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xué)目的】
1.掌握本類方劑的適用范圍。
2.掌握:小柴胡湯、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半夏瀉心湯*、大柴胡湯
3.熟悉:蒿芩清膽湯、葛根芩連湯
4.了解:防風(fēng)通圣散
【教學(xué)內(nèi)容】
【定義】
凡具有和解表里、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寒熱、表里雙解等作用,治療傷寒邪在少陽、肝脾不和、寒熱錯雜,以及表里同病的方劑,統(tǒng)稱為和解劑,屬于“八法”中的“和”法范疇。 【功用與適用范圍】 和解劑具有和解少陽、疏肝理脾、調(diào)和胃腸、表里雙解等作用。 其適應(yīng)證除了用于傷寒邪在少陽以外,還可以用于治療少陽濕熱證,肝脾不和證,腸胃不和證,寒熱互結(jié)證,少陽陽明合病等病證。另外,因虐疾一病,有寒熱往來之證,前人有“瘧屬少陽”之論。故治瘧之劑亦屬于和解劑之范圍。 【分類】 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感邪有輕重、體質(zhì)有強弱、病證有差異、表里同病,故本章方劑根據(jù)其功效的不同分為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腸胃、表里同病四類。 【注意事項】 1.和解劑雖然比較平穩(wěn),但終究是祛除客邪,調(diào)其偏盛的方劑。若邪在表,或邪已入里,而不在半表半里,誤用和解劑后,可貽誤病情,甚至引邪入里,或變生他證。 2.臟腑極虛,氣血不足之寒熱不宜使用和解劑。 3.七情內(nèi)傷,肝脾不調(diào)治宜配合思想開導(dǎo)。 8.1和解少陽 少陽病是《傷寒論》六經(jīng)病證之一,從其部位來說,少陽病是病邪已離太陽之表,尚未進入陽明之里,而在半表半里。和解少陽劑適用于邪在足少陽膽經(jīng),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以及口苦、眼干、目眩等。配伍特點是解表藥與清里藥同用,祛邪藥與扶正藥同施,以達到和解表里,調(diào)節(jié)寒熱的目的。常選用柴胡、黃芩、半夏、青蒿等為主組合成方。代表方如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 【來源】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命名】 小柴胡湯是以方中主藥柴胡而命名,具有和解少陽之功,之所以稱為小柴胡湯,是與大柴胡湯相對而言。 【組成與方解】 柴胡——疏邪透表 ?。ň?/strong> 黃芩——清泄少陽郁熱 (臣)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嘔 ?。ㄗ簦?/span> 人參、大棗——益氣健脾 ?。ㄗ簦?/span> 甘草—— 調(diào)和諸藥 (使) 本方為和解少陽病證之主方,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 少陽屬半表半里,傷寒之邪內(nèi)傳少陽,邪正相爭,故往來寒熱;少陽經(jīng)脈布于胸脅,邪入少陽,經(jīng)氣樞轉(zhuǎn)不利,故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少陽屬肝木,木火上擾則心中煩擾;膽氣犯胃,則時時欲嘔;熱邪內(nèi)蘊,膽氣上溢則口苦;熱耗津液則咽干;肝開竅于目,肝膽相表里,風(fēng)熱上擾則癥見目眩。 所謂婦人傷寒,熱入血室,多指婦人感受風(fēng)熱或風(fēng)寒之邪,若正值月經(jīng)來潮或月經(jīng)將凈,或產(chǎn)后失血,血海空虛,外邪余熱乘虛而入,與正氣相搏于血室;因此,可見寒熱往來,口苦,咽干,目眩,心煩喜嘔等少陽證。瘧疾、黃疸等證邪正相爭于半表半里也可見有少陽證。 綜上所述,以上病機為邪爭少陽,樞機不利。治療當(dāng)和解少陽。 方中柴胡為少陽之專藥,清輕升散,透達少陽半表半里之邪,疏解氣機之壅滯,為君藥;黃芩苦寒,清泄少陽半里之郁熱,與柴胡相配,一散一清,清透并用,外解半表之邪,內(nèi)清半里之熱,共解少陽之邪,以除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中煩熱等證,為方中臣藥;半夏、生姜為佐調(diào)理胃氣,降逆止嘔,加強君臣攻邪之力,柴胡配半夏,猶能升清降濁;人參、大棗為佐藥,甘草為使藥,益胃氣,生津液,和營衛(wèi),扶助正氣,以補其虛,一方面助祛邪,另一方面防止邪氣入里。