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fā)去的是烏蘭偌娃的"..天鵝湘."全劇. 天鵝湖"創(chuàng)作于1876年.到現(xiàn)在不知有多少舞蹈家跳過.從歷史上最著名的芭蕾舞蹈家(她們是:巴甫洛娃(1882-1931),烏蘭諾娃(1909-1998),瑪卡洛娃,普麗謝斯金婭,拉帕特金娜,札哈洛娃)耒看.巴甫洛娃過世得最早,沒有找到她的"天鵝湖"視頻.接下耒要算烏蘭諾娃了. 現(xiàn)在看的是1953年錄制的.這個版本很早,不知是不是原始版本.只有30鐘,是通常版本的1/3.除這個版本外再也找不到她的全劇了.愛好芭蕾的定會視為珍品..
//v.youku.com/v_show/id_XMjE5MTQ3OTQw.html
終生沉醉在藝術中的芭蕾舞女神烏蘭諾娃
烏蘭諾娃(1909-1998年)88歲,俄羅斯芭蕾大師
業(yè) 績:俄羅斯人民杰出的藝術家,俄羅斯總統(tǒng)文學藝術獎獲得者,"蘇聯(lián)芭蕾時代"最偉大的舞蹈家。她曾多次榮膺列寧勛章和斯大林獎金。烏蘭諾娃的名字也早已和芭蕾藝術融為一體,從而贏得了蘇聯(lián)人民藝術家的桂冠,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是世界級的芭蕾大師。
生活情趣:熱愛心中的藝術,從兒童時學習芭蕾舞以后,一輩子癡迷芭蕾,為此與芭蕾相關的學科她都熱愛,比如音樂。她喜愛歌劇、交響樂、舞劇音樂、喜好美術、雕塑,更喜歡讀書,特別是詩,這些愛好更支撐起了她的芭蕾藝術,她自己說:"我從音樂里體會到一種完全新的東西,我?guī)缀跤X得自己好像第一次才聽到它,第一次在其中有了這樣迷人的,詩意的發(fā)現(xiàn)。"舞蹈包括造型美,不僅是從舞蹈節(jié)奏中表現(xiàn)音樂,而且是從舞蹈中表現(xiàn)音樂的思想能力。喜歡欣賞大自然,特別愛坐小游艇游玩。
益壽格言:一方面天才就是勞動;另一方面這種勞動還不僅是在勞動的本身和勞動的過程,同時還是勞動的能力,對勞動的熱愛及內(nèi)心對勞動的要求。這同時也是一種去感受、 去思想、去向書本學習和向所能接觸的各種各樣的人去學習,并從這些人中分辨出所具有崇高品質(zhì)的能力。它又是一種觀察生活,將生活中的印象積累起來,并從而使工作和藝術獲益的能力。
養(yǎng)生食物:牛奶、雞蛋、牛肉、海魚、巧克力、赫列巴、水果、蔬菜。
戰(zhàn)勝自我抵制了懈怠的誘惑
1909年12月26日,在圣彼得堡一個芭蕾舞的世家里,出生了一位天才,也就是日后在世界享有盛譽的世界級芭蕾大師,佳琳娜·烏蘭諾娃。她的父親S·烏里揚諾夫是馬林斯基劇院的芭蕾編導,母親m·羅曼諾娃是一名優(yōu)秀的芭蕾舞蹈演員,年輕的時候曾隨團去各國演出。
烏蘭諾娃小時候長得結(jié)結(jié)實實活潑可愛,在她幼小的心靈里從未想過跳舞,而是想成為一名水手,她的伙伴都是小男孩,她最喜歡的游戲都是男孩子喜歡的游戲,她和這幫小男伙伴常常在戶外奔跑,到叢林中嬉戲,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孩提時的夢想,確定了她的人生軌跡。那是她第一次跟爸爸一起去馬林斯基劇院看《睡美人》,當紫丁香仙女出現(xiàn)的時候,烏蘭諾娃一眼就認出了臺上的母親,這個發(fā)現(xiàn)使她情不自禁地大聲喊了起來:那是媽媽!那是媽媽呀!這充滿感情的童音壓住了音樂聲,響徹整個劇院大廳,四周的觀眾都驚愕地看著她,使她感到幾分羞愧。后來,她在解釋這件事時說:"那是我媽媽在跳著仙女的舞,她看來是那樣的可愛,穿得又美,她的一舉一動是那樣的迷人,叫我小小的心靈喜歡得發(fā)狂了,我要讓每一位人都知道那位神仙般的仙女是我的媽媽,而不是別人。"直到后來她成為芭蕾舞蹈家,只要一想到《睡美人》,就不覺地浮現(xiàn)出母親的紫丁香仙女來。第一次到劇院,使小烏蘭諾娃感到無限激動,舞臺的神妙世界,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感受。
烏蘭諾娃7歲的時候,終于成了帝國芭蕾舞學校的一名成員。當她第一次被送到學校上學的時候,小烏蘭諾娃是多么的害怕,她竟放聲大哭起來,這是因為她去上學是家里特定的環(huán)境所逼迫的,當時,十月革命剛剛勝利,她的祖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使藝術更接近人民,各劇院的優(yōu)秀演員都在電影院舉行免費招待演出。她的父母親在那段日子里異常地忙碌,他們除了每天有一場正式演出外,經(jīng)常在一個晚上要在電影院電影開演前演出3場。據(jù)烏蘭諾娃說:"我記得在他們演出后,穿過嚴寒、大風雪侵擊的街道,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到家時,我已經(jīng)凍僵和睡熟在父親的背上。因為在家里沒有人看管我,他們才不得不把我?guī)е?小烏蘭諾娃跟隨著父母到劇院,她還看見母親脫下那雙氈靴換上她的芭蕾鞋時用她那凍得彎不過來的手指,去系粉紅色芭蕾舞鞋帶的情形;以及母親在化妝室穿上她輕軟的芭蕾舞裙凍得直打哆嗦。而后又帶著笑容出現(xiàn)在舞臺上的情景。正因為小烏蘭諾娃看見了芭蕾舞演員這樣艱苦操勞的生活;當她聽到自己也將被送去學習芭蕾舞時,便堅決地說:"我可不愿意。"但是她還是被送到這個學校,因為學??晒┥潘蓿@也是父母堅持送她上學的原因。了解了這些情況,對小烏蘭諾娃為什么一聽說入學時放聲大哭,就不難理解了。
