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古代藝術(shù)系列--[米芾/趙孟堅/鄭思肖/趙孟頫/錢選/高克恭/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李衎]

轉(zhuǎn)自:葛均義的博客

米芾

米芾,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祖籍太原,后遷至湖北襄陽,晚年定居潤州,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他曾任校書郎、書畫學(xué)博士,擢禮部員外郎等,人稱“米南宮”。

米芾冠服效唐人,為人顛狂不羈,好硯、石成癖,有“米顛”之稱。他天姿高邁,善書畫,精古書畫收藏、鑒賞,好貶抑古、今人書畫。他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并稱“宋四大家”, 若論體勢駿邁,則當(dāng)屬第一。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曰:“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于東坡之上。即米顛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于水之奇。”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繪畫題材十分廣泛,人物、山水、松石、梅、蘭、竹、菊無所不能,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常用大筆觸水墨,以表現(xiàn)煙云風(fēng)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云山”。他的繪畫富有創(chuàng)造性,獨創(chuàng)一種以點染代皴、刪繁就簡的筆墨技法。鄧椿《畫繼》曰:“信筆為之,多以煙云掩映樹木,不取工細”。

米芾之山水,源出董源,天真發(fā)露,枯木松石,時出新意。以山水古今相師,少有出塵格,因信筆為之,多以煙云掩映,樹木不取工細。后來他畫不專用筆,紙不用膠礬,不肯畫絹,然妙于薰染縑素,能以古為今。

米芾無真跡傳世。他的書法作品《珊瑚帖》,后畫珊瑚一枝,筆法生動,是其唯一畫跡。在他自著的《畫史》中,記錄了他收藏、品鑒古畫以及對繪畫之愛好、創(chuàng)作心得、審美情趣等,著作有《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海岳名言》、《評字帖》等。

趣聞軼事

裝癲索硯

米芾因書法,并極為喜愛硯臺。有一次,他為了一方臺硯,在皇帝面前,竟也不顧大雅。宋徽宗讓他以兩韻詩草書御屏,米芾筆走龍蛇,從上而下,其直如線。宋徽宗看了,大加贊賞。米芾指著硯臺對皇帝說,此硯臣已用過,皇上不能再用,請您就賜予我吧!徽宗愛他的書法,使將硯賜之。米芾怕皇上反悔,立刻將皇上心愛的硯臺裝到懷里,墨汁四濺,流了滿胸。

米芾爰硯之深,曾經(jīng)將硯臺比做自己的頭,抱著所愛之硯,共眠數(shù)日。他后來著有《硯史》一書。
                                  米芾拜石  

米芾一生喜歡異石,幾乎到了癡迷的成度。他對鑒石,總結(jié)出了四大要訣“瘦、秀、皺、透”,可謂開創(chuàng)把玩奇石之先河。

《梁溪漫志》記載:米芾在安徽無為做官的時候,聽說濡須河邊,出了一塊奇形怪石,人們以為是神仙之石,怕招來災(zāi)禍,都不敢妄加擅動。米芾聽說后,立刻派人去把那塊石頭搬到了自己家中,擺好供桌、供品,向著怪石下拜不已,口中念叨:我想要見到石兄,已經(jīng)二十年了,相見恨晚。這件事,后來傳了出去,被認為有失官方體面,有人向上彈劾了他,因此被罷官。但他也不在乎,后來還作了《拜石圖》。

李東陽作《懷麓堂集》說:“南州怪石不為奇,士有好奇心欲醉。平生兩膝不著地,石業(yè)受之無愧色。” 
                              以假亂真

米芾的書畫水平極高,其臨摹功夫,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成度。當(dāng)今人們看到的“二王”作品“真跡”,大都是米芾的模仿之作。

