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叛稱帝
雖然假裝歸降,史思明“外示順命,內(nèi)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引起唐肅宗警覺。乾元元年(公元758年)5月,以烏承恩為副使,派到史思明軍中作“策反”工作,想伺機殺掉這個居心叵測的反賊。李光弼也對烏知思嚴加囑托,派他趕快行事。
烏承恩晚上多次打扮成婦人,夜入諸將家里“策反”。沒想到這些蕃將出身的將領(lǐng)對史思明很忠心,轉(zhuǎn)頭向史思明告發(fā)。
由于沒有實證,史思明也下不了手。在賓館之中,史思明在烏承恩床下埋伏兩個人。夜見,烏承恩與兒子密談,說:“吾承上命除此逆胡!”床下兩人聞言突出。
史思明馬上帶兵抓住烏承恩,搜出李光弼的書信以及寫有應(yīng)該誅殺的叛將名單。史思明等賊將大怒,大呼:“我們都投降了,怎么還對我們這樣!”烏承恩是個慫包,咕咚跪下,說這些都是李光弼指使他干的。史思明大怒,殺掉烏承恩和他兒子以及從屬兩百多人,重新反叛。史思明的參謀耿仁智勸他不要反復(fù),他卻親手用棍擊碎這個跟了他三十多年的參謀的腦袋。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肅宗派遣郭子儀等九位節(jié)度領(lǐng)步騎二十萬進攻安慶緒。十月,安慶緒連敗于衛(wèi)州(今河南衛(wèi)輝)與愁思岡(今河南安陽南),三萬五千人被斬,只得退入鄴城(今河南安陽),嬰城固守。見形勢危急,安慶緒連忙派薛嵩向史思明求救,并以帝位相讓。史思明發(fā)范陽兵十三萬前來,卻不敢冒然進軍,只派部將李歸仁率一萬兵馬駐于滏陽(今河北磁縣),與鄴城遙為聲援,觀望形勢。
十一月,叛軍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蕭華舉城而降,詔令崔光遠代為刺史。史思明乘機大舉進攻魏州,崔光遠初到城中,輕信叛軍謠言,處死驍將李處崟,自毀軍心。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陷魏州,殺三萬人,平地流血數(shù)日。
乾元二年正月(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稱大圣周王。
肅宗命令包括郭子儀和李光弼在內(nèi)的九位節(jié)度使討伐安慶緒。肅宗本來想派郭子儀作統(tǒng)帥,但考慮到郭子儀和李光弼功業(yè)相當(dāng),不好安排,便不設(shè)元帥一職,而是另外立了一個觀軍容使的名目,居然讓一個叫魚朝恩的宦官充任。當(dāng)時郭子儀因為剛剛吃了敗仗,便未急著出擊。史思明于是趁機收集殘兵,駐扎在鄴南。而安慶緒則派人大搜官軍潰散之后留下的營地,得到大批糧食。有了糧食,安慶緒又開始不買史思明的賬。史思明派人對其進行嚴詞譴責(zé),安慶緒又害怕起來,甚至對史思明稱臣。史思明回信說愿意略去君臣禮節(jié),改稱兄弟,且熱情邀請安慶緒前來歃血同盟。待安慶緒冒冒失失地帶著四個弟弟及部下孫孝哲、崔乾佑、高尚等人前去,史思明卻換了態(tài)度,將安氏兄弟賜死,而將孫孝哲、崔乾佑、高尚等人處斬。
之后,史思明帶兵進入鄴城,收降安氏遺眾,留下兒子史朝義駐守,自己還回到范陽,五月,更國號大燕,自稱應(yīng)天皇帝,年號順天,立妻子辛氏為皇后,封兒子史朝義為懷王、周摯為宰相、李歸仁為將軍,改稱范陽為燕京。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六日,唐軍步騎近六十萬在安陽河北岸列陣,史思明親自率精兵五萬來敵,諸軍望見后以為只是游軍,未加注意。史思明指揮軍隊奮力沖殺,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與魯炅領(lǐng)兵迎戰(zhàn),死傷各半。后方的郭子儀尚未布陣,忽然間天氣突變,狂發(fā)大起,飛沙走石,咫尺之間,人馬莫辨,兩軍大驚,叛軍向北潰退,唐軍此時斗志全無,也向南大規(guī)模潰散,丟棄的甲仗輜重堆積于路。史思明派周贄追擊,被退守河陽的郭子儀擊退。
史思明得知官軍敗退后,整頓兵馬,駐于鄴城城南。安慶緒獲得郭子儀營中數(shù)萬石糧食,于是與孫孝哲、崔乾祐等謀劃閉門抗拒史思明,諸將不從。而史思明則每日犒賞士卒,既不追擊官軍,也不與安慶緒通信。張通儒、高尚等人對安慶緒說:“史王遠來救援,我們都應(yīng)該去迎謝?!卑矐c緒沒有阻攔。史思明與他們見面時涕泗橫流,重加禮賞后又放回城中,其后又請安太清勸誘安慶緒出城。安慶緒不知所措,只好派安太清向史思明上表稱臣,等待史思明解甲入城后,奉上皇帝印璽。史思明覽表后說:“何必要這樣呢!”于是回信道:“愿作兄弟鄰國,互為表里,鼎足而立。稱臣之事,萬不敢接受。”安慶緒大喜過望,請求與史思明歃血結(jié)盟,史思明同意。