她的第一個老師不是別人正是她的母親,上第一堂課的時候,烏蘭諾娃竟不顧一切地沖到母親跟前,急切地要求回家,她一次次地要求著,直磨到母親答應到新年時帶她回家才罷休。烏蘭諾娃見母親答應了自己的要求,便以平靜的心情等待著新年的到來??墒钦娴囊丶伊耍植幌胱?,因為在學校里她已有了朋友丹尼亞·維契斯諾娃等人,還有自己的母親和另外一些好的教師在教她,這時小烏蘭諾娃已經(jīng)學會了舞蹈的一些基本功,并且習慣了把桿的練習,她的童心獲得了成就感,也對舞蹈產(chǎn)生了興趣。這時她對舞蹈中的韻律和它的和諧性,還有學校那種穩(wěn)步前進的練習進程也開始喜愛起來。當烏蘭諾娃和丹尼亞等人從一年級女生中挑選出來,參加一個歌劇的正式演出的時候她感到自豪,其實這次可謂的演出不過是在《蝴蝶的幻夢》中扮演小瓢蟲,只有幾個簡單的爬行動作而已,但是就是這次所謂的初次演出已經(jīng)使小烏蘭諾娃第一次嘗到舞臺滋味:第一次使她體會到在那坐滿觀眾的巨大漆黑的深淵一樣的劇場里所感到的恐懼。當烏蘭諾娃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根據(jù)在教室里學到的音樂與節(jié)拍,而把一切動作都做得很對時產(chǎn)生的第一次喜悅。很快她便在《雪娘》序曲中飾演一只小鳥,這就是這位芭蕾大師擔任的第一個角色,烏蘭諾娃自己說:"我們這些孩子,都能理解這歌劇的故事和在舞臺上所表演的情節(jié),我們圍繞在那美麗的春神身旁,仿佛覺得隨著那柔和清晰的音樂的叮聲,吹來了一陣陣清新氣息和初春的暖意,因此我相信自己就是一只瓢蟲和春天的小鳥"。她在芭蕾舞蹈學校學習了9年,前6年烏蘭諾娃在母親的班里,后3年由蘇聯(lián)最著名的芭蕾教師瓦岡諾娃教課。烏蘭諾娃在學校就認識到芭蕾是一門殘酷的藝術,每天都要付出很多艱苦的勞動。每天都要付出許多汗水甚至淚水才能前進一步,不能有絲毫的怠慢和松懈。在學校里她深深感到在進入形像追求舞臺上所發(fā)生的一切信念,必須付出艱辛的以致痛苦的勞動。烏蘭諾娃這種對藝術的責任感,不光是從學校里得來的,也是從她那不知疲倦的芭蕾舞蹈工作者的父母所樹立的榜樣中得來的,舞蹈這種藝術是要求無休無止、永不松懈的艱巨勞動。烏蘭諾娃很早就懂得了只有勞動才能使舞蹈達到輕巧、優(yōu)美、動人的境地。她崇信高爾基的話:"天才就是勞動"。烏蘭諾娃認為:勞動不僅僅是體力勞動,不只是手臂和腿和身體的勞動,而是智慧和心靈的勞動,即思想的勞動,這對于芭蕾舞蹈者所做的一切,自然是重要的一環(huán)。
其實,烏蘭諾娃在學校時也不完全是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勞動是英勇的行為,她自己事后說:"記得有多少次,甚至當我離開了學校而且已經(jīng)長大成人時,當我在夏季休假的早晨起床后,走到那討厭的把桿旁幾乎要哭出來,懷著一肚子的反感情緒,開始做那些沒完沒了的練習。"她說:"那時候我是多么恨這可怕的芭蕾,用一位詩人的話來說,我們這行是殘酷的藝術"。是的,年輕的烏蘭諾娃尤其在夏季,在她心愛的塞尼格湖畔,她多么渴望放棄這些練習,隨大家一起跑到湖邊上,找一支小游艇在蔚藍的天空下,穿過翡翠般的蘆葦叢,劃過坦如鏡的湖面,自己搖槳向前劃……這時她內(nèi)心卻想起一個討厭的聲音,它不斷地說:去練習吧,去練習吧,若是你不練習,你將什么也得不到,你甚至連職業(yè)都會沒有的,你將只能做一個無濟于事的演員,你必須勞動。"這話真像咒語,說也奇怪,果然烏蘭諾娃做完一兩個練習后的幾分鐘內(nèi)就有一種好像卸下了某種巨大負擔似的輕松感覺通過全身。烏蘭諾娃這時非常高興,她終于戰(zhàn)勝了自我,抵制住了懈怠的誘惑,她對自己非常滿意,于是在不知不覺中她按照規(guī)定做完了所有的練習?,F(xiàn)在她懷著三倍的心情整天地享受自由,她可以坐上自己的小艇去追趕同齡的游伴們。從這可以看出勞動成為烏蘭諾娃生活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她事業(yè)的第一需要。正是勞動使她得天獨厚的藝術天賦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放出奇異的光彩。后來在她離開舞臺30多年后的90年代,她已進入80高齡還每天堅持芭蕾訓練,這在世界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9年的學校集體生活,培養(yǎng)了她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嚴格的訓練,她的身體素質(zhì)全面提高了。應該說,烏蘭諾娃本人的專業(yè)條件并不理想,她生來肩過于寬脖子稍短,有輕微的駝背,軟度也欠佳,但是她以驚人的毅力和艱巨的勞動彌補了這些缺陷,她重點加強了胸腰中段的練習,使自己的舞姿不用把后腿抬得很高就能形成弧度很長很彎的流線,這就是有名的烏蘭諾娃的Arabs-Qes。她完全拒絕承認那種雜技性的舞蹈技巧,但這不等于她忽視舞蹈技巧的作用,她每天要練功流汗,她說:"我從來沒有停止過訓練和學習,但我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學生,也從來不報上臺見的僥幸心理,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磨練每個動作,每個舞姿,每個舞步。"常年的舞蹈訓練,不僅使她養(yǎng)成了有規(guī)律的生活。這種不間斷的訓練,使她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為她的健康長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天才在于狂熱般的勞動
1928年,9年艱苦的學校生活結(jié)束了,她從列寧格勒舞蹈學校畢業(yè)了。在畢業(yè)演出中,她在肖邦舞曲中擔任主角,由于她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列寧格勒基洛夫劇院芭蕾舞團工作。這個團系原來的帝國劇院,代表著俄羅斯國家級水平,由于她具有非凡的藝術才華,1929年就成為該團的主要演員。如果你認為她當時很輕松地得到這個位置那就錯了。烏蘭諾娃自己曾說:"到劇院后,我初次演出《睡美人》中的弗洛麗娜,我的技巧絕不是我所能滿意的,不要以為在學校學了9年演出就不緊張了,其實我和別的頭次登臺的人一樣,當我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時,嚇得全身都失去了感覺。"她怎么也想不通,在排演時進行的是那樣的順利,而到了臺上卻一點也行不通了,她事后說:"我雖竭力一再鼓足勇氣,但是似乎有一種內(nèi)在的癱瘓控制了我……,沒有思想,也沒有感覺,只剩下恐懼和一種急于將交給我的一切都做正確的渴望。"烏蘭諾娃到劇院四個月后,在舞劇《天鵝湖》中飾演奧杰塔和歐吉麗亞那樣的角色以及其他的主要角色時,對形象并沒有深刻的理解,她說:"這種情況還不僅僅是在我舞臺生活中的第一年是這樣,而竟然持續(xù)了五、六年之久!所有這些年都用于使自己成為劇院的一分子,使自己擺脫當學生時的習氣與節(jié)奏感,使自己獲得體力的持久性及培養(yǎng)出一個舞蹈者極為需要的那種舞臺職業(yè)中從容的神態(tài)。"此外她還追求造型美,努力使造型成為自己的第二天性,烏蘭諾娃說:"在我的一生中始終如此,在每一次的演出中總是要想到要做某些動作,動作愈困難,也就要花更多的經(jīng)歷,要想到,現(xiàn)在該做這些動作了。朱麗葉那一個角色縱然已飾演了第五百次,但我仍需要準備第一幕及第三幕中幾個慢步舞的最復雜的舞步。"從這可以看出天才在于狂熱般的勞動,在前蘇聯(lián)廣泛的流傳關于她"最后一次"的佳話。
