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嘉靖大禮議事件始末
        嘉靖初年發(fā)生的大禮議事件,是影響明朝嘉靖以后政治格局的一件決定性事件,起因在我們現(xiàn)代人看來有點匪夷所思,固執(zhí)的大臣們一定要他們的新皇帝認他的伯父為父親,而改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叔叔,改稱自己依舊在世的親生母親為叔母,他們有他們認可的道德倫理,并把這些道德倫理用在了每一個人身上.但是更為固執(zhí)的新皇帝寧死也不肯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明朝的那些大臣們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僅僅出于禮儀上的問題,卻牽動了整個朝局的變化,很多屆內(nèi)閣因此倒臺,很多人因此失去官位甚至生命,又有很多人一躍跨進了歷史的最高的舞臺,尤其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一個皇帝的性格,讓這個剛剛登上皇位的年輕人用幾乎速成的方式學(xué)回了帝王之學(xué)的真諦,至于這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那就只能留給歷史去爭論了.
  
  斗爭的序幕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年僅31歲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在苦撐了數(shù)月之后,終于沒能挺過這個因為落水而重病的難關(guān),在一個孤寂的夜晚病逝在了他的豹房居所,結(jié)束了他極有爭議的短暫生命.這位年輕皇帝死后留下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在他十六年的皇帝生涯里,雖然寵幸過的女人無數(shù),卻沒有一個能給他留下一兒半女.更加要命的是,他的父親一生也僅僅只有他這么一個兒子活到成年.大行皇帝沒有兒子,更加沒有兄弟,誰來繼承他的皇位?
  
  朱厚照并沒有在死前宣布任何人選,他非常抵制做這樣的決定,因為他實在無法在生前就承認自己已經(jīng)斷絕了生個兒子的希望.明朝的皇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一直到他這一代,雖然有過叔侄兄弟奪位事件,但是事實上還是遵循父子相替八世一系的傳統(tǒng),從自己的手里斷絕,自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然而老天爺可不會這么理解一個凡人皇帝的苦心,所以等到事實證明朱厚照真的沒有了生兒子的希望的時候,他的眼睛已經(jīng)永遠閉上了.
  
  這個時候?qū)γ鞒恼巫鰶Q定的是兩個人,朱厚照的母親張?zhí)蠛蛢?nèi)閣大臣楊廷和,他們將替剛剛死去的皇帝決定誰來繼承大明王朝新皇帝的位置.其實在朱厚照重病之際,楊廷和已經(jīng)在瞞著皇帝直接向太后討論繼承人的問題.張?zhí)笠呀?jīng)沒有其他的兒子可以指望了,她陷入迷茫中,只能向內(nèi)閣大臣們請教該怎么辦.楊廷和胸有成竹,立刻提出了他的人選,興王世子朱厚熜.
  
  興獻王朱祐杬,是明憲宗成化皇帝成年的兒子中的次子,也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最年長的弟弟.孝宗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就是剛剛?cè)ナ赖恼禄实壑旌裾?隨著朱厚照無嗣且自己也英年早逝,孝宗這一脈的子嗣從血統(tǒng)上講已經(jīng)絕了,那么按照祖制,就應(yīng)該從孝宗弟弟們的脈系里尋找繼承人,同時根據(jù)長幼有序的原則,興王一脈是最適合的.本來這里有一個問題,祖制有兄終弟及的規(guī)定,卻沒有說侄子死了叔叔可以即位這種言論,所以興王朱祐杬本人是不適合繼承他的侄兒朱厚照的皇位的.但是朱祐杬本人在正德十四年去世,追封為興獻王,那么他唯一的兒子,正在為他服喪還沒有繼承王位的世子朱厚熜,這位正德皇帝的親堂弟就成了最適合的即位人選.
  
  這上面的一套說法只是當(dāng)時楊廷和的一種權(quán)宜之計,事后他并不承認,因為當(dāng)時的他并沒有想到后來所發(fā)生的事情是那么的嚴重,所以在一開始就出現(xiàn)了太多的失誤,這些失誤被抓住最后成了大禮議事件的轉(zhuǎn)折點.
  
  張?zhí)箅m然不喜歡別人的兒子成了皇帝,但是苦于自己沒有子嗣,也只能含淚同意.在朱厚照去世的當(dāng)天,慈寧宮聯(lián)合內(nèi)閣一起頒布了朱厚照的遺詔: “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dāng)立,已尊奉祖訓(xùn)。兄終弟及之文,告于宗廟,請于慈圣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禮宗廟,君臨天下?!?br>  
  這份遺詔當(dāng)然不是什么正德皇帝的遺言,它只是張?zhí)蠛蜅钔⒑鸵灾旌裾丈矸輰ν夤嫉淖约旱囊馑级?為什么這里要引這份遺詔的全文呢?因為這份遺詔上面的每一個字對后來發(fā)生的大禮議事件都很重要,楊廷和再一次在這里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更加悲哀的是,他的錯誤還被人抓住了.
  
  同時皇太后還親自下了懿旨: “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厚熜來京嗣皇帝位,一切事待嗣君至日處分. ”內(nèi)閣和禮部立即派出一個迎君團,以內(nèi)閣大臣,禮部尚書,勛臣,太監(jiān)和皇戚組成,浩浩蕩蕩前往興王府所在地安陸,迎取他們未來的新皇帝.
  
  此時的朱厚熜正安安靜靜的待在興王府中,為他的父親守孝.雖然他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兩年了,但是服喪期限未過,他依舊只是興王世子的身份.再熬一年,也許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大明王朝親王的爵位,成為全國四十多個藩王中的一個,但是他始終沒有成為藩王,最終他等來的,居然是一個皇帝的寶座,那個前幾年安化王和寧王還在拋棄身家性命追求的東西,就這么輕易的砸到了他的頭上,當(dāng)時的朱厚熜都不知道應(yīng)該是恐懼還是幸福.
  
  迎接新皇帝的首席大臣定國公徐光祚將大行皇帝的遺詔鄭重的交在了這位新任皇帝的手中,朱厚熜所能做的僅僅是跪伏在他母親蔣王妃膝上流淚,母子頓時哭成一團。這并不是什么作秀和表演,朱厚熜對父母的極端孝順是他整個一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在人情上最為值得稱道的優(yōu)點(雖然這些優(yōu)點并不多),而當(dāng)時母子二人將要天各一方,即便砸下來的是天子之位,籠罩在他們心頭的依舊是層層疑云,他們不知道將要面對什么,以后會發(fā)生什么,母子是否還能有相聚的一天。每個人都知道,在此刻,這個所謂的皇帝其實只是大家選出來的傀儡,什么時候能拿回屬于他自己的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只有朱厚熜所迷戀的太上老君才會知道。做藩王雖然級別低又郁悶,至少安全系數(shù)高,爬上了金字塔的最高峰,反而更有跌落下來摔死的危險。
  
  陪伴朱厚熜上路的,除了那些朝廷派來的陌生人,就只有他的王府長史袁宗皋了,這是他唯一可以信任的侍從,只有依靠他,朱厚熜才會覺得有一絲底氣,要知道這個時候的他才十五歲,雖然明朝有比他小的多的皇帝,可是人家一出生基本就是儲君,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身邊到處是從小就熟悉的輔政官員,朱厚熜看了看身邊,除了這個長史,他這個外來戶,還能依靠誰呢?
  