生姜配大棗,更可調(diào)和營衛(wèi)。如此配合,寒溫并用,升降協(xié)調(diào),扶正祛邪,有疏利三焦,調(diào)達上下,和暢氣機的作用,以祛邪為主,兼顧正氣,以治療少陽為主,兼和胃氣。 “少陽機樞之劑,和解表里之總方。”(柯韻伯) 【配伍特點】 祛邪扶正藥相配伍,以祛邪為主。 【功用】 和解少陽 【主治】 1. 傷寒少陽證。 2.婦人傷寒熱入血室,以及瘧疾,黃疸等雜病見少陽證者。 【臨床運用】 1.本方主治少陽證,以往來寒熱,口苦咽干,胸脅苦滿,舌苔薄白,脈弦為辨證要點。運用較為廣泛。 【使用注意】 1.上實下虛或肝火偏旺者,服用本方后可出現(xiàn)頭痛,目弦,或齒齦出血等癥狀,故不宜服用。平素陰虛吐血或有肝陽上亢之高血壓病者,亦不宜服用。 2.服用本方后則表里和,汗出而解。有些患者由于正氣較虛,服用本方后往往見到暫時的發(fā)熱,惡寒,戰(zhàn)汗現(xiàn)象,臨床運用時要告訴患者。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同, 更加黃芩生姜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蒿芩清膽湯 【來源】 《重訂通俗傷寒論》 【命名】 主藥與功用命名。 【組成與方解】 青蒿腦 ----清透少陽邪熱 君 青子芩----清膽熱,并能燥濕 君 淡竹茹----清熱化痰止嘔 臣 仙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 臣 碧玉散、 赤茯苓----清熱利濕 臣 生枳殼 ----下氣寬胸,除痰消痞 佐 陳廣皮----理氣化痰,寬胸暢膈 佐 濕熱痰濁之邪郁于少陽膽經(jīng),正邪分爭,少陽氣機不暢,膽火內(nèi)熾,則寒熱如瘧,寒輕熱重,胸脅脹痛,口苦胸悶。膽熱犯胃,胃失和降,故見吐酸苦水,甚則干嘔呃逆。病在少陽,濕熱痰濁為患,故舌紅苔白膩,或間見雜色,脈數(shù)而右滑左弦。故治以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方中青蒿腦(即青蒿新發(fā)之嫩芽)苦寒芳香,既清透少陽邪熱,又芳香辟穢化濕;黃芩苦寒,清泄少陽濕熱,兩藥相伍,既透邪外出,又內(nèi)清濕熱,并為君藥。竹茹清膽胃之熱,化痰止嘔;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兩藥配伍,兩藥配伍加強化痰止嘔之功;碧玉散(滑石、青黛、甘草)、赤茯苓清熱利濕,導(dǎo)濕熱下泄,俱為臣藥。枳殼下氣寬中,消痰除痞;陳皮理氣化痰寬胸,為佐藥。諸藥相伍,使?jié)袢崆鍤鈾C通利,少陽樞機得運,脾胃氣機得和,自然寒熱解,嘔吐平,諸癥悉除。 【功用】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主治】少陽濕熱痰濁證。 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胸悶,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粘,甚則干嘔呃逆,胸脅脹痛,舌紅苔白膩,或間夾雜色,脈數(shù)而右滑左弦。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 本方適用于膽熱犯胃,濕熱痰濁中阻所致病證,屬熱重于濕者。以寒熱如瘧,寒輕熱重,胸脅脹悶,吐酸苦水,舌紅苔膩,脈弦滑為證治要點。 2.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寒涼,素體陽虛者慎用。 3.隨證加減 若嘔多,可加黃連、蘇葉以清熱止嘔;濕重,可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厚樸以化濕濁;若小便不利,可加車前子、澤瀉、通草以清利濕熱。 蒿芩清膽枳竹茹,陳夏茯苓加碧玉, 熱重寒輕痰濕挾,胸痞嘔惡總能除。 8.2調(diào)和肝脾 調(diào)和肝脾劑,適用于肝氣郁結(jié),橫犯脾胃,或脾虛不運,影響肝不疏泄,而致胸悶胸痛,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泄瀉,甚則寒熱往來之肝脾不和證。