有一次,烏蘭諾娃排練有個動作總是做不好,她低著頭說:"不行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說。"可是過了一會,她又向?qū)а菡f:"再試一下,最后一次",這次又失敗了。她坐在地上,對自己說:"我實在支持不住了,腿都不聽使喚了。"休息片刻后,她又站起來說:"再來一次,最后一次。"結(jié)果還是失敗了。不知又經(jīng)過多少最后一次,她終于成功了,時間已是午夜12點。在烏蘭諾娃的藝術生涯中,有多少個最后一次誰也說不準。為了使自己的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她付出了多少代價啊。
在劇院的前五六年時,有一件事情在烏蘭諾娃的一生中起著重大的影響,那就是她和狄梅-卡查洛夫一家的友誼。按照烏蘭諾娃的評價,她們是有著美麗的靈魂和偉大心胸的人,她們是最真實、最完全的代表著"演員"這個稱號的人。
烏蘭諾娃在高加索的小城鎮(zhèn)里,遇見的好朋友是怎樣的人呢?耶麗莎維達·依萬諾娃·狄梅是列寧格勒普希金劇院的演員,她的丈夫卡查諾夫教授是一位工程師,他們熱情地邀請烏蘭諾娃在休息期間和他們夫妻一起到塞尼格湖畔度假,他們那種富有感染性的生命活力和坦率的友愛,使烏蘭諾娃的精神振奮了起來。后來,烏蘭諾娃說:"在塞尼格湖,我從善良的朋友中學會欣賞大自然之美,在那里我的小游艇真正和我'親似姊妹',在那里我違背了醫(yī)生的囑咐,吃著新鮮的面包,喝著沒煮開的牛奶。等我回來時已變成了一個嶄新的人:健康、快樂,饑渴地等待著工作。"
烏蘭諾娃和卡查諾夫妻相識的幾個月,她正在排演《天鵝湖》。關于這個舞劇烏蘭諾娃說:"那時候在我周圍的一草一木仿佛都被這個作品照耀的通明。我所看的、讀的,聽到的一切,仿佛都是通過這舞劇以及我在舞劇中的任務這面魔鏡一樣。在我看來,奧吉塔是不朽的女性和高貴純潔的結(jié)晶。"烏蘭諾娃常常在演出結(jié)束后直接從劇院去到卡查諾夫家,在那里總可以碰到一群聰慧、精力充沛的人在辯論著藝術,他們真心實意地熱愛著藝術,沒有一點勉強或是裝腔作勢,這只有把藝術看做是他們終身的事業(yè)的人,而不是一種消遣的人,才能做得到的。他們的家始終處在一片生氣勃勃的氣氛中,每次總是有許多演員、畫家和詩人聚集在那兒,而最令烏蘭諾娃感興趣的是這里沒有絲毫像墮落的凡夫俗子所認為藝術家必然有的那種令人作嘔的放蕩不羈的作風,耶麗莎維達·狄梅是一位優(yōu)秀的話劇演員,她也忠心地熱愛著芭蕾,她常常以那種極其微妙和驚人的鑒別力,但又從來不帶絲毫強迫烏蘭諾娃接受她的意見,把烏蘭諾娃最近飾演的角色一一進行解剖,并指出哪些地方她失敗了,哪些地方很成功。烏蘭諾娃說:"我覺得再沒有比這更珍貴的了。最初有許多地方是我不能理解的。舞蹈上那些被公認的規(guī)范,對我影響是這樣的牢固,以致當我在聽說'你應該使你的舞蹈更富有戲劇性和表現(xiàn)力時',便問:我應該如何去做呢。"這時候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分析了奧吉塔內(nèi)心的感情變化,而這些都是烏蘭諾娃聞所未聞的。這些對藝術精湛的看法,給烏蘭諾娃以極大的啟迪。她說:"我已經(jīng)竭力懂得那最有決定意義的東西了,所有舞臺藝術是有一個共通的東西:一個舞蹈家正如一個話劇演員,當她擔任一個新的角色時,她必須要很好地思索,找出角色中主要的東西而使其他的一切從屬于它。"相對而言,話劇演員有較多的便利,當他掌握了一定的形象有時可以傳達出甚至連他自己還未感受到的東西,因為他們通常受到天才作家的臺詞支配。而舞蹈除了音樂和無言的動作外就什么也沒有了。因此,烏蘭諾娃認為,必須學會用動作來表現(xiàn)思想,要表現(xiàn)得那樣明白且有說服力,以致使動作代替語言。
烏蘭諾娃為什么對這段生活感興趣呢?她說:"我和卡查諾夫家人的友誼,以及和優(yōu)秀藝術家的接觸,使我對戲劇和角色有了更廣泛和深刻的認識,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階段--生活。從芭蕾和戲劇中得到了生動的創(chuàng)造經(jīng)驗,使自己感覺到創(chuàng)作思想和創(chuàng)造手段都豐富了,使我對奧吉塔和席杰爾角色有了新的體會,使我準備好去演朱麗葉和桃花的更加艱巨的任務。我把在學校的那一階段和離校后的5年稱為我的學生時代。"也叫"成年時期教育"。是的,她飾演的奧吉塔所要吐露的不光是一個少女心靈的痛苦,更多的是那種少女對愛情的羞怯的期望,她那圣潔的愛情,她對愛情無限的忠實和愛情能征服一切的力量。烏蘭諾娃后來回憶道:"假若沒有我的'成年時期的教育'所賦予我的一切,假若我不是在狄梅夫婦家和那群朋友們交流著、學習著、思考著,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夠有這次的成功。"后來蘇聯(lián)芭蕾舞從最"革命"的"紅色的旋風"和最"工業(yè)化"的舞劇《螺旋釘》開始,經(jīng)過無數(shù)煞費苦心的探索和失敗,才達到了新的、詩意的現(xiàn)實主義演出。這個時候芭蕾與偉大的文學,與新的主題結(jié)合起來,諸如有普希金和巴爾扎克的作品改編的《失去的幻想》、《紅罌粟》、《巴黎的火焰》等,烏蘭諾娃第一次接觸的就是普希金作品改編的《巴赫奇薩拉依淚泉》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韃靼汗王吉列依愛上了被他俘虜?shù)牟ㄌm公主瑪麗亞,引起他以前的寵姬查列瑪?shù)募刀剩鴮旣悂啔⑺赖墓适隆?