傳說,有一個書畫商人,拿一幅唐人真跡去米芾家,想要賣給他。米芾說,你先放在這,五天以后,你再來一趟,我如果要就給你錢,我若是不要,你就把畫拿走。商人五天后又來了,米芾說,畫我看了,不錯,就是價錢太高!便把畫還給了商人。并說,你看好,是不是這幅,別拿錯了。商人把畫打開認真看過,然后收好,說“沒錯、沒錯”,便拿著走了。第二天,商人又拿著畫來了。一見面,米芾就哈哈大笑,說我知道你今天準來,有朋友請我都沒去,專門在這兒等著你。商人立刻明白了,忙說:是我眼拙,把您的臨本拿走了,今天特來奉還。米芾大笑,說你不來找我,我也一定會去找你,你拿走了臨本,我特別高興!說著把原本還給了商人,自己要回了臨本。米芾在他朋友中,敘說起這件事,朋友們都笑得前仰后合。

趙孟堅 

趙孟堅,字子固,號彝齋居士,浙江海鹽人,宋朝宗室,太祖十一世孫,是南宋末年兼具貴族、士大夫、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畫家。

他小時家境清寒,理宗寶慶二年中進士,歷任湖州掾、轉(zhuǎn)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朝散大夫嚴州守等職。宋亡入元后,他不樂仕進,隱居湖州之廣陳鎮(zhèn)。他修雅博識,詩文書畫俱工,且嗜書畫精品逾命,展賞雅玩,至廢寢忘食。

趙孟堅擅長畫水墨之梅、蘭、竹、石,畫師米家之法,兼收揚無咎、湯正仲之妙,用筆微染淡墨,風(fēng)格秀雅,勁利流暢,風(fēng)格之清高,似其為人,人畫合一。他精白描水仙,筆致細、挺秀,滿幅滿卷花葉紛披,冰魂玉姿,超塵絕俗,淡雅清秀。這其中他以墨蘭、白描水仙最精,給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趙孟頫曾贊嘆曰:“所作墨花,于紛披側(cè)塞中而就條理,亦一難也。”

畫家畫蘭,便始于趙孟堅及鄭思肖。蘭花的清高、飄逸、雅興,動態(tài)的象征品格,深受中國歷代文人、畫家喜愛。宋后,畫蘭名家輩出,以蘭花為載體,把理想、情趣、美感、個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往往只五葉三花,便形態(tài)畢現(xiàn),情趣盎然;再以書法詩文題句,寄情寓意,意境邃深,遂成珍品。趙孟堅首創(chuàng)以墨寫蘭(墨蘭),筆調(diào)清爽秀雅,勁利舒卷。

他所作數(shù)本《水仙圖》,以細勁之筆法,勾勒水仙輪廓,再以淡墨渲染出向背,或純以水墨出之,都極盡水仙文秀淡雅之姿。元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趙孟頫的蘭蕙圖,便是師承了他的畫法,以自由抒卷之筆調(diào),用以表達一種奔放飄逸的情感。

 趙孟堅傳世作品有:《白描水仙圖》卷(現(xiàn)藏天津市藝術(shù)館)、《墨蘭圖》卷(藏故宮博物院)、《水仙圖》卷“現(xiàn)藏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shù)館)、《歲寒三友圖》(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另著有《彝齋文編》、《梅譜》。

《自書詩卷》,紙本,行書八十二行,自錄舊作詩五首。此卷間架緊密,縱橫雄逸,氣韻淳古。自署書“寶祐甲寅”,即寶祐二年,是他五十六歲所寫。卷后有趙孟葆及元蘇大年等跋,曾經(jīng)明代吳幀,清代梁清標、安歧、內(nèi)府等收藏,有《大觀錄》、《墨緣匯現(xiàn)》、《辛丑銷夏記》等著錄。

《題大年小景圖》,紙本,縱 675.8厘米,橫675.6厘米。該卷書于宋理宗開慶元年,作者時年60歲,其內(nèi)容包括《題大年小景圖》、《題永年乳龐年》、《西塘道》、《題天文地理圖》等八首。書法獨具風(fēng)格,氣韻淳古,筆法流暢,點畫鮮明,節(jié)奏強烈,大小變化,肥瘦相宜。