  他們走了二十多天才到京城的郊外良鄉(xiāng),朱厚熜停留在這里,因為儲君進城是要舉行儀式的,他們只能休息,等待第二天儀式的開始。誰也沒想到的是,矛盾如此之早的就在京城郊外爆發(fā)了。
  
  禮部先派出一名侍郎級別的官員前來歡迎朱厚熜,他向未來新皇帝透露了一個令后者震驚的消息:禮部已經(jīng)決定,恭請興王世子以皇太子的禮儀明日從東安門進皇宮進行勸進禮,等待即位。朱厚熜一聽非常不理解,我是誰的皇太子?大行正德皇帝的?孝宗弘治皇帝的?本人十五年來壓根就沒當(dāng)過一天的皇子,于是他反問說:“遺詔上明明是叫我來繼承皇帝之位,沒說我是皇子?。磕銈冞@些禮部的禮儀是怎么弄的??!”那位侍郎無言以對,倒搞的朱厚熜不知道該怎么辦,只好轉(zhuǎn)向求助袁宗皋。袁宗皋在這些京官面前只能幫助安慰朱厚熜,但卻想辦法暗示他拒絕,朱厚熜立即會意,明言拒絕了禮部的提議。這位侍郎大人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回去向內(nèi)閣大臣楊廷和復(fù)命。楊廷和這個老姜根本不把朱厚熜放在眼里,聯(lián)合朝臣集體上疏請求朱厚熜接受禮部的提議。朱厚熜堅決拒絕皇太子的身份,否則拒不入城。雙方互不相讓,一個在城內(nèi)一個在城外,如同兩支軍隊僵持在了那里。
  
  兩邊吵架總得有個人出來打個圓場,深宮之中的張?zhí)髮嵲诳床幌氯チ?,親自下旨,認為國家不可以長時間沒有君主,大家還是讓下步,請朱厚熜迅速進宮即位吧!皇太后發(fā)話,大臣們自然不敢違抗,于是只能修改禮儀,省略掉皇太子的迎接禮,直接請百官上表勸進。在禮節(jié)性的三請三讓后,朱厚熜最終“勉為其難”的同意繼承皇帝的位置,他將成為明朝歷史上第十一任皇帝。
  
  朱厚熜終于得以從大明門進入皇宮,這是一個皇帝專用門,它第一次對一個還沒有穿上龍袍的人開啟。初戰(zhàn)告捷讓朱厚熜略感欣慰,他開始意識到皇權(quán)的威力,雖然還不是皇帝,但是畢竟已經(jīng)能夠和百官討價還價。然而他沒有想到,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初戰(zhàn)的輕松取勝讓他在面對后來的挫折時毫無準(zhǔn)備,如果不是運氣好,他差一點輸?shù)暨@場戰(zhàn)爭。
  
  經(jīng)過一系列煩瑣的勸進,告祭禮儀后,楊廷和給朱厚熜送上了即位詔書。心思縝密的朱厚熜小心的審閱這個由那幫他不認識的陌生人起草的詔書,看了很久,沉默不語。百官們靜靜等著,不知道新皇帝究竟有什么意見,最后實在忍不住了,只好出聲催促。朱厚熜微微一笑,第一次拿起他的御筆,修改了他平生第一道詔書(這位皇帝后來以沒事就給大臣們修改詔書聞名,哪怕他對這些詔書很贊同,他也要幫人家修改),他抹去了內(nèi)閣擬定的新年號“紹治”兩個字,在上面寫上了“嘉靖”。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大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正式坐上了龍椅,明王朝的嘉靖時代開始,而大禮議事件,在演完了其短暫的序幕后,正式拉開了它主章節(jié)的大幕。
 
伯父?父親?叔叔?
  
  即位后的第三天,嘉靖皇帝立即向大臣提出希望能迎接自己的母親來北京母子團聚。明代以孝為所有品德之首,大臣們自然沒什么反對的,只能派人前去迎接,不過當(dāng)時已經(jīng)盡量去忽略一個問題,就是這位皇帝的母親,至今還頂著個王妃的稱號,這究竟算哪門子事呢?這個問題,嘉靖還來不及想,大臣們自然也沒人愿意提。嘉靖本人此刻最大的心愿是能看到母親,為此他甚至親自去送迎接母親的使臣,對他們處處提醒,一片孝心,由此可見。
  
  兩天后的一次君臣見面會,標(biāo)志著大禮議事件的開始。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正德皇帝的謚號,最后決定為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廟號武宗。這一點沒什么爭議,大家很快就結(jié)束,之后嘉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禮部能給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王朱祐杬確定主祀和封號。
  
  皇帝要給自己的親生父親加封號,這完全是合理要求,當(dāng)時的禮部尚書是毛澄,他接到這樣的命令后卻覺得非常的棘手?;实鄣母赣H加封號,那一般都是追封為什么什么皇帝,很少見過老子是什么什么王而兒子是皇帝的,即便是農(nóng)民出身的太祖皇帝朱元璋,雖然其父親朱五四(世珍)同志一輩子都不知道皇帝是什么玩意兒,但是從其以上四代那都是明朝人拜了三百年的先祖皇帝,如假包換。但是明朝的宗祀是孝宗一脈傳至武宗,如果追封至興獻王,那孝宗武宗這一脈算什么呢?也許這個問題我們現(xiàn)代人覺得非常的無趣,根本不足以成為一個問題,但是在那個時代,大宗小宗,宗脈延續(xù)的觀念非常強,禮儀上的稍微變化就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的說法,中國古代有跟多東西最后爭的不過一個“名”字,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
  
  毛澄去請教楊廷和,楊廷和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好像自己是諸葛亮,什么都在掌握中,對付一個那樣的十五歲小孩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他猛做功課,從古史選了兩篇文給毛澄看,毛澄一看,終于撥云見日,醍醐灌頂,大喜過望,兩人一商量,決定就按照這些例子辦。
  
  這兩篇文寫的分別是漢代定陶王和宋代濮王的故事。漢成帝一直都沒有兒子,于是他在宗親中選擇了共王的兒子定陶王立為皇太子,并將其作為自己的兒子養(yǎng)在身邊一直到其繼位成為漢哀帝。為了延續(xù)共王的子嗣,又從楚孝王那里選擇了一個孫子以繼作共王的子嗣來接替共王的位置。宋代的例子和這個基本差不多,宋仁宗也沒有兒子,于是從濮王那里找了個孩子養(yǎng)在宮中改名變成自己的孩子以備繼承皇位,這個孩子后來成為了宋英宗。
  
  這些典故其實在楊廷和之前武宗皇帝沒有駕崩的時候就有人想到過,那就是那位著名的在正德年間造反的寧王朱宸濠,事實上造反并不是寧王當(dāng)初想的最佳方案,當(dāng)時年近30的正德皇帝無子,于是寧王就試圖推薦自己的兒子或者孫子給正德充作子嗣以繼承皇位。但是首先正德最不喜歡人家說他這輩子只能找養(yǎng)子而不會有兒子(事實上他也才不到三十歲),所以根本不會贊同這樣的建議。其次,即便找一個繼承人也會在燕王系“厚載翊常由”的“載”字輩里選一個,寧王這一脈距離帝宗實在太遠了。最關(guān)鍵是一個很搞笑的問題,朱宸濠是水旁朱元璋第五代后裔,與憲宗朱見深是一輩的,武宗朱厚照是火旁朱元璋第七代了。名義上這位寧王是當(dāng)時皇帝的叔祖父,那么他的兒子呢?自然是比武宗還要高一輩的叔父,即便是他找個孫子也和武宗同輩,怎么來充作皇子呢?當(dāng)皇太弟?武宗的堂弟以如今的嘉靖皇帝為首那里齊刷刷的有一群,用的著你這個不是“厚”字輩的么?
  
