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yī)療法:
(一)
【辨證】肝腎陰虧,肝陽化火上擾。
【治法】平肝潛陽,滋陰熄風。
【方名】降肝湯。
【組成】羚羊角0.6克(沖服),生石決30克(先煎),生地18克,白芍18克,炙甘草3克,地龍9克,竹茹9克,黃芩9克,丹皮9克,郁金9克,鉤藤12克(后下)。
【用法】水煎,灌服或鼻飼,每日1劑。
【出處】張伯臾方。
(二)
【辨證】瘀血內(nèi)阻,經(jīng)隧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通經(jīng)止痛。
方名】加減化瘀止痛湯。
【組成】當歸10克,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9克,川芎6克,丹參9克,田七末3-6克(沖服),生地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謝桂權方。
(三)
【辨證】風痰卒中臟腑,蒙蔽清竅。
【治法】化痰祛瘀,疏通經(jīng)絡。
【方名】溫膽湯加減。
【組成】制半夏6克,廣陳皮6克,茯苓6克,甘草3克,竹茹9克,枳殼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黃政德方。
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的分證論治
1.肝風內(nèi)動,肝陽暴亢
(1)治法:鎮(zhèn)肝熄風,平肝潛陽。
(2)方劑: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
(3)組成:懷牛膝15g,代赭石15g(先煎),生龍骨20g(先煎),生牡蠣20g(先煎),生龜甲30g(先煎),白芍藥16g,玄參10g,天門冬15g,川楝子10g,生麥芽20g,茵陳20g,甘草5g。
(4)備選方:羚角鉤藤湯,適用于肝陽暴亢,兼見風火上擾,口噤不開者。山羊角30g(先煎),鉤藤6g(后下),白芍藥15g,丹皮10g,菊花10g,梔子10g,黃芩10g,牛膝15g,生地黃15g,石決明30g(先煎),生甘草6g。
(5)加減:神志不清,表情淡漠者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黃各12g;譫語妄動者加黃連6g,竹葉、蓮子心各12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6g、玄明粉15g(包煎);抽搐項強甚者加天麻12g,全蝎、僵蠶各8g,白附子10g,羚羊角粉4g;若痰多黃稠者,加膽南星12g、竹瀝10ml。
(6)臨證事宜:本方重在鎮(zhèn)肝潛陽熄風,對本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療效尚好,若頭痛甚劇,脅痛,口苦面紅,便秘溲赤,苔黃,脈弦數(shù),肝火偏旺者,宜加用清肝泄火之品如龍膽草、郁金等對癥治療。
2.肝腎不足,虛火上擾
(1)治法:滋補肝腎,清熱降火。
(2)方劑:知柏地黃丸加減。
(3)組成:知母lOg,黃柏10g,山藥30g,山茱萸15g,牡丹皮10g,熟地黃20g,茯苓15g,澤瀉15g。
(4)備選方:杞菊地黃湯,適用于肝。腎陰虛,眼干目澀、頭部空痛者。熟地黃20g,枸杞子15g,菊花15g,山茱萸15g,山藥30g,丹皮10g,澤瀉20g,蒲黃10g,茯苓20g,旱蓮草10g,女貞子15g。
(5)加減:目干眼澀,虛熱較甚者,加大知母、黃柏用量,并加用枸杞子10g,菊花15g,白薇、銀柴胡、青蒿各15g;頸項強直,四肢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各6g,僵蠶8g;心煩失眠,夜寐不安者加柏子仁、炒棗仁各15g,黃連4g,阿膠12g;血虛兼見血瘀、舌質(zhì)黯或瘀點者,加阿膠、當歸、桃仁各12g,川芎20g。
(6)臨證事宜:本方重在滋陰清熱降火,若頭痛面白而惡寒,四肢不溫,舌淡,脈沉細而緩,陰損及陽,治宜溫腎健脾,回陽救逆,養(yǎng)血填精。
3.痰濁內(nèi)阻,清竅蒙蔽
(1)治法:滌痰通竅,化濁開閉。
(2)方劑:滌痰湯加減。
(3)組成:制南星lOg,制半夏10g,炒枳實15g,茯苓20g,橘紅10g,石菖蒲10g,人參10g,竹茹10g,甘草5g。
(4)備選方:溫膽湯,適用于痰熱內(nèi)閉清竅者。法半夏10g,陳皮10g,膽南星10g,枳實15g,黃芩10g,生大黃6g(后下),鉤藤10g(后下),茯苓20g,石菖蒲10g,生甘草5g。
(5)加減:痰熱明顯者加黃芩12g、生大黃6g、天竺黃12g;納谷不香者加炒白術10g、雞內(nèi)金4g、炒谷麥芽各15g;痰多清稀者加蒼術、厚樸各12g;頸項強直者,加全蝎、蜈蚣各6g,石決明30g(先煎),僵蠶8g。
(6)臨證事宜:痰濁蘊久化熱,癥見口苦,大便干結,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燥濕,化痰行氣。
4.肝郁氣滯,瘀血阻絡
(1)治法:疏肝解郁,行氣活血化瘀。
(2)方劑:血府逐瘀湯加減。
(3)組成:柴胡lOg,枳殼15g,桔梗10g,牛膝15g,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黃15g,桃仁10g,紅花15g,甘草5g。
(4)備選方:通竅活血湯,適用于瘀血阻竅,頭痛部位固定如針刺者,當歸15g,懷牛膝15g,川芎10g,赤芍1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