趙孟堅為南宋書畫收藏家,好書畫古物收藏,常用一只船,載著書畫文物、紙筆墨硯等,吟詩作畫,評賞書畫古玩,東游西適,時人稱其舟“趙子固書畫船”。史載其“多藏三代以來金石名跡,遇其會意時,雖傾囊易之而不靳也”。據(jù)說他曾得書法珍品五字不損本蘭亭,歸家時風(fēng)作舟覆,其“被濕衣立淺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蘭亭在此,余不足惜也?!蝾}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輕,至寶是保。’”他酷嗜收藏,幾近瘋狂的地步。

趙孟堅為人,品格甚高。據(jù)《宋人軼事匯編》載,趙孟堅入元以后,不樂仕進,遂隱居州之廣陳鎮(zhèn)(今海鹽縣):“公(趙孟堅)從弟子昂(趙孟頫)自苕來訪公,閉門不納。夫人勸公,始令從后門入。坐定,第問:‘弁山笠澤近來佳否?’子昂曰:‘佳?!唬骸苣紊綕杉押?!子昂退,使人濯坐具?!?/span>

鄭思肖

鄭思肖,連江人,原名不詳,南宋末年墨蘭畫家,愛國詩人。他幼時矢志攻讀,早懷報國大志。少為太學(xué)上舍生,曾應(yīng)博學(xué)宏詞試,名到蘇州賢士林。元軍南侵時,他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來他客居報國寺,宋亡后誓不降元,隱居蘇州一處寺廟,改名思肖。肖,趙也(宋室姓趙,趙繁體字“從走從肖”),表示思念趙宋之意。他取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表示以“南”為“所”;住地為“本穴世界”,移“本”字之“十”,置“穴”中,為“大宋”意。他日常坐臥,也要背北向南。每逢歲時伏臘,望必野哭。

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為無根蘭。人問其故,答以“土為番人奪走”,意寓宋朝土地已被元掠奪,以寓國土淪亡,表心中無土亡國之痛。他于墨蘭卷題“純是君子,絕無小人”之言,以表明氣節(jié)。他兼工墨竹,多寫蒼煙半抹,斜月數(shù)竿之景。

鄭思肖論詩,主張“靈氣”說。他認為,詩是天地、人心靈氣所聚。他的詩多以懷念故國,表堅貞氣節(jié)為意旨,如《寒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他的風(fēng)骨、品格、情懷極高。

鄭思肖后來從泉州出國,搭大帆船前維印尼爪哇島,即巴達維亞埠。他在到達印尼之后,以8瓷罐茶葉為禮去見酋長,土酋熱誠招待,并劃出 一英里土地相贈,鄭思肖取名“八茶罐”,一直沿用至今。

鄭思肖著有《鄭所南先生文集》1卷,《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1卷、《錦錢余笑》1卷。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四部叢刊》本收有前 2卷,《心史》1部, 亦稱《井中心史》,上題“大宋孤臣鄭思肖百拜書”。存世之畫有《國香圖卷》、《竹卷》等。

軼事

                                 軼事之一

有一回,縣令對鄭思肖的墨蘭畫垂涎已久,便譴差人把他帶到縣衙,給他畫一幅蘭花。鄭思肖一口拒絕??h令軟硬兼施,說只要為他畫一幅蘭花,便可免一年的賦稅,不然不但賦稅不能少交分文,還得在衙門做3個月幫工?!编嵥夹ご鹪唬骸疤m花品性高潔,唯有德有才之人才配與之為伍?!笨h令聽出分明是在罵自己無才無德,大為惱火,聲稱要給鄭思肖動刑。鄭思肖鐵骨錚錚,道:“頭可得,蘭不可得!”

