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中國哲學,從它那個通孔所發(fā)展出來的主要課題是生命,就是我們所說的生命的學問。它是以生命為它的對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來調節(jié)我們的生命,來運轉我們的生命、安頓我們的生命。這就不同于希臘那些自然哲學家,他們的對象是自然,是以自然界作為主要課題?!保沧谌骸吨袊軐W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特殊性問題》)
不僅新儒家這樣說,而且其他學派也差不多這樣說,起碼是不反對這樣說。因為,傳統(tǒng)的儒、道、釋三家學問確實大體如此。這里,說的是“主要課題”,并未否認其他課題,如社會的學問、政治的學問。
兩千多年來,學者們的求索嘔心瀝血,論著汗牛充棟。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學者們在闡述關于人生哲學問題時,又著重在“明德”。我們以兩位現(xiàn)代學者的研究成果為例證,窺一斑而見全豹。
一
上世紀末葉,馬王堆帛書與郭店竹簡先后出土,震撼學術界。有關專家紛紛投入到研究之中,其中龐樸先生撰寫、發(fā)表了多篇論文,產(chǎn)生廣泛影響。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收入《文化一隅》一書中的《三重道德》《三重道德論》。
龐樸先生認為,楚簡中《六德》一篇是講人倫道德的?!吧袼贡赜蟹驄D、父子、君臣”。無論何人,必然處于這三倫中的某一個位置,總共是“六位”。各位生民都有其相應的職責,稱為“六職”:“有率人者,有從人者;有使人者,有事人者;有教者、有受者。此六職也?!庇辛寺氊?,又必然會有相關的規(guī)范或標準,那便是“六德”:“圣智也,仁義也,忠信也。”楚簡明確說,義是君德,忠是臣德,智是夫德,信是婦德,圣是父德,仁是子德。
學者們公認《六德》是思孟學派的著作,那么在講人倫道德時為什么不用早已被先人說過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呢?龐樸先生認為,根據(jù)“天降大常,以理人倫”“……是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楚簡:《成之聞之》),“六德”便不能也不會只是特殊性的、只適用于家庭范圍內的瑣德細行,而必定是更一般的,是天道的直接延伸和顯現(xiàn),即圣智仁義之類。
應該說,此種解釋一般讀者是不大好理解的。事實上,龐樸先生也認為《六德》中位、職、德的搭配“顯得不那么通順”。我們只好說思孟學派企圖在理論上有所發(fā)展,但還不完整,不成熟。
楚簡的另一篇重要文獻是《五行》,與馬王堆帛書《五行》大同小異?!段逍小返谝徽麻_宗明義,曰:“仁形于內,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謂之行。義形于內,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謂之行。禮形于內,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謂之行。智形于內,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謂之行。圣形于內,謂之德之行;不形于內,謂之德之行。德之行五,和謂之德;四行和,謂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所謂“形于內”和“不形于內”,乃就天道而言。天道只有被人覺悟,才能成形于人心之中;如果未被人覺悟,沒能在人心中成形,只是被仿效于行為之中,那就是“不形于內”。形于內的“德”有五種:仁、義、禮、智、圣。其中,仁、義、禮、智可能雖沒有形于內,卻在實踐中有所體現(xiàn),那就只能稱為“行”,而不是“德之行”?!八男小笨偫ㄆ饋矸Q為“善”,而善是“人道”,還不是“天道”的“德”。據(jù)此,龐樸先生認為早期儒家已經(jīng)規(guī)定了“四行”乃為人之道,也就是人的社會道德,即社會人的行為規(guī)范或準則。
“圣”不同于仁、義、禮、智,它只能形于內而成圣德,不能不形于內而有圣行。所謂“五行”,是指仁、義、禮、智、圣均形于內的“德之行”?!拔逍小焙汀八男小彪m只一字之差,但卻有著根本的不同。二者的具體德目多所一致,但內涵和境界大不一樣。簡單地說,“四行”對天道還沒有覺悟,不形于內;“五行”則對天道已經(jīng)覺悟,形于內。也就是說,二者對天道的覺悟程度有本質的差別。如果,人了悟其所在社會不過是天地間的一點和一瞬,洞悉社會所謂善行不過是天道體現(xiàn)于一地與一時,覺解自己雖一粟于天地,卻可備萬物于我心,那么,此人遂能超出其所在的社會乃至一切社會,而“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所以,龐樸先生說“五行”是天地道德。