  無論這個事情的成功可能性是多么小,但是我們姑且假設(shè)他成功了,那么楊廷和今日找出的這兩個例子實在太有說服性了,但是,老成謀國閱歷極深的楊首輔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如今這位新皇帝的身份和他所舉的事例差異是如何之大。首先,嘉靖繼承的是他的堂兄的皇位,而不是他的伯父孝宗的皇位,這和定陶王與濮王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其次,當(dāng)年的定陶王和濮王是分別被漢成帝與宋英宗生前就養(yǎng)在宮中指定為繼子從而成為皇太子并最終繼承皇位的,而如今我們這位嘉靖皇帝一輩子連孝宗什么樣都沒見過,而那位在地下的孝宗皇帝更是壓根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個叫朱厚熜的侄子(或者按照某些大臣的說法應(yīng)該叫“兒子”)存在。這種繼父繼子的關(guān)系從來沒有事實存在過。楊廷和也許是出于自信,在最關(guān)鍵的時刻卻搬了塊石頭狠狠的砸了自己的腳,可悲的是旁邊身為禮部尚書的毛澄跟著瞎起勁卻一點沒看出來,全身心的投入于對這位首輔大人的崇拜中。也許是當(dāng)局者迷,一群帝國的最高決策者居然沒有一個小小的觀政進士看的透。
  
  當(dāng)然,此時的嘉靖皇帝是個十五虛歲的小男孩,放在我們今天不過是個剛上初中的中學(xué)生,現(xiàn)在的初中生大多你能指望他把中國的朝代說全了就很了不起了。嘉靖雖然幼年也曾受過在史學(xué)方面比我們現(xiàn)在同年齡的人要高的多的教育,但是那些大學(xué)士們都一個個著了道,更別指望他這么個小孩能看出什么來。幾天之后,經(jīng)過毛澄尚書的一番潤色整理,他們遞交給了皇帝一份讓他差點連下巴都驚掉下來的奏疏,奏疏的大致內(nèi)容是:我們召集了六十多個大臣進行商議,充分參考了古代禮制和歷史,大家一致認為應(yīng)該遵照漢代定陶王和宋代濮王的例子,把益王的第二個兒子崇仁王朱厚炫找來改作興獻王的子嗣,繼承興王的王位。至于皇帝嘛,你以后應(yīng)該稱呼孝宗弘治皇帝為皇考,而你原來的父親,應(yīng)該改稱其為皇叔父興獻大王,至于你那個正在路上趕來皇宮的母親,見了面之后要叫皇叔母興獻王妃。以后你要祭祀自己的親生父親了,要記得自稱自己為侄皇帝。并在最后得意的宣稱這可是我們想到的隆重正統(tǒng)和尊崇本生兩者兼而考慮的最完備方案,絕對應(yīng)該為以后的萬世所效仿。
  
  嘉靖在勉強找到了自己的下巴后,當(dāng)然是極盡所能的大罵,難道老爸和老媽是可以隨便換了玩的嗎?但是以他那個時候的知識水平,想在禮制這個問題上和那群博覽群書的老學(xué)究們辯,那基本就是魯班門前弄大斧,而且他自己也實在想不出有什么可辯的地方,怎么辦?他是皇帝,雖然無奈但還存有一項權(quán)力,就是駁回,再議。
  
  一切當(dāng)然盡在那群政治老手的掌握之中,毛澄在裝模作樣等待了幾天以表示自己確實是在禮部召集了群臣見了面議論過了之后,再一次把幾乎相同的奏疏送到了皇帝面前,并大加闡述這樣一個決定如何符合古禮,如何最能體現(xiàn)兼顧,如何最能體現(xiàn)對興獻王的尊崇。之后附帶上一本宋代程頤寫的有關(guān)濮王的《代彭思永議濮王禮疏》,讓這位新皇帝好好學(xué)習(xí)一下古代的圣人大賢是怎么看待類似這樣一種事情的。內(nèi)閣三位大臣楊廷和,蔣冕,毛紀順帶代表全體內(nèi)閣聯(lián)名上了個奏疏表示對禮部這種決定的強烈支持,并提出,我們還可以對古代的做法進行進一步的改進,等以后皇上你有了很多兒子,讓第二個兒子去繼承朱厚炫興王的王位,再給本是郡王的朱厚炫封個親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多么完美的計劃啊。
  
  嘉靖自然不會覺得有一絲一毫的完美,他強壓著怒火,無奈的在奏疏做如舊的批復(fù):駁回,再議。之后又加了一句,請博考前代的典禮。雖然他知道給這幫人博考即便考到什么東西也不會告訴自己的。人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這位皇帝也許這時候要真的愁一愁自己以前書讀的不夠多了。
  
  他不能坐以待斃,要改變策略才行,于是本身就對首輔大人尊崇有加的小皇帝對楊廷和的感情攻勢立即增加了一個檔次,他沒事就請楊廷和去喝茶聊天,好言慰問,虛心請教,兩者在一塊嘉靖把自己的心態(tài)搞的像個臣子好像對面那個才是皇帝,基本能想到的官爵都給他加上。明朝自張輔之后,生能為太師這一最高官職的只有后來鼎鼎大名的張居正一人,而且這還是萬歷皇帝在張居正臨死之前賜予的,而嘉靖就曾經(jīng)試圖給楊廷和加過太師的銜,不料老楊全然不買帳,茶照喝,話照談,賞賜堅決不要,臣子的禮節(jié)盡數(shù)做到,但是原則問題沒的商量。
  
  果然,禮部再一次遞進的奏疏依舊和前篇一樣,只是繼續(xù)增加對皇帝的諄諄勸誘言語,讓他明白這個禮的問題是無法辯駁的,只有照我們指定的明路走,才是最適合大明禮法主義的光明大道。之后內(nèi)閣以及其他大臣也上疏勸慰皇帝,希望皇帝能認清事實,不要再固執(zhí)于血緣和禮法這樣的問題。
  
  嘉靖是一個固執(zhí)的人,他還沒有認輸,雖然他在心底里接近于崩潰,但是他依舊固守著不能舍棄自己父親的道德界限。雖然名義上他作為皇帝還有駁回的權(quán)力,但是他也知道,這種駁回的次數(shù)已經(jīng)到了能用的極限了,再駁下去,那群大臣就會視其對臣子的藐視,一群一群的上到內(nèi)閣大臣下到禮部尚書的辭職信會堆在他的桌子上。他必須要拖延想辦法,于是先把這篇奏疏留中不發(fā)再說。只是他還能做什么呢?那位博覽群書的興王府長史袁宗皋,嘉靖滿懷期望的在他剛剛登上皇位就加封其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視他為親信,希望在一個陌生的充滿了爾虞我詐的權(quán)利頂峰世界里能幫助自己。結(jié)果袁宗皋在進入京城后不久就患病身亡。所以他的身邊現(xiàn)在什么人都沒有,母親還在千里之外,他的目光只能絕望的投向身邊的小太監(jiān),如果這一招不行,他就基本沒招了。
  
  幾個時辰之后,毛澄尚書大人在府邸接到了一位不速之客,聽看門人說是皇帝派來的太監(jiān),毛大人當(dāng)然嚇的什么活都放下,穿戴整齊在大廳迎接這位欽差內(nèi)使,因為這個時候派太監(jiān)到他府上來肯定是傳遞皇上口諭的。毛澄看到太監(jiān)進門正準(zhǔn)備下跪聽旨,結(jié)果這位太監(jiān)上來撲通就給毛大人跪下不停的磕頭,搞的毛澄完全摸不著頭腦,連忙扶起這位太監(jiān)問是怎么回事。太監(jiān)略帶哭腔的說,這是皇上的意思?;噬献屛艺埱笊袝笕?,說“人孰無父母,奈何使我不獲伸”,請大人一定要更改上次對議禮的結(jié)論。說完從背囊里拿出些黃金,說這是皇上給尚書大人的,希望大人笑納。天真的嘉靖做了一件很符合他年齡的蠢事,毛澄這種純讀書人自然不會被這些東西給收買,相反,他勃然大怒,認為這是皇帝對他的侮辱,憤憤的說:“老臣雖然年紀大了,腦子也有點糊涂,但是毀壞典禮的這種事情我是干不出來的,如果皇上真的要執(zhí)意如此,那老臣只好選擇一去,從此不再參與議禮?!被实鄣那笄楹退椒垮X都沒能起到效果,這位太監(jiān)只能怏怏而去,等待嘉靖的是徹底的絕望。
 
絕望中的曙光
  
  也許人只有被逼到了絕望的境地,往往才會發(fā)現(xiàn)曙光的存在。嘉靖也許已經(jīng)即將放棄對自己信仰的堅守,因為他實在找不到辯駁的理由。在所有他所接觸的大臣口中,作為皇帝的倫序也許就是應(yīng)該這樣的,小宗要完全服務(wù)于大宗的延續(xù),和禮法比起來,血緣并不是最重要,哪怕你叫了十五年的父親也會因為禮法而瞬間變成自己一輩子的叔叔,那個在天壽山中已經(jīng)長眠了十六年之久的孝宗皇帝,雖然傳說中極具溫情,是個人人贊嘆的好皇帝好丈夫和好父親,但是那一切都是屬于他的堂兄朱厚照的,他從來沒有感覺到過。他又如何從感情上接受一個只從圖畫上看到的冰冷面孔成為自己最為敬仰的父親,而把那個曾抱過自己,帶自己玩耍,教育自己,并傳授自己道教知識帶領(lǐng)自己信仰的溫暖面龐拋在一邊?他是該選擇屈從還是繼續(xù)無謂的堅持?
  
