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詩詞寫作中的“引句成詩”漫談(修改稿)

詩詞寫作中的“引句成詩”漫談(修改稿)

芙蓉書閣|鄧旺林

“引句成詩”和本人所說的“一句多用”或“一聯(lián)多用”(詳見拙作《古詩中的“一句多用”與“一聯(lián)多用”》)【注1】不同?!耙痪涠嘤谩被颉耙宦?lián)多用”中的詩句均屬自己的原創(chuàng),是對自己原創(chuàng)詩句、詩聯(lián)的再利用。而“引句成詩”則是利用他人的原創(chuàng),可謂詩詞寫作中的“資源共享”。

       本文所說的“引句成詩”,指的是將他人(不一定是同一個人)的詩句原原本本的直接引入自己的詩中。它不包括以下三種類型:一是不包括集句詩。集句詩是整首詩的詩句均來自他人的詩中。關(guān)于集句詩,已有多人專文闡述,這里就不多說了。二是不包括對他人詩歌的“重組出新”。此所謂“重組出新”指的是將別人一首詩的句序加以調(diào)整從而表達與原詩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唐代詩人李涉有《登山》詩:“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寫出了登山遇僧,大有所得的歡快之情。宋末元初詞人莫侖也是登山遇僧,卻大為掃興。他將李涉的這首詩一字不改,只是將首句與末句的位置對調(diào)過來,變?yōu)椤巴档酶∩肴臻e,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睆亩磉_了自己的郁悶和不滿(詳見拙作《莫侖改詩表不滿》【注2】。三是不包括將他人的詩句加以改造生成新的詩句,用于自己的詩中(如唐代李白有“白發(fā)三千丈”句,北宋蘇軾將其改為“多情白發(fā)三千丈”用在七律《宿州次韻劉涇》之中)。這種做法有人稱之為“化用”或“剝體”。【注3】

一、“引句成詩”不乏先例

1、很多著名詩家、科舉達人都不忌諱“引句成詩”的做法

例如唐代李白的《古風·其五十七》:

羽族稟萬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揮。

愿銜眾禽翼,一向黃河飛。飛者莫我顧,嘆息將安歸。

此詩中的“一向黃河飛”,早在南北朝時人王環(huán)的《代西封侯美人詩》中就已出現(xiàn)了:

于今辭宴語,方念泣離違。無因從朔雁,一向黃河飛。

南梁·沈約《登玄暢樓詩》的“信美非吾土”句,蘇軾兄弟和黃庭堅都曾引用過:

層巢俯云木,信美非吾。(蘇軾\五古《雷州八首》其二)【注4】

信美非吾土,三吳一水中。(蘇轍\五言排律《次韻子瞻余杭法喜寺綠野亭懷吳興太守孫莘老》【注5】

遙知登樓興,信美非吾土。(黃庭堅\五古《圣柬將寓于衛(wèi),行乞食于齊,有可憐之色再次韻感春五首贈之》其四)

漢代至魏晉時《古詩十九首》【注6】流傳甚廣,對于古代的讀書人來說,可能沒有多少人未曾讀過。而其許多詩句也曾被唐宋以來的許多詩人、學者所引用。例如:

(1)“相去萬余里”(《古詩十九首》其一,《古詩十九首》其十八)

相去萬余里,遙傳此夜心。(唐·王昌齡\五古《江上聞笛》)

相去萬余里,黃鵠飛猶難。(明·楊慎\五古《寄嚴維中》)【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明正德六年(1511)狀元】

南北游宦途,相去萬余里。(明·霍與瑕\五古《贈沈尹北征(癸丑冬)》其八)【霍與瑕: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官終廣西僉事】

(2)“各在天一涯”(《古詩十九首》其一

常恨結(jié)驩淺,各在天一涯。(唐·杜甫\五古《送高三十五書記》?!案呷鍟洝奔锤哌m)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唐·白居易\五古《泛春池》)

各在天一涯,芳尊偶相同。(南宋·王十朋\五古《贈梁同年(介)》【王十朋: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狀元】

(3)“道路阻且長”(《古詩十九首》其一):

子去尚千里,道路阻且長。(北宋·蘇舜欽\五古《邂逅劉公尤于平望之西聯(lián)舟夜語走筆敘意》【蘇舜欽:字子美。仁宗景祐二年(一作元年)進士,在北宋詩壇與著名詩人梅堯臣并稱“蘇梅”】

