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一)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癔癥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早期的充分治療對防止癥狀反復發(fā)作和疾病的慢性化十分重要。一般可在門診接受治療。需要住院治療的情況有:自殺、自傷或嚴重沖動危險;需同時應用多種心理治療方法結合藥物治療,以緩解危急狀態(tài)。應注意限定住院時間,并在集體環(huán)境中治療。另外,本組病人要避免在非??撇》績冉邮茏≡褐委?。
心理治療應根據發(fā)病原因或誘因、精神障礙的亞型、疾病的嚴重程度,病人的性別、年齡、人格結構、文化程度、生活環(huán)境狀況、既往治療情況,以及心理治療者的專業(yè)受訓程度與經驗等??刹捎冒凳局委?、解釋性心理治療、分析性心理治療、心理咨詢、支持性心理療法、松弛療法、系統(tǒng)脫敏治療等。
1.心理治療的原則
有10項:①關心、同情、理解患者,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緩解患者的痛苦,給患者必要的支持性治療。②轉變病人觀念,除應用行為療法外??山Y合作業(yè)性治療,增強應對能力。③增強病人的認知能力,改善個性,解決沖突和轉變態(tài)度。需要對發(fā)病者作合理解釋,讓病人和家屬明白,軀體或神經系統(tǒng)癥狀經常找不到明顯的軀體病因,癥狀很可能由應激引起,如果治療得當.有關癥狀會迅速緩解,不會遺留永久性損傷。④恰當應用理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暗示治療,尤其對反復發(fā)作者應根據病情采用心理治療、藥物和物理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不宜采取簡單的言語暗示。⑤在診斷明確后,應盡可能避免反復檢查。詢問病史或進行檢查時,不恰當的提示可使病人出現一些新的癥狀??傊?,必須防止暗示引發(fā)或強化癥狀。⑥鼓勵病人承認和面對應激或困難,但沒有必要使病人將應激與當前的癥狀相聯(lián)系。建議病人進行短暫的休息并脫離應激環(huán)境,恢復正常生活,但不要長時間體息或躲避各種活動。⑦對感癥性癥狀可選用針刺或電興奮刺激等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鎮(zhèn)靜藥物要慎用。⑧癔癥易復發(fā),如能及時消除病因,使病人對自己的疾病有正確了解,改善人際關系,對預防復發(fā)都有幫助。⑨可采用分組治療、成雙治療及家庭治療的形式進行治療。⑩值得強調是,讓患者長期住院或在家休養(yǎng),均不利于康復,在病情好轉后應及時地讓患者參加必要的工作,家屬不要給患者太多的照顧,最好不讓思看嚴生自己是病人,需要他人照顧的感覺。
2.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癔癥的心理治療占有重要地位,不容忽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暗示、說服、解釋,消除患者對癔癥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的不必要的思想顧慮和緊張情緒,以及由此產生的恐懼不安。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①暗示療法:通過語言及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四號電等治療手段,使病人錯誤的思維邏輯、推理、判斷、變成醫(yī)生所灌輸的正確的思維邏輯及思維判斷。②疏導治療:對患者的心理過程進行疏導,使其思維暢通無阻,鼓勵病人自我領悟,要把醫(yī)生的意見變?yōu)椴∪说囊庖?。疏導中必須有充分的準備,詳細詢問病史,充分了解與發(fā)病有關的因素,求得病人的配合,使病人由病態(tài)心理狀態(tài)轉化為生理心理狀態(tài)。③催眠療法:利用催眠時大腦生理功能的改變+通過言語,施以暗示,以達到消除癔癥癥狀的目的。
(二)藥物治療
盡管心理治療對癔癥是基本的,但還是要結合應用軀體治療(包括藥物治療),不可只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效果在于改善情感癥狀(如抑郁、焦慮),使病人盡早安靜合作。對嚴重的癔癥應較長時間使用藥物治療,以便有效地進行心理治療。有時病情波動,癥狀再度加重時,藥物治療更有幫助。應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使用抗抑郁藥、抗焦慮劑或抗精神病藥,具有養(yǎng)心安神的中成藥亦可選用。用藥過程中應注意不良反應。
