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英科
明末董其昌的書法清麗柔媚,狀如女子,但并非端莊大氣的大家閨秀,恰似帶有一些活潑氣息而又拘謹害羞的小家碧玉。有人說他以米芾為宗,我卻看不到米書振迅天真的意味,更見不到“刷”字的力度,有人說他的字是“顏骨趙姿”,顏骨不見,趙孟釷櫸ㄈ崦牡撓白尤春苤兀狽φ允槎俗肟諾鈉?。膏的人讲甩自溚?,我覺得相差甚多,學(xué)書只得其媚,二王的飄逸瀟灑,剛勁雄偉他卻沒學(xué)到。他的書法,雖然在明朝已經(jīng)名聲大振,但占據(jù)領(lǐng)先地位是在清朝,康熙皇帝把董書捧上了天,而且親自臨摹,致使董書風(fēng)靡一時。
董書最大的毛病在于“怯弱”,怯是一種畏縮,是一種自卑,就是缺乏骨力,缺乏神氣。但董其昌的為人卻是十分霸道,十分強悍的,甚至激起民變??此淖?,難以想象他是為霸一方的惡人?;蛟S,那些狀如女子的字跡,反映了董其昌內(nèi)心怯弱的一面。
董其昌(1555年—1636年),生活年代為明嘉靖至崇禎年間,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他17歲的時候,參加松江府學(xué)的考試,本來成績第一,但松江知府卻因為他的書法不佳,把他取為第二。這是一個強大的刺激,董其昌從此發(fā)憤學(xué)習(xí)書法,這一學(xué)就入了迷。未出仕前,他在平湖教授私塾,有一個大姓人家的子弟,以六十金的價格出售古人墨跡,董其昌把自己教書所得都給了人家,把那些墨跡買回家,終日臨摹,自得其樂,被家人責(zé)罵也不以為意。
萬歷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中進士,萬歷二十年(1592年),38歲的董其昌獲授翰林院編修,正式開始了仕途生涯。兩年后,董其昌充任皇長子朱常洛的講官,應(yīng)該說,在這一職位上,他是盡職盡責(zé),甚至產(chǎn)生了一些雄心大志,在皇長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政治夢想??扇f歷皇帝是一個昏君,他二十余年不上朝,寵愛鄭貴妃和她所生的皇三子,并想立皇三子為太子。董其昌由于與皇長子過從甚密,終于引起鄭貴妃和皇帝的不滿,他被調(diào)任湖廣按察司副使。董其昌是一個善于自保的人,他托辭有病,獲準回家休養(yǎng)。
董其昌在家鄉(xiāng)一呆就是六年。他精力放在了游歷山川,研習(xí)書畫上。按說,書畫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是對董其昌卻沒什么幫助,他不僅自己疏于自律,而且聽?wèi){兒子董祖常驕橫跋扈,無惡不作。他在松江霸占了大片良田,很少納稅,為富不仁,仗勢欺人。
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董其昌受命出任湖廣提學(xué)副使,負責(zé)監(jiān)督檢查所屬地區(qū)的學(xué)校及教育事務(wù),但他并不盡心盡責(zé),依舊游山玩水,沉浸書畫。閑居故鄉(xiāng)的六年,對他的仕途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挫折,這種挫折可能導(dǎo)致董其昌心理和個性上的變異,起碼導(dǎo)致了他個性中的惡劣傾向。在家鄉(xiāng),他欺壓民眾,重新走入仕途,也令人生厭。他時常有一些令人費解,甚至是怪異的舉動。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官署門前貼了張告示:“明日不考文”。第二天考試,學(xué)生坐等出題,董其昌長久沉默,一問,董其昌就說,“題目我昨天已經(jīng)出在外面了?!痹瓉恚懊魅詹豢嘉摹?,就是他出的考題。這無異于捉弄學(xué)生了。平時,董其昌得罪了當(dāng)?shù)氐囊恍╊^面人物,這些人鼓動學(xué)生起來造反,把董其昌的公署砸爛了,任職一年的董其昌只好辭職還鄉(xiāng)。
