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中有這么幾句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span>
這幾句話用現(xiàn)代話說,就是:一般人做事,常常是在快成功時卻失敗了,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在任何情況下都像剛開始一樣謹(jǐn)慎努力,才能不遭受失敗的危運(yùn)。
這觀念很容易為人理解,卻很難被人做到!正如老子在第七十章中所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庇腥苏f:“誰 說的?我知道的啊,只是沒做到而已!”但既然是沒做到,這“知”也就成了假的,不是真“知”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究其根本,還是人的私欲在作怪。絕大多數(shù)的人,在立定目標(biāo)要做成某事時,不管自己承認(rèn)與否,其根本目的往往還是為了“名”“利”二字。既然是這樣,經(jīng)過一定程度的努力之后,或者是自以為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千辛萬苦,該歇口氣,享受一下了;或者是覺得前景還是渺茫,不想再作如此艱苦的付出。于是自然而然地停下前進(jìn)的腳步,等到回過頭來,看清已經(jīng)行過九十,卻已是后悔莫及了。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敗”也未免不是件好事。你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毅力,何必一定要做力不能及之事?結(jié)果是受了不少苦,卻未必有好結(jié)果。
不單是一般人做的一般事是這樣,即使是帝王之輩,在從事創(chuàng)立“萬世基業(yè)”的宏偉大業(yè)時,也避免不了這種心態(tài)。縱觀歷代開國立朝的君王,有幾個是在成事后(甚至在成事前)不走上驕奢淫逸,最后驕橫暴戾、殘殺功臣的道路的?所以唐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帝王受天命治理國家,開始時想做好的極多,能堅持下來的極少。)豈取之易守之難乎?(難道真是取天下容易守成困難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原因是在困難時,他能以誠待下;而到稍得志時,便放縱自己的欲望,露出驕傲的本性。)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異路。(以誠待下時,天下歸心;到驕橫淫奢時,連自己的骨肉都會反對他。)”無數(shù)帝王或是片刻消亡,或是貽禍子孫,難道還不能說明這個真理嗎?
所以真要“成事”,其實是必須永遠(yuǎn)(不是暫時)克制自己的欲望,一直像極困難時那樣謹(jǐn)慎努力,這才是真正的“成事”之道。什么時候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什么時候就是失敗的開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是每個想做事的人必須明白的。
有人會說:“這么苦,那我還非要成事做什么?”這就是各人的人生觀問題了。抱這種人生觀的人,大可隨波逐流,聽之任之。任著命運(yùn)的擺布而平淡地過這一生,卻不要刻意去做什么“大事”,不然即使僥幸成了,也是會貽禍別人和子孫的。天理如此,幸勿等閑視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