  命運在此刻垂青了這個十五歲的迷茫少年,一個名字和他同音的人無意中登上這個歷史的最高舞臺并為皇帝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最終為他扭轉(zhuǎn)了局面,嘉靖不喜歡名字和自己同音的人,但是這個人他又不能不喜歡,他為他改了一個名字,叫他張孚敬,他的原名叫,張璁。
  
  楊廷和的周邊幾乎盡是他的同僚,所以只要他提出的方案,九卿幾乎全體贊同,小臣的言論往往淹沒在了大人物的高論中。在當(dāng)初大禮儀初起的時候,嘉靖面對的就是一片對禮部的支持之聲,只有一個人最先站出來表達了對禮部方案的反對,這個人是兵部主事霍韜。
  
  霍韜覺得禮部對禮法的解釋站不住腳,于是他先給毛澄寫信,要和他就此問題進行辯論,但是毛澄顯然沒理他,于是他就直接上奏疏給皇帝,表達了他對議禮的看法,他主要的觀點是,繼統(tǒng)和繼嗣不是一個概念,兩者可以說是完全的兩件事情,沒有禮法規(guī)定說繼統(tǒng)一定要繼嗣。在沒有繼旁嗣的情況下對親生的父母孝才是符合禮法的根源。
  
  可以想像嘉靖看到這樣一篇奏疏會感動到怎樣的熱淚盈眶,他拿著這個奏疏給他的那些大臣看,滿懷期望的看著大臣們能回心轉(zhuǎn)意,結(jié)果大家的表情全是不屑一顧,楊廷和完全可以召集成群的翰林學(xué)士對其進行批駁?;繇w的奏疏只是觸及一點,沒有捅到楊廷和的七寸之處,很快就被禮部支持者們的口水給淹死,于是他對朝局顯示出深深的失望,立即告病還鄉(xiāng)。嘉靖茫然的看著這一切,無力扭轉(zhuǎn),本想抓住的一根稻草就這樣的沒有。
  
  正德十六年的廷試,是嘉靖當(dāng)皇帝后第一次舉行的最高級別科舉考試,由皇帝在各級官員的輔助下親自點選考中的學(xué)生。嘉靖不會想到這次科舉給他點中一個大救星。張璁在參加這次科舉的時候已經(jīng)有47歲,這位大叔23年前就已經(jīng)高中舉人了,那時候在位的還是前前任皇帝明孝宗。二十三年來,張璁考了七次,從壯志勃發(fā)的小青年考到了如今對社會越來越消沉的大叔,他依舊在原地踏步。除了考試這份很有前途的副業(yè)之外,他的主業(yè)是在一家書院當(dāng)祭酒,相當(dāng)于某學(xué)校的校長。那時候的教育還沒有產(chǎn)業(yè)化,學(xué)校還不是最賺錢的機構(gòu),所以祭酒這個職位自然不能滿足于七次沖擊進士未果的張璁的胃口,但是三年又三年,三年再三年,連續(xù)七個三年之后,張校長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了,接近知天命的年歲,像現(xiàn)在這個社會大多數(shù)人一樣,開始慢慢接受于命運對自己的安排。那時候的張璁開始想把校長這份幾乎沒前途的主業(yè)一輩子干下去了,也許他可以把夢想寄托在自己的后代親人學(xué)生身上,以后出個進士或者什么大官最好是大學(xué)士,自己這個當(dāng)老師的運氣好說不定也能跟著名垂青史。我們能夠猜的到那個時代幾乎有太多的如張璁這般思想的人,區(qū)別只是在于,最終張璁被命運拉了一把,而大多數(shù)人也確實繼續(xù)沿著命運的安排走下去,他們甚至連名垂青史的學(xué)生都沒有,最后被歷史遺忘和掩蓋。
  
  所幸的是張校長有一位當(dāng)官的朋友,是個御史叫蕭鳴鳳,這位御史大人平素最大的愛好不是天天挑別人的碴,而是幫人看相,也許只是一句無心之言,或者當(dāng)著別人面說了讓別人開心的奉承語,此人對張校長說:“你以后三年一定能考上進士的,再過個三年就會大富大貴。”很像如今我們在街頭聽到的看相的對我們的吹捧。這一次的看相經(jīng)歷之所以被記載進史書完全是因為它可能是這位蕭御史這輩子相的最準(zhǔn)的一次,我們?nèi)绻咽捰匪械目聪嘌哉撃脕砗徒Y(jié)果一對比可能成績慘不忍睹,但是歷史,僅僅只會記載他成功的這么一次。而張璁確實被他的話激勵到了,他踏上了第八次沖擊進士的道路,終于在正德十六年,嘉靖皇帝的手中成為一個二甲進士。由此可見,人迷信一點是完全有好處的。
  
  考上進士后不是像現(xiàn)在我們的那些糟糕電視劇表現(xiàn)的那樣立即就到什么什么地方去當(dāng)大官,或者運氣好點還能娶到個宰相家的千金小姐。在明代,考中進士只是你取得為官資格的第一步,以后還有很多很多考試,面試等著你,所以同為進士的人最后往往差異極大,有人也許成為了內(nèi)閣大學(xué)士權(quán)傾朝野,就像當(dāng)今的楊廷和,有人作為其同年可能一輩子就只在翰林院弄個編撰一直干到老,這種人連例子都舉不起來。雖然科舉制度為人所詬病,但是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他只是讓不同等級的人平等的取得為官的資格,而以后從政的道路是不取決你八股文寫的是不是好的,大多數(shù)還是取決于政治能力,運氣好的話碰到晚年的嘉靖,你青詞寫的好就可以。
  
  進士們考中了之后,政府就會發(fā)大力氣培養(yǎng)他們的從政能力,于是第一步就是讓他們先到各個部門去學(xué)習(xí),觀察各部院科的日常行政事務(wù)處理,這些人被叫做觀政進士。在大禮議迅速成為朝野重大話題的時候,張璁正作為一名的普通的觀政進士,被分配在大理寺實習(xí)。他以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密切的關(guān)注著這場皇帝和大臣的爭執(zhí),畢竟是一個校長出身且在那七個三年又三年的時間里必定讀多了不少古籍,張璁對楊廷和一派的理論很有看法,他覺得這個里面問題很大,毛澄并不能自圓其說。于是有一次,他和自己的同鄉(xiāng),時任禮部侍郎的王瓚聊天,就對王瓚說,你們禮部搞的那些東西不大對吧,皇上是入繼大統(tǒng),不是為人之后,這和定陶王濮王這些事情怎么能相提并論呢。
  
  王瓚身為禮部的副部長級官員,自然也不是等閑之人,他立即意識到問題所在,就去和楊廷和說,楊廷和當(dāng)然是老姜,或許他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許他是在王瓚提出的時候才想到,總之,對他來說,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理解這些的人在皇帝面前徹底消失,于是不幸的王瓚立即被調(diào)到了南京,只要楊廷和在,估計這輩子是見不著皇上了。
  