朋友素所畏,道路阻且長。(北宋·劉敞\五古《初到淮西讀書申申堂寄友》)【劉敞:字原父。仁宗慶歷六年(1046)進士。曾任翰林侍讀學士、集賢院學士等,曾奉使契丹】

道路阻且長,悲哉違撫孤。(北宋·張耒\五古《寓陳雜詩十首》其十)【張耒: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進士。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

豈無一紙書,道路阻且長。(宋末元初·文天祥\五古《上冢吟》)【文天祥:理宗寶祐四年狀元,曾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道路阻且長,送子百里行。(明·李東陽\五古《送李士?!菲湟唬咎祉槹四甑谒拿M士(二甲第一名),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主持文壇數(shù)十年,為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

(4)“棄捐勿復道”(《古詩十九首》其一)

棄捐勿復道,日暮眠吾帷。(張耒\五古《秋感二首》其一)【作者簡介見前】

棄捐勿復道,沉憂令人老。(明·童軒\五古《秋閨詠別》)【童軒:景泰二年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5)“努力加餐飯”(《古詩十九首》其一):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飯。(唐·岑參\五古《送王大昌齡赴江寧》)

會當酬知心,努力加餐飯。(北宋末·周紫芝\五古《古風二首別李守(若虛)》 其二) 【周紫芝:紹興十二年進士。曾任樞密院編修?!端膸烊珪偰刻嵋吩疲骸捌湓娫谀纤沃跆貫榻艹觥薄?/p>

愿保千金軀,努力加餐飯。(南宋·王炎\五古《通守趙侯改倅會稽以詩餞行》)【王炎,宋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曾任潭州教授】

努力加餐飯,世緣久崎嶇。(南宋·楊冠卿\五古《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其九)【楊冠卿:嘗舉進士。與范成大、陸游等多有唱和】

安危在盛名,努力加餐飯。(明·于慎行\(zhòng)五古《門有萬里客》)【于慎行:隆慶二年二甲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6)“盈盈樓上女”(《古詩十九首》其二):

盈盈樓上女,齊唱楚江秋。(楊慎\五絕《即事一絕》次聯(lián))【作者簡介見前】

盈盈樓上女,新妝麗且修。(于慎行\(zhòng)五古《古意十二首》其三)【作者簡介見前】

(7)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span>(《古詩十九首》其五的首聯(lián)):

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唐·李商隱\五律《桂林》)

西北有高樓,梁棟云常起。(北宋·吳師孟\五古《和章質(zhì)夫成都運司園亭詩·雪峰樓》)【吳師孟: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官至左朝議大夫】

西北有高樓,縹緲齊紫清。(晁補之\五古《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 其一 西北有高樓》)【晁補之:神宗元豐二年進士。曾任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遷太學正。“蘇門四學士”(見前)之一】

西北有高樓,偃蹇軼千門。(南宋·洪適\五古《擬古十三首 其五 西北有高樓》)【洪適:高宗紹興十二年中博學宏詞科。曾任翰林學士兼中書舍人,官至同中書門平章事兼樞密使】

“西北有高樓”亦見于宋詞《水調(diào)歌頭 其四 和海鹽尉范行之》(朱敦儒)、《訴衷情令 其一 中秋不見月》(張孝祥)等。

清河在門外,上與浮云齊。(李商隱\五古《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

蒼翠接重壤,上與浮云齊。(宋末元初·林景熙\五古《錦屏山》)【宋度宗咸淳七年太學上舍釋褐【注7】,曾任泉州教官】

蓬萊數(shù)峰小,上與浮云齊。(元·張?zhí)煊古風《玉山佳處》)【《御選元詩姓名爵里》記其“字楠渠,溫州人。徵為國子教授”】

高閣倚危巔,上與浮云齊。(明·程啟充\古風《具瞻亭歌》【程啟充:正德三年進士。授三原知縣,入為御史。與楊慎(明正德六年狀元)為素交,楊慎“亟稱其詩?!薄?/p>

(8)“明月皎夜光”(《古詩十九首》其七首句):

明月皎夜光,瑟瑟扇商籟。(洪適\五古《擬古十三首》其七)【作者簡介見前】

明月皎夜光,躑躅不得投。(明·李攀龍\五古《古詩后十九首(并引)》其十五)【李攀龍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陜西提學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昂笃咦印?strong>【注8】魁首之一】