這次還鄉(xiāng),董其昌又激起了一次民憤,家園被焚一空。這就是震動江南的“民抄董宦”事件。
董其昌的兒子董祖常,看上了鄉(xiāng)人陸生的一個使女綠英,金錢誘惑不成,便強行搶奪。有人把這件事編成了一出戲到處演唱,董其昌大為惱怒,認為是華亭的生員范昶所為。董家把范昶帶回家中審問,并逼死范昶,又對找上門來的范妻和仆婦剝光衣服加以羞辱。終于激起民憤,平日飽受董家欺凌的人們把董家團團圍住,砸了個稀爛,最后放了一把火,把百余間房屋連同書畫藏品燒了個精光。董其昌跑到蘇州等地避難,過了很久才回到家鄉(xiāng)。
看來,董其昌是個品德實在成問題,否則,不會在任上激起學(xué)生的反抗,在家鄉(xiāng)又激起鄉(xiāng)民的反抗,簡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我甚至懷疑,董其昌是否有嚴重的性格缺欠,心理不大健康。按理講,在書法藝術(shù)上,董其昌一直追求魏晉神韻,整日浸淫其中,其修養(yǎng)和魏晉之人相去甚遠,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魏晉名士,蔑視的是權(quán)貴和權(quán)威,董其昌蔑視的是民眾。他反抗過權(quán)威嗎?沒有發(fā)現(xiàn)典型的例證,相反,董其昌不僅善于自保,而且善于拉攏和攀附。
萬歷皇帝神宗去世后,光宗常洛即位。他想起了給自己當(dāng)了四年的講官,便詢問董其昌在什么地方,并立刻命他為太常寺少卿、掌國子司業(yè)事??上В庾诩次灰粋€月就去世了,董其昌還沒來得及到任。如果光宗長壽,董其昌的政治前途真不可限量。
熹宗即位后,天啟二年(1622年),董其昌被召入京,在魏忠賢把持朝政的天啟五年(1625年),出任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極其敏銳,看到朝中黨禍殘烈,到任一年后就奏請還鄉(xiāng)了。崇禎四年(1631年),再度被召入京,任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崇禎九年(1636年),董其昌去世,享年82歲。
董其昌為官四十余年,真正供職于朝庭的時間不過15年,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績,有的只是在關(guān)鍵時刻的退縮自保,當(dāng)政期間的游歷名山大川,閑居時的魚肉鄉(xiāng)里。如果不是書畫之藝,歷史上恐怕難以享有什么盛名。
明末,昏君迭出,朝綱不振,奸臣當(dāng)?shù)?,國勢頹微,在文人士大夫中普遍存在著消極隱遁的思潮,董其昌選擇了這樣一種生存方式,這是一種自私的選擇,也是一種退縮與軟弱,只好借助道、釋思想自我安慰與解脫。他的書法,幾乎沒有偃筆和拙滯之筆,流暢圓滑,反映著書家的精明。他的作品,有人稱為飄逸空靈,但像縷縷輕煙,沒有任何實力,仿佛隨時會因風(fēng)飄散,這不正是他心中無骨的表現(xiàn)嗎?他書法所謂的勁力,正如他敢于欺民而不敢欺官一樣,是一種欺軟怕硬的力,經(jīng)不起任何沖擊,這種勁力,更加襯托出他的軟弱。
康熙皇帝推崇董其昌,大概因為他自己的書法與其有相通之處,這就是虛怯。在旁人看來,即同病相憐??滴?6歲除鰲拜,平定三藩叛亂,收復(fù)臺灣,平定準噶爾,政績突出,名垂青史,但這更多的是與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有關(guān),決非他個人能力所能辦到的。在他身上更多的體現(xiàn)出來的是學(xué)者氣息,生長在起伏環(huán)境中的貴族氣息,這是其書法虛怯的根本原因。
曾見明人曾鯨所繪的董其昌像,身材矮小,其貌不揚,既不像一個惡霸,也不像風(fēng)流才子,更缺少朝庭重臣的威儀與氣度。看起來,不過一凡人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