  這件事情觸動了張璁,他本身是抱著一種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來看這件事情,因為僅僅因為自己的一個提議,同鄉(xiāng)王瓚就被調(diào)到了陪都,他對這件事深深懊悔,又憤怒于楊廷和對朝政的把持。這個時候,迷信思想又開始作為激勵他人生奮斗的源泉。蕭御史說三年后成進士的話已經(jīng)成真,那么再三年后會驟貴的話豈不是也會靈驗?怎么靈驗?也許這一切的奧秘盡在大禮議中,為了富貴,張璁再一次選擇和命運搏一回。
  
  幾天之后,嘉靖收到了一個觀政進士寫給自己的奏疏,他好奇的打開閱讀,卻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寶藏,這篇奏疏大致的內(nèi)容說:
  
  首先,皇上對親生父母的尊崇是大孝的表現(xiàn)。所謂孝子最大的表現(xiàn)是在于尊親,而尊親最大的表現(xiàn)是能夠讓天下人來共同尊崇?;噬夏阍噲D為父母定下尊號來給萬民尊崇是一種大孝。禮記里面說“禮非從天降,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所以人情才是禮的根本,脫離于人情這一話題來講禮是非常荒謬的。
  
  其次,廷議里面說皇上以漢代定陶王宋代濮王的故事為依據(jù)是完全不合理的。當(dāng)年漢成帝,宋仁宗都是先預(yù)立太子,養(yǎng)在宮中,實質(zhì)上之后的哀帝英宗已經(jīng)是皇帝的繼子,所以他們認繼父為父親順利成章。但是皇上你不一樣,武宗在位十七年從來沒有過儲君,到駕崩的時候,諸位大臣是遵照《祖訓(xùn)》,以陛下你聰明仁孝,倫序當(dāng)立的理由繼承大統(tǒng),和定陶王濮王故事毫不相干。
  
  第三,武宗皇帝的遺詔明明白白的說“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這證明了先帝在位時指定的繼承人身份是他父親孝宗皇帝的親弟弟興獻王的長子朱厚璁,并沒有任何一句說是孝宗的兒子。張?zhí)蟮能仓祭镆卜浅C鞔_的指明了這一點。先帝的旨意表明皇上繼承的是祖宗的大統(tǒng),這一點和是不是繼承的孝宗的大統(tǒng)并沒有實質(zhì)關(guān)系。
  
  第四,大家都說,孝宗皇帝是個德行極高的皇帝,有很大恩澤于世人,所以他不可以沒有后代。那么我們假設(shè),皇上您的父親如果還在世,那按照倫序繼位的應(yīng)該是興獻王。那怎么才能讓孝宗不致無后呢?難道也要讓興獻王這個弟弟去做孝宗皇帝的后嗣不成?
  
  第五,皇上您的母親現(xiàn)在還在世,如果稱呼其為皇叔母,那么在見面的時候,應(yīng)該以何種禮儀相見?皇太后和皇帝的見面自有其母子之禮。但是皇帝和皇叔母相見的時候那就純粹是君臣間的禮儀。面對親生母親,兒子高高在上為君,而母親卻要在下面跪拜為臣,這是對孝道的一種極大的違背。
  
  第六,就舉那群禮部大臣們要皇帝你看的程頤的話做論據(jù),程頤說,按照禮制的規(guī)定,長子不能去充當(dāng)為別人的繼子。如果繼承祖父的那一宗斷絕了,而這位長子又沒有兄弟,那他應(yīng)該直接去繼承祖父而不需要去繼斷絕的那一宗。陛下你是興獻王長子且是唯一的兒子,這不正是你今天所面對的情形么?按照這句的道理,皇上該繼承的是憲宗皇帝之統(tǒng)而不是孝宗皇帝的。
  
  第七,繼統(tǒng)和繼嗣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沒有規(guī)定說繼統(tǒng)的同時一定要繼嗣,當(dāng)年漢文帝,漢宣帝的事例也證明這一點,他們并沒有以前代皇帝的嗣繼承皇位。
  
  綜上所述,張璁認為應(yīng)該在京師另立一個廟尊奉皇帝的親生父親,使的皇帝既能追尊自己的父親,又能奉養(yǎng)自己的生母,這才是恪守了真正的孝道?。?br>  
  嘉靖看完了這篇奏疏,真的是大徹大悟,以前他所有的迷茫,混沌都在張璁的文章中逐漸解開。張璁的觀點,基本全面駁斥了楊廷和等人的理論,其引經(jīng)據(jù)典,擺道理講事實做假設(shè),在后來的楊廷和看到后幾乎啞口無言,有傳聞?wù)f楊廷和給新進士安排職位的時候私下對張璁說,你本不該去做南京的官,所以不要再談?wù)摯蠖Y這件事情來為難我。當(dāng)時賦閑在家的前大學(xué)士楊一清在家中看這篇奏疏后,立即對其門生吏部尚書喬宇說:“張生此議,圣人復(fù)啟,不能易也”,竭力的勸說喬宇在議禮的事件上改變態(tài)度認可張璁的話。最困境的時刻看到這樣的一篇文章,嘉靖的欣喜我們已經(jīng)不需要去描述,他立即派人把這篇奏疏動到了內(nèi)閣,傳達他的話說:“你們這些人為什么要誤朕?”
  
  楊廷和并沒有想到一個小小觀政進士會影響到他的整個大局,而整篇文章從頭看到尾,他這個大學(xué)士確實無可辯駁,但是他是內(nèi)閣首輔,不會僅僅被一篇文章所嚇倒,于是他只不屑的回了一句:“一個書生,又怎么會知道國體?!本桶褟堣淖嗍栌职l(fā)還了回去。
  
  但是我們的嘉靖同志此時的好心情是不會被這樣的事情給影響到的,他的興奮狀態(tài)還在持續(xù)中,一個人立即在宮中自己鼓搗個新的東西出來。沒過多久,他就召集內(nèi)閣的各個大臣開始廷議,當(dāng)三位內(nèi)閣大臣走進文華殿的時候,年輕的皇帝興奮的拿出自己剛剛寫的手敕,交給楊廷和,說自己剛剛決定,加封自己的父親為興獻皇帝,母親為興獻皇后,自己的祖母為康壽皇太后,要求內(nèi)閣為自己草詔(沒有內(nèi)閣草詔的皇帝任何手敕都不是合法的詔令,這也是內(nèi)閣權(quán)力之所以大的根源之一)。此時他身后站著是張璁提供的強大理論武器,只要楊廷和一在自己面前繼續(xù)糾纏于什么繼統(tǒng)繼嗣的話題,自己有信心當(dāng)面駁倒他。
  
  年輕的皇帝還是太低估了內(nèi)閣的強大能力,楊廷和在這件事情上居然動用了以前內(nèi)閣大臣幾乎從不使用的最大權(quán)力,將皇帝的手敕原封不動的封還給了嘉靖,以表示內(nèi)閣拒絕接受這樣的詔書。這位皇帝遭遇到了他的所有前任幾乎沒有過的待遇,他極端震驚。封駁權(quán)六科有,內(nèi)閣雖然也有,但是內(nèi)閣大臣真的是絕少使用,因為六科的主要職責(zé)就是封駁,而內(nèi)閣是一個議政機關(guān),如果走到封駁的這一條路,那基本是對皇帝本人的極大蔑視了,因為很明顯,跟你議政已經(jīng)講不通了。嘉靖當(dāng)時的惱怒之情可想而知。
  
  果然,言官系統(tǒng)開始發(fā)揮他們的威力,支持楊廷和的言官們開始群起彈劾張璁,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嘉靖慢慢開始學(xué)會如何處理這些事情,他先按捺住怒火將這些彈劾奏疏發(fā)往禮部群議,先看看禮部的反應(yīng)。絲毫不出所料,毛澄召集群臣部議的結(jié)果是完全支持對張璁的彈劾,并要求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訓(xùn)誡。嘉靖看完之后理都懶的理。自從楊廷和將矛盾上升到封駁對反封駁后,嘉靖開始徹底思考如何利用皇權(quán)和輿論優(yōu)勢來擺脫這些人的一次次威脅。
  