作曲家鮑里斯阿薩菲耶夫在這部舞劇中,以音樂語言描寫了現(xiàn)實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和他們的感情,他準確地描畫出了瑪麗亞、查列瑪和汗王吉列依等人物,他的音樂既適合舞蹈又有深刻的思想性,這些都是芭蕾的新特點,以及芭蕾對那些縱然是可愛但卻是沒有思想的仙女,神女這類人物的"背叛"。新的思想在這個幾乎是最保守的藝術領域里獲得了成功。"一切都在于人,一切都為了人!"這成為了當時芭蕾的座右銘。1934年,在列寧格勒的基洛夫歌舞劇院由烏蘭諾娃主演的《巴赫奇薩拉依淚泉》獲得了巨大成功,該劇被認為是前蘇聯(lián)舞蹈藝術發(fā)展道路上的里程碑。
她到劇院后的11年中,她先后在《雷蒙達》、《沐娘》、《吉賽爾》、《神駝馬》、《胡桃夾子》、《巴赫奇薩拉依淚泉》、《失去的幻想》、《羅米歐與朱麗葉》、《舞姬》等劇中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的女主人公形象,成為蘇聯(lián)首屈一指的芭蕾大師。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舞蹈演員的使命不言而喻就是跳舞,而烏蘭諾娃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完全推翻了這種偏見。她不是在舞臺上跳舞,而是把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她以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揭示出崇高的精神世界,因此她所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神形兼并,具有極強
的感染力。在舞劇《吉塞爾》一幕中有一場通常稱為"發(fā)瘋"的表演難度極大的戲,當吉塞爾親眼看到她心愛的阿爾貝特已有未婚妻,而突然意識到她被欺騙時,和吉塞爾化為一體的烏蘭諾娃雙手抱住頭,嘴唇微微顫動,臉上路出絕望和恐懼,她沖向阿爾貝特和他的未婚妻,強制地把他們分開,把送給她的項鏈摔到地上,表示抗議,接下來是她一段很長的獨舞。吉賽爾知道自己很快要離開人世,然而她一點也不懼怕死亡,相反,她覺得這樣倒可以擺脫生活中的虛偽和痛苦,她只是想在臨死之前說出心中最后的幾句話,她久久地凝視著阿爾貝特,好像要從他的眼里得到什么答案。然后突然向后一閃,雙手捂住眼睛,似乎要避開殘酷的現(xiàn)實給她致命的一擊。但一切都無法挽回了,雙臂軟弱無力地垂了下來,接著她用手緊抱著頭,孩子似的安慰著自己,手指痙攣地撫摸著披散的頭發(fā)。她搖晃著、踉蹌著,所有動作都變了形,變得有棱有角,失去了剛才的協(xié)調(diào)性,突然她的腳無意碰到了阿爾貝特的寶劍,她用雙手抓起冷冰的劍刃,并把寶劍對準自己的心口想盡快結(jié)束這一切。這時觀眾分不清舞臺上這個人物是吉賽爾還是烏蘭諾娃。烏蘭諾娃以巨大的感染力表現(xiàn)出吉賽爾臨死前感情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在這場戲中稍不謹慎,稍一過頭,不僅會影響吉賽爾的純真形象,甚至還會把戲演"砸"了。就是在吉賽爾極度絕望時,烏蘭諾娃仍然保持她那特有的抒情性,同時又使人為之震撼,為之動心。這就是一個偉大的演員。
烏蘭諾娃完全生活在藝術領域之中,生活在不同的角色生命之中。她整天和白天鵝、奧吉塔、朱麗葉、吉賽爾、雷蒙達、桃花……等人物打交道,她的思想純真得如同水晶,一個人把事業(yè)和生命融為一體,她又怎么不健康長壽呢?