(9)“冉冉孤生竹”(《古詩十九首》其八的首句):

中間復何有,冉冉孤生竹。(白居易\五言古律《齊物二首》其二)

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晁補之\五古《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四)【作者簡介見前】

冉冉孤生竹,成陰幽谷中。(洪適\五古《擬古十三首》其八)【作者簡介見前】

(10)“相去復幾許”(《古詩十九首》其十):

奈何成離居,相去復幾許。(李白\五古《陳情贈友人》)

相去復幾許,道里近三千。(白居易\五古《寄江南兄弟》)

(11)“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其十):

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唐·孟浩然\五古《耶溪泛舟》)【前句“相看”一作“看看”,“似”一作“未”)

2、便是帝王也不忌諱“引句成詩”的做法。

例如,北宋徽宗趙佶有一組兩首的五絕《汧州作》,兩首均引用唐杜甫五律《春望》的“國破山河在”為首句:

其一:國破山河在,人非殿宇空。中興何日是,搔首賦車攻。

其二:國破山河在,宮庭荊棘春。衣冠今左衽,忍作北朝臣。

又如,乾隆帝也有兩首詩是“引句成詩”:

(1)“一覽眾山小,左挹云容活?!保ㄎ骞拧额}四面云山亭子三首》其一)?!耙挥[眾山小”引自杜甫五古《望岳》。

(2)“努力加餐飯,慰予跂望情?!?五古《寄大學士徐本卿》【注9】“努力加餐飯”乃《古詩十九首》其一之末句。

3、有的詩人不止一次引用他人同一詩句

例如,明代詩壇“后七子”中的李攀龍和宗臣都各有兩首詩引用了《古詩十九首》的詩句。

(1)李攀龍引用的是《古詩十九首》其七中的“昔我同門友”

昔我同門友,策馬驅(qū)高車。(五古《古詩后十九首并引》其八)

昔我同門友,上書哀王侯。(五古《古詩后十九首并引》其十五)

(2)宗臣引用的是《古詩十九首》其一中的“相去萬余里”。

相去萬余里,愴惻動心臆。(五古《寄李順德于鱗二首》其二)

道路阻且修,相去萬余里。(五古《聞錢惟重使楚寄贈》)

4、有的詩作屬于引用的詩句不止一句

例如,南宋陸游的古風《上巳臨川道中》用了杜甫的“二月六夜春水生(《春水生二絕》其一)和“三月三日天氣新”(《雜曲歌辭·麗人行》)

元代“鄱陽五先生”之一的吳存【注10】,其五古《擬古》(其一)用了漢代樂府詩《長歌行》【注11】中的“青青園中葵”和《古詩十九首》(其一)的“道路阻且長”。

狀元楊慎(見前)的《浣溪沙·高峣雨中喜簡西峃至》:

短短軒窗小小齋。行吟坐嘯獨悠哉。愛閑能有幾人來。

佳客新從云里至,好花多向雨中開。隔籬呼取盡余杯。

此首詞上闕末句引自唐代杜牧七絕《安賢寺》的末聯(lián)“莫道閉門防俗客,愛閑能有幾人來”【注12】,下闕末句則引自唐代杜甫七律《客至》的末聯(lián)“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p>

這位狀元有一首五絕《即事一絕》其引入部分甚至占了全詩的百分之五十:

蘋末清風起,涼生近水樓。盈盈樓上女,齊唱楚江秋。

其中“蘋末清風起”是隋煬帝楊廣《望江南》其八(詳見附錄一)中的詩句,“盈盈樓上女”則是《古詩十九首》其二中的詩句。

綜上所述,足見前人并不以“引句成詩”為忌。我們前面舉的例子中,有不少屬于酬贈之作,這說明接受或者說認可“引句成詩”這一做法在當時確有一定的普遍性。

引句成詩,體現(xiàn)了詩人對前人、他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認可與接受,這是一種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那種主張詞必自造(如反對成語入詩)、句必己出者,未免有失狹隘膚淺。

晚唐人李肇《國史補》中說:“維有詩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英華集》中詩也。'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李嘉祐詩也?!焙笕硕嘤袨橥蹙S作辯解者,亦有責王維“竊攘”者。【注13】這里不想去探究王維是不是真的引用了《英華集》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和李嘉祐的“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即便是引用了又有何妨?李白等眾多詩壇“大咖”不都不止一次的“引句成詩”嗎?