                               軼事之二

      鄭思肖寫《心史》六萬余言,包括《享諄集》、《大義集》、《中興集》等,記述了南宋愛國將士抗元之事跡及自己對故國懷念的情感。詩中記道:“縱使圣朝過堯舜,畢竟不是真父母。千語萬語只一語,還我大宋舊疆土!”為使《心史》傳諸后人,他將書裝入一鐵匣之中,于一風(fēng)雨交加之夜,號啕大哭,向南三叩九拜,然后將鐵匣沉入承天寺水井之中。此匣至明末,方見天日。

趙孟頫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吳興人,吳興八俊之一,為宋宗室,元初被薦入京授官,歷經(jīng)五朝,官至翰林學(xué)士授旨。因他是宋朝宗室入仕新朝,為時人所不滿,后人多評其書畫無骨,是指其文品即人品論之。由此,趙孟頫常懷內(nèi)疚之情,發(fā)故國之思。

趙孟頫修養(yǎng)廣博,詩書畫皆成就卓著,倡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他以書法之筆墨、情趣作畫,博采唐宋諸家眾長,融會貫通,遂自成一格。他擅人物、鞍馬、山水、花鳥、竹石,工筆、寫意、設(shè)色、水墨等,諸體兼?zhèn)洹?/span>

趙孟頫的畫作有:《水村圖》、《幼輿丘壑圖》、《鵲華秋色圖》、《重江疊嶂圖》、《雙松平遠圖》、《秋郊飲馬圖》、《人騎圖》、《紅衣羅漢圖》、《洗馬圖》、《窠木竹石圖》、《秀石疏林圖》等。

趙孟頫為元初畫壇領(lǐng)袖,其妻管道升,兒子趙雍、趙麟皆擅長繪畫。

錢選

錢選,字舜舉,號玉潭,又號巽峰,別號清癯老人,川翁,習(xí)懶翁等,吳興人,與趙孟頫同為“吳興八俊”中人,南宋景定年間鄉(xiāng)貢進士。他博學(xué)多藝,學(xué)識淵深,精音律之學(xué),工詩,善書畫,《元詩選二集》中,收存他的詩20余首,名為《習(xí)懶齋稿》。元朝以后不仕,終生隱居,“勵志恥作黃金奴,老作畫師頭雪白”。入元后,他題畫常不書年月,為南宋遺老畫家之一。錢選之畫,多以古代的高人隱士,或家鄉(xiāng)山水為題材。

錢選之繪畫,注入了文人畫筆法和意興,表現(xiàn)出一種生拙之趣,自成一體。他擅畫人物、山水、花鳥、蔬果、鞍馬等,善作折枝花木,技法全面。他的人物畫,師法李公麟,常取歷史題材,筆墨工整之中,多帶有質(zhì)樸和稚趣;花鳥畫繼兩宋院體風(fēng)格,師趙昌,成就最高;山水畫師趙令穰、趙伯駒,又自出新意,格調(diào)清新脫俗,用筆質(zhì)樸稚拙,常以他居住的浮玉山和苕溪為題材,以設(shè)色畫為多。傳世作品《山居圖卷》,盡去傳統(tǒng)青綠山水精工富麗之習(xí)氣,別具清麗秀雅之風(fēng)格。花鳥畫晚年變精工細密為豪放簡逸,別開一種生面,《花鳥圖》、《白蓮圖》為傳世作品,開水墨寫意花鳥之先聲。人物畫有《柴桑翁像》等,畫詩人陶淵明策杖行吟之情景,昂然闊步,以表現(xiàn)其不向統(tǒng)治者屈膝的志節(jié)。他還擅長畫馬,見于記載的有《馬圖》、《青馬圖》、《二馬圖》、《洗馬圖》等。

錢選與趙孟頫,同為倡“古”者,主張畫要有“士氣”,體現(xiàn)文人之氣質(zhì),對后世影響深遠。流傳的作品有《盧仝烹茶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牡丹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浮玉山居圖》卷,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山居圖》卷、《卜花圖》卷,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的《花鳥》卷,山東省博物館收藏的由山東朱檀墓出土的《白蓮花圖》卷,及國外收藏的《蘭亭觀鵝圖》、《柴桑翁像》等。

高克恭

高克恭,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道人,回族,大都(北京)人,官至刑部尚書。
  高克恭好畫墨竹,擅長山水,融合米氏云山,兼取董巨披麻皴,自成一家,時有“南趙北高”之稱。其傳世作品《云橫秀嶺圖》,云煙蒸騰,山麓坡谷,叢林茂密,清溪涓流,筆墨凝重渾厚,意境清曠幽遠。此外尚有《春山晴靄圖》、《春云曉靄圖》、《墨竹坡石圖》、《春山欲雨》、《竹石》、《夜山圖》、《秋山暮靄圖》、《青山白云圖》、《春山欲雨圖》等?!洞荷接陥D》軸,藏上海博物館。

