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件作品作于元代典型絲麻紙上,紙內(nèi)含趙孟俯“松雪齋”特有印記,同朝楊叔謙所繪魏公小像精妙傳神,所填寶石色彌久益鮮,且有趙孟俯之子趙雍題跋及多人題跋,著錄有據(jù),難能可貴。
.趙孟俯,名孟 ,字子昂,號松雪,別號歐波、水晶宮道人等。生于南宋理宗寶佑二年(公元1254年),卒于元英宗二年(公元1322年),終年六十九歲。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后。
楊叔謙(元),善畫,與趙孟俯同時(shí),延佑五年(1318)作農(nóng)桑國,孟俯題詩以獻(xiàn),稱旨。
清代黃德峻曾藏 黃德峻,字琴山,號景松。廣東高要人。精鑒賞,富收藏;
清代永 瑆曾藏 永瑆(1752-1823)清宗室。工書,富收藏。
《重輯尚書集注序》并畫像冊
與《書今古文集注序》并畫像真?zhèn)慰?/b>
趙松雪之《尚書集注》初稿作于至元十六年(1277)中,時(shí)年26 歲,至大德元年(1297)44歲時(shí)更作輟成,歷時(shí)19年,又于65歲時(shí)重新編輯并為之作序,自謂“自童時(shí)”至“衰貌頹然”,經(jīng)歷了松雪大半個(gè)人生,是其銘心之作,為之所做之序亦可謂惟精惟一。是序文26行552字,加前款2行24字,共576字,全序用行書小楷書成,用筆沉穩(wěn)、瀟灑,寫于趙氏典型的專用紙(紫絲欄蠶繭紙,中縫有“松雪齋”三字印記)上,以東晉上清道士楊羲的書風(fēng)為基調(diào),又融入二王 ,并出意于李北海,可謂是晚年鼎峰時(shí)期的力作,其子趙仲穆在其后跋中亦稱是冊“精而益精者也” ,其畫友提舉楊叔謙并為其畫朝服像,畫史雖有楊氏作品的記載,但從海內(nèi)外現(xiàn)存的所有書畫出版物及各大博物館中均無其作品的影像,故此小像應(yīng)定為楊叔謙傳世之孤本,其價(jià)值亦非尋常,趙承旨書楊提舉畫,實(shí)屬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之作。從明代文徵明的《畫史匯稿》對此作的著述始,至陳繼儒、都穆,再到清代卞令之,前賢均在不同的書畫著述中記錄此序 。更有近現(xiàn)代大量的書畫出版物為佐證,純屬是件流傳有序不可多得的絕世妙跡。
趙松雪的書風(fēng)足足影響了元明清乃至近現(xiàn)代700多年來的中國書壇,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一面鮮明的旗幟,這件名作的現(xiàn)世對研究趙氏書風(fēng)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元 楊叔謙 趙孟頫 重輯尚書集注序言 趙孟頫朝服像 冊
另外,在民國期間第85冊的《湖社月刊》上曾刊有一件所謂的趙氏作品,從所書內(nèi)容看,應(yīng)為《書今古文集注序》并畫像,因只有一開,不能稱冊,全文11行224字加前款2行24字,共248字。以下簡稱為《書序》,現(xiàn)把《重輯尚書集注序》并畫像冊,簡稱為《重序》,作一下辯偽考。筆者認(rèn)為:《書序》為偽作,其因有五:
一、書寫形式上有誤。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均應(yīng)署作者名款或鈐蓋印記,但在《書序》中二者均無,怎能說明是趙氏所書。而《重序》前款中雖無款印,但在后文中已有“孟頫翻閱考摭 ”之字樣和“趙氏子昂”、“天水郡圖書印”二印記。完全符合一件完整書作的書寫格局。
二、作序時(shí)間有訛。在大德二年(1298)春所自編之《松雪齋集》中已收羅此《書今古文集注序》,故此序必定是在45歲前之某一年所作,不應(yīng)落款為延佑五年,雖然不能排除在晚期有重書中期序文的可能性,但應(yīng)作說明或暗示,而在不作說明的情況下,直署年款為‘‘延佑五年”,那就應(yīng)定該序文為65歲時(shí)之作,這是個(gè)明顯的漏洞,而《重序》按趙氏年譜所記正是作于延佑五年。
三、序文內(nèi)容和署銜不配。最明顯的破綻在于他的署銜,45歲大德二年時(shí)趙氏官銜應(yīng)署為“太原路汾州知州兼管本州島島諸軍”,而翰林學(xué)士承旨的官銜則是延佑三年(1316),即趙氏63歲累遷此官階時(shí)才開始署用的。豈有中期預(yù)署晚年的官銜之理。而《重序》所作時(shí)間與年譜相符即1318年,趙氏在1316年已晉升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直至69歲去世,故而所署官銜與書寫年份相匹配,確切無謬誤。
