的形象代言人。與其情況類似的有晚明藝術(shù)家山陰徐渭。但唐寅既有俗文化的先行者名聲于前,又被人選擇性地替換為小說“三笑”故事的主角,借助小說、戲曲等傳播媒介廣為傳頌,終于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也由此演變成為中國古代藝術(shù)家社會形象的重要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