她是屬于全世界的
烏蘭諾娃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她的杰出就在于她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完美的體驗,展現(xiàn)了這門藝術的本質(zhì),她已成為20世紀芭蕾女神的化身。
烏蘭諾娃曾經(jīng)多次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演出,她的才華和魅力感染了億萬中國人民。50年代初,她第一次隨前蘇聯(lián)藝術團來華演出,據(jù)中國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回憶:"她(烏蘭諾娃)告訴我,這次中國之行印象太深了,我也告訴她:中國觀眾認為能夠欣賞到她的演出感到很幸運。她非常興奮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我這次表演的舞蹈,原名叫《曲調(diào)》,可很多中國朋友看了說是像和平鴿,于是我就按你們的說法把舞的名字改為《和平鴿》"。足見她對中國人民的友誼之深。1959年,烏蘭諾娃隨莫斯科大劇院二次來華訪問,演出的劇目是《吉賽爾》。那年她已50多歲了,作為芭蕾舞蹈演員可謂是是"高齡"了,但在舞臺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天真浪漫,正在熱戀著的十幾歲的小姑娘,看到她被情人的欺騙所疑惑、震驚、絕望、失去理智,以至最后死亡,觀眾被她扣人心弦的的表演感動得如醉如癡,她演出回國那天,乘坐的航班離京時間是清晨,舞蹈家戴愛蓮趕早去送她,舞蹈同行都知道芭蕾舞蹈演員每天"早功"是必修課,戴愛蓮便問她:"今天的早功怎么辦呢?"她回答說:"功已練完。"戴愛蓮很驚訝,便問:"這么早,又沒有教室,更沒有練功廳,你怎么練的呢?"烏蘭諾娃笑了笑,指著客房里的窗臺說:"這就是把桿,是它幫助我完成早功的。"這就是烏蘭諾娃的敬業(yè)精神,這就是真正的藝術家對事業(yè)的虔誠與信仰,這就是她的生命所在。
后來,她在舞劇《紅罌粟》中扮演中國舞女桃花這一角色,這個新的角色不同于往常的角色,這是中國人民的忠實兒女,對于總演歐洲舞劇的烏蘭諾娃來說,具有挑戰(zhàn)的性質(zhì)。烏蘭諾娃曾經(jīng)訪問過中國,這給她增加了感性的認識,在訪問中國時,她親眼看到中國人民的許多動人的特征,她從中更多地了解了中國人民,更加熱愛他們,烏蘭諾娃在《一個舞蹈家的成長》文中寫道"……當我看見了許多像桃花一樣富有生氣,勇敢剛強的中國婦女,了解和更加熱愛中國人民的時候,這個角色當然就使我感到親切和敬愛了。"作為一個藝術家在投入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總是竭力把自己的藝術和生活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把一切使自己激動的思想情感注入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來。烏蘭諾娃自然也不例外,她要飾演好桃花這一角色,光憑中國的訪問是不夠的,她調(diào)動了一切生活經(jīng)歷。她在意大利曾經(jīng)看見過一些失業(yè)的舞蹈家和音樂家,在那不勒斯城的小咖啡店里演唱,按座討錢,借以勉強糊口,這種生活閱歷就使烏蘭諾娃能夠感觸到,不得不在飯店面對酗酒的美國人舞蹈的桃花的悲慘處境。她把這些感受用于舞臺實踐中,通過桃花這一形象,表現(xiàn)出中國婦女那種溫柔、樸素和特有的優(yōu)雅。烏蘭諾娃塑造的桃花,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劇結(jié)束時,桃花被敵人的子彈打中,她集中最后的力量高舉起紅罌粟花,直到劇中另一人物從她手中接過紅罌粟花當作一面旗幟舉起來的時候,她才慢慢地倒在地上,她含笑地死去了,群眾圍著她,懷著悲痛的心情將紅旗蓋在了她的身上,偉大的作家魯迅在他的《紀念劉和珍》一文中記述了她在游行時,慘遭槍殺英勇犧牲的事跡。魯迅指出:"劉和珍及其女友的犧牲,""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詭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在烏蘭諾娃所扮演的桃花的"微笑和藹"的形象中就放射著這種勇敢的光芒。
由于歷史原因,當時東西方國家之間的冷戰(zhàn),使烏蘭諾娃到了50年代中期才有機會到西方演出,1956年烏蘭諾娃隨同莫斯科大劇院出訪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英國。一向挑剔的英國觀眾被烏蘭諾娃飾演的朱麗葉所折服。演出結(jié)束以后,皇家劇院的觀眾起立,鼓掌長達半小時之久,謝幕幾十次,英國芭蕾大師方登說:"這是無法形容的魔力。"事后,英國著名芭蕾評論家哈斯凱爾這樣寫道:"我們看到的不是烏蘭諾娃本人,而是莎士比亞的朱麗葉。"瘋狂的觀眾一直等候在劇場的后門,久久不肯散去。英國出動警察護送烏蘭諾娃上車,但無法控制的觀眾不讓司機發(fā)動汽車,而一直把汽車推到烏蘭諾娃住的飯店。
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是一位向文藝復興時代初期的封建道德英勇挑戰(zhàn)的偉大女性,把她再現(xiàn)在芭蕾舞臺上是一件極為艱巨的事情,而烏蘭諾娃惟妙惟肖地把莎士比亞的朱麗葉復活在舞臺上,是她藝術生涯中又一個里程碑,也是在她的舞劇藝術中閃耀著奪目光彩的一個不朽的典范。烏蘭諾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朱麗葉的形象特點,首先就在于加強了內(nèi)心活動,舞劇開始她還是一個逍遙自在,無憂無慮,頑皮淘氣的少女。她跑來跑去,蹦蹦跳跳,跪在乳母膝上撒嬌,吻她,嘻嘻哈哈地大笑起來,這時她的母親走進來提起她要和帕里斯完婚的事,突如其來的生活新課題,使朱麗葉這個小姑娘不知如何是好,母親把她拉到鏡子前說:瞧瞧吧,已經(jīng)是一個大姑娘了,朱麗葉向鏡子里瞧了一眼,好像第一次發(fā)覺身上那些深奧莫測的變化,當她整理衣服的時候,她的手摸到了胸部,便立刻感到羞怯,急忙用手捂住自己的臉,這一個生動真實的手勢,就使得潛藏在這個處女內(nèi)心之中的那種感受,整個的浮現(xiàn)出來,她的表演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使人對她超人的表演技巧感嘆不已。可是到了第四場,在假面舞會上,烏蘭諾娃表演的這個淘氣的小姑娘摘掉戴在羅米歐臉上的假面具,頃刻間朱麗葉那稚氣、天真、頑皮、一掃而空,她呆住了,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羅米歐,她不僅看到了羅米歐青春活力的美貌,而且猶如看到她過去從未見到過的嶄新的世界。此時她心中燃燒起強烈忘我的愛情,它照亮了少女的心靈,我們從烏蘭諾娃飾演的朱麗葉那雙睜大的雙眼中,看到了奇異的光彩,這一瞬間的靜止,意味著愛情的誕生,更標志著新的朱麗葉的誕生,從此,烏蘭諾娃把文藝復興時代的少女代表的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她看來,愛情誕生的這一時刻,也就是精神激動和內(nèi)心體驗的時刻。這就是我們中國戲曲藝術所講的:動于衷,則形于外,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曾說道:"我害怕,今夜盟誓多么匆忙,這未免太倉促,太沒有仔細想,好像空中的閃光,一現(xiàn)就消逝了,不等你開口就說一聲"閃光"。而在烏蘭諾娃的舞蹈中,卻能用動作和感覺很準確地表現(xiàn)了"我害怕"和"閃光一現(xiàn)",她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一個純真少女錯綜復雜的感情。