配伍特點是疏肝藥與健脾藥同用,如柴胡、枳殼、陳皮、香附、白術(shù)、茯苓、甘草等,因肝藏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脾不和,必然影響血的生成與運行。所以,本類方劑中常配伍養(yǎng)血和血之品,如當(dāng)歸,白芍。代表方為四逆散、逍遙散。 四逆散* 【來源】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命名】根據(jù)主治病證來命名,本方能治陽氣內(nèi)郁所致的四肢厥逆證。劑型為散,故名四逆散。 【組成與方解】 柴胡——透邪升陽以舒郁 君 芍藥——益陰養(yǎng)血以柔肝 臣 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jié) 佐 炙甘草——甘溫益氣以健脾 使 本方主治“少陰病,四逆之證”。四逆,即手足不溫也,是因陽氣被郁,不得到達四末,致使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而成四肢厥逆?;蛴捎诟纹⒉缓停斡艋療?,影響于脾,脾土壅滯不運。脾主四肢,故肝氣郁滯,脾土不運亦可導(dǎo)致陽氣不能敷布于四肢而為厥逆。這種厥冷的特點是冷不過肘膝。 肝脾不和,氣郁不暢,故可見脘腹脅痛之癥,脾胃失運,不能升清降濁,故可見泄利之癥,肝脾氣滯有下重之感。 本方證病機為熱邪郁閉于里,故治療當(dāng)透邪解郁,又有肝氣郁滯,故又需要疏肝理脾。 方中用柴胡入肝膽經(jīng),長發(fā)陽氣,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為君藥。白芍斂陰養(yǎng)血柔肝為臣,與柴胡相配,以斂陰和陽,條達肝氣,且可使柴胡升散而無耗陰傷血之弊。佐以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jié),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疏暢氣機之功,并奏升清降濁之效;與白芍相配,又有理氣和血,使氣血調(diào)和。甘草,調(diào)和諸藥,益氣和中,為使藥。四藥互配,使邪(肝脾不和)去郁(郁熱)解,氣血調(diào)和,清陽得升,四逆自愈。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少陰病,四逆之證。 【臨床運用】 本方原治少陰病陽郁之四逆證,但后世已經(jīng)發(fā)展了它的使用范圍,臨床上,凡肝郁證見四肢厥逆,或肝脾不和,以致脘腹脅肋疼痛,都可應(yīng)用。 【注意事項】 四肢厥逆的原因不一,本方只能用于陽氣內(nèi)郁所致的厥逆較輕者,其他厥逆均不可誤用。 四逆散用柴胡芍,枳實甘草四味藥, 此是陽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逍遙散* 【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命名】 根據(jù)治療后的效果和患者的舒暢感覺來命名。 【組成與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 君(使) 當(dāng)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 臣 白術(shù)、茯苓——健脾祛濕,運化有權(quán),氣血有源 佐 炙甘草——益氣補中,緩肝之急 佐 生姜——溫胃和中 佐 薄荷——助柴胡散肝郁 佐 本方為肝郁血虛,脾失健運之證而設(shè)。癥見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干咽燥,神疲食少,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作脹,脈弦而虛者。 肝脾與氣血有密切的關(guān)系,肝郁則氣滯,肝郁則可乘脾,以致脾虛,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可導(dǎo)致血虛——肝郁血虛。 脾虛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或素體血虛,也易導(dǎo)致肝氣的郁滯,因為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肝主藏血,肝血不足則氣有余,而見肝氣不舒之證——血虛肝郁。 