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見樓頂一塊大匾,大書“清溪湘”三個大字。于是提出各人自選其中一字為題,-----只要將本字進行折分,組合,接一句“俗語”就算合題。二人奉命后本不敢占先,但乾隆一定要二人先說。其中那個比較秉直的臣子開口,我就這個“溪”字吧:
那個“寵臣”一聽,知道是在挖苦自已,那只得回應了,又見他先選了第二個字,自已只能選第三個字了(因為第一個字應該是“皇上”的,哪敢占先!)想了一想:
乾隆知道二人針鋒相對,只得自已出臺了,------最后只一個“清”字:
。。。。。。
劉夢金,字賢綬,號澧齋,江蘇泰州姜堰人,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武進士,二甲第一名傳臚及第,任臺灣總兵,副將。乾隆四十五年(1780),荷蘭洋匪數千人在澎湖作亂,滋擾洋面,弄得臺灣和福建沿海人民不得安寧。夢金率水師約兩萬人,剿匪后洋面得清,赴京引見,加一級。回任船隊緩行至淮安境界,后面又一隊官船破浪而來,因見前面官船行得很慢擋了水道不好前進,因而派人拿帖子來見劉夢金,要求讓道。劉夢金一看,見帖款名“紀昀”(曉嵐),但當時河道夾窄,船隊難以避讓,於是笑了笑寫了回帖一紙送回。紀曉嵐一看,只見上面寫了一則上聯(lián):
紀曉嵐一看知道,-----要讓道對上下聯(lián)就可。表面看來,對聯(lián)本身并很平常,只不過其中暗藏了機峰,-----櫓速(魯肅),帆快(樊噲)-----這不明擺著一文一武兩個古人名嗎?這讓他一時到難住了!又因是同一品級的文武之間,自知也不過相互開一頑笑而已,到真是沒了法兒。。。。。。
劉夢金見沒有回音,笑著吩咐扯起滿帆向南急馳而去。
紀曉嵐繼行到了杭州,無意中聽到一片絲竹之聲,恍然心誤起來,順筆寫下:
其中也暗喻一武一文兩個古人-----笛清(狄青),簫和(肖何),至此完滿對出了下聯(lián)。
有一官員姓蘇,雖然官聲并不太好,但天性好擺名流。他很欣賞蘇東坡,因而自取名“蘇西坡”-----意思是他和蘇東坡齊名!
偏偏當地一個文人和他作對,就是瞧他不起。這名文人平時好作詩,他的詩也有些奇特-----不是律絕之類,常寫成“三句半”共十七個字。特別是最后一句的兩個字常有點睛之妙。
於是他作了一詩如下:
官兒一見大怒,把他抓來,以他“悔辱官長”罪,一下打了十八大板。
這位文人又作起詩來:
官兒不肯罷休,想把他發(fā)配充軍。這事驚動了后堂官長夫人-----這位夫人頗有點“姿色”,一時起了“憐才”之`心,馬上對官兒說:讓我來問他兩句。夫人到了大堂,指著說:讓你再作詩一首,作得好就免罪。文人問:以何為題?夫人一指自已:以我為題吧!於是,文人又作起詩來:
詩剛作到此處,夫人心好歡喜!------詩中說她美貌,自然高興了。------接著最后兩字:
夫人氣得拂袖而歸!-----原來夫人本是一雙大腳,這也是夫人最忌的一點。-----你看:“橫”著“量”是“三寸”才多大的一雙腳呀!官兒一氣之下,將文人充軍發(fā)配到了南陽。
無巧不成書,文人的親舅在南陽,二人相見后,相互抱頭痛哭。文人立馬又發(fā)“詩興”:
本來二人四目應該是“四行”,他說是“三行”,怎么啦?----原來他舅舅是個獨眼!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