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書友會第86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作者/劉渡舟
編輯/張亞娟 ⊙ 校對/阿珓
I導讀: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何為六經(jīng)?六經(jīng)與臟腑什么關系?六氣對辯證有什么意義?這些問題大家心里有答案么?如果沒有,看看劉老是怎么說的~
對《傷寒論》一書幾個問題的探討
《傷寒論》是一部什么書
《傷寒論》為后漢人張仲景著。它是同疾病作斗爭的產(chǎn)物,反映了我國醫(yī)學在后漢時期的光輝成就?!秱摗吩小秱s病論》,因當時被兵火破壞,已殘缺不全。后經(jīng)晉人王叔和整理,到宋朝“至平”中,校正醫(yī)書時,先將《傷寒論》十卷頒行于世。從此一書分為二書,一名《傷寒論》,一名《金匱要略》。
《傷寒論》問世以來,深受廣大醫(yī)家推崇,為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經(jīng)驗。由于《傷寒論》在醫(yī)學上的科學成就,被奉為中醫(yī)學必讀之書。但是,對此書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問題。如有人把《傷寒論》當做治外感的專書,還說:“外感學仲景,內傷法東垣”,我認為《傷寒論》不是專治外感,而是一部辨證論治的書。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起見,從以下幾點進行敘述。
張仲景在原序中,很自負地說:“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從這兩句話,可以體會張仲景著書目的在于廣治諸病,并不只治一個外感病。方有執(zhí)能體會書中的精神,他在《傷寒論條辨》寫道“論也者,仲景自道也,蓋謂憤傷寒之不明,戚宗族之非命,論病以辨明傷寒,非謂傷寒之一病也?!狈绞习选罢摬 斌{于傷寒之上,則與“原序”的精神互相契合,認識了《傷寒論》是辨證論治的書,不落于專治外感的偏見,無疑是正確的。
或有人問:如果傷寒同雜病未分前的《傷寒雜病論》,說是辨證論治的書,還可令人接受。如今兩書已分,只剩下《傷寒論》了,還強調它有“雜病”的辨證論治內容,這樣說是很難理解的。對這個問題,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答。首先從六經(jīng)分證來說,《傷寒論》的六經(jīng)分證是廣義的,包括雜病在內。試看六經(jīng)分證的提綱,只提“太陽之為病”……“厥陰之為病”,其中并不提“傷寒”二字,這就看出,六經(jīng)分證是廣義的,包括了雜病。舉例來說:屬于雜病范圍的宿食和中寒的吐瀉,在《傷寒論》的陽明、太陽兩經(jīng)中,無法可以分出它只是外感而不是雜病。所以,傷寒一過了太陽經(jīng),其中就包括了雜病的內容,這也是臨證的事實。換言之,即使是外感,其中也難免有雜病。
為什么這樣來說,如以正虛感寒為例,論中有“傷寒尺脈遲……”,“傷寒心動悸……”,或太陽病反見少陰沉脈等等。這時,外感之邪與正氣之虛比較,而正虛是主要的矛盾方面,治療的原則應先扶正固本為主,對外感來看則亦退居于第二位,非是當務之急。那么,扶正固本治正氣之虛,其辨證已介于雜病之間,所以,只講外感,不講雜病是不現(xiàn)實的。何況,外感發(fā)病,多有夾雜,如夾飲、夾食、瘀血、寒熱等問題,如論中的“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的“寒飲”;“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的“上熱而中寒”;“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痛”的“宿食”均可以反映出來,《金匱要略》雖然分出以后,雜病的內容,固未嘗少。若是《傷寒論》沒有雜病的內容,反是不符合發(fā)病的客觀規(guī)律,而《傷寒論》也不成其為一部辨證論治的巨著。再從《醫(yī)宗金鑒》提出的“氣同病異”的理論分析,主要是在“內因”的根據(jù)上找原因。要看到男女不同性,老幼不同氣,臟腑有厚薄之分,體質有強弱之別。既要做具體分析,那就不能只講“傷寒”而不及于雜病。