值得一提的是,指責王維“竊攘”者,居然是歐陽修。歐陽修在其《文忠集》卷129中說:“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終非已有,又何必區(qū)區(qū)于竊攘哉!” 【注14】不知歐陽修怎么會這樣來批評王維。如果說王維“引句成詩”是“剽攘”,那么,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齡、岑參、李商隱、李東陽、李攀龍等等詩界領(lǐng)軍人物和宋徽宗、乾隆帝不都難逃“剽攘”之責了嗎?難道歐陽修忘記了自己也曾“剽攘”前人的詩句嗎?歐陽修有一首《減字木蘭花》: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cè),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此詞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中唐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細似輕絲渺似波”引自唐末詩人吳融的七絕《情》【注15】,“楓葉荻花秋索索”引自白居易的《琵琶行》,“須著人間比夢間”則從韓愈七絕《游城南十六首》其十六(見附錄二)中引來。會不會是歐陽修后來認識到自己指責王維“剽攘”極不妥當,特作此詞來證明自己已經(jīng)徹底覺悟了呢?

當然,也有可能是歐陽修也認為詩(此指狹義的詩,即不包括詞曲者。下同)詞有別,詞可以引用他人的詩句而詩則不行。據(jù)金人劉祈【注16】《歸潛志》卷八所記,其父劉從益【注17】說過:“詩不宜用前人語。若夫樂章,則剪裁古人語亦無害,但要能使用爾?!贝颂帯皹氛隆睘樵~的別稱。從前人詩歌寫作的實踐看來,詩與詞一樣都是可以引用前人、他人的詩句的。本文之所以著重列舉狹義的詩為例,也是想說明這一點。那種認為詩不宜用前人語而詞則無妨者,實是對詞懷有偏見,是受了“詩尊詞卑,詩莊詞媚的詞體觀念”的影響(可參閱《試論宋詞多引化晚唐詩的原因》一文)【注18】目前尚未找到歐陽修詩中“引句成詩”的例子,未敢斷言歐陽修是否有“詩尊詞卑,詩莊詞媚”的觀念。

二、原創(chuàng)者與引用者的辨認

當幾個詩人的詩(此指廣義的詩,包括詞曲等在內(nèi)。下同)中出現(xiàn)相同的詩句時,有一個誰為原創(chuàng)者,誰為引用者的問題。這是個極復雜的問題。這里我們不妨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在看到兩個詩人的詩作中出現(xiàn)相同的詩句時,便將后出生的詩人或晚出之詩的作者均視為“引句成詩”者。

從詩人的生卒時間上來說,如果詩人B出生于詩人A逝世之后,或者B有可能寫作詩歌時,A已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A是該詩句的原創(chuàng)者,是B引用了A的詩句。例如,在唐代,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和唐彥謙的五律《自詠》都有“白發(fā)三千丈”這一句。因李白是盛唐時人,而唐彥謙生活于晚唐。顯然唐彥謙不能享有這句詩的原創(chuàng)權(quán)。假如在李白之前無人寫過這句詩的話,那么其原創(chuàng)權(quán)自應歸李白所有了。

又如,兩位宋人的七絕中,蘇軾的《山村五絕》其二和王之道的《鳴山驛夜雨》都有“有生何處不安生”句。因為王之道(1093—1169)比蘇軾(1037—1101)晚出生50多年,在蘇軾逝世時他才虛齡九歲。另外,在“搜韻網(wǎng)”上標明蘇軾此詩寫于1073年2月,由此可知王之道是在蘇軾寫作此詩的二十年后才出生。因此,此句詩的原創(chuàng)者自然不可能是王之道。

但如果兩位作者是同時代人,生活的年代又相差不遠,則很難斷定引用詩句者為誰。例如,“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這兩句詩,一見于李白的七絕《蘇臺覽古》(見附錄三),一見于衛(wèi)萬的歌行體詩《吳宮怨》(見附錄四)。唯一不同的是在衛(wèi)萬的《吳宮怨》中“只”寫作“祗”,但“祗”在該處同“只”。李白(701—762)出生于唐武則天大足元年(也是“長安元年”),卒于唐代宗寶應元年。衛(wèi)萬生平不詳。其詩曾收入唐代李康成的《玉臺后集》?!队衽_后集》共十卷,收南朝梁末至唐玄宗天寶(742—756)年間吟詠婦女及其生活的詩作。李康成生活在盛唐至大歷(766—779)年間。【注19】由此看來,衛(wèi)萬可能與李白是同時人,且有可能稍早于李白。目前尚無法判斷這兩句詩的原創(chuàng)者是誰。明代李攀龍(見前)《唐詩訓解》中提到李白此詩“結(jié)句與衛(wèi)萬《吳宮怨》同”,則似是說李白引用了衛(wèi)萬之作。