羅米歐因殺死朱麗葉的表兄弟,而被放逐他鄉(xiāng)。一對戀人在朱麗葉的臥室里有一段生死離別的雙人舞。這一段雙人舞飾演朱麗葉的烏蘭諾娃充滿了強烈感情,朱麗葉一會兒陶醉地在羅米歐的柔情蜜意之中,一會兒又為她的命運而焦急不安,一會兒把羅米歐緊緊地抱在懷里不讓他離開,一會兒又擔心這甜蜜的耽擱會給羅米歐帶來災難而促使他快快上路。烏蘭諾娃表演的舞蹈動作像莎士比亞的詩句一樣的優(yōu)美、一樣的清晰,一樣的明亮,她想把全部柔情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羅米歐,又要時刻警惕著隔壁的動靜,她幸福地微笑,又悲傷地流淚,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又遇感著暴風雨的來臨,這么豐富,這么矛盾,這么復雜的感情,能用舞蹈語匯表現(xiàn)出來嗎?烏蘭諾娃做到了,她用無聲的語言,卻繪聲繪色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了此時的朱麗葉內(nèi)心活動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使觀眾受到了強烈的感染,又一次被她的藝術天才所折服。
羅米歐走了,朱麗葉像塑像一動也不動停立在屋里,她沉浸在與羅米歐的離別之中,似乎周圍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以致父母和帕里斯走進臥室她都沒有發(fā)現(xiàn),只有當帕里斯要吻裙角時,她才猛醒過來。她向父親懇求卻遭到冷酷的拒絕,于是她憤怒地抗議著,這不光是對父母意志的抗拒,更是對野蠻封建習俗的抗拒,這樣她的父母雙親和帕里斯無奈退出臥室,緊接著烏蘭諾娃飾演的朱麗葉在舞劇獨白中,既表現(xiàn)出無比憤慨和決不動搖的決心,又表現(xiàn)出她臨死不屈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朱麗葉披著黑斗篷飛跑,她像勇敢的海鷗沖向布滿烏云天空去迎接風暴,她頭稍向上仰,挺起胸脯,伸出雙臂,身上的斗篷猶如展開的翅膀,腳似乎不著地的飛跑著。她是用自己的全部心靈在跳舞,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演員跳一大段舞蹈而被我們遺忘,而烏蘭諾娃的一個簡單的跑步,卻永遠記在我們心間。
我們中國古典戲曲理論,對于戲劇的布局曾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其實這用于舞臺表演理論也很切題的,在這個戲的最后一場里,羅米歐聽到朱麗葉去世的噩耗,趕到凱普萊特家族墳穴。他抱起沉睡中的朱麗葉悲痛欲絕,這時飾演朱麗葉的烏蘭諾娃靜靜地躺在情人的懷里,她已經(jīng)"死"了,但烏蘭諾娃的表演簡直創(chuàng)造了奇跡,她完全靜止的身體在繼續(xù)跳舞,繼續(xù)向羅米歐傾吐愛慕之情。這使人不由得想起羅丹的雕塑像《思》,這是用白色大理石塑的頭像,少女陷入沉思之中,冰冷的石頭"活"著,她思索著。朱麗葉也是這樣,雖然她也是一具尸體,但在烏蘭諾娃的表演下,卻散發(fā)著青春的氣息,充滿著愛情的活力。如果不是真正的藝術巨匠,又怎能夠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奇跡呢?兩天之后,朱麗葉從沉睡中蘇醒過來,不幸的是羅米歐已經(jīng)死在她的腳下。她沒有歇斯底里地大發(fā)作,只是默默地把愛人抱在胸前,悲痛地撫摸著他的頭,一切都死一般的寂靜,寂靜…無聲的悲痛起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使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人間悲劇的全部含意,她失去了心愛的人,像是失去了一切,決定永遠和羅米歐在一起,她匆忙地尋找匕首,好像生怕有人趕來阻止他們最后的結(jié)合,這時她完全沒有服藥時的那種矛盾恐懼的心理,毫不猶豫地把匕首刺進自己的胸膛,她緊緊地握住羅米歐的手,倒在自己情人的身旁……這個愛情故事千古流芳。她這樣把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用自己全部的情感去塑造角色,又怎么能夠不產(chǎn)生轟動效應呢?
烏蘭諾娃還具有一種超眾的音樂天才。和跳舞一樣,她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去聽音樂,并用自己的身體把它唱出來,她能在一定的節(jié)拍中,靈活多變地掌握輕重緩急的節(jié)奏變化,她腦子里似乎有特殊的"音樂神經(jīng)",使她對音樂中出現(xiàn)的最細微的變化立即作出敏銳的反應,她幾乎像魔術師一樣變化出無數(shù)難以琢磨的花樣,而絲毫不破壞音樂的完整性,可以說烏蘭諾娃的舞蹈完全溶化在了音樂中,而音樂又賦予她的舞蹈以魅力和詩意,她的舞蹈是看得見的音樂,是聽得見的音樂。英國著名的芭蕾舞評論家阿·哈斯凱爾這樣評價她:"……烏蘭諾娃的演出如此完整,如此簡練,以至于很難詳細地分析她,只有詩人和哲學家能給予她應有的真正評價"所以,她出現(xiàn)在西方的芭蕾舞臺上,引起一次又一次的"強烈地震"。一位評論家是這樣寫道:"我們終于盼到了烏蘭諾娃的演出,現(xiàn)在我們可以帶著萬分感激的心情,證實有時夢想也能變成現(xiàn)實。"《紐約時報》的評論說:"她的名字早已披上神話般的色彩,然而能親眼目睹這一活生生的神話的確是莫大的幸福。"
烏蘭諾娃是蘇聯(lián)惟一的三次榮獲勞動英雄獎章和列寧獎章的藝術家。蘇聯(lián)著名作家阿·托爾斯泰曾稱她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上帝"。她確實是個很普通的人,但又畢竟是一個被人們所崇拜的上帝。客觀地說,烏蘭諾娃雖然是俄羅斯藝術家,但她是屬于全世界的,她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璀璨的明珠,她的為人,她的藝術堪稱世界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烏蘭諾娃在成為世界級的芭蕾大師的時候,她從未滋生過驕傲自滿的情緒,她能平靜地對待榮譽,仍然執(zhí)著地追求藝術,芭蕾舞演員有句行話:"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伴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她都堅持練功。所以不僅保持了一個舞蹈演員健美的體形,也增強了身體內(nèi)在的抵抗力,所以她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芭蕾舞臺上的長青樹