《墨竹坡石圖》,立軸,紙本,水墨設(shè)色,縱 121.6厘米,橫42.1厘米,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為高克恭之代表作。畫中雨竹二竿,聳立石旁,前一竿以濃墨寫之,后一竿以淡墨繪出,筆法挺勁、沉厚,結(jié)構(gòu)嚴謹,墨氣清潤?!?/span>

黃公望

黃公望,原名陸堅,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井西老人等,全真教道人,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江蘇常熟人,中國元代畫家。

黃公望工書法,善詩詞、散曲,通音律,頗有成就。50歲后,開始畫山水,師法趙孟頫、董源、巨然、荊浩、關(guān)仝、李成等,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fēng)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畫入逸品。他主張學(xué)習(xí)前人,師法造化,并提倡隨時寫生,不被動地繪畫創(chuàng)作。每逢出游,他必攜紙筆,心追手摹。

黃公望的繪畫,在后世影響極大,畫史將他與吳鎮(zhèn)、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家,他被譽為“元四家之冠”,到清代甚至形成了“家家一峰,人人大癡”之局面。在理論方面,他著有《山水訣》一書,闡述繪畫之畫理、畫法、布局、意境等,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剡溪訪戴圖》、《富春大嶺圖》、《快雪時晴圖》等傳世。

晚年作品《富春山居圖卷》,歷經(jīng)多年繪成,長 636.9厘米,高33厘米,素有“畫中蘭亭”之稱。繪畫表現(xiàn)了富春江兩岸初秋之景色:“山峰起伏,林巒蜿蜒,平崗連綿,江水如鏡,境界開闊遼遠,雄秀蒼莽,簡潔清潤。凡數(shù)十峰,一峰一狀;數(shù)百樹,一樹一態(tài);變化無窮。其山或濃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筆勾皴,疏朗簡秀,清爽瀟灑,遠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見筆痕。水紋用濃枯墨勾寫,偶加淡墨復(fù)勾。圖中樹干或兩筆寫出,或沒骨寫出,樹葉或橫點、或豎點、或斜點;勾寫松針,或干墨、或濕墨、或用枯筆。山水全以干枯線條寫出,無大筆的墨,惟樹葉有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遠處之樹,有以濃墨點后再點以淡墨,皆隨意而柔和。”全圖筆墨蒼茫,意境高逸。

后世畫家,對此圖評價極高。董其昌題曰:“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此卷一觀,如詣寶所,虛往實歸,自謂一日清福,心脾俱暢。”“誠為藝林飛仙,迥出塵埃之外者也?!编u之麟題謂:“知者論子久畫,書中之右軍(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圖》,筆端變化鼓舞,又右軍之《蘭亭》也,圣而神矣?!?/span>

《富春山居圖卷》,在后世歷經(jīng)輾轉(zhuǎn)流傳,至明末,為吳洪裕所得。吳氏坐臥不離,寶愛之極,達數(shù)十年。臨終彌留之際,竟以畫投火相殉,幸得其侄飛搶救出。畫卷此后一分為二,灼焦一卷,稱為“剩山圖”;余下完好部分,稱作“無用師卷”。前半卷現(xiàn)為浙博的“鎮(zhèn)館之寶”,后半卷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吳鎮(zhèn)

吳鎮(zhèn),中國元代畫家,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梅沙彌等,浙江嘉興人。以賣卜為生,一生潦倒,生前不名于世,連其畫作也被譏為“有酸餡味”。他年少時,好劍術(shù),成年后與胞兄師從毗陵柳天驥學(xué)習(xí)易經(jīng),得孔明、邵康節(jié)之秘,自此韜光養(yǎng)晦,堅持高尚志氣,不與眾人和同。善愛梅花,房前屋后皆種梅花。他貫通儒、道、釋三教,達生知命,博通經(jīng)史,一生不仕,以詩文書畫自娛,《歷代畫家姓氏便覽》曰他“村居教學(xué)自娛,參易卜卦以玩世”。  

