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行百里者半九十。逼李淵退位其實是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計劃的一部分。作為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不可能讓自己精心準(zhǔn)備的政變功虧一簣,而作為唐朝開國皇帝的高祖李淵也不會傻到不識時務(wù)的繼續(xù)賴在皇帝的位置上。一個想逼一個要退,父子二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堪稱影帝。
唐太宗李世民
當(dāng)年李淵在晉陽起兵時是聽從了李世民的建議,承諾日后如果事成當(dāng)立李世民為太子。彼時的唐朝僅有關(guān)中河?xùn)|之地,周圍強敵環(huán)伺,是靠著李世民的東征西討才強大起來,可以說唐一大半的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作為回報,李淵只是一次次的給李世民升官,但是卻立自己的長子建成為太子,這說明李世民并不是他最喜歡的兒子,并不是因才選擇自己的接班人。之后,太子和李元吉結(jié)黨對付李世民,作為老子的李淵卻不能積極化解兄弟之間的矛盾,而是曖昧的偏袒太子,把李世民身邊親信一個個調(diào)走(如最重要的兩個謀士房玄齡杜如晦在玄武門事變前就已經(jīng)被調(diào)離李世民身邊)。對此他這個聰明的二兒子不可能不心知肚明。
相信事變前李世民內(nèi)心是經(jīng)過了怎樣的煎熬,就算他選擇退讓,他那兩個咄咄逼人的兄弟也難給他一條活路,他一倒,跟著他出生入死的文官武將也將大禍臨頭。因此,文韜武略都堪稱一絕的李世民只能奮起一搏。從玄武門之變的經(jīng)過看,秦王一方計劃的周到細(xì)致,對于經(jīng)過大陣仗的李世民來說小菜一碟。
太子是國之儲君.李世民殺太子其實已經(jīng)犯了弒君大罪,按律是要誅滅九族的。其次,李建成是嫡長子,殺掉他,李世民也就違反了宗法制,違反了孔子所倡導(dǎo)的“禮”,違反了儒家的“三綱五常”。雖然政變后李世民掌握了王朝的實權(quán),明面上沒人敢懲罰他,但是對于失去了自己喜歡的兩個兒子和十個年幼的孫子的李淵來說,內(nèi)心肯定是對自己這個二兒子恨得要死。朝堂上、社會上那些個信奉孔孟之道的腐儒必定也會議論紛紛,而太子一黨必定也會想方設(shè)法為太子復(fù)仇。如果繼續(xù)讓李淵當(dāng)皇帝,保不齊日后有人在他耳邊進讒言,再利用皇帝的身份搞出什么幺蛾子,給李世民登上皇位制造麻煩甚至翻盤,殺掉或者囚禁自己的二兒子為老大老四報仇,就算他不舍得治李世民的罪,但是像尉遲恭、長孫無忌這些人就得替李世民背那口鍋。
后世成為了門神的功臣秦瓊、尉遲敬德
玄武門之變時李淵61歲,退位后那么心情抑郁的情況下他仍然又活了九年,如不退位的話不定他能多活多少年呢,熬也能把李世民逼得受不了。雖然嫡子只剩下李世民一個,但是誰又能說庶子不能繼承大統(tǒng)呢,那十幾個年幼的庶子,過個十年之后長大成人,自然就會對李世民構(gòu)成威脅。還有那些個跟著李世民發(fā)動政變的從龍有功之臣,只有李世民登上皇位,才能真正安他們的心,才能給他們以封賞。
所以,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還是讓老子早點退位的好。只要李世民登上皇位,上述所有的擔(dān)心均可迎刃而解。這些個,在李世民準(zhǔn)備發(fā)動政變時候必定深思熟慮過了。政變也就按照計劃順利實施了。
唐高祖李淵
而李淵也知道,李世民弒兄殺弟只是表象,玄武門之變壓根兒就是父子之爭,絕非只是兄弟之爭。李世民表面上是對付李建成,其實是要對付李淵。他殺了李淵指定的繼承人,又接二連三的把建成元吉的十個兒子殺光,目的已經(jīng)很明顯了,就是暗示李淵識相點,快快把皇位交出來。況且自己的四個嫡子只剩這一個了,這個兒子還挺有本事的,惹不起,將來會是位好皇帝的。
于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人在玄武門埋伏,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并派全副武裝的尉遲恭去向李淵報告太子作亂已被秦王誅殺。高祖頒布詔書赦天下,叛逆的罪名只加給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國家的各項事務(wù),都任憑秦王處置。
7月5日,立李世民為太子并下詔“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
7月14日,表達了退位禪讓的想法
7月27日,撤銷了太子李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將府邸, 為李世民登基做準(zhǔn)備
9月3日,頒布制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為太上皇,李世民堅決推辭(會演),高祖不許(也會演)。
9月4日,太子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就此開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