1960年,烏蘭諾娃悄悄地離開了舞臺。她沒有舉行隆重的告別演出,也沒有告訴任何人。她像灰姑娘突然離開豪華的舞會一樣,留給人們神話和幾乎無人超越的美。后來,她訪問中國時,中國芭蕾舞編導肖蘇華曾和她談起過這個問題,肖蘇華問她:"1959年秋天,我有幸在北京看到你演出的《仙女們》和《吉賽爾》,使我的心靈平生第一次受到震撼。而1960年您就突然永遠告別了舞臺,我真難以理解……。"烏蘭諾娃說:"親愛的維加(她總是這樣稱呼肖蘇華的),只有你自己才能最了解自己,不瞞你說這是一生中最痛苦,最艱難的時刻。當一個人在藝術上成熟了,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知道她能做什么的時候,有一天她突然要放棄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yè),放棄舞臺。而她不過才四、五十歲,在別的藝術行當里這個年齡正是演員的黃金時期,但芭蕾是一門青春藝術呀!她如此富有詩意,如此優(yōu)美,又如此殘酷。"烏蘭諾娃她還告訴自己的同行:"我根本沒有進行什么告別演出。人與人不一樣,有的人一定要舉行隆重的告別演出。而我不會這樣做,我只是悄悄地離開了舞臺。"
她離開了舞臺,但舞臺上卻永遠留下了她的身影,她那偉大的藝術并沒有終結(jié),她離開舞臺后,從1960年起一直從事哺育新人的工作,當代俄羅斯最杰出的芭蕾藝術家馬克西莫娃的藝術成就,離不開她的指導,還有瓦西里耶夫,阿德爾哈耶娃,謝緬耶卡等聞名天下的前蘇聯(lián)人民演員,都是她的高徒。從1960年起,她便一直在莫斯科大劇院擔任排練教師,對此,烏蘭諾娃十分滿足,她說:"我覺得自己有兩次生命,第一次便是我自己跳的,第二次便是現(xiàn)在。"烏蘭諾娃排練總是非常沉穩(wěn)平靜,她特別反對學生模仿,重復她的表演,但從不訓斥學生,而是和藹可親地、耐心地開導學生。她說:"我不希望學生再現(xiàn)我自己,在藝術中這是再忌諱不過的。一個好的老師要善于開掘?qū)W生自己的天賦和個性。學生請我示范表演,我往往故意'留一手',否則他們無意中要模仿我。我只是給他們引引路,讓他們自己大膽創(chuàng)作,尋覓他們自己的東西。"她還說:"對我最困難卻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學生并幫助學生能理解他們自己?;镜姆椒ㄊ菃⒌纤麄兊南胂罅蛣?chuàng)作欲望。"她的這些看法,如果不是在藝術上達到爐火純表達的境界,是不可能有的。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屬于全人類的,東西方藝術的頂峰都是共通的,中國的繪畫藝術、戲曲表演藝術都講究神形兼?zhèn)?,而以取神為上?神"者就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要得到藝術的精髓,要繼承傳統(tǒng),從繼承中發(fā)展出新。
烏蘭諾娃除了在本國堅持教學外,為了推動芭蕾在全世界的發(fā)展,她還參加了許多世界性的活動。1979年在丹麥舉行紀念"布隆維爾逝世100年"活動(布隆維爾系世界著名芭蕾舞蹈家),國際芭蕾舞界匯集哥本哈根??催^百年紀念的作品后,烏蘭諾娃曾向丹麥舞界說:"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許多古典芭蕾的東西,所以我要向你們學習。"
1989年,莫斯科舉辦了第六屆芭蕾舞大賽,烏蘭諾娃是前蘇聯(lián)的四名評委之一。莫斯科國際芭蕾舞比賽是每四年舉行一次,是世界同類比賽中,時間最長,獲獎最難,權威性最高的比賽,參加本屆比賽的有中國、美國、蘇聯(lián)、法國、西班牙、阿根廷、意大利、西德、澳大利亞、墨西哥、瑞士、希臘、芬蘭及日本、東歐各國等26個國家,104名選手,年歲已到78歲的烏蘭諾娃懷著一腔熱情和對后代的關懷,全力以赴地參加了評獎的全部過程。
1981年烏蘭諾娃已是71歲高齡,她參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舞蹈博物館為《俄羅斯芭蕾舞200年》展覽的開幕儀式。在掌聲和鮮花面前她表現(xiàn)得既謙虛又平靜,在這次展覽上,對她的評價是相當高的。"俄羅斯芭蕾200年"間整整30年,烏蘭諾娃是親身參與并取得了決定性影響。會議評價她"烏蘭諾娃非凡的才能和艱苦的勞動,使她在20世紀的芭蕾舞臺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她的名字將名垂藝史"。
是的,烏蘭諾娃在告別舞臺后的近30年來,她把自己的藝術生命延續(xù)了下來,她不僅用自己的藝術實踐,而且通過教學把它理論化。她認為"舞蹈的實質(zhì)往往就在一些細枝末節(jié)上"。她排練非常細膩,她在排練《吉賽爾》第二幕雙人舞時,女演員做碎跑步不準確,烏蘭諾娃對她說:"你跑得很輕巧,而我希望你跑得很輕盈,輕巧與輕盈是兩回事。你要像露珠從葉子上掉下來那樣跑。"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烏蘭諾娃對藝術的理解已經(jīng)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一段雙人有一個造型阿爾貝特跪在地上,吉賽爾立腳尖做阿拉貝斯(芭蕾動作的術語)靠在他身上。烏蘭諾娃啟發(fā)女演員說:"你不要真靠著舞伴,像一朵白云依偎在山頭那樣就行了。"當女演員按她的提示來做時,整個造型的內(nèi)涵都改變了,變得浪漫而富有詩意。
她教過的學生,俄羅斯著名芭蕾舞演員妮娜·季莫菲耶娃這樣說她的老師:"她不是一般概念的老師,導演或是指導者,而是指導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者。同她在一起--這是繁重的腦力勞動,這時你必須努力探索,發(fā)現(xiàn)和挑選需要的東西……"她的這些話不僅肯定了烏蘭諾娃導演的藝術功力,同時也說明了她在工作中是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也是她長壽健康的原因。她的另一位學生俄羅斯著名的芭蕾舞演員普列謝茨卡婭這樣說她的老師:"烏蘭諾娃的創(chuàng)作,使我們每個人都難以忘懷,她每天堅持不懈地排練,精益求精。對待舞伴和學生,她好像是一位高明的醫(yī)生,能猜測到你的創(chuàng)作"機體"的狀況,按照需求、準確地"分量"開出必要的藥方。她以自己對事業(yè)的態(tài)度博得人們的信任,這是一塵不染的藝術良心的體現(xiàn)。"這段話也是不僅肯定了她藝術上的追求,而這種追求恰恰是健康長壽之本。