  張璁的奏疏最大程度上的作用在于,他在理論上駁倒了楊廷和派的議禮基礎(chǔ),使得朝野更多人在看完后支持張璁的言論加入了反對楊廷和的隊伍,嘉靖的后盾從以前僅僅一個死去的袁宗皋,到如今越來越多的文官加入。有很多歷史學(xué)家說這些人都是些投機者,為了博取皇帝的好感才會選擇加入嘉靖的陣營。這一說法實在有點過于主觀,首先,張璁的奏疏出現(xiàn)后,整個朝野上下幾乎沒有一個人能系統(tǒng)對其進行反駁,可見當(dāng)時的理在張璁派的這一邊。明朝的大臣往往只認死理,所以倒向?qū)碚純?yōu)勢的一派是很容易理解的。其次,從當(dāng)時的政治環(huán)境看,數(shù)個支持嘉靖的官員如果真的想討皇帝歡心而求得富貴,那么他們中絕大多數(shù)后來是被解職或者外調(diào)。因為當(dāng)時朝政的把持者是楊廷和,從當(dāng)初的霍韜到后來集大成的張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壓,若想出頭,其實巴結(jié)楊廷和升官更快。事實上楊廷和的追隨者中就有一批毫無堅定的議禮道德理論基礎(chǔ)的官員,他們跟隨的只是楊廷和這棵大樹而已。也有觀點認為張璁等人是在壓寶,認為等以后嘉靖掌權(quán)了自己一定會得到重用,這一點說實話有點馬后炮,因為從當(dāng)時來看,誰也沒覺得嘉靖最后一定能取得大禮議的勝利。如果能看的這么清楚,那楊廷和也不需要甘冒風(fēng)險去和嘉靖鬧翻了。事實上,楊廷和與張?zhí)蟮慕M合,比后世津津樂道的張居正和李太后組合其權(quán)力還要大,因為萬歷是隆慶的指定繼承人,雖然李太后有時候會威脅萬歷讓他看霍光傳以防止自己不努力而被廢掉,但是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楊廷和和張?zhí)缶筒灰粯?,嘉靖完全是他們指定后立的,不像隆慶在臨死前當(dāng)著那么多人的面對萬歷說皇帝給你當(dāng),這場儲君的決策從頭到尾只有張?zhí)蠛蜅钔⒑蛢蓚€人參與,如果兩個人想要搞什么政治陰謀,憲宗皇帝有那么多孫子,并不是沒有可能,明代雖然皇權(quán)很牢固,但是問題在,嘉靖剛即位的那個時候,他有多少皇權(quán)。后人看政治賭博覺得很容易,其實在當(dāng)時是極其兇險的,政治押寶這種事情不是隨便自己嘴里猜猜這么簡單,他涉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無不謹慎了再謹慎。雖然最后張璁派獲得了很多高官位置,但是在我看來,這是政治斗爭勝利后正常的遺產(chǎn)分配,每朝每代都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把張璁這一派的人說的如何的不堪而把楊廷和一派的人又說的如何的高尚,這是比較有失偏頗的。
  
  矛盾升級的同時,一個個導(dǎo)火索開始出現(xiàn)。正德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一個讓大家不得不面對的事情終于還是降臨了,嘉靖的母親蔣王妃走到了北京城的郊外。和嘉靖當(dāng)初進門的時候一樣,議定什么樣的禮儀又成了大家爭執(zhí)的焦點。嘉靖開始表現(xiàn)出強硬的姿態(tài),再三否決了禮部的提議,并提出要以母后的儀仗,從大明中門入宮,并祭拜太廟,頓時朝野輿論大嘩,張璁派和楊廷和派互相爭執(zhí)鬧的不可開交。
  
  城外的蔣王妃也不甘寂寞,給這把火上猛澆了一通油。她在聽說嘉靖要稱呼孝宗為皇考時,不禁大怒,對身邊的迎接官員高呼:“我的兒子!為什么要變成別人的兒子!”憤怒之余,果然和他的兒子一樣,蔣王妃寧愿在城郊簡陋的行驛住著,在自己的丈夫沒有獲得尊號之前,拒絕入城。
  
  滿心盼望著即將和母親團聚的嘉靖在聽聞蔣王妃因為父親尊號問題拒絕入城時,當(dāng)著眾人的面立即痛苦流涕。年輕的皇帝激憤悲傷之余,全然不顧一切,帶著滿臉的淚水一路奔向張?zhí)蟮膶媽m。他一邊哭泣,一邊啟稟張?zhí)?,為了不讓母親受苦,不讓自己無法認自己的父親,他要求退位,帶母親回到安陸繼續(xù)做親王,任憑張?zhí)笕绾蝿裎浚尉傅膽B(tài)度都異常堅決。
  
  所有的大臣都傻眼了,明朝歷史上第一位要求退位的皇帝出現(xiàn)了,這可怎么得了?;实廴绻肆宋唬亲约翰痪统闪税鸦实郾仆宋坏某甲恿??好像沒人喜歡這么一個歷史稱號。而且皇帝真要是退位,國家怎么辦?再來個選秀活動?選了退退了選?把君父之名看做兒戲,這本身也是對大臣們的一種侮辱。
  
  張璁在這個大臣們開始退縮的時候,立即回去趕寫新的奏疏,繼續(xù)探討原來要求把興獻王稱呼為皇叔父理論的荒謬。楊廷和等人在皇帝,太后和輿論的壓力下不得不做出讓步,最后閣臣繼續(xù)討價還價出兩個成果,一,承認興獻王和興王妃可以改稱呼興獻帝與興獻后,但是只能稱帝而不能加皇字。二,這道詔書要說明是張?zhí)蟮囊馑?,以保全?nèi)閣的顏面。
  
  嘉靖為了能讓母親進城,對其他的也并不急于一時,立即允準(zhǔn)了這一要求,終于,本已接近失敗的嘉靖最終在整個事件里挖到了一個勝利的缺口,當(dāng)天,蔣太后進入了北京,母子歡聚天倫共享的時刻,并不意味著整個事件的結(jié)束,這些美好的歡聚只是為下一幕血腥的章節(jié)做了一個良好的鋪墊而已。
 
血濺左順門
  
   嘉靖取得了在大禮議事件上突破性的勝利,也讓楊廷和為首的反對派們感覺非常的尷尬。對于挑頭站在嘉靖一邊的大臣,楊廷和對他們非常的不滿,站在權(quán)力的角度上,他當(dāng)然不喜歡這些人阻撓自己的既定政策,站在文人觀點的角度上,他也覺得這些人沒有遵從儒家的德觀念,甚至出于自己的理解,認為張璁等人是完全的政治投機。
  
   張璁的觀政進士期滿,要被授予職務(wù)的時候,楊廷和將他調(diào)到南京去做刑部主事,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在張璁走之前,楊首輔很明確和張璁講,你本是可以不用到南京去的,現(xiàn)在只能讓你委屈了,以后不要在大禮議的事情上來為難我。在張璁之后,其他幾個支持嘉靖的大臣被相繼調(diào)任外地為官,嘉靖身邊的參謀越來越少,但是嘉靖卻變的越來越成熟。
  
   在安排妥當(dāng)了母親之后,嘉靖開始進一步謀求對自己生父的尊崇。現(xiàn)在他的父親已經(jīng)是興獻帝,為了要大家承認他的生父確實是自己的父親,他還必須要在帝前面加上一個“皇”字。
  
  結(jié)局可以預(yù)料,楊廷和再次使出強硬手段,封還了皇帝的詔書,拒絕執(zhí)行皇帝的此類旨意思。嘉靖把他們找來辯理,但是內(nèi)閣和禮部的姿態(tài)是不會變的,他們所堅持的只有一條,如果皇帝堅持要一意孤行,內(nèi)閣和六部大多數(shù)官員將會以總辭職來應(yīng)對。雙方僵持了一段時間,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zāi)給打破。有一天皇宮中莫名其妙起了大火,燒了三座小宮殿,內(nèi)閣大臣們立即抓住時機,借題發(fā)揮說一定是皇帝硬要不遵守禮法,觸怒了天意,所以上天對大明給了一個小小的警告。
  