由此可見,肝郁與脾虛、血虛互為因果。 肝膽相表里,其經(jīng)布胸脅,病則經(jīng)氣不舒,故見少陽之往來寒熱,肝郁則見脅痛乳脹,頭痛目弦,口燥咽干等證。由于肝脾不和,氣滯血虛而致月經(jīng)不調(diào);肝脾不和,脾失健運,而見神疲食少。脈弦而虛則是肝郁血虛的表現(xiàn)。 針對肝郁血虛,脾失健運的病機,治療當(dāng)宜疏肝養(yǎng)血并顧,兼以健脾。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當(dāng)歸、芍藥養(yǎng)血柔肝,尤其是當(dāng)歸,氣味芳香可以行氣,味甘可以緩急。三藥配合應(yīng)用一方面可以使氣機調(diào)達,一方面養(yǎng)肝血,補肝陰。用之以補肝體和肝用,使肝氣得疏,肝血得補,則氣血調(diào)和,才能更好的發(fā)揮肝的疏泄功能,符合肝體陰用陽之旨。是為方中的一組主藥。方中又配伍白術(shù)、茯苓補中調(diào)脾,一方面健脾以化生氣血,另一方面使脾強而肝不能乘之,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dāng)先實脾。”之意。又有燒生姜溫中散寒,以復(fù)脾之健運之功,三藥為輔藥。加入少量薄荷,助柴胡疏散調(diào)達。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虛得養(yǎng),脾虛得補,諸證自愈。 【配伍特點】 氣血兼顧,肝脾并治 【功用】 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所致諸證 【臨床運用】 本方為調(diào)和肝脾的常用方劑,無論婦科或內(nèi)科,凡屬于肝郁血虛,脾虛胃氣不和者皆可選用本方治療。臨床以兩脅作痛,神疲食少,脈弦而虛為辨證要點。 【煎法】要注意生姜是用燒過的。 逍遙散用當(dāng)歸芍,柴苓術(shù)草加姜薄, 疏肝理脾兼養(yǎng)血,丹梔加入熱能排。 痛瀉要方* 【來源】 《丹溪心法》 【命名】根據(jù)作用與癥狀命名 【組成與方解】 炒白術(shù)----補脾燥濕 君 炒芍藥----柔肝緩急止痛 臣 炒陳皮----理氣燥濕,醒脾和胃 佐 防風(fēng)----疏肝舒脾,勝濕止瀉 佐使 痛瀉之成因頗多,本方證由土虛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運化失常所致。其特點是瀉必腹痛,瀉后痛減。多見于脾虛肝郁而性情急躁的病人,每因情緒影響而發(fā)作。肝主疏泄,脾主運化,相互協(xié)調(diào),則氣機通暢,運化自如。若脾氣虛弱,肝郁不達,肝脾必不和諧,則脾之升降,運化,小腸之受盛,大腸之傳導(dǎo)均失之以常。脾虛故瀉,肝郁故痛,肝脾脈在兩關(guān),肝脾不和,故其脈兩關(guān)不調(diào),弦主肝實緩主脾虛;舌苔薄白,亦為脾虛之征,除痛瀉外,有時并見食欲不振,脘腹微脹,大便中挾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均由脾虛肝實所致。痛瀉由肝旺脾虛所致,病機為肝郁脾虛,挾有濕邪,治療當(dāng)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方中重用白術(shù)苦甘而溫,補脾燥濕以治土虛,是為君藥。白芍酸寒,柔肝緩急止痛,與白術(shù)相配,于土中瀉木,故為臣藥。陳皮辛苦而溫,理氣燥濕,健脾和胃,為佐藥。尤妙在防風(fēng)專入肝脾二臟,辛能散肝郁,正如《素問·藏氣法時論》所說: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香能舒脾氣,且為脾經(jīng)引經(jīng)藥,其性升浮,能勝濕止瀉,故兼具佐使之用。四味相合,使脾健肝舒,氣機調(diào)暢,痛瀉自止。有補緩之中寓有疏散的配伍特點,方主痛瀉之治,故以“痛瀉要方”名之。 【功用】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主治】脾虛肝郁之痛瀉。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舌苔薄白,脈兩關(guān)不調(diào),左弦而右緩者。