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過,雖然暑氣還未消退,但大自然已經(jīng)有了變化,人體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這時候需要格外注意飲食養(yǎng)生。
秋季養(yǎng)生,除了所謂的“貼秋膘”,養(yǎng)陰防燥以外,適當?shù)睾葞卓谟H手泡的養(yǎng)生藥酒,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秋季不適合用大熱的藥材泡酒,如人參、鹿茸、鹿鞭、淫羊藿等;秋季應選擇一些性質(zhì)平和、滋陰潤肺的藥材泡酒。
如清熱、生津潤燥的生地黃;補血滋潤、益精填髓的熟地黃;清熱養(yǎng)陰、潤肺止咳的沙參;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的西洋參。
補氣強精,滋補肝腎的枸杞子;補虛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脾和胃的大棗。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的冬蟲夏草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jīng)的牛膝。
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的當歸。補脾益腎、扶正固本、安神定志的靈芝等。
溫馨提醒:患有肝腎疾病、高血壓、過敏性疾病、皮膚病者,最好不要飲用藥酒。
1、潤肺柔肝養(yǎng)陰清燥
與秋季相應,而秋季干燥,因此,需要潤燥、養(yǎng)陰、潤肺。
2、增酸少辛斂肺氣
立秋后后應少吃辛味食物,辛味通肺,助長肺氣,若攝入過多,易造成肺氣太盛,出現(xiàn)上火、便秘等秋燥癥狀。適當多吃酸,可收斂肺氣、防秋燥。適當補充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
3、先調(diào)脾胃后進補
在秋季的時候我們需要少吃一些寒性的食物,這是因為天氣的逐漸變冷,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diào)理脾胃應側重于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
4、少吃西瓜多吃豆不可盲目貼秋膘
秋季養(yǎng)生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fā)生。
5、少吹涼風多安神
秋高氣爽,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保證夜間睡眠,適當午睡。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
/杜菊杞冬酒/
【藥酒配方】杜仲、菊花、天冬各40克,枸杞子、桑寄生各80克,無添加泡酒專用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將前5味搗碎,入布袋,加入到無添加泡酒專用酒中,密封,隔日搖動數(shù)下,浸泡14日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效作用】補肝腎,強筋骨,清熱明目。
【主要治療】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筋骨不舒,視物模糊。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或3次。
/綠豆酒/
【藥酒配方】綠豆、山藥各60g,川黃柏、牛膝、玄參、沙參、白芍、山梔、天冬、麥冬、天花粉、蜂蜜各45g,當歸36g,甘草9g,黃酒適量。
【制作方法】將上藥(除蜂蜜外)共研粗末,以絹袋裝好,置如泡酒專用瓶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數(shù)日后,過濾去渣,兌入蜂蜜即成。
【功效作用】養(yǎng)陰生津,清熱解毒。
【主要治療】肺津不足、燥熱而咳、干咳少痰、口干易煩等證。
【服用方法】口服:隨時隨量服之,10-20毫升,不可過量。
/補氣養(yǎng)血酒/
【藥酒配方】破故紙、熟地黃、生地黃、天冬、麥冬、人參、當歸、川芎、白芍、云茯苓、柏子仁、砂仁、石菖蒲、遠志各38g,小香19g,無添加泡酒專用酒2500ml。
【制作方法】將前15味搗碎,入布袋,加入無添加泡酒專用酒中,放火上煮沸,密封,浸泡5日后,過濾,去渣,收貯備用。
【功效作用】補氣血,理脾胃,安神定志。
【主要治療】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怔忡健忘,頭昏眼花。
【服用方法】口服:不拘時候,每次溫飲10-20ml。
/脂棗酒/
【藥酒配方】紅棗417克,羊脂42克,無添加泡酒專用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先將紅棗洗凈,煮軟后去水,加入羊脂和無添加泡酒專用酒,煮沸后,待冷,放入到泡酒專用瓶中,密封,浸泡3日后去渣即成。
【功效作用】補虛健脾。
【主要治療】消渴、久病體虛、食欲缺乏等。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2次。
中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十分復雜,藥酒的泡制應有專業(yè)中藥師指導,飲用時也不能一次喝得太多,且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對藥酒的適應性也不同。因此,自制藥酒及飲用藥酒遵循醫(yī)囑。
本文轉自“泡酒之家網(wǎng)”,轉載請注明出自“泡酒之家網(wǎng)”,歡迎大家轉載分享。泡酒之家,為您提供全面的泡酒知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