如果有A、B、C三位生活在不同時代的詩人,他們的詩中都有相同的某一詩句,且已知A早于B,B早于C,我們大致可以將該詩句的原創(chuàng)權(quán)歸之于A,也可以斷定B是從A的詩中引用了該詩句,但并不能說C也一定是從A那里引用了該詩句,因為完全有可能C所用的這一詩句是從B那里引錄而來的。尤其是當B的名氣遠大于A的名氣時。

古人好像并不重視知識產(chǎn)權(quán),引用他人的詩句入詩,往往不加注明(王安石有些集句詩就沒有標注“集”字。往往讓人以為所有詩句都由其原創(chuàng)),而原創(chuàng)作者即使還健在而且知道也不會跳出來指責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原創(chuàng)權(quán)。

此外,兩個詩人的詩作中所出現(xiàn)的相同的詩句是否存在“引用”,也是一個問題,因為不能完全排除A和B都是該詩句的原創(chuàng)作者的這種可能性。

例如,明代陳璉(1369—1454)的七言古風《陽臺》和明代唐寅(1470—1524)的《桃花庵歌》都有“花開花落年復年”這一句(詳見附錄五)。這一句也有可能是唐寅自己所寫,只是恰好與陳璉寫的相雷同而已。

另外,也有可能如前人所指出的“大都誦古人詩句多,積久或不記,則往往認為己有。”(見朝鮮版《唐宋分門名賢詩話》【注20】第一卷)也就是說,后人詩中用到前人的詩句時,并未察覺自己是在引用他人的詩作,還以為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不過,像《古詩十九首》中的詩句,上面所舉引用者應該不會“認為己有”吧。

【注】

1.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12/11/1146003_872591993.shtml

又:http://www.zhsc.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0135&extra=

2.載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30/18/1146003_979704299.shtml

也有人稱這種做法為“化用”或“剝體”。參見注3

3.關(guān)于“化用”,可參看《作文中的化用與引用有什么區(qū)別》,網(wǎng)址:http://ciyu.cihai123.com/c/1151429.html

關(guān)于“剝體”,詳見“百度百科”之《剝體詩》。網(wǎng)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9%A5%E4%BD%93%E8%AF%97/8685884?fr=aladdin

4.此詩作者或記為秦觀。

5.蘇軾詩為五言排律《宿馀杭法喜寺,寺后綠野堂,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學士

6.《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tǒng)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創(chuàng)作時間大致在兩漢到魏晉間。《玉臺新詠》(一部“漢朝至梁朝的詩歌總集”。一說“收東周至梁詩歌共690篇”。多認為是南朝學者徐陵所編)將《古詩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其二(《青青河畔草》)、其五(《西北有高樓》)、其六(《涉江采芙蓉》)、其九(《庭中有奇樹》)、其十(《迢迢牽牛星》)、其十二(《東城高且長》)、其十九(《明月何皎皎》)均列入枚乘《雜詩》(共九首)之中。

蕭統(tǒng)(501-531),南朝 梁武帝蕭衍長子,梁簡文帝蕭綱和梁元帝蕭繹長兄,蕭統(tǒng)因病早逝,謚號昭明,史稱“昭明太子”。

7.宋太學分為外舍、內(nèi)舍、上舍三級。初入太學為外舍生,經(jīng)按例考核,合格者升為內(nèi)舍生,再考核合格者升為上舍生。宋代科舉出身,太學上舍考試優(yōu)、中等即可命官,均稱“釋褐”。 釋褐:謂脫去布衣,換著官服。即初仕之意。亦作“解褐”。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賜新及第進士與諸科舉人綠袍、靴、笏。此后,中第者未命官而先解褐,成為定制。神宗行三舍法后,太學上舍生積分與舍試皆優(yōu)等,可釋褐,賜袍、笏,擇兩優(yōu)釋褐,分數(shù)最高者稱釋褐狀元。