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 本方為治土虛木乘之痛瀉要方。以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脈左弦而右緩為證治要點。 2.隨證加減 久瀉者,脾氣虛餒,清陽下陷,可加升麻以升陽止泄;舌苔 黃膩者,濕久郁熱,可加黃連以清熱。 痛瀉要方用陳皮,術(shù)芍防風(fēng)共成劑, 腸鳴泄瀉腹又痛,治在瀉肝與實脾。 8.3調(diào)和腸胃 調(diào)和腸胃劑,適用于邪犯腸胃,寒熱夾雜,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滿,惡心嘔吐,脘腹脹痛,腸鳴下利等證。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飲食從口攝取后,經(jīng)食管下輸?shù)轿负托∧c消化吸收,通過大腸將所剩的糟粕排除體外,這種自上而下的過程,稱為“胃主降濁”。受納腐熟水谷是胃的功能,運化輸布水谷精微則屬于脾的職責(zé)。脾將水谷精微輸送到肝、心、肺等臟腑才能轉(zhuǎn)化為氣血津液等。脾這種自下而上的輸布作用稱為“脾主升清”。所以,脾胃病變多見腹痛,吐瀉等癥。如脾胃功能失調(diào),出現(xiàn)寒熱虛實夾雜證,常選用半夏、干姜、黃連、黃芩、人參、大棗等。配伍特點是辛熱藥和苦寒藥同用,滋補藥與溫清藥共施,以解除臟腑的寒熱,調(diào)節(jié)臟腑的盛衰。代表方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 【來源】 《傷寒論》 【命名】 本方以主藥和功效命名,方中以半夏為主藥,有解除心下痞滿之效,故名半夏瀉心湯。 【組成與方解】 半夏----散結(jié)除痞、降逆止嘔 君 干姜----溫中散寒 臣 黃連、黃芩——苦寒降泄除其熱 人參、甘草、大棗——甘溫益氣補其虛 佐使 本方原治小柴胡湯證誤用下劑,損傷中陽,外邪乘機而入,寒熱互結(jié),而成心下痞。邪在少陽當(dāng)宜和解,不宜攻下,誤下則圖傷其中氣,少陽之邪進一步乘虛內(nèi)陷,結(jié)于心下,而形成痞證。心下,便是胃脘。痞,即閉塞不通之意,患者感覺胃脘滿而不痛,按之濡(患者自述胃脘痞滿,但以手按之,則軟而不硬)。此時認為是無形之邪氣陷入于里,但還沒有與有形之物相結(jié)成實,故患者只述痞滿而不痛。心下痞即是胃脘有堵塞不適之感。 痞有寒熱之分,本方證之痞,乃是寒熱錯雜之邪結(jié)于中焦,影響了氣的升降出入,結(jié)于心下而成。 本方證除了見有心下痞的癥狀外,還可以見到干嘔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數(shù)。 中氣受傷,則胃的降濁與脾的升清功能均受到影響,以至于濁陰不得下降,清陽不能上升。上則為嘔吐不止,下則為腸鳴下利。 本方證之痞為無形寒熱錯雜之氣結(jié),而且又兼有嘔吐下利之證。由此可知,其病機為胃氣不和,寒熱互結(jié),氣不升降,故用寒熱同施,辛開苦降之法,以和胃降逆,開結(jié)除痞。辛能散能行,氣得熱能散,得寒則聚,故方中用辛溫的半夏消痞除結(jié),半夏又能降逆止嘔,配伍辛溫之干姜助半夏溫胃和中,二藥配伍辛開散結(jié)而除痞的作用尤強。本證為寒熱錯雜之證,除了有寒象之外,還有熱證,所以方中配伍黃芩、黃連性寒苦降之品以泄熱。 四藥合用以辛開苦降,寒熱共投,陰陽并調(diào)以治寒熱錯雜之痞。以上為一組祛邪藥。 方中又配有人參、甘草、大棗補益脾胃,助其健運之功,使本方又成為補瀉兼施的方劑。此三藥并非專為不虛而設(shè),更主要的是使脾胃健運,氣機舒暢,以助消痞之力。甘草還有調(diào)和之功。以上一組為扶正藥。 七藥相配,寒熱并用,辛開苦降,補氣和中,自然邪去正復(fù),氣得升降,諸證悉平。 設(shè)問? 痞為閉塞不通,癥見痞滿,用人參、甘草、大棗滋補之品,是否增加痞滿? 本方證是小柴胡湯證誤用下法后,損傷脾胃功能,邪氣內(nèi)陷寒熱錯雜結(jié)于心下之氣痞,誤下后必然損傷脾胃,脾胃不運而致痞,故用人參、甘草、大棗健脾以消痞,這符合《內(nèi)經(jīng)》所說的“塞因塞用”的治療原則。此外,方中重用了半夏、干姜辛開溫燥之品,易傷脾胃之陰;又配伍苦寒之黃芩、黃連易傷脾胃之陽,故用人參、甘草、大棗以佐之,養(yǎng)胃健脾,以護氣虛。如此配伍實為得當(dāng)。 【配伍特點】 辛開苦降,寒熱并用,陰陽同調(diào),補瀉兼施 【功用】 和胃降逆,開結(jié)除痞 【主治】 寒熱互結(jié)之痞證 【臨床運用】 1.