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修過