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與一位媽媽聊起兒童節(jié)禮物時,她開玩笑說道:
“我的禮物就是溫柔媽媽一日體驗卡一張——昨天忍住了,沒沖兒子發(fā)火,”
此話一出,我們都笑了。
養(yǎng)育一個孩子,注定是費嘴、費心又費神,孩子們就像精力無限的小魔王,鬧得家里常常雞犬不寧。
父母失去耐心時,免不了對著孩子發(fā)火甚至動手,每天睡前,我們告訴自己,對孩子要溫柔,但是早上看到磨磨蹭蹭的孩子,又再一次歇斯底里。
最絕望的是,很多人告訴父母:大吼大叫會深深傷害到孩子。
這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沖娃發(fā)火,我真的做錯了嗎?”
我們今天準備的這篇文章,不勸大家溫柔,我們來聊聊在養(yǎng)育中如何正確地對孩子發(fā)火。
“憤怒”是父母養(yǎng)育中必要的情緒
憤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情緒,為人父母也很難避免。
大人對孩子表達憤怒并不完全是壞事,事實上,它保護著大人的底線和原則,讓孩子知道行為的底線在哪里。
比如,孩子三番四次放學晚歸,家里人非常擔心。當父母在這件事上生氣,能讓孩子正視問題,他才能明白原來晚歸這個行為在家里是被不允許的。
也就是說,你的怒氣是在提醒孩子:你的行為越界了,你讓我難過了。
合理有效的生氣,幫助我們在育兒中更快速地處理問題。
其次,憤怒不表達,不僅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到我們的親子關系。
情緒無法被壓制。我們短暫地壓抑、忽視怒氣,都是在心里埋下一枚枚定時炸彈,等到孩子下次惹怒你,可能以更夸張的方式爆發(fā)。
很多父母害怕自己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對孩子的不滿都用在生悶氣上,隱忍不發(fā),結果,做錯事的孩子一無所知,自己也越來越不快樂。
憤怒本身并沒有錯,它只是一種情緒,即使對方是孩子,我們也可以好好生氣。
只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恰當?shù)乇磉_憤怒的情緒,它也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發(fā)火有兩條底線
發(fā)火有兩條底線。第一,不以犧牲孩子的安全感為代價。其判斷標準就是:孩子有沒有在你的怒火中感受到“被拋棄”和“不被愛”。
很多大人在表達憤怒時,攻擊性都很強,常以傷害孩子的情感、身體、心理等方式來發(fā)泄怒火,具體表現(xiàn)為把拋棄當威脅、動不動拳腳相加、說狠話,惡言相向.....最后留給孩子的是長久的恐懼和痛苦。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很受感觸。
有位爸爸陪孩子去打疫苗,孩子因為害怕而賴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爸爸哄了一小時多,孩子還是沒有停止。
最后,他也失去了耐心,直接提起孩子摔了出去,把周圍人嚇壞了。
盡管忍耐了一小時,他終究還是沒忍住沖動,選擇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發(fā)泄情緒。
可能是心疼了,摔出孩子沒多久,爸爸又去把他抱了起來。
人在氣頭上做出的選擇,往往都會令自己遺憾和后悔,這位爸爸亦然。
即使生氣很正常,但我們也不建議大家把孩子當成出氣筒,讓憤怒總以攻擊性很強的形式出現(xiàn)。
孩子小時候,我們兇一點、狠一點,他們往往都不會記仇,甚至在被罵、被打之后,還哭得梨花帶雨地跑過來求抱抱。
這些都是因為孩子對父母有著天然依戀,但這種依戀也是有保質(zhì)期的,如果我們不注意發(fā)火頻率、程度,依戀也會慢慢消失。
第二,不要攻擊孩子的人格和品質(zhì)。父母在最生氣的時候,對孩子會產(chǎn)生強烈的敵對感,脫口而出的第一個詞是“你”:
你老是這樣!
你怎么這么笨!
你就是一個闖禍精!
我怎么生了你這樣的孩子?
這是我們生氣時最常犯的錯,把孩子的一個行為歸結于孩子的品質(zhì)有問題,給孩子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簽,憤怒的矛頭一下子指向孩子的人格。
這其實是一種人身攻擊,似乎讓我們生氣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孩子這個人。
這個時候,比起你的憤怒,你的否定和打擊更加傷孩子的心。
要知道,我們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而憤怒,批評的重點也應在行為上。
如何發(fā)火,才能不傷孩子?
用一個詞語表達
用“我”代替“你”,多談你的感受和希望
認清我們對孩子表達憤怒的目的是合作錢志亮老師主編的《幼小銜接天天練》——超實用的家庭版八大能力提升訓練用書正在熱銷中,訂單隨機贈送工作室定制筆記本一本,送完即止。
365天,一日一練,讓孩子在家通過好玩的親子游戲,在互動和游戲中訓練八大能力,每天只需15分鐘,輕松幫孩子做好幼小銜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