總之,龐樸先生認為,人首先是一個感性的自然存在,是家庭的一分子,然后是一個理性的社會存在,是社會的一分子,更后或同時是一個悟性的精神存在,是宇宙的一分子,一體而三位,三位而一體。與此相應,便有三套職責,包括有關的義務和權利,作為各個位置的使命。從而,也就會有三重道德,即人倫道德、社會道德、天地道德,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引導人們的思想,提高人們的境界。早期儒家已經(jīng)認識到,作為自然人和家庭一分子,應該有“六德”;作為社會人,應該有“四行”;而作為精神存在或宇宙人,還應該修習天道之“五行”,以求達到“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的境界。
二
與“三重道德”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四種境界”論。
馮友蘭先生研究關于生命的學問,融會貫通傳統(tǒng)的儒、道、釋三家學說及西方一些哲學思想,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寫就并出版了《新原人》一書,提出“四種境界”論,給后人以深刻啟發(fā)。
馮友蘭先生從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其意義是什么出發(fā),論證出“人生是有覺解底生活,或有較高程度底覺解底生活。這是人之所以異于禽獸,人生之所以異于別底動物的生活者”,并指出“有覺解是人生的最特出顯著底性質”。覺,是自覺;解,是了解。
人之所以有覺解,是因為有“心”?!坝杏X解是人的心的特異之處”。心,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大腦的活動;它還有一個要素,叫“知覺靈明”。馮友蘭先生雖然對王陽明的“靈明”說有所批評,但并未否定,而是冠以“知覺”而加以運用。所謂靈明,不過是心與天地萬物相通的那種特質,現(xiàn)代人稱之為精神,似乎并不能完全表達其神異與微妙。而所謂知覺,就是人清醒地自覺這種精神?!叭藢⑵渲X靈明,充分發(fā)展,即是‘盡心’”“盡心即知性”,不僅覺解天地萬物之性,而且覺解人性。
“人對于宇宙人生底覺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對于人底意義,亦有不同。人對于宇宙人生在某種程度上所有底覺解,因此,宇宙人生對于人所有底某種不同底意義,即構成人所有底某種境界?!瘪T友蘭先生認為,“境界”不僅指人的主觀覺解程度,而尤其是指宇宙人生對于人的意義。這里,把主觀精神與客觀世界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因而,“境界”才是可以被他者認知和評價的。
各人有各人的境界,嚴格地說,沒有兩個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不過,人們可以忽略其小異,而取其大同?!熬痛笸矫婵?,人所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為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p>
自然境界的人,其行為是“順才”或“順習”的?!绊槻拧奔础奥市浴薄_@里,把生物學上的性稱為才。習,指個人習慣,亦指社會習俗?!拌従?,耕田而食,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薄叭粘龆鳎杖攵?,不知天工,安知帝力?”遠古之人的心理狀態(tài),或說境界,似乎是一個混沌。他們對“帝之則”“天工”“帝力”不了解,也不覺有此法則。當然,他們并非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覺解,例如他們了解鑿井耕田是怎么一回事,也自覺是在鑿井耕田。只不過他們對宇宙人生的覺解的范圍很小,程度很低。應該說,自然境界是人的覺解程度最低的境界。馮友蘭先生認為,自然境界的人,不限于只能做價值低的事的人;在學問藝術方面能創(chuàng)作的人,在道德事功方面能有成的人,如果只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莫知其然而然”,那么其境界也是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的人,其行為的主要特征是“為利”的,是為自己的私利的。自然境界的人也有為私利的行為,但他們不自覺,也不了解為什么會有這種利己的行為。功利境界的人則不同,他們對“己”與“利”有清楚的覺解,自覺地或追求增加自己的財產(chǎn),或追求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或追求增進自己的名聲。