四、書法結(jié)字笨拙松散、用筆凝爛。這點(diǎn)是定《書序》為偽作最為重要的依據(jù);如:第一行“樂”、“筆”;第三行“儒”、“殷”;第四行“得” 、“夫”;第七行“無”、“焉”;第八行“集”、“難”;第九行“云”、“作”等等,只要略懂書法的人一看就明了,一個(gè)書法大家寫出如此稚嫩的字來,著實(shí)讓人猜疑。而《重序》則完全不同,字字結(jié)體得當(dāng),流暢而不浮華,沉著而不稚弱,提按自如,轉(zhuǎn)折靈動(dòng),毫無做作之感,可謂方寸之間游刃有余。下面把《書序》及《重序》中的個(gè)別單字列舉出來,做一下優(yōu)劣比對,以便大家對兩件作品的真?zhèn)斡袀€(gè)直觀的感悟。
五、無流傳著述,雖然這點(diǎn)不是證明《書序》為偽作的有力證據(jù),但也是不可忽略的。 趙文敏的書法作品歷朝歷代均皆為推崇,700年來若無一次著述,實(shí)屬可疑。而《重序》 則從文徵明始至近現(xiàn)代就有大量的著述及贊譽(yù),可謂天壤有別。
綜上所述,《書序》應(yīng)是一件后人抄錄趙氏序文并刻意模仿《重序》的結(jié)構(gòu)。抄搬臨摹《重序》的年款及朝服像的劣等造本。
雖然《書序》的真?zhèn)闻c《重序》無關(guān),但二件作品的個(gè)體忽看有相似之處,會引起一些藏家的疑惑,在此提出來作個(gè)比較,更能證明《重序》的可靠性和極其重要的藝術(shù)價(jià)值。
元 楊叔謙 趙孟頫 重輯尚書集注序言 趙孟頫朝服像 冊
題識 延佑五年,提舉楊叔謙畫時(shí),余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年六十有五。
題跋 先君于六經(jīng)子史彌不討究,而在《書》經(jīng)尤為留意,自早年創(chuàng)草為古今文辨后,三入京師而三易稿,皆謹(jǐn)楷細(xì)書,毫發(fā)不茍,及仁宗朝,議改隆福宮為“光天”二字,以書質(zhì)之,中留一本,復(fù)輯是冊,已精而益精者也。古人以半部《論語》佐太平,吾先君有焉!至元后己卯不肖男雍謹(jǐn)識。
冊首 元楊叔謙繪趙魏公小像并公自書重輯《尚書集注》序。道光丙申年臘月十九日,愛廬黃樂之題。
冊尾
(一)徐思莊書《趙孟頫本傳》蠅頭小楷并題:(小楷文略)余年來漸覺日昏,乙未秋,特縮臨趙董數(shù)種,為蠅頭書共七千余字,俾兒輩作敝箒存之。琴山同年一見,愛玩不置,屢索余細(xì)字,未有以應(yīng)。丙申秋,適購得趙魏公小像并公自書所著《尚書注》敘,因?qū)儆鄷緜鳎愿胶笱b潢為冊。昔章子厚專習(xí)蘭亭東坡謂:從門者不是家珍,余于榮祿,殆不得其門者。琴山精鑒賞,富收藏,顧珍及余書得無類于痂廨耶!道光丙申九月十九日,虔南徐思莊書于京邸之紫霞碧月軒并識。
(二)道光十七年三月南海吳榮光觀。是年秋九月仁和許乃濟(jì)乃釗同觀。荷屋前輩精于鑒賞,琴山農(nóng)部與之同里,每
得古人真跡,相與質(zhì)正,故收藏?zé)o贗本。此冊假觀旬日與杜東原畫幀并歸鄴架。新城陳孚恩識。
鈐印 (一)思(朱)莊(朱)
(二)吳榮光?。ò祝┣俳?jīng)老人(朱)叔舟(朱)春漪(白)子鶴過眼(朱)
說明 釋文 重輯《尚書集注》序。
《易》、《書》、《詩》、《禮》、《樂》、《春秋》皆經(jīng)孔子刪定筆削,后世尊之以為經(jīng),以其為天下之大經(jīng)也。秦火之后,惟《易》僅全,而《樂》遂無復(fù)存?!对姟贰ⅰ稌?、《禮》、《春秋》,由漢以來,諸儒有意復(fù)古,殷勤收拾,而作偽者出焉。在《書》為尤甚,學(xué)者不察,尊偽為真,俾得并行于世,若張霸之膚陋,《二十四篇》亦以為古文《尚書》,小序之舛訛,大悖經(jīng)旨,亦以為孔子所定。嗟夫!《書》之為《書》,二帝三王之道于是而在,不幸而至于亡于不幸之中,幸而有存者,忍使偽亂其間耶!又幸而覺其偽,忍無述焉以明之,使天下后世常受其欺耶!孟俯核其真而為之集注越二十余年,再一訂正手錄成書,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噫!余恐是書之作,知之者寡,而不知者眾也。昔子云作《法言》時(shí),無知者曰:后世有子云,必愛之矣?。ㄓ梗┰n知今之世,無與我同志者哉!但天下之知我者易,知《書者》難也?!稌分疄榈?,誠邃矣!漢自伏生以下,晁錯(cuò)、倪寬、夏侯勝皆專治《書》而不得其旨;孔安國雖為之注,多惑于偽序而討論未精;蔡邕才堪厘正而其說不盡傳;孔潁達(dá)之疏曲暢附會,無所折衷。至宋朱子留心雖久,未遑成書,蔡沈過謹(jǐn)而失之繁,亦為才識之所限,金履祥懲之而失于簡,亦以精力之所拘,終不若他經(jīng)之傳注審之熟而言之確也。昔文中子尚續(xù)書百五十篇,今正書作五十八篇,而傳注可使之不確乎?孟俯翻閱考摭自童子時(shí)今至于白首,得意處或至于夜不寢。嗟夫!惟精惟一,允執(zhí)闕中者,《書》之道也,一毫之過,同于不及,安得天下之精一于中者而與之語《書》哉!集注始于至元十六年中,更作輟成于大德元年,今又二十余年矣!衰貌頹然,不能不自愛也!因重輯而為之序。