  當(dāng)時的楊廷和絕對還不熟悉嘉靖的愛好,四十年之后估計全世界都知道嘉靖的命門在那里,那就是迷信。朝臣們的說法換成一般的皇帝一定是震怒不已,但是嘉靖是很相信天道的,心中確實拿不定主意是不是上天給的警告,但是不管怎么說,自己要做一些改變,于是停止了對加“皇”字的要求。
  
  深宮中的嘉靖在政治上逐漸成熟,開始熟思如何改變對付那些朝臣的辦法,首先他知道,現(xiàn)在有大臣是站在自己一邊的,而且在理論上自己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只是問題在,楊廷和及其志同道合者掌握了這個王朝的政治中樞,他們把握住了九卿的幾乎所有位置,在科道上又有大批的學(xué)生和朋友。任何想要明確支持嘉靖的臣子要么不敢說話,要么說完話了就和張璁一個下場去外省做官。要改變形勢,必須要做到一點,就是慢慢的更換掉這個政府里的主要人員,要支持自己的人參與進來,能為自己說上話?;实酃倘欢凡贿^全體大臣,但是皇帝可以聯(lián)合一部分大臣斗倒另外一部分大臣,這幾乎就是嘉靖未來四十多年里操控這個龐大的政治機構(gòu)得心應(yīng)手的精髓所在,可憐他的孫子一輩子都沒能理解。
  
  最先被嘉靖拔掉的就是那個非常討厭的禮部尚書毛澄,這完全是靠運氣,因為毛澄生了重病,只能請求致仕。對于這個垂死之人,一般的皇帝都不忍心讓他們繼續(xù)操勞,何況是這個恨不得他早點滾蛋的嘉靖。年輕的皇帝立即很“惋惜”的接受了這個老尚書的辭職,希望他早日回鄉(xiāng)養(yǎng)病,但是毛澄沒有等到看到故土的那一天,在回家途中病死。沒過多久,刑,戶,兵三部尚書也相繼因為各種原因致仕,正德朝的原班人馬,除了內(nèi)閣還在,大多經(jīng)歷了調(diào)整。
  
  嘉靖二年十二月,明朝的朝局發(fā)生了一次重大的變化,起因是嘉靖要求內(nèi)閣擬定詔書命令一些太監(jiān)到江南去提督織造事宜,楊廷和以擾民的理由拒絕,嘉靖一再的要求,都沒有得到內(nèi)閣任何人對于擬定詔書的同意,縱使他大發(fā)雷霆也沒有用。
  
  君相之間已經(jīng)到了這個地步,雖然表面上皇帝依舊很尊敬首輔,在其面前完全是學(xué)生的姿態(tài),首輔也盡數(shù)做到對皇帝的禮儀,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雙方已經(jīng)毫無信任可談了。你楊廷和再親,親的過自己的父親么?如果連父親都認不了,又何必把你這個名義上的先生尊的跟神一樣?楊廷和在這場爭論之后,再一次向嘉靖提出了辭職申請。其實當(dāng)時的嘉靖也在挽留和允許之間徘徊不定,因為他很確信自己的政治能力在沒有完全的合格之前,他永遠需要楊廷和這樣的首輔,于是一開始他還是試圖挽留,但是楊廷和似乎態(tài)度非常的堅決,最終,嘉靖幾乎是半情愿半不情愿的允許了楊廷和的辭職,并試圖給予他所能給的最多尊榮。
  
  這個正德皇帝無比信任的內(nèi)閣大臣,曾經(jīng)達到了內(nèi)閣首輔所能有的權(quán)力頂峰,在此之后連張居正的權(quán)力都未必高于他,但是還是離開了政治舞臺。他的繼承人無論是蔣冕還是毛紀都缺少楊廷和身上那種不可或缺的政治能力和政治魄力。在早熟的嘉靖面前,他們早已經(jīng)不是對手,大禮議事件在這個時候事實上已經(jīng)決定了他最后的歸屬。
  
  當(dāng)然,一切還是需要有導(dǎo)火索,嘉靖已經(jīng)不方便重提大禮議事件,他只能等待機會。機會果然就被他盼到了,這個人物還是和張璁有關(guān)。張璁被調(diào)到南京以后,認識了一些同事,經(jīng)常聊起大禮議的事情,發(fā)現(xiàn)很多人和自己持有相同的看法,其中有一個叫桂萼的也是刑部主事,看問題很深刻,他們于是就經(jīng)常研究一些古禮上的問題,最終由桂萼寫成一篇奏折交上了嘉靖帝,重新要求給興獻帝的帝號上加一個“皇”字。
  
  嘉靖有了這么一個把事情挑起來的人自然很高興,把他的奏疏交給了禮部討論,禮部的官員雖然毛澄已經(jīng)走了,但是接替的尚書還是還支持楊廷和的,他和內(nèi)閣的一些大臣們出面反對,但是又完全駁不倒桂萼的理論,在嘉靖的強硬姿態(tài)下,只能以辭職相威脅。嘉靖本就不喜歡這個新任禮部尚書,巴不得你辭職,立即允許其致仕。他心中已經(jīng)有了好的禮部尚書人選,南京兵部侍郎席書是支持自己的,他決定讓他在做下一任的禮部尚書。
  
  部分朝臣們無力的堅持無法抵抗住嘉靖和一些大臣內(nèi)外的強硬壓力,興獻帝最終變成了興獻皇帝。當(dāng)時嘉靖已經(jīng)要張璁和桂萼到京城來參與議禮,兩個人在路上終于幫皇帝做了一件他最最想要做的事情,在“皇”字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論“考”。
  
  有人可能覺得嘉靖一步一步的進逼有得寸進尺之嫌,事實上,以前所謂的“帝”,“皇”諸字一切的一切都是為這個“考”字服務(wù)的。為什么?因為嘉靖的本質(zhì)目的是想要把自己的親生父親變成自己真正的父親,而那個孝宗皇帝變成自己的伯父。他現(xiàn)在依舊稱呼著明孝宗為“皇考”,那就是在承認自己是明孝宗的兒子。只有確定了“考”這個字,才能讓他名正言順的喊興獻帝為爸爸。同時自己作為皇帝的身份,也只有在先給自己的爸爸加上“帝”“皇”這些定語,才能有討論“考”這個字的可能。
  
  京城里的一些朝臣們對皇帝稱呼自己的父親為“本身考”意見并不是很大,但是當(dāng)張璁等人提出兩考并尊是一種非?;闹嚨男袨?,要求稱呼孝宗為“皇伯考”時,很多懷念孝宗的臣子等于已經(jīng)被逼到了底線,他們無法容忍在他們心目中那個令人愛戴的完美的孝宗皇帝會落到?jīng)]有后嗣子祀斷絕的下場,于是一種對張璁等人的積怨開始在京城很多官員中蔓延。
  
  這里面最激動的人當(dāng)屬楊廷和的兒子,當(dāng)時在翰林院當(dāng)修撰的楊慎。對于這個才子,大家應(yīng)該有所熟悉,因為他正是我們熟知的那本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者。這個年輕的官員召集了當(dāng)時朝廷里同樣年輕的一些憤怒青年,在一起集會,高呼要等張璁來了之后去打死他。張璁和桂萼像做賊一樣偷偷進入北京,要么就躲在自己的住處,要么就躲進關(guān)系好的勛臣的家里?;旧夏睦锸撬麄兊谋幼o所,墻外就是一群在外面抗議并聲稱要打死他們的明朝官員,情景好不熱鬧。
  
  年輕的官員一般都喜歡用口水和肢體來解決問題,老成一點的則都把怨恨化在筆上,紛紛上書彈劾張璁桂萼,甚至要求皇帝將他們處決。嘉靖對這些人不屑一顧,現(xiàn)在只有自己的支持者才能幫自己完成他心目中那最重要的目標(biāo)。畫上的孝宗皇帝,也許很快就再也不用叫他父親了,他終于能成為自己親生父親完全的兒子,還不再是半個,他這個時候最無比的需要張璁,需要桂萼,需要席書,需要那些上書請求改稱孝宗為皇伯考的臣子,他怎可能會殺了他們?
  