馮友蘭先生認為,功利境界的人事實上也可能對他人有利,甚至有大利,例如秦皇、漢武的有些事業(yè)可以說是功在天下,利在萬世,但他們的出發(fā)點和設定的目的,是為自己的利,所以秦皇、漢武這樣的蓋世英雄,其境界還是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的人,其行為是“行義”的,或者說是為公的。義與利相反相成,求社會的利,求大多數(shù)人的利,就是行義。此境界之人,對人性已有較為完全的覺解,明了人性蘊涵有社會,個人是整體的一部分,人必于社會的“全”中始能有自己的發(fā)展。個人的發(fā)展必須在社會的制度及其間的道德的、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規(guī)律之中,并且本質上是為了促進社會的發(fā)展,是社會的發(fā)展的組成部分。
功利境界的人與道德境界的人兩相比較,前者以“占有”為目的,后者以“貢獻”為目的;前者是“取”,后者是“與”;前者即使“與”,最終仍在“取”,后者即使“取”,最終仍在“與”。
馮友蘭先生認為,普通行道德的事的人,其境界不一定是道德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出于天性或習慣,并未自覺,也可以行道德的事。功利境界的人為獲個人名利,也可能行道德的事。這兩類人所行道德之事,只是“合乎道德的行為”,而不是“道德的行為”。此論點可與上述《五行》的講“行”和“德之行”相對照。今人或可從中獲取重要啟發(fā)。
天地境界的人,其行為是“事天”的。此境界的人有最高層次的覺解,不僅了解社會的“全”,而且了解宇宙的“全”。他已知天,故完全知性,自己不僅是社會一部分,行為與社會有干系,對社會應有貢獻,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行為與宇宙有干系,對宇宙亦應有貢獻。此境界的人,是社會中堂堂正正的一個人,亦是宇宙中堂堂正正的一個人,“與天地參”“與天地比壽,與日月齊光”。天地境界還可細分為四個層次:知天、事天、樂天、同天。馮友蘭先生晚年撰文補充說,這是參考孔子自述得來的,說“五十而知天命”就是知天,“六十而耳順”就是順天命,也就是事天,“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同天。至于樂天,孔子自述時未涉及,但《論語》記載孔子“樂”的地方很多,多是指精神境界,即樂天。
人的境界不同,即對宇宙人生的覺解程度不同,其心理狀態(tài)自然不同,也就是普通所謂懷抱、胸襟或胸懷存在差別。同時,其舉止態(tài)度,表現(xiàn)于外者,亦不同。此不同的表現(xiàn),即道學家所稱“氣象”者之迥異。
人所面對及享受的世界有大小之別。境界高的人,面對、享受的世界大;境界低的人,面對、享受的世界小。這里的大小,不僅是指現(xiàn)實的、物質的層面,而更是指超越的、精神的層面。例如,一個境界很高的人,并不是說他已將世界所有美景看盡,已將世界所有美食嘗遍,而是說他能在精神世界里如莊子所云,“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天文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也常說宇宙,但他們所說乃是物質的宇宙。物質的宇宙雖然也是無限大,卻不是哲學中宇宙的“大全”。天文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對物質宇宙的了解,非常人所能及,甚至非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所能及,但如果他們不了解、不覺悟哲學的宇宙人生,沒有關于生命的“知覺靈明”,那么他們的境界可能只是功利境界。也就是說,他們只有知識層面的了解,而沒有精神層面的覺悟。在哲學家看來,精神的享受,遠遠大于知識的享受和物質的享受。
境界有久暫。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境界,可有變化。如某人有較高程度的覺解,已經(jīng)達到道德境界,但因“人欲”的牽扯,而不能常住于道德境界,會因人、因事、因時、因地退回到功利境界,甚至退回到自然境界??鬃拥拇蟮茏宇仠Y也不過“三月不違仁”,所以需要一種修養(yǎng)功夫,“以誠敬存之”,常住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坝镁础辈⒉皇墙K日靜坐,而是照常做該做的事,不過因為他有覺解,平常事對他都有“行義”“為公”的意義,所以他無論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專注于“行義”“為公”的意義,任何事對他也只有“行義”“為公”的意義,那么他即常住于道德境界中了。自然,一個人通過不斷的學習、修養(yǎng),提升自己的覺解程度,境界也會提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