于是安慶緒率三百騎來到史思明營中,史思明命令手下軍士全副武裝,然后引安慶緒等人進入大帳。安慶緒叩頭再拜說:“作為臣下我治軍無方,喪失東西二京,久陷重圍,沒想到大王看在太上皇的情份上,遠來救危,使我得以復(fù)生,恩深如海,終生難報?!笔匪济骱鋈淮笈f:“丟失兩京,何足掛齒!你身為人子,殺父篡位,天地不容。我要為太上皇討伐你這個逆賊,豈能被你的諂媚虛辭欺騙!”下令推出斬首,安慶緒以目示意周贄,望其說情,周贄說:“安慶緒做過君王,理應(yīng)賜死?!庇谑菍矐c緒連同四個弟弟縊死,又誅殺了高尚、孫孝哲、崔乾祐等人。
隨后史思明整軍入鄴城,擊殺安慶緒親軍三千三百多人,吞并了安慶緒的兵馬與地盤,派安太清率兵五千攻取懷州(今河南沁陽),又將史朝義留下鎮(zhèn)守相州,自己率兵返回范陽。
四月,史思明自稱大燕應(yīng)天皇帝,改元順天,立其妻辛氏為皇后,史朝義為懷王,以周贄為宰相,李歸仁為大將軍,改范陽為燕京。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史思明讓小兒子史朝清留守幽州,以阿史那承慶、張通儒、向貢、高鞫仁等人輔佐。令各郡太守各率三千兵集結(jié)帳下,兵分四路入寇河南諸州郡:先遣令狐彰部五千人由黎陽(今河南??h)渡河,直取滑州,史思明自領(lǐng)中軍自濮陽,史朝義自白皋渡(今河南滑縣東北),周贄自胡良渡(今河南濮陽西南)渡過黃河,會師于汴州(今河南開封)城下。
汴滑節(jié)度使許叔冀不能抵擋,與濮州刺史董秦一同投降,史思明任命許叔冀為中書令,讓李歸仁和他同守汴州。史思明很看重董秦,拍撫他的后背道:“我原先好比只有左手,如今得到你,右手也有了!”又命部將南德信率領(lǐng)汴州降卒南略江淮,約定“一旦成功,每人可取兩大船裝運貲財?!标惲羰貙?/span>田神功假意投誠,尋即襲殺南德信,統(tǒng)領(lǐng)其眾復(fù)歸于唐。
史思明乘勝向西攻克鄭州,李光弼下令將洛陽官民遷入潼關(guān),率兩萬眾退保河陽三城,堅壁清野。九月二十七日,史思明進入已是空城的洛陽,一無所獲,于是把城中寺院佛像搜括一空,送回幽州,又將自己在洛陽的舊宅大加擴飾,定名為“龍興寺”。
十月,史思明與李光弼會戰(zhàn)于河陽,派驍將劉龍仙到城下大罵挑戰(zhàn),李光弼帳下裨將白孝德策馬出戰(zhàn),一舉將其擒殺,叛軍大駭。史思明軍中多有良馬,每日在河南岸沙洲上洗浴,李光弼挑選軍中母馬,一齊放至河岸嘶鳴,引得對岸一千余匹戰(zhàn)馬紛紛渡河來追,盡為李光弼所得。史思明憤恨不已,列戰(zhàn)船百艘,以火船為先,欲燒毀浮橋,切斷三城間通路。李光弼早有防備,用百尺長桿,頭裝鐵叉,阻礙火船前進,又于浮橋上發(fā)射炮石,叛軍戰(zhàn)船多被擊毀。
史思明無計可施,轉(zhuǎn)而進攻河清(今河南濟源),欲斷絕李光弼糧道,李光弼進駐野水渡(今河南孟津北)防御。史思明認為李光弼善于守城,而短于野戰(zhàn),因之亟欲趁此機會將其生擒。不料李光弼留兵千人固守此地,當(dāng)夜即返回河陽,叛軍驍將李日越、高庭暉因不堪史思明嚴命,相繼投降唐軍。
史思明大怒,決定全力進攻河陽三城。李抱玉鎮(zhèn)守河陽南城,以緩兵之計誆騙叛軍,又出奇兵夾襲,叛軍傷亡甚重。董秦見狀,率部眾五百人夜里突圍,投奔李光弼。十二日,史思明命周贄領(lǐng)安太清、徐璜玉等部,攻河陽中潭城,自己繼續(xù)進攻南城,中潭城守將荔非元禮率敢死隊出柵奮擊,叛軍披靡。周贄轉(zhuǎn)攻河陽北中城,戰(zhàn)至中午,未分勝負。李光弼見叛軍陣容不整,命郝廷玉、論惟貞以精騎馳突敵陣,麾指諸軍齊進,呼聲動地。周贄大敗而逃,叛軍死兩千余人,徐璜玉被郝廷玉生擒,安太清奔回懷州。史思明正猛攻南城,見李光弼將五百多俘虜驅(qū)趕到河岸上,只好解圍撤兵。
同月,史思明派李歸仁領(lǐng)精騎五千進攻陜州,于礓子阪(今河南三門峽南)被衛(wèi)伯玉所帶數(shù)百騎擊敗,董秦則改名李忠臣,于永寧(今河南洛寧)、莎柵(今河南洛寧東北)之間屢挫叛軍。
上元元年(760年)二月,李光弼進攻懷州,史思明出兵相救,在沁水河上交戰(zhàn),叛軍被擊殺三千多人。四月,史思明再度進攻河陽三城,以解懷州之圍,卻敗于城西渚灘,又損失一千五百余人,只得退回洛陽。不久,李光弼收復(fù)懷州,安太清投降,田神功又襲破叛軍于鄭州,滑州刺史令狐彰亦脫身投唐,史思明處境愈加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