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要拿捏火候,就是告訴人們做事要把握分寸。彈琴唱歌,余音繞梁;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流水有回旋的余地,才會減少災難;江河有漲落的余地,才不至泛濫成災。因此,我們也可以把人生比作是一種生活的藝術,人生千萬不要裝得太滿,太滿了也就自然失去了生活的樂趣。
在文學藝術當中,“空筐”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常用的概念,藝術表達不能太滿,滿了就少了靈氣,周止庵在《宋四家詞選》中談如何作詞時說:“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文學藝術只有像“空筐”一樣,給作品留有一定的余地,才自然能夠豐富讀者的情感與想象空間。也就是說,搞藝術是必須要學會留“空白”的。
仔細想一下,也的確是如此。一件事情、一項事業(yè),只能有一個第一。如果總是把爭奪第一當作目標,這樣就容易患得患失,還不如去填充人生其他的空白處。比如:數(shù)學成績考不了第一,你可以在一些藝術方面去挖掘自己所存在著的潛質;自己沒有演員的天賦,也不要總去幻想當什么國際影星……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其自身的人生舞臺都是非常大的,許多地方都存有自己所發(fā)展的“余地”。
大千世界中,許多誘惑與煩惱都是沒有什么方法避免的,或者說世俗間的一切會讓你失去其真正的自我。虛與實,真與假,更多時候都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虛并非是真正的假,實也不一定代表的就是真。
任何事做到“適可”才是最好的。如果換一個積極的角度來詮釋這句話,就是一個人在得意的時候,給自己留條退路;一個人在失意的時候,給自己找條出路。這也正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凡事都不要做盡。
有一位老人,年已過了70,身體卻相當硬朗,聲如洪鐘,兩目有神。打12圈麻將眉頭也不皺一下。有人便請教這位老人家的養(yǎng)生之道,他就僅送出了一個字:“半。”
然而這個“半”字隱藏有什么深刻的意思呢?
老人家解釋說:“對于半的內在涵義,就是凡事不可做盡。比如,生活當中的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半飽是最理想;做事情,不要做到非常之累了才休息。中午睡一睡,三點半喝杯下午茶,黃昏歡樂時光輕松一下,都是好的安排,讓身體的狀況永遠得到調整。正如一輛汽車的汽油,經常保持半滿的狀態(tài)。切勿每次亮起紅燈才去添油,這樣就會十分傷車。喝酒也是,最過癮是半醉。半醉的時候,望出去的世界介乎真與虛之間,顯得十分的奇妙;如果全醉,就會自然會失去喝酒的意義?!?div style="height:15px;">
“半”還可放到做人處世的哲學高度,“半”就是知足常樂。人生不要強求十全十美,世間事,豈能盡如人意,有一半幸事,也應無憾了。人無完人,凡事留有余地才好,給人留半條后路,為自身積半點福,半點德,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老人家這“半”字學問,確實是非常有道理的。有些人活得不開心,整天怨天尤人,唉聲嘆氣,對于其中的原因其很多都是對人對事過度執(zhí)著,一定要最好,一定要完美,一定要十分。半點塵埃亦容不下,如此做人態(tài)度,必然事倍功半,還會傷身折壽。
如果能夠為抱半日安,笑玩人間,輕松自在,則自然多半分鐘可活一倍命。
兩千多年前的老子說過: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物極必反,事物太過壯大就會衰老,東西太過堅硬就容易折斷。他獨特的思想讓中國人堅信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道理。如今在西方也流行“半杯主義”,它與老子的處世之道可謂是不謀而合。
留耕道人《四留銘》里有這樣一句話:“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后悔者。高景逸所云: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如此推理,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樣的?!?div style="height:15px;">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不要把技巧使盡,才容易得以去還造物主;不要把俸祿用盡,以還朝廷;不要把財物占盡,以留百姓;不要把富貴享盡,以留給后代子孫。高景逸曾經說:“遇到事只要讓人一步,其道路自然就會有周旋的余地;辦事只要放得寬一點,自然就有其中的樂趣?!比绱送贫灾?,世上一切的事情都是同樣的。
古人所謂“工夫在詩外”,是說文人做詩的好壞往往在于他的學問與閱歷的深淺,而并不是只在于其詩文的本身。《三國演義》當中的孔明站在空城上嚇退幾十萬大兵,并不是說他有萬夫莫開的勇氣,而是因為他過去的神機妙算與自身的鎮(zhèn)定自如才嚇退敵兵。
古人說弓太滿則易折,對于一個人來說,為人處世也切忌全力以赴。要能夠做到給自己留一點余地、留一分輕松,這樣你就自然會多一分從容、多一分灑脫,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失敗了也不會全軍覆沒。你只需要用自身3/4的力量,這樣你就是一個永遠的成功與勝利者。
如果自己愿意多留給自己一分輕松,在追名逐利的空間里多抽出一點兒時間時不時地抬頭看一看藍天白云,追憶一下天真童趣,那么,心態(tài)就自然能夠變得更加的恬淡與平和。
友情提醒:凡事都要留下回旋的余地,掌握于分寸是“不說破”的境界,其實就是勵志文章瞎掰的境界,凡事都要留下回旋的余地和“不說破”風牛馬不相及,兩者之間的境界相差十萬八千里!“不說破”的境界就是“大自在”的境界?!按笞栽凇钡木辰缡郎蠠o人能及的神仙的境界。編者/單眼老表
感悟:能夠真正掌握于分寸之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分寸隱藏于何處,不是觸摸出來的,而是體會出來的。分寸不單純囿于“情”字,也不單純拘于“理”字,所謂通情達理者可識分寸,可見“分寸”二字就在情理之間。所以,要學會把握分寸,必須通人情、曉世故,有修養(yǎng)。把握分寸是人的一種綜合素質,是內在涵養(yǎng)與外在經驗的集中表現(xiàn)。“把握分寸,拿捏辦事火候?!闭f一說鬧著玩可以,真正做到的人鳳毛麟角……文/單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