很多的醫(yī)家認為:凡《傷寒論》的條文,不冠傷咨之名,系指雜病而言。如論中的“病如桂枝證”,“病脅下素有痞”,“病常自汗出”……,本來皆與外感無關,以達成外感與雜病相提并論之美,所以書名叫《傷寒雜病論》?!督饏T要略》另自成書以后,對傷寒中講雜病并未失其原義?!皦淖C”在《傷寒論》中大約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張仲景借“誤治”的機轉,在寫《傷寒論》的同時又寫雜病。借汗、吐、下的變化,過渡到雜病方面,而辨雜病,它是把外感與雜病交織在一起而融會貫通。試看,論中的六十三條至七十條的內容,顯然是辨五臟雜病與治法的。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傷寒論》的內容,是通過外感與雜病的具體事實,來反映它的辮證論治的方法,這樣,就不能認為傷寒論是治傷寒的專書,或者是治外感的專著,而應當是辨證論治的書。
六經(jīng)的概念
《傷寒論》的辨證論治的物質基礎是“六經(jīng)”。六經(jīng),就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對六經(jīng)同樣也有認識方面的問題,如把六經(jīng)當做六種證候的概括,不承認它是賍腑經(jīng)絡的體現(xiàn)。有一個日本人叫喜多村的,在所著的《傷寒疏義》的序文里說:“本經(jīng)無六經(jīng)字面,所謂三陰三陽,不過假以標表里寒熱虛實之義,固非臟腑經(jīng)絡相配之謂也。”這種觀點不但在日本,在我國持這種觀點的也不乏其人。
我認為,如果“六經(jīng)”不代表臟腑經(jīng)絡的生理病理,而只是毫不相關的名稱,那就大有問題了。讀《傷寒論》必先觀其序,然后方知著者用意所在。原序明明白白指出:“經(jīng)絡府俞,陰陽會通”,這就看出六經(jīng)不可能不與臟腑陰陽相關。如果它同臟齙經(jīng)絡絲毫無關,只是六經(jīng)癥候群,那么反映疾病所產(chǎn)生的病理變化究竟在什么地方?可以說,沒有臟腑經(jīng)絡的病理變化,決不可能孤立地出現(xiàn)六類癥候群。所以,六經(jīng)概括了手足十二經(jīng),內屬于臟腑,也是不容你疑的事實。
六經(jīng)分證的方法,在當時是臨床醫(yī)學一個突破,它解決了臨床方面帶有關鍵性的幾個問題:(1)解決了“病位”所在。如太陽經(jīng)主表病,陽明經(jīng)主里病,少陽經(jīng)主半表半里病。三陽經(jīng)反映六俯的病變,三陰經(jīng)反映了五臟的病變。(2)解決了病的寒熱屬性。如三陽經(jīng)病多見熱證,三陰經(jīng)病多見寒證。(3)解決了邪正的虛實關系。如三陽經(jīng)病,邪雖盛而正氣不虛,三陰經(jīng)病,陰邪盛而陽氣已衰。(4)解決了病性的陰陽。如三陽病,以發(fā)熱為主,是病發(fā)于陽而為陽證:三陰經(jīng)病,以惡寒為主(不發(fā)熱),是病發(fā)于陰而為陰證。
以上,六經(jīng)分證,解決了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八類證候綱領,起到“八綱”辨證的先驅,在臨床上,確有綱舉目張,執(zhí)簡馭繁的作用。
六經(jīng)臟腑表里關系