本方是對誤下傷中,邪犯于胃,胃失和降,寒熱互結(jié),心下痞而設(shè)。但在臨床上痞證并非均是誤下而成,凡因脾胃功能紊亂,陰陽失調(diào),上下不通,阻礙氣機的升降,均可致痞,若屬于寒熱互結(jié)錯雜之證者,即可用本方治療。以痞滿而痛,腸鳴吐利,苔薄黃而膩為辨證要點。 2.近代用本方治療急性胃腸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酸過多的潰瘍病而有上述癥狀者。 半夏瀉心配芩連,干姜草棗人參行, 辛甘苦溫消虛痞,治在調(diào)陽與和陰。 8.4表里雙解 解表藥配合瀉下藥、溫里藥等藥為主組成,具有表里同治作用,治療表里同病的方劑,統(tǒng)稱為表里雙解劑。適應(yīng)于表里同病。 主要是根據(jù)表里同病的性質(zhì)不同將本類方劑分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溫里三類。 使用注意: 1.必須具備既有表證,又有里證者,方可應(yīng)用。 2.辨別表證與里證的寒、熱、虛、實,然后針對病情選擇適當(dāng)?shù)姆絼?/span> 3.分清表證與里證的輕重主次,而后權(quán)衡表藥與里藥的比例。 大柴胡湯* 【來源】 《金匱要略》 【命名】與小柴胡湯相對而言。二者作用不同。 【組成與方解】 柴胡 君 和解清熱,以除少陽之邪 黃芩 臣 大黃、枳實――瀉陽明熱結(jié)、行氣消痞 臣 芍藥――緩急止痛 佐 半夏、生姜――降逆止嘔 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 使 本方為少陽兼有陽明病而設(shè)。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少陽病未解。 郁郁微煩----里有熱,熱郁則煩,其里熱程度較小柴胡湯證重。 嘔不止----少陽病未解,膽氣犯胃,胃失和降。又因邪入陽明化熱成實,氣機被阻,腑氣不通,氣滯于中,升降不利,胃氣止逆。較小柴胡湯喜嘔為重。 心下痞硬滿痛,大便秘結(jié),苔黃----邪入陽明化熱成實。 協(xié)熱下利----氣滯于中,升降不利,里熱下迫,清陽不升。 本方證既有少陽不利(為主),又有陽明熱結(jié),治療當(dāng)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 方中用柴胡、黃芩相配和解清熱,以除少陽之邪,是為少陽病未解,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而設(shè),柴胡為君,黃芩為臣;大黃、枳實內(nèi)瀉熱結(jié),行氣消痞,是為陽明熱結(jié)于心下之痞硬滿痛,大便不解,嘔不止,郁郁微煩而設(shè),也為臣藥;以上四味是方中主要組成部分。加為少陽化熱,膽熱及肝,故方中又配伍了白芍酸寒,土中瀉木,助柴芩清肝膽之熱,而且白芍配大黃又可以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可以理氣和血,以除心下急痛;胃氣上逆,濁陰不降,故又配伍半夏和胃降逆止嘔,且重用生姜以和胃,與半夏相配止嘔作用更強,共為佐藥;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大棗又可和中益脾,與芍藥同用酸甘化陰,既可防熱邪入里傷陰之虞,又可緩和枳實、大黃瀉下傷陰之弊,為佐使之用。 不難看出,大柴胡湯是由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亦是小柴胡湯與小承氣湯兩方加減化裁而來。既用了和解法,又用了下法,這樣配伍,使本方和解少陽之功首著,瀉下陽明之力則緩,用于少陽初入陽明之證頗為適合。因為方中僅用了承氣中的枳實、大黃二物,其瀉下作用已緩,又配伍了白芍、大棗則其瀉下之力更緩,故就其瀉下之力而言,是為緩下之劑。 方中為什么去小柴胡湯中的人參、甘草二藥? 因本方證里不虛,故不用。且恐參、草緩中留邪,反阻礙攻邪的作用。 又因為病在心下,痞硬滿痛未涉及全腹,陽明又未成大實,故方中僅用承氣之半,未用厚樸、芒硝,其意在于清除熱結(jié),而不在急下。 少陽病中禁用“汗”“吐”“下”三法,此則為何少陽用下法? 仲景之禁下者,乃因邪在少陽未入里成實也,誤下之則傷及氣血引起驚悸之證。