有一次,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為了紀念烏蘭諾娃在藝術上的卓越貢獻,在巴黎舉行慶?;顒印F渲?,烏蘭諾娃和她的學生要參加演出。瓦西里耶夫設計了以烏蘭諾娃為主線的演出計劃,想不到被烏蘭諾娃拒絕了,她說:"演角色,演別人是一回事,可我絕不能演我自己。"瓦西里耶夫只得做出讓步。這次以烏蘭諾娃為主角的活動中,她在整個演出中她僅有兩次出場,而且時間短,也不重要,不過也還是成為這場演出無可爭辯的主角。
烏蘭諾娃的一生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圣彼得堡學習,直到分配到列寧格勒基洛夫劇院芭蕾舞蹈團的前5年,她自己稱為"我的學生時代",也叫"成年時期教育"。她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到一個成熟的優(yōu)秀的芭蕾舞演員,她不懈地學習,不懈地追求,她的思想純潔,特別是她交了一批藝術上的知己,他們不僅探討藝術,而且還同去旅游,同在湖上劃小汽艇,接受大自然的垂青,她的身心發(fā)育良好,這是她健康長壽的第一步。第二階段,是她在舞臺生活的30年。這30年是她一生的華彩樂章,也是她為芭蕾藝術、為人類文化史增光添彩的黃金時代。她塑造了數(shù)十個性格迥異色彩鮮明的藝術形象,她整日和這些舞劇中的藝術形象生活在一起,甚至達到了和這些藝術形象合二為一的境界。她根本沒有時間去想自己--烏蘭諾娃,她又怎么可能有心中的積郁呢?芭蕾舞演員是要每天堅持練功的,加上排練、演出,應該說是一種繁重的體力勞動,也是很好的體育鍛煉,她每一角色的成功,都充滿著成就感,自然內(nèi)心是愉快和充實的。在鮮花和榮譽面前,她又能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她對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她的青春活力融入到她的舞臺生活中,藝術是年輕的,人也是年輕的。
第三階段是她離開舞臺之后,她的生命融入到排練和教學之中,培養(yǎng)青年芭蕾舞藝術家成為她自己的第二生命,同時,她始終堅持練功,直到80高齡,這可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我們見過許多80歲的人進行體育鍛煉,但那都是比較輕松的,耗費體力較小的,諸如散步啊,做體操啊,打拳等等,但是練芭蕾功,一般年輕人都忍受不住。烏蘭諾娃幾十年如一日養(yǎng)成了每天練早功的習慣,使她生活得挺有規(guī)律。從養(yǎng)生長壽的角度看,她的晚年生活有這樣幾個特點:其一,堅強的信念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健康長壽的良藥,事業(yè)的成功信念起到了特殊的作用??茖W家們認為,人的信念如果十分堅定,而且又能持之以恒,就可以提高他們抵御疾病的能力,這是由于堅定的信念可以使人的精神經(jīng)常處于比較平靜的狀態(tài),身體內(nèi)腎上腺皮質(zhì)素和催乳素有正常分泌,免疫系統(tǒng)能維持正常功能,便不會因神經(jīng)化學遞質(zhì)紊亂而生病。其二,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的生活,從練早功到排練到演出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一天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自己的精神生活非常充實,規(guī)律性的活動在相應的神經(jīng)中樞內(nèi),產(chǎn)生一種條件反射的生理活動過程,烏蘭諾娃的生活形成了規(guī)律,而這種生活的節(jié)奏性對她的健康長壽是大有益處的。其三,她每天練早功就等于體育運動。一個人不論從何時開始鍛煉其體質(zhì)都會有同樣的提高,更何況她從小到老呢。法國著名醫(yī)生蒂索說過:"世界上的一切藥物,對身體來說都無法代替運動的良好作用。"運動是一切事物共有屬性和存在方式,生命則是蛋白質(zhì)以運動形式存在的方式,運動貫穿于生命的始終,是決定生命體存在實現(xiàn)的重要原因。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能改善心臟功能,使骨質(zhì)密度增加,反應速率加快,肌肉結(jié)實有力,鍛煉還煉就頑強的意志和毅力,使她精神愉快,朝氣蓬勃。其四,一般說來女性比男性長壽,這是因為女性分娩及月經(jīng)來潮的失血為男性所無,女性這種生理性失血現(xiàn)象使其造血機能更為旺盛。再說人類免疫調(diào)節(jié)基因存在于X染體中,而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男性只有一條,故女性的免疫基因強于男人。另外,心理學家認為,女性容易將自己的喜悅、悲傷、懼怕、不滿、憤怒的心理情緒流露出來,這是一種有益的心理宣泄,可以很快達到心理平衡,可以減少心身疾病的發(fā)生。
由于烏蘭諾娃在生活上有這樣一些優(yōu)勢,所以她度過了88歲的生日,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給她發(fā)去生日賀信,高度贊揚了這位俄羅斯人民的杰出藝術家并授予她俄羅斯總統(tǒng)文學藝術家的稱號。
不久,1998年3月21日,烏蘭諾娃在她的寓所安詳去世了。烏蘭諾娃生前曾多次榮膺列寧勛章和斯大林獎金,她無疑是蘇聯(lián)芭蕾舞時代最偉大的舞蹈家,蘇聯(lián)著名作家阿·尼·托爾斯泰說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帝";前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總編導格里戈羅維奇稱她是"俄羅斯芭蕾舞的繆斯",烏蘭諾娃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對藝術的敬業(yè)精神卻永遠活在舞臺上,請看她的學生和各國藝術家對她的評價:
中國舞蹈家戴愛蓮說:"我像大漠中一粒沙子樣仰慕她,能有機會結(jié)識她,與她共事是我的光榮。"中國詩人艾青贊美她:"像云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英國皇家芭蕾舞學校名譽校長阿·哈斯凱爾說:"烏蘭諾娃的美--這是她靈魂和理智的美,這是一種真正的崇高精神,它與通常的傳統(tǒng)典范毫無共同之點。"法國著名芭蕾舞演員特斯瑪爾說:"幾年以前,在古巴舉行的芭蕾舞節(jié)上,我們曾在她指導下排練。我現(xiàn)在還把烏蘭諾娃的忠告當作幸運的禮物珍藏著。"
烏蘭諾娃的精神在世界芭蕾舞臺上永放光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