六經(jīng)分陰陽,陰陽有表里,以成陰陽會通,互相聯(lián)系的作用。例如六經(jīng)中的太陽與少陰為表里,而示腎與膀胱相聯(lián)系。如太陽為病,表受邪,則太陽之氣向外抵抗,由于太陽與少陰為表里,若少陰里陽已虛,則太陽之邪,飛渡少陰者,亦恒見之。論中的“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身疼痛”的少陰傷寒證;或者是正氣恢復,拒邪外出,如論中的“少陰病,八、九曰,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的熱迫膀胱證,皆可反映臟腑表里出入的相互關系,這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指導意義。
附醫(yī)案一:唐叟,年逾古稀,冬月患感,頭痛發(fā)熱,鼻流清涕。自服羚翹解毒丸,前后共服六丸,自覺精祌甚疲,而且手足發(fā)涼。其子懇余診,切脈未久,進即側頭欲睡,提其手,果涼而不溫,切其脈不浮而反沉,視其舌則淡嫩而白。余曰:此少陰傷寒,背陽已虛,如再進涼藥,恐生叵測,法當急溫,以回腎陽予四逆湯,服一劑而神轉旺,再劑手足轉溫而愈。
六經(jīng)的傳變原則
六經(jīng)為病,或由表傳里,由陽入陰;或由里出表,由陰出陽,都可叫“傳經(jīng)”。六經(jīng)的傳變,從原則上講,主要有三個方面:(1)有關正氣的盛衰:正氣充足,抗邪有力則不傳,正氣虛衰,抗邪無力則傳經(jīng)。若正氣恢復,有拒邪外出之力,則可由陰轉陽,或“戰(zhàn)汗”作解。(2)有關邪氣的強弱:感邪勢盛,所向披靡而內傳。若邪氣不盛,或日久而衰則不傳經(jīng);或已內傳的,可轉為外出之機。(3)有關治療:治療及時,護理得法,可杜絕內傳之機;反之,邪氣無制而得逞,正氣抗邪而無助,勢必導至向內傳變。
以上這三個原則,其中以正氣的盛、衰為決定傳與不傳的關鍵。由此可見,不能按六經(jīng)的排列順序,機械地計算某日傳某經(jīng)。論中有:“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證明了辨證是否傳經(jīng)應以脈證為根據(jù)。
六氣對辯證的意義
祖國醫(yī)學不但認為自然界里有六氣,而人體之中亦有六氣。六氣的存在是以六經(jīng)為基礎的。如太陽經(jīng)的寒水之氣,陽明經(jīng)的燥金之氣等等。六經(jīng)若被邪傷時,則反映其所主之氣而為病。以太陽經(jīng)為例,在發(fā)病中出現(xiàn)的寒水之證較為突出,如真武湯證,苓桂術甘湯證,苓桂棗甘湯證。為什么太陽病而有寒水之證?這與太陽主寒水之氣有關。因為太陽受邪之后,氣不能化津,陽不能制水,水氣便會猖獗,因而出現(xiàn)水證。其它五經(jīng),以其氣而類推。
六經(jīng)六氣,反映病證,這一理論,對辨證論治是有意義的。因為它可以解釋每經(jīng)的發(fā)病特性,做到心中有數(shù)。另一方面,可以解釋六經(jīng)對六氣的生理和病理的變化而辨證論治。
主、兼和變的臨床意義
《傷寒論》的六經(jīng)證候,有“主證”、“兼證”和“變證”之不同。如以桂枝湯證為例,其主證是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脈浮緩。兼證則有或喘,或項背強幾幾等。主證是辨病之常,兼證是辨病之變,對兼證的加減治法,頗耐人尋味,而開拓治療思路。
至于“變證”就是誤治后的“壞證”。前已說明,它包括相當一部分的“雜病”,其所涉及的范圍較廣,是《傷寒論》—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以上所介紹的三類證候,它和孤立的癥狀有所不同,它有內在的聯(lián)系,反映了客觀規(guī)律,有其辨證的特征。所以,依據(jù)證候去辨證,則事半功倍。并且證候記的熟,則反映的快,治療效率就要提髙。為了說明問題起見,附下列三個病例證實:
附醫(yī)案二:明朝的李念莪,治一個六、七天不大便,而又頭痛、身熱的患者,切其脈則浮,問其小便色清而不黃。李辨為太陽表邪不解,治用桂枝湯發(fā)汗。一醫(yī)不解問曰:為什么六、七天不大便,你還用桂枝湯發(fā)汗?李曰:“《傷寒論》說:‘傷寒不大便六、七曰,頭痛有熱,其小便清長,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fā)汗,宜桂枝湯。’今病雖不大便,而脈浮尿清,故病不在陽明仍在太陽也。用之果愈?!保ā夺t(yī)宗必讀》)
附醫(yī)案三:陳慎吾老大夫,生前治一女孩,五、六日發(fā)熱不退,服藥無效。陳老診脈時,患兒矢氣甚臭,乃問其母,大便已數(shù)日未解。陳老曰:《傷寒論》云:“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況脈滑,舌紅皆應之,乃投承氣湯,大便瀉下而愈。
附醫(yī)案四:李XX,女,38歲。長期嘔吐,兼見低燒,服藥已百余劑不效。舌苔白滑,時有進修醫(yī)生陳君在側,問曰:此何證也?余曰:“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果服三劑而吐止燒退。
從以上三例體會,可見證候對辨證是很重要的,掌握了證候,繼承古人的經(jīng)驗,臨證時則少走彎路。
《傷寒論》治療法則
《傷寒論》有治療的方法和指導治療的原則,這是《傷寒論》科學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辨證的目的在于治療,用什么方法去治療,用什么觀點去指導治療,確是臨床的一個重要課題?!秱摗吩谥蝿t上確立兩個前題,一個叫“陰陽自和”,一個叫“保胃氣,存津液”。“陰陽自和”是說治病的最終目的,不是別的,而是促使其陰陽自和而愈。
因為,致病因素雖有千頭萬緒,總結起來,皆因陰陽不和而成,所以,古人有“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陰陽”之說,在治療時,從陰陽的大前提入手,則不失其戰(zhàn)略上的價值??赡苡腥藛枺骸秱摗返年庩栕院?,泛指誤治以后的待期自愈機轉,如今又說它是治療的前提,恐非《傷寒論》的原意吧。我認為,自愈的“陰陽自和”與治療達到的“陰陽自和”理本無二,都是為了陰陽自和而已。但是古人認為陰陽本身可以自和的,其實是陰陽在斗爭中始能得和,“斗”是絕對的,“和”是相對的,沒有“斗”的前提,就沒有“和”的結果。從臨床治療,用手段或糾陰陽之偏,或促進自和條件,才能使消極變?yōu)榉e極,變被動為主動。論中的“急下存陰”、“急溫存陽”等法,無非是補不足,損有余,達到陰陽自和的目的。
“保胃氣,存津液”這句話,是清人陳修園從《傷寒論》中總結出來的。它的精神是:治病時要把人、病、治三方面的關系擺正,其中“人”是主要的。治療服藥,無非為的是“人”,因此,治病就不要傷人,提出“保胃氣,存津液”的理論。因為正氣不傷,則能抗邪御病,而立于不敗之地。要沒有這個原則,很可能先傷了正氣,則抗邪之力下降,導致邪氣的滋長,使治療處于被動的地位,至于其它原則從略。
附醫(yī)案五:張某,男,35歲?;紲夭〗?jīng)治療2月,它證皆除,惟遺有“呃”發(fā)作不止,飲食俱廢,諸醫(yī)束手。不得已,經(jīng)人介紹新民縣某老醫(yī)生,專程來治。診視畢,語其家人曰:此病汗、下之法屢用,津傷而胃氣耗,今稀粥尚不能進,況于藥乎?囑濃煎大米令飲其湯,少調洋參末,每日服三次。至第五日,呃止而思食。有魏醫(yī)者問老醫(yī)曰:公之方無非是輕描淡寫,竟治愈大病,能為余輩言耶?老醫(yī)嘆曰:《傷寒論》不云乎“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贝俗C胃陰虛而胃氣耗,陰虛則津少而氣逆,氣耗則胃弱而不食。若用竹葉石膏湯雖亦對證,慮其胃虛已甚不能運藥。改用大米煎汁所以養(yǎng)胃。五谷養(yǎng)胃勝似藥物,以其性和而不偏,少加洋參以滋胃之氣陰,量少則運,多則滯矣。治法不得不輕描淡寫,君以為如何?