  嘉靖在那些贊成派大臣的支持下,終于下詔書決定去掉稱呼興獻帝“本生考”中本生兩字,正確確定他為自己的皇考,同時也意味著孝宗皇帝將正式失去皇考的身份。一場巨大的政治運動在積蓄,內(nèi)閣拒絕草詔并提出總辭職,科道無數(shù)的言官上書表示強烈的反對,嘉靖在這個時候表現(xiàn)出了從太祖之后就再也沒有過的強硬姿態(tài),他對反對奏疏絲毫不理睬,堅持要把自己的這一道旨意給貫徹下去。
  
  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上朝結(jié)束,皇帝和大臣們依舊對這個問題沒有討論出一個結(jié)果。一群官員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在下朝的路上和同僚們互相發(fā)泄著自己的不滿,大家都越來越覺得保住孝宗皇考之名越來越絕望。吏部的一個侍郎何孟春在宮門口攔住百官,大聲的說:“想當(dāng)年憲宗朝的時候,百官在文華門哭求,要為慈懿皇太后爭葬禮,憲宗皇帝不是從了嗎?我們?yōu)槭裁床荒苄Х逻@樣的故事呢?”旁邊的楊慎一聽立即刺激到了自己憤怒的神經(jīng),立即站了出來,撩起他的朝服,慷慨激昂的說:“國家養(yǎng)士一百五十多年,今天正應(yīng)該是仗義死節(jié)的時候?!逼渌賳T無不被振奮,立即跑到皇宮的各個地方,把另外的大臣攔住召集過來,帶頭的幾個就地做了一番振奮人心的演說,把所有在場官員的情緒都挑動起來,并且說:“今日有不力爭者,必共擊之!”
  
  憲宗成化皇帝的生母是周貴妃,而他的父親英宗皇帝的正室是錢皇后,英宗和錢皇后曾經(jīng)共歷患難,夫妻感情非常之深,在英宗臨死之前除了取消殉葬制度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希望以后錢皇后能和自己合葬,但是周貴妃出于嫉妒的心理一直阻撓這件事情,生為兒子的憲宗也沒有辦法,在危機時刻,明朝百官一起約定到文華門哭求憲宗,最終使皇帝本人改變了決定,讓錢皇后和英宗能夠合葬。
  
  于是,各部院尚書,侍郎,都御史,寺卿,府丞,通政使司,參議,翰林院侍講,修撰,六科給事中等一齊二百二十多位官員來左順門外廣場,齊刷刷的跪在左順門前嚎啕大哭,哭聲響徹整個紫禁城,大家高聲呼喊孝宗皇帝和太祖高皇帝,要求嘉靖改變決定。
  
  哭了一陣,有人發(fā)現(xiàn)跪著的群臣里面居然沒有內(nèi)閣大臣,大聲疾呼:“輔臣尤其應(yīng)該力爭!”于是立即有官員去內(nèi)閣叫人,毛紀等內(nèi)閣大學(xué)士不敢怠慢,立即帶領(lǐng)全部內(nèi)閣趕來,一起加入了跪哭的行列。
  
  當(dāng)時的嘉靖剛剛下朝在休息喝茶,突然聽到外面嘈雜的哭聲,非常的震驚,在弄清楚事件緣由后,立即叫幾個太監(jiān)去左順門,要求大家都回去,但是無人理睬,大家一定要有一個說法才肯退去。嘉靖只能忍著怒火一次又一次派人去說服諸位大臣請他們回去,從當(dāng)天的早上七點跪哭開始,一直勸到下午一點,強硬的大臣們既然選擇了在這里跪哭就沒有做主動放棄的準(zhǔn)備。雙方在僵持了三個時辰之后,嘉靖的怒火再也壓抑不住,他覺得一味的勸說根本沒有用,要給這些人點顏色看看才行。
  
  于是他命令錦衣衛(wèi)去抓了八個級比較低的帶頭官員,以表懲戒,借此恐嚇百官全退。但是這一做法對那群義憤填膺的大臣來說等同于火上澆油,大家的情緒更加激動,哭聲更加響亮。楊慎和另外一個官員甚至激動的站起來沖到左順門前使勁拍打?qū)m門。在再次調(diào)停無果后,憤怒的嘉靖下令將在左順門哭的五品以下共一百三十四名官員全部抓起來投入詔獄。其他四品以上官員全部待罪。
  
  第二天,在朝臣和皇帝的極度對立中,嘉靖舉行了為自己的母親上慈仁皇太后尊號的典禮,有一半以上的尚書和侍郎拒絕參加。嘉靖愈加的惱怒他們這種藐視自己的行為,在錦衣衛(wèi)過來問正關(guān)著的那群下級官員如何處理時,嘉靖下令參與左順門事件的官員,四品以上停發(fā)俸祿,五品以下廷杖。于是當(dāng)天跪哭的所有五品以下官員遭到了廷杖懲罰,有十六人被杖后傷勢嚴重,無法治愈最終身亡。
  
  之后,內(nèi)閣大臣毛紀請求致仕,立即被批準(zhǔn)。憤怒的嘉靖在了解了當(dāng)天的實情后,將帶頭的楊慎等七人再一次抓起來廷杖,然后全部削籍為民。
  
  幾天后,嘉靖的父親興獻帝的神主到達了北京,嘉靖為父親加上了“皇考恭穆獻皇帝”的尊號。誰也沒想到,大禮議事件,也這樣一種激烈的矛盾方式落下他的大幕。之后嘉靖所做的把父親的神主推向太廟,寫書來表明大禮議從理論上的正確以及清除自己的反對黨這類行為,只能說是這一事件的后續(xù)了。明王朝二百七十七年歷史上發(fā)生過三次百官哭求事件,最溫和的是憲宗時代,成化皇帝很順從的答應(yīng)了百官的要求。正德和嘉靖都面對過百官哭求,最終無奈都動用了廷杖,正德失敗的地方在于,他即便用了廷杖,也沒能完成自己的政治主張,依舊還是屈從于大臣的政治壓力。嘉靖是唯一的勝利者,在明朝十六個皇帝中,大多溫和偏于軟弱,太祖,成祖和嘉靖是性格上最果決對大臣最嚴厲的三個皇帝。嘉靖在被推上皇位的時候幾乎不懂任何的政治手腕,但是正是因為這一事件,他迅速鍛煉成了明代諸位皇帝中最懂得控制政治的皇帝之一,此后他的歷屆首輔,無論張璁,無論夏言,無論嚴嵩,無論徐階都是他整個棋盤上的一個棋子。他很會利用大臣來控制大臣,明朝在宣德之后皇權(quán)就逐漸降低,一直到他那里甚至誕生了楊廷和那樣強勢的內(nèi)閣首輔。嘉靖在任上提高了明朝皇帝的權(quán)威,使得內(nèi)閣的權(quán)力有了進一步的下降(當(dāng)然,太監(jiān)的權(quán)力降的更低),但是他的后任幾位皇帝也都再沒有學(xué)習(xí)到他身上的權(quán)略術(shù),他提高的皇權(quán)很快降了下去,閣權(quán)再次膨脹,直到萬歷的時候皇帝已經(jīng)說不動大臣而天啟的時候皇權(quán)需要借助于宦官來和百官抗?fàn)?。明王朝的政治斗爭就是這樣在權(quán)力與權(quán)力的平衡中,跌宕起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張璁:嘉靖朝的奇首輔,敢為皇帝抱不平,生前是奸邪死后是功臣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禮在古人眼里到底多重要,大禮制事件告訴你,有人為此丟官送命
閉門讀書10年,嚴嵩到底是名相還是奸臣?真實歷史顛覆想象
樊樹志:高處不勝寒(上)——內(nèi)閣傾軋中的徐階
嘉靖時期大禮議之爭真相:從統(tǒng)嗣之爭,到宗法之爭,再到政治之爭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