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是一味常用的藥食兩用藥材,在《食療本草》等書中均有記載。芡實多用于燉肉、煲湯或入藥,不僅能健脾止瀉、滋陰補腎、澀精,還能清熱祛濕,是難得的滋補佳品。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芡實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上品藥材之一,也是廣東十大道地藥材,產于廣東省肇慶的芡實又稱為肇實。
芡實性平味甘澀,具有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認為,芡實“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益精氣,強志,令人耳聰目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芡實入脾、腎經,既能益腎,又能健脾,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是平補之佳品。
抗氧化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芡實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傳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晚年仍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主要得益于數(shù)十年堅持每日食用煮熟的芡實。
抗癌
芡實含少量淀粉,少量脂肪油及鈣、磷、鐵、核黃素、維生素C等。芡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微量元素,保證體內營養(yǎng)所需成分;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卜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fā)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癥發(fā)生的機會。因為芡實有較強的收澀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婦女產后皆不宜食。
健脾祛濕
《本草求真》:“芡實如何補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實如何固腎,以其味澀之故。惟其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泄瀉腹痛可治;惟其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中醫(yī)認為,芡實能健脾、除濕、止瀉,常常用于慢性腹瀉、慢性腸炎等病癥,也可與白術、茯苓、白扁豆等一起調配藥膳食用,如茯苓芡實粥、芡實山藥粥等。
芡實還能益腎固精,可用于治療伴有腰膝酸軟、耳聾耳鳴、腰痛等腎虛不固癥狀的遺精、滑精,作為食療則可與核桃、紅棗等一同配合食用。另外,對于小兒晚上遺尿,則可以將芡實與益智仁、大棗等調配藥膳食用。
芡實比蓮子更祛濕
芡實其實和另一種水生的食療上品蓮子是雙胞胎。
相同點
一是植物形態(tài)相近,同祖同宗,同出于睡蓮科植物。
二是性味相投,二者味甘澀而性平,均歸脾、腎二經,甘可補脾,澀可固腎,能止瀉、止帶、固精??芍纹⑻摼脼a、脾腎虧虛之帶下病、腎虛尿頻、滑精、遺精及小便不禁等證。
三是用途相通,二者均富含營養(yǎng)成分,可作食品服用,還常配伍為用,以增強療效。
不同點
蓮子的補脾之力較芡實強,素有“脾果”之稱。可兼入心經,能補益心氣安神,可治心虛不寐之證,但其性平和。
芡實的除濕之力強于蓮子,斂而不燥不膩不留邪,治療脾腎氣虛,還能制水,以療水邪泛濫橫溢所致水腫者常用,但作用平和。
芡實祛濕食譜推薦
芡實茯苓粥
原料:芡實、茯苓各15克,粳米適量。
做法:
1、將芡實粉、茯苓磨粉狀,一同放入碗內,用溫水調成糊;
2、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3、鍋中加入約12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用旺火燒沸;
4、緩緩倒入芡實茯苓糊,攪拌均勻,改用小火熬煮;
5、見米爛粥成時,下入鹽調好味,稍燜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補脾益氣,祛濕。
芡實湯
原料:芡實。
做法:
1、將芡實淘洗干凈,放在鍋內,加清水。
2、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熬煮30分鐘左右,以芡實熟爛為度。
功效:補脾止泄,利濕健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