他稟性孤耿,從不與權(quán)勢者往來。自題骷髏辭《調(diào)寄·沁園春》:“……古今多少風(fēng)流,想蠅利蝸名幾到頭,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兩度封侯,采菊籬邊,種瓜圃內(nèi),都只到邙山一土丘?!?nbsp;王紱《書畫錄》吳鎮(zhèn)條下注曰“……其筆端豪邁,潑墨淋漓,無一點朝市氣,雖似率略,人莫能到。然當(dāng)其世者,不甚重之,仲圭嘗語人曰,吾之畫直須500年后方遇賞音耳?!?/span>

吳鎮(zhèn)山水繪畫,師法董巨,后自成一格,詩書畫皆工,長于山水梅竹,作品多畫漁父和隱逸題材  ,畫山石用長披麻皴,水墨渲染,濃墨點苔,意境幽邃,風(fēng)格沉雄郁茂。墨竹法文同高克恭,濃墨禿筆,勁利沉著,氣勢渾厚豪邁。

吳鎮(zhèn)的山水畫,對明清繪畫有很大影響,被畫史列為元四家。他善于用墨,淋漓雄厚,為元人之冠。吳氏的墨法,傾倒了元以后的歷代大家,沈周、文徵明、惲南田、四王、吳歷、八大山人等,均對吳鎮(zhèn)墨法大加推崇。其傳世作品有《洞庭漁隱圖》、《雙檜平遠圖》、《漁父圖》、《松泉圖》、《秋山》、《嘉禾八景圖卷》、《松泉圖軸》、《秋江漁隱圖》、《蘆灘釣艇圖》、《墨竹譜》冊、《草書心經(jīng)卷》等傳世。其詩文被后人輯為《梅道人遺墨》、《梅花庵稿》。

《洞庭漁隱圖》筆法蒼郁,水墨淋漓,自題“洞庭湖上晚風(fēng)生,風(fēng)攬湖心一葉橫,蘭棹穩(wěn),草花新,只釣鱸魚不釣名。表達了畫家謝絕世事、寄興山水的高情逸志。

《漁父圖》筆法凝練堅實,水墨圓渾蒼潤。

《蘆花寒雁圖》寫江南蘆花淺水之境,但見一葉孤舟,搖漾于煙波之上;舟中一人,仰望數(shù)行寒雁飛過;意境極為遼闊,思致深遠而略帶哀愁。

《墨竹譜》,(之一、之二),紙本水墨 共22頁 每頁縱 40.3厘米 橫52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竹譜圖卷》,為紙本,墨筆,上海博物館藏。

《墨梅圖》,紙本水墨 縱29.6厘米 橫35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

《松泉圖》 ,元 吳鎮(zhèn) 紙本水墨 縱105.3厘米 橫31.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董其昌《容臺集》一書中記載:“吳仲圭本與盛子昭比門而居,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畫者甚眾,而仲圭之門闃然,妻子顧笑之。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復(fù)爾’,果如其言。”

晚年,他經(jīng)常去魏塘鎮(zhèn)大勝、景德、慈云寺與僧人談經(jīng)論佛、吟詩作畫,可行、松嚴和尚、竹叟、古泉講師,均與吳鎮(zhèn)私交甚厚。元順帝至正十四年,吳鎮(zhèn)卒,年七十五,遺命短碣于冢曰:“梅花和尚之塔”。其遺墨有:《畫史會要》、《清河書畫舫》、《六研齋筆記》、《容臺集》、《倉螺集》等。

明末泰昌元年,當(dāng)?shù)毓偌澕顬橹弈?,董其昌題“梅花庵”匾額,陳繼儒作《梅花庵記》以紀念。

倪瓚

倪瓚,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又字玄瑛,號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閑仙卿、幻霞子、東海農(nóng)、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與黃公望、吳鎮(zhèn)、王蒙并稱“元代四大家”,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他的同父異母長兄,為當(dāng)時道教的上層人物。

