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具有樸實的品質,學隸書最適宜從《張遷碑》入手,不僅容易上手,而且一般不會學出毛病來,而且越學越能體會《張遷碑》的妙處。
清代書法名家何紹基晚年臨習《張遷碑》一百多遍,可見其藝術魅力!
《張遷碑》立于東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明朝萬歷年間出土,現(xiàn)存山東泰安岱廟。
碑高九尺五寸(2.92 米),寬三尺二寸(1.07米)。
碑陽十五行,行四十二字,共五百六十七字,字徑3.5厘米,隸書;碑陰刻立碑官吏四十一入銜名及出資錢數(shù),共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共四十一行三百二十三字,隸書,字徑3.5厘米;碑額篆書題“漢故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十二字。
1.方勁平實。
《張遷碑》通篇以方筆折筆為主,又顯得平穩(wěn)堅實與勁健。
2.厚重外拓。
《張遷碑》筆法為重按外拓,古人所謂“三分筆”的鋪毫,體現(xiàn)其厚重與豐腴的筆意。
己
3.筆短意長。
《張遷碑》的筆畫,尤其是橫挑,在外形上不是太長,感覺不是很盡勢,但由于行筆中有細微的一波三折的變化,反而顯得更有意趣。
其
4.方正充盈。
《張遷碑》的字形偏于方正,不像《曹全碑》那樣扁方,整個字的方形筆畫的布白通常充盈滿實。
興
5.參差變化。
《張遷碑》總體偏方,但是卻因字立形,因此整體有了大小長短的變化,筆畫也有粗細變化。
《張遷碑》的參差變化
6.大巧若拙。
《張遷碑》的字粗看有愣頭愣腦的樸拙之氣,但是仔細觀摩,卻能發(fā)現(xiàn)精巧之處,找到獨見匠心的地方,字勢也有欹側,奇崛生動。
1.用筆中要按中有提,步伐敏捷而堅實。
一般初學《張遷碑》如果只是一味按筆,雖然點畫線條粗了,但是顯得空洞。按中有提才能使點畫有筋骨,有韌性,體現(xiàn)出節(jié)奏。
2.結構上要注意字的大小、粗細的變化,尤其是雁尾切不可雷同。
要領會其險峻奇崛、虛實相生的結構風格。
3.《張遷碑》風格屬于雄強樸茂一路,最忌寫得粗野與呆板。
《張遷碑》碑陰的筆法生動激越,在臨習碑正文的基礎上,再臨碑陰,會收獲很大。
4.其它應注意的地方。
《張遷碑》的雁尾筆法非常富于變化,結字近方,不同的字在字形和筆畫方面有大小、方扁、粗細的差別,結字以方格分割,密不通風,這都是臨習時應該重點注意的地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