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肩周炎秘方
34.1 肩凝湯
【來源】類多峰,《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當歸、丹參各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30克,香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活血通絡、祛風解凝。
【方解】方中當歸、丹參、生地養(yǎng)血活血、散瘀止痛;桂枝上行肩臂,可舒筋脈之攣急、利關節(jié)之壅滯;配羌活、透骨草以通絡祛風寒濕邪;香附乃血中之氣藥,可行氣活血,氣行則血行,諸藥配伍,肩凝可除。
【主治】肩周炎。
【加減】冷痛較劇者,加制川草烏各9克;熱痛者加忍冬藤、桑枝各60克;刺痛者加制乳香、制沒藥各6克;氣虛者加黃芪18克;頑固難愈者加蜈蚣、地龍各9克。
【療效】治療100例,以服藥30劑為標準,治愈(疼痛消失、肩關節(jié)活動自如,半年未復發(fā)者)56例;基本治愈(疼痛消失,肩關節(jié)活動輕度受限)35例;有效(肩痛減輕,活動有進步者)8例;無效1例??傆行蔬_99%。
34.2 溫經通絡湯
【來源】程爵棠,《臨床驗方集》
【組成】制川烏、丹參、生香附、透骨草、延胡索各15克,桂枝、干地龍、尋骨風、片姜黃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溫經散寒、祛風濕、活血通絡止痛。
【方解】肩凝癥,屬中醫(yī)痹證范疇。多因睡時露肩,或著地而臥,外感風寒濕三氣雜至所致。治宜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故方用制川烏溫經散寒、祛風濕,與痹證尤宜;配用桂枝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丹參、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且延胡索為血中氣藥,尤善治一身上下內外各種疼痛之證;干地龍驅風通絡、活絡止痛;輔以生香附行氣通滯,又為氣中血藥,合延胡索其通滯止痛之力尤著;透骨草、尋骨風祛風濕、通絡止痛;片姜黃破血行氣,合桂枝橫通肢節(jié),引諸藥直達病所。諸藥相伍,共奏溫經散寒祛風濕、活血通絡止痛之功。
【主治】肩凝癥(肩周炎),癥見關節(jié)疼痛或酸楚、活動受限、屈伸不利,日久不愈。得溫稍舒,遇寒冷天氣尤著。
【加減】臨床運用,可隨癥加減。
【療效】治療150例,結果痊愈122例,顯效21例,有效7例??傆行蔬_100%。
【附記】一般用本方即可,若兼癥嚴重,宜隨癥加減,多能應手取效。如配用名醫(yī)董漱六熏洗驗方,治療痛肩風(即肩周炎),效果尤佳。藥用:鬼箭羽15克,桂枝9克,紅花9克,木瓜9克,蠶砂15克,黃酒250克。上藥水浸15分鐘,再加水半面盆,黃酒250克煎汁,熏洗肩關節(jié)痛處,待藥汁冷后,不要例掉,將原藥汁再加水適量煎汁,再熏洗患處。每劑可連用3天,每天熏洗2次,共6次,再用第2劑,用法同前。功能祛風散寒,活血化瘀,通經和絡,并治風濕痹痛(《中國當代中醫(yī)名人志》)。
34.3 加味逍遙散
【來源】葛植厚,《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柴胡、當歸、炒白芍、云苓、秦艽、黃芩、制附片、陳皮、法半夏各9克,甘草、白芥子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白酒為引。
【功用】驅風除痰、溫經止痛、舒肝和脾。
【主治】肩周炎。
【加減】寒氣盛去黃芩加干姜;痛連背臑酸困不止加羌活、威靈仙;氣虛加黃芪;濕重加苡仁、防己、白術。
【療效】治療50例,服藥20劑,治愈44例(占88%),好轉5例(占10%),無效1例(占2%),總有效率為98%。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