而大柴胡湯證,乃少陽兼陽明病,已有里熱成實之征,故不能循少陽禁下之說,此即“里證已具,不可專外”之意,故必于和解之中加入下藥以利之,使表里兩解。“有斯病用斯藥。” 【配伍特點】 和解少陽之中寓內(nèi)瀉陽明之用,既不違背少陽禁下之旨,又表里同治,使少陽陽明得以雙解。 【功用】 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 【主治】 少陽、陽明合病 【臨床應(yīng)用】 1.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下滿痛,嘔吐,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為證治要點。 2.若黃疸者,加茵陳、梔子以清熱利濕退黃;脘腹痛劇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發(fā)行氣活血止痛;結(jié)膽石患者,可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雞內(nèi)金等以化石。 3.本方現(xiàn)代常用治療急性胃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等疾病,而有上述見癥者,用本方為基礎(chǔ)加減治療。 大柴胡湯用大黃,芩枳夏芍棗生姜, 少陽陽明合為病,表里雙解此方良。 防風(fēng)通圣散 【來源】 《宣明論方》 【命名】 以作用命名,王泰林:“此為表里、氣血、三焦通治之劑”;“汗不傷表,下不傷里,名曰通圣,極言其用之效耳”。 【組成與方解】 麻黃、防風(fēng)、荊芥、薄荷----疏風(fēng)解表 解表 大黃、芒硝----瀉熱通便,導(dǎo)熱從大便而出 滑石、山梔----清熱利濕,導(dǎo)熱從小便而出 清熱、瀉下 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瀉肺胃之熱 川芎、當(dāng)歸、白芍----養(yǎng)血和血 白術(shù)、甘草----益氣和中,甘草又能調(diào)和諸藥。 補益 對于風(fēng)熱壅盛,表里俱實之證,治當(dāng)疏散風(fēng)熱以解表邪,瀉熱攻下以除里實。方中薄荷、防風(fēng)、荊芥、麻黃疏風(fēng)散表,使表邪從汗而解;大黃、芒硝瀉熱通便,蕩滌積滯,使實熱從下而去。兩組藥物相配,既可表散外邪,又能瀉熱除實,解表攻里,表里同治,為主中主要藥物。梔子、滑石清熱利濕,與芒硝、大黃相伍,使里熱從二便分消;石膏辛甘大寒,為清泄肺胃之要藥,連翹、黃芩苦寒,為清熱解毒瀉火這要藥,桔??嘈列云剑沙尾匡L(fēng)熱,清利頭目,四藥合用,以清解肺胃之熱?;馃嶂埃蒲臍?,汗下并用,亦易傷正,故用當(dāng)歸、芍藥、川芎養(yǎng)血和血,白術(shù)健脾燥濕,甘草和中緩急,又能調(diào)和諸藥,以上均為輔助藥物。煎藥時加生姜三片,意在和胃,與白術(shù)、甘草相配,尚有健脾和胃助運之功。通過以上配伍,使汗不傷表,清、下不傷里,達到疏風(fēng)解表,瀉熱通便之效,故名曰通圣。 【功用】疏風(fēng)解表,瀉熱通便。 【主治】風(fēng)熱壅盛,表里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并治瘡瘍腫毒,腸風(fēng)痔漏,丹斑癮疹等。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 本方主治表里俱實之證,以憎寒壯熱,口苦咽干,二便秘澀,苔黃,脈數(shù)為證治要點。 2.使用注意 虛人及孕婦慎用。 3.隨證加減 若表證較輕,可酌減解表藥之量,或減去麻黃;內(nèi)熱不甚者,去石膏;無便者,可去大黃、芒硝;有痰嗽者,加姜半夏;體質(zhì)壯實者,去當(dāng)歸、白芍、白術(shù)等扶正之品。 4.現(xiàn)代應(yīng)用 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散發(fā)性腦炎,大葉性肺炎,高脂血癥,斑禿,蕁麻疹,鼻竇炎,瞼緣赤爛,角膜潰瘍等辨證屬于風(fēng)熱壅盛,表里俱實者。 防風(fēng)通圣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 甘桔芎歸膏滑石,薄荷芩術(shù)力偏饒, 表里交攻陽熱盛,外科瘍毒總能消。 解表清里 解表清里劑,適應(yīng)于表證未解,里熱已熾的證候,亦即既有表寒或表熱的癥狀,又見里熱之證。常用解表藥如麻黃、桂枝、葛根、荊芥、柴胡等,配伍清熱藥如黃芩、黃連、石膏、黃柏等,共同組方,代表方如葛根芩連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 【來源】《傷寒論》 【命名】以方中主要藥物命名。 【組成與方解】 葛根――解表清熱,升陽止利 君 黃芩、黃連――清熱燥濕,厚腸止利 臣 甘草――甘緩和中,協(xié)調(diào)諸藥 佐使 本方是為傷寒表證未解,誤下以致邪陷陽明,遂成熱利而設(shè)。 身熱口渴,胸脘煩滿,舌紅苔黃,脈數(shù)----表邪未解,里熱已成,表里俱熱。 下利臭穢,肛門灼熱-----熱邪內(nèi)迫,大腸傳導(dǎo)失司。 喘而汗出----肺與大腸相表里,里熱上薰于肺則作喘,外蒸肌表則汗出。 脈促----表邪未盡陷里,正氣又已受傷,雖抗邪外出之勢,但乏鼓邪外出之力,邪正急劇相搏,以致血行疾速。 本證表證未解而里熱熾,故治當(dāng)外解肌表之邪,內(nèi)清胃腸之熱。方中重用葛根為君藥,葛根辛甘而涼,入脾胃經(jīng)。陽明外主肌肉,內(nèi)胃腑,故能發(fā)表解肌,以外解在表之邪;又其氣輕浮,最能升發(fā)而脾胃清陽之氣而止瀉利,使表解里和。“氣輕質(zhì)重”。先煮而后納諸藥,則“解肌之力優(yōu)而清中之氣銳”,故用此“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張元素)。里熱熾盛,又用黃芩、黃連厚腸胃而止下利,其性寒能清胃腸之熱,味苦可燥胃腸之濕,腸中濕熱邪除則下利可止,為臣藥;甘草甘緩和中,協(xié)調(diào)諸藥,凋節(jié)表里,共成解肌清熱之劑,為使。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外感表證未解,熱邪入里。 【臨床運用】 1.本方是治療身熱不利之代表方,雖能清里解表,但以清里熱為主,故對熱痢,熱瀉,不論有無表證,皆可用之。具體運用以身熱下利,苔黃,脈數(shù)為證治要點。若兼嘔吐,可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嘔;挾食滯者,加焦山楂以消食;腹痛者,加木香、白芍以行氣緩急止痛。 2.急性腸炎見有發(fā)熱口渴,瀉下臭穢,尿短而赤,肛門灼熱,苔黃膩,肪滑數(shù)之濕熱證,可酌加銀花、車前子以清熱利濕。 3.現(xiàn)代常用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見有發(fā)熱腹痛,下痢膿血,里急后重,苔黃脈數(shù)者,可酌 加銀花、白頭翁、木香等以清熱解毒,行氣治痢。 葛根黃芩黃連湯,再加甘草共煎嘗, 邪陷陽明成熱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小結(jié) 和解劑按功用分為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寒熱、表里雙解四類。 小柴胡湯:為和解少陽的基本方,主治傷寒少陽證,以及婦人熱入血室、 虐疾、黃疸證屬少陽者。 蒿芩清膽湯:具有清膽利濕,和胃化痰之功,用于治療少陽證兼有濕熱 證。典型癥狀為寒熱如虐,熱重寒輕。 四逆散: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用于治療陽氣內(nèi)郁不能外達而 致四逆之證(手足不溫,以冷不過肘膝為特征)。 逍遙散:疏肝解郁,健脾養(yǎng)血。用于治療肝郁血虛脾弱之證。如果因肝郁血虛時久,生熱化火,可在方中加丹皮清血中伏火,梔子清肝熱,并導(dǎo)熱下行。 痛瀉要方:補脾柔肝,祛濕止瀉。用于治療肝郁脾虛所致之瀉泄。 半夏瀉心湯:和胃降逆,開結(jié)消痞。用于寒熱 互結(jié)于中焦,升降失常的 病證。主治中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于中焦而致的痞、嘔、下利。 大柴胡湯:功能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主治少陽陽明合病。 防風(fēng)通圣散:疏風(fēng)解表,通里清熱,主治風(fēng)熱壅盛,表里俱實之證。是解 表、清里、攻下三法集于一方。 葛根芩連湯:外解肌表之邪,內(nèi)清腸胃之熱,主治熱利而表邪未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