(三)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也是治療癔癥患者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有時立竿見影,具有戲劇性色彩。如癔癥性身份障礙、癔癥性癱瘓、癔癥性失音癥或緘默癥、癔癥性痙攣發(fā)作、癔癥性視覺障礙等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在適當的暗示下,進行平流電治療、電針等,往往在幾秒鐘內就能使患者的癥狀立即消失。對某些異常的心臟、胃腸道、皮膚和神經系統(tǒng)等慢性軀體化障礙,運用電針、高壓靜電、共鳴火化等物理療法,配合暗示治療、藥物治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心理社會康復
對病情較重的癔癥病人,如癥狀突出、抵抗治療、慢性病程、家庭與社會關系受到干擾及工作成績明顯下降者,均需心理社會康復治療。治療時應結合心理治療,其中行為治療的工作治療與分等級的工作嘗試較有效。
康復后的注意事項:
(一)生活與安全方面
1.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由于病人富有暗示性,癥狀具有習得性,不能將其同癥狀豐富的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在患者面前不要提及一些與患者有關的表現或癥狀,在查房過程中盡量使用鼓勵患者或能淡化患者癥狀的語言,以免增加新癥狀或使原有癥狀更頑固。
2.加強觀察和關心病人(但不被病人意識到),加強不安全因素和危險物品的管理,以便早期發(fā)現自殺、自傷或沖動行為的先兆,防患于未然。
3.對軀體化癥狀的病人,應用暗示性言語引導進食或分散注意力,避免其全神貫注自己的進食障礙等癥狀。同時在進食時,可用沒有出現不良反應的事實,鼓勵進食。
4.讓病人參加文體活動,以娛樂性游藝為主,使病人在松弛的環(huán)境中分散注意力,避免對疾病過分關注。:
(二)心理引導方面
1.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談話時,要態(tài)度和藹,注意傾聽,提問要簡明扼要,著重當前問題,給予簡明的指導,不要流露厭煩情緒或過分地給予照顧。鼓勵病人回憶自己病情發(fā)作時的感受,接納病人的焦慮和抑郁感受,并討論和教會應對發(fā)作的簡易方法。
2.每天查房,幫助患者分析癔癥癥狀的原因和危害,使病人認識到對自身病癥的過度關心無益于恢復健康。應用支持性言語幫助病人、輔導病人,反復強化病人的能力和優(yōu)點等,幫助列出可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
3.選擇適當時機,結合檢查的正常結果,使病人相信其障礙并非器質性病變所致,積極配合治療。針對其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加強心理疏導及個性教育。
4.對病人當前的應對機制表示認同和支持。鼓勵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達焦慮、激動,允許自我發(fā)泄,但不要過分關注。
5.對病人的軀體化癥狀,除排除器質性病變外,要注意傾聽,但避免對每一主訴都提供照顧,癥狀消失時要及時鼓勵。
6.遵醫(yī)囑給相應治療藥物,如抗焦慮藥、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等,讓病人了解和觀察藥物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
7.在間歇期教會病人放松技術,與醫(yī)生合作做好暗示治療、行為治療、反饋治療等,使其增強治療信心,并要爭取病友、家庭和社會支持。
8.要使其認識和正確對待致病因素和疾病性質,克服個性缺陷,掌握疾病康復途徑。要強化疾病可以治愈的觀念,教會病人正確應對創(chuàng)傷性體驗和困難,恰當處理人際關系,防止疾病復發(fā)。要使其明白長期居家或住院逃避接觸社會。不利于康復。但談話應慎重,以免引起病人反感或誤解,導致癥狀加重。
9.向患者家屬普及有關的精神衛(wèi)生知識,使病人和家屬對癔癥發(fā)作有正確的認識,消除模糊觀念引起的焦慮、抑郁,如糾正擔心疾病會演變成難以治療的精神病的錯誤觀念。
10.幫助家屬尋找患者發(fā)病的主要精神因素,幫助患者消除部分發(fā)病因素。協(xié)助病人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恰當處理與病人的關系,使家屬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困境。讓家屬要關心和尊重病人,但又不能過分遷就或強制患者,教會家屬幫助病人恢復社會功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