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兩”錢
半兩錢起于戰(zhàn)國秦,是秦國鑄造的紀重貨幣。其形制為圓形方孔,法重十二銖(中國古代規(guī)定一兩為二十四銖),約等于8g,有篆書錢文“半兩”分列方孔兩側。秦統(tǒng)一六國后,半兩錢得以全面推行。《史記·平準書》載:“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至此中國古代貨幣第一次得到了統(tǒng)一,這種圓形方孔的錢幣形制,也在整個封建社會一直沿用下去。
漢初,承秦制,繼續(xù)鑄行半兩錢,直至武帝改鑄五銖錢而止。
五銖錢
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推行的五銖錢,是中國古代鑄幣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宣告了早已偏離了名義分量的半兩錢的終結。半兩錢起自戰(zhàn)國秦,經歷秦朝、漢初的不斷減重,早已偏離了其紀重“半兩”,輕者甚至不足2g。不僅如此,由于半兩錢沒有邊郭,不法分子磨錢盜銅之事時有發(fā)生,非常不利于國計民生。于是,至元狩五年,漢武帝果斷地進行了幣制改革,開始鑄行邊郭周整的五銖錢。官鑄五銖錢形制規(guī)整統(tǒng)一,輕重適中,十分符合當時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對貨幣的要求。由此,五銖錢在中國通行了七百余年,直至唐初,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錢幣種類。
漢代是中國錢幣的第一個大發(fā)展期,《漢書·食貨志下》載:“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中(大約120年左右),成錢二百八十億萬余云”。所以,現(xiàn)今,漢五銖盡管已有兩千余年之久的歷史,但市場價格普遍不高。
開元通寶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都是以重量作為錢文,如“半兩”、“五銖”等。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革幣制,統(tǒng)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啟了“寶文”錢時代。開元通寶的鑄行,使中國古代錢幣進一步符號化,完全脫離了金屬貨幣用重量銖兩定名的傳統(tǒng),形制也進一步規(guī)范化。同時,每枚開元通寶重二銖四,十枚錢為一兩重,從而產生了重量單位“錢”的概念,并開創(chuàng)了十進位制,古時一斤等于十六兩,而一兩等于十錢,即可溯源至此。開元通寶鑄行三百余年,是唐代主要流通貨幣。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錢幣種類。
館藏開元通寶大錢
唐代是中國古代錢幣的第二個大發(fā)展期?!缎绿茣な池浿尽贰笆池浰摹陛d:“(玄宗)天下爐九十九……每爐歲鑄錢三千三百緡……天下歲鑄三十二萬七千緡”,可見盛唐時年鑄量曾達3.27億枚。所以,在后世窖藏錢幣中,唐開元錢也和五銖一樣,是比較常見的。
(資料來源:周衛(wèi)榮《中國古代貨幣及其發(fā)展概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