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紹琴主張將糖尿病,也即是消渴病分為上消、中消、下消治療。
1上消:
主癥:口大渴,多飲為主,舌紅干裂,咽喉灼熱,大便如常,溲赤或如常,脈象多濡滑略數(shù),按之無力。
治法:清熱、生津、止渴。
方藥:白虎加人參湯、外臺消渴方。
(1)南沙參20 北沙參20 玉竹12 知母10 天花粉12 麥冬12 烏梅(或五味子)10 玄參15 石斛12.
(2)天冬15 生地20 玉竹12 人參粉1克天花粉12 黃芪15 生石膏12.
方解:上消以肺胃燥熱,津液耗損為主要病機,故治療以養(yǎng)陰清熱潤燥為主,前方以甘寒之品滋養(yǎng)肺胃之津,使津液得復(fù),燥熱能除。后方用于兼見氣虛而胃熱甚者,故甘寒生津之中,加用人參、黃芪之益氣補虛;石膏之辛寒清降,諸藥配伍,共奏養(yǎng)陰生津,益氣清熱之功。
加減法:1)肺燥,氣不布津者,可加杏仁10 桑葉10 梨皮5克。2)脈洪無力,煩渴不止,小便頻數(shù)者可用二東湯。
2中消:
主癥:中消以口渴多飲,饑餓多食為主要癥狀,而形體消瘦,面色黑濁,自汗口干,便干溲赤,舌紅少津,苔黃燥,脈象滑實。
治法:滋陰潤腸,通腑滌蕩,
方藥:增液承氣湯加減:大黃10 枳實10 芒硝4.5(沖)知母10 天花粉12 焦四仙各10.
方解:腸燥津枯是中消常見病理,故治宜滋陰養(yǎng)液,潤腸通腑,下法治消渴,首倡者為劉河間,他認為熱在胃而能食,微利之為妙。上方即宗劉氏之意,用硝、黃、枳實軟堅化燥理滯;知母、花粉生津潤燥;焦四仙消瘀瘀導(dǎo)滯,如此則熱能消、積得除。
加減法:1)若口渴引飲,多食與便溏并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干,脈細弱無力,則為脾胃氣虛,運化失司,非腸燥津傷,故宜健脾益氣,生津止渴,用七味白術(shù)散或參苓白術(shù)散等加減。2)若渴而多饑,多食善饑,或僅有饑餓感,脘腹痞滿,舌苔黃膩,脈濡,此為濕熱中阻,氣機郁滯與消渴病機同列而致,治宜除消止渴與清熱化濕、宣泄氣機相結(jié)合,標本同治,用黃芩滑石湯或二妙散等。
3下消:
主癥:下消以飲一溲二為主證,初起小溲不攝,尿中有沉淀,煩渴引飲,面黑體瘦,耳輪焦黑,小便混濁,上浮之沫狀如麩片,病由色欲過度,肝腎不足。
治法:滋養(yǎng)肝腎,益精補血,潤燥止渴。
方藥:麥味地黃丸加減:麥冬15 五味子15 熟地30 山藥30 山萸肉15 丹皮15 茯苓30 澤瀉15 芡實30 。
方解:下消多責(zé)之于肝腎,多為肝腎陰虛,虛久損陽,故治療宜滋補肝腎,六味地黃丸三補三瀉,益腎添精,加麥冬、五味子酸甘育陰,諸藥相伍,其功益彰。
加減法:1)陰虛火旺,骨蒸潮熱者用知柏地黃丸。2)腎陽虛衰者,用桂附八味丸。腎氣丸亦為治療消渴之良方,而以用于陰陽兩虛或陽虛為主者為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