倪家世居無錫祗陀里,為江南富戶,藏畫頗豐,他詩書畫三絕,好潔成癖。元末,他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二十余年,友人多為和尚、道士,或詩人、畫家。48歲后,開始信仰道教的全真教。明初朱元障,曾召倪瓚進京供職,他堅辭不赴,自題詩云:“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瓚家中,有一座藏書樓“清泌閣”,藏經(jīng)、史、子、集、佛經(jīng)、道籍千余卷,還藏有歷朝書法名畫,三國鍾繇的《薦季直表》、董源的《瀟湘圖》、李成的《茂林遠岫圖》、荊浩的《秋山圖》、米芾的《海岳庵圖》等,倪瓚對這些名作,潛心朝夕,心摹手追。其山水畫師法董源、荊浩、關(guān)仝、李成 ,晚年一變古法,用側(cè)鋒折帶皴畫山石,筆墨簡淡秀峭,章法布局別具一格,意境峭潔,言近旨遠,細品之得雋永之趣。他的作品,多以表現(xiàn)太湖遼闊曠遠的自然風(fēng)光為主。

倪瓚認為,繪畫要表現(xiàn)畫家的“胸中逸氣”,不求形似,自謂“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蹦攮懙淖髌?,集中提煉了文人畫中高逸與優(yōu)雅之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種清幽、潔凈、靜謐、恬淡、清瑩剔透的意境,他的作品,歷來被視為中國文人畫最高逸品的典范。

倪瓚于明洪武七年 陰歷十一月十一日死于夏府,享年74歲。

傳世作品有《江岸望山圖》、《竹樹野石圖》、《溪山圖》、《六君子圖》、《水竹居圖》、《松林亭子圖》、《獅子林圖》卷、《西林禪室圖》、《幽寒松圖》、《秋林山色圖》、《春雨新篁圖》、《小山竹樹圖》、《容膝齋圖》、《修竹圖》、《紫蘭山房圖》、《梧竹秀石圖》、《新雁題詩圖》等。有《水竹居圖》、《容膝齋圖》、《漁莊秋霽圖》、《虞山林壑圖》、《幽澗寒松圖》、《秋亭嘉樹圖》、《怪石叢篁圖》、《竹枝圖》等傳世,詩、書有《三印帖》、《月初發(fā)舟帖》、《客居詩帖》、《寄陳惟寅詩卷》、《與率度札》、《與良常詩翰》、《與慎獨二簡》、《雜詩帖》等,著有《清閟閣集》15卷?! ?/span>

李衎

李衎,字仲賓,元代畫家,號息齋道人,薊丘(北京)人,官至吏部尚書、拜集賢殿大學(xué)士,追封薊國公,謚文簡。  

李衎善畫枯木竹石,精雙鉤竹。墨竹師王曼卿、文同,雙鉤設(shè)色竹,師法李頗。他曾遍游山川,觀察各種竹子狀況,著有《竹譜》一書(《知不足齋叢書》收入七卷本),記錄他生平畫竹之經(jīng)驗,并對各類竹形色情狀有詳細記述。他敬竹子為“ 全德君子”,并將尊竹之情融入畫中,賦予生命。一枝一葉全在法度之中,日久胸有成竹,達到隨心所欲境界,主張畫竹“要辨老、嫩、枯、風(fēng)、雨、晦、明,一一樣態(tài)”(《竹譜詳錄》卷二),求畫者踏破門檻。

傳世作品有《竹石圖》、《續(xù)弘簡錄》、《滋溪集》、《松雪齋集》、《禮部集》、《文湖州竹派》、《梧竹蘭石四清圖》卷、《雙勾竹石圖》軸、《新篁圖》軸、《雙松圖》軸、《修篁樹石圖》軸、《紆竹圖》軸、《沐雨圖》軸、《墨竹圖》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移情寄興的元代書畫
中國花鳥畫賞析-----元代
中國傳世花鳥名畫(三)元代01
硯池滳音(十八)
品宋元名家筆下的墨竹
中國美術(shù)史——元代美術(shù)(適用教資教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