作者 楊叔謙 趙孟頫
尺寸 26.8×31.3cm×13
估價(jià) RMB 10,000,000-15,000,000
成交價(jià) RMB 17,250,000
專場 中國古代書畫
拍賣時(shí)間 2011-07-25
拍賣公司 南京經(jīng)典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會 2011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
著錄
1、《式古堂書畫匯考》書卷之十六,清卞永譽(yù)(1682)輯,鑒古書社,1921石印康熙本。
2、《改定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第30頁。徐邦達(dá)編,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5年3月版。
3、《歸來去兮—趙孟頫書畫珍品回家展集》第292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妮古録》卷三,明代陳繼儒著。
5、《鐵網(wǎng)珊瑚》卷八,明代都穆著。都肇斌刊于乾隆23年。
6、《鵲華秋色—趙孟俯的生平和畫藝》第61頁。李鑄晉著,心知三聯(lián)書店,2008年7月第一版。
7、《趙孟俯系年》第191頁,任道斌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
8、《畫史匯稿》卷上,第57頁下,明代文徵明著,神州國光社,1929年。
9、《文徵明集》上冊,第561頁,周道振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10、《莆田集》卷23,參見《欽定四庫全書薈要—莆田集靜修集》第419-170頁,吉林出版集團(tuán),2005年5月第一版。
11、《趙孟頫畫集》第123頁、125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12、《中國書畫全書》第6冊391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13、《四庫藝術(shù)叢書—式古堂書畫匯考/南宋院畫錄》第一冊,第71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14、《美術(shù)叢書》第一冊第636頁,黃賓虹、鄧實(shí)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15、《中國歷代美術(shù)典籍匯編》第23冊第243頁,于玉安編輯,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16、《中華美術(shù)叢書》第5冊第277頁,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17、《中國書畫全書》第3冊第1053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18、《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8冊,第679頁,齊魯書社,1995年9月第一版。
19、《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7冊,第638頁,齊魯書社,1995年9月第一版。
20、《歷代著錄法書目》第495頁,朱家溍主編,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鈐印:趙氏子昂;天水郡圖書??;琴山心賞;詒晉齋??;愛廬書畫;思;莊;德峻;吳榮光?。话萁?jīng)老人;赤舟;春漪;子鶴過眼。
鑒藏印 琴山心賞(白)詒晉齋?。ò祝S德峻?。ò祝?諸華(白)仲芳(朱)黃氏所藏(朱)樵香閣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