從《傷寒論》體會,它在治則上,具備了“保胃氣,存津液”的宗旨。例如:它對大青龍湯發(fā)汗的要求:“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睂Υ蟪袣鉁臑a下要求:“得下,余無服?!笨梢娝煤瓜轮ǎ裢庵斏?,其中具備了“保胃存津”的精神。另外,《傷寒論》還有積極的治病法則,從而保存了氣津,如大承氣湯的急下存陰,四逆湯的急溫存陽,把寒熱之邪,消滅于陰陽未亡之前,亦起到保胃存津的作用。
至于治法,就是治病的具體方法。從《傷寒論》的治法上看,有麻桂的汗法,瓜蒂的吐法,硝黃的下法,姜附的|法,芩連的清法,參草的補法,蟄蛭的消法,柴芩的和法等等。“治療八法”,從《傷寒論》而體現(xiàn),被后世醫(yī)家所重視,治病卻邪,離不開“八法”的范圍,它有戰(zhàn)術上的意義。但必須在“治則”的指導下而進行。
《傷寒論》的方劑
中醫(yī)最早的方劑記載,見于《內經(jīng)》它僅載一十三方,不能滿足臨床的需要。到了西漢由于藥物的發(fā)展,方劑這才隨之增多。從出土的西漢木簡來看,其中不少關于方劑的記載,反映西漢時期的方劑已具有相當水平了。由此推論,《傷寒論》所載的一百一十二方和九十一味藥物,非盡出張仲景之手,但張仲景保存了西漢或更早的醫(yī)藥遺產(chǎn),并與辨證論治的理論結合起來,形成了理、法、方、藥的治療體系,確是一個重大的貢獻。
《傷寒論》的方劑成就有下述幾點:(1)體現(xiàn)了治療“八法”在臨床的具體應用,如麻黃湯的汗法,瓜蒂散的吐法,大承氣湯的下法,小柴胡湯的和法,四逆湯的溫法,白虎湯的清法,炙甘草湯的補法,抵當丸的消法,它提供了方以法立,法以方傳的科學成就;(2)組方精簡,配伍嚴密,有簡、便、廉的優(yōu)點,很受農村的歡迎;(3)方與證結合的嚴密,療效顯著,科學性很強;(4)組方不拘一格,隨證施處,不偏于一家之見,可為后世法。此外,學習《傷寒論》的方劑,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方的加減法,如小青龍湯證渴減半夏加瓜蔞根;方的煎煮法,如大承氣湯先煎枳實、厚樸,后下大黃等的煎藥法;服藥法:如桂枝湯先服一升等的服藥法;劑量:使用《傷寒論》的方劑,如不參考它的組方劑量,則必影響療效。
由上述來看,使用“經(jīng)方”的范圍:要注意加減法,煎服法,劑量的輕重,服藥后的要求,然后方能發(fā)揮治療之作用。
結束語
《傷寒論》是一部把傷寒與雜病融會貫通的書,它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有機地把理、法、方、藥一脈相聯(lián)。并以六經(jīng)分證的方法,客觀的反映了臟腑經(jīng)絡發(fā)病的規(guī)律,構成了比較完整的辨證論治的思想體系。
六經(jīng)分證方法,包括了臟腑和八綱的辨證內容,它總其大成有機地結合起來,因而為后世的辨證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秱摗返谋孀C方法,往往從正反兩方面加以分析,用以反映病位、病理、病性、正邪、治療宜忌等一系列問題,它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所以,在六經(jīng)的主證、兼證以外,又論述了各種“變證”。
《傷寒論》雖僅有一百一十二方,但其科學價值直至今天猶有現(xiàn)實意義?!秱摗酚捎谄錃v史的局限,其中當然不可避免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再敘述了。至于文中錯誤之處,希望得到指教?!局嗅t(yī)書友會(微信號zhongyishuyou)編校發(fā)表】
I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新醫(yī)藥學雜志》1978年01期。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臺所發(fā)布內容的版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協(xié)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歡迎廣大書友進行原創(chuàng)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