8.“后七子”指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是活躍于明朝嘉靖、隆慶間的一個詩文流派,以李、王為首。他們與活躍于弘治、正德間的“前七子”(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而以李、何為首)的文學主張大體一致,均強調(diào)“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李攀龍曾主盟文壇二十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宗臣是嘉靖二十九年庚戌進士,曾任福建提學副使。

9.此非原題。原題太長。原題為:“賜大學士徐本卿歸里將一載矣。比聞語言、動履,漸即輕便。想血氣和調(diào),平復非久。賁然有日,跂予望之。炎夏火流,林居差勝。明湖鷲嶺間,扶舁蕭散,卿亦宜有以自樂。惟是幾暇從容,清吟消夏,興復不淺;而曩時賡和之侶,卿乃遠在江湖。懷不能已,聊寄以詩

10.“鄱陽五先生”:吳存、黎廷瑞、徐瑞、葉蘭、劉昺,均為宋末學者。吳存(1257~1339),字仲退,號月灣。曾任饒州路學正、寧國儒學教授,曾主江西鄉(xiāng)試。

11.《古今事文類聚》記作顏延年詩?!豆沤袷挛念惥邸酚址Q《事文類聚》,是南宋祝穆、元富大用、祝淵等所編類書。

12.全詩為“謝家池上安賢寺,面面松窗對水開。莫道閉門防俗客,愛閑能有幾人來?!彼秧嵕W(wǎng)中記“見民國十三年刊徐乃昌纂《南陵縣志》卷四二”。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進士、曾任丞相的呂夷簡曾仿照此詩寫了一首七絕《天花寺》:賀家湖上天花寺,一一軒窗向水開。不用閉門防俗客,愛閑能有幾人來。

13、14.詳見姜克濱《王維取嘉句考論》??诹某谴髮W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P55—63。作者單位:棗莊學院文學院。該文網(wǎng)址: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826/8136110076001121.shtm

https://www.doc88.com/p-10287109742344.html?r=1

15.全詩為“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月不長圓花易落,一生惆悵為伊多?!贝嗽姟度f首唐人絕句》中未收。搜韻網(wǎng)中“細似”誤作“細以”。

16.劉祁(1203-1250),字京叔。金末太學生。金亡后,筑“歸潛堂”鄉(xiāng)居。入元后曾入元后,一試即中,當過山西東路考試官。著有《《歸潛志》十四卷。該書對于元代纂修《金史》具有重大的史料價值。又著有《神川遁士集》,已佚失。

17.劉從益(1179—1222),字云卿,一作虞卿。金國進士,曾在“翰林學士院”任“應奉翰林文字”(從七品官員)。

18.作者不詳。網(wǎng)址:https://www.docin.com/p-2495954696.html

19.詳見李靜《唐李康成〈玉臺后集〉研究》(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網(wǎng)址:https://www.doc88.com/p-2975059646292.html

20.宋代人編,編者不詳。網(wǎng)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601/16/1146003_1034124346.shtml

2022.06.08

【附錄一】

楊廣《望江南》其八:

湖上水,流繞禁園中。映日暖搖清翠動,落花香暖眾紋紅。蘋末起清風。

閒縱目,魚躍小蓮東。泛泛輕搖蘭棹穩(wěn),沈沈寒影上仙宮。遠意更重重。

【附錄二】

韓愈《游城南十六首》其十六《遣(一作遠)興》: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閑。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

【附錄三】

李白《蘇臺覽古》: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附錄四】

衛(wèi)萬《吳宮怨》:君不見吳王宮閣臨江起,不見珠簾見江水。曉氣晴來雙闕間,潮聲夜落千門里。句踐城中非舊春,姑蘇臺下起黃塵。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臺下”一作“臺上”)

【附錄五】

花開花落年復年,杜鵑啼老臺前樹。(陳璉\七古《陽臺》)【陳璉:明廣東東莞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舉人,曾任南京國子祭酒,官至南京禮部侍郎】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唐寅\七古《桃花庵歌》)【唐寅:明蘇州府吳縣人,字伯虎等。弘治十一年(1498)本省舉人第一。會試時,受科場舞弊案牽涉,下詔獄,謫為吏,恥不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小學語文素養(yǎng)競賽試題(二)
唐詩的格律
高考易錯題解題方法(5)古詩鑒賞答題技巧規(guī)律總結(jié)
為何唐代古體詩并未因律詩的興起而沒落?
雷池詩社||如何認識古體詩與近體詩
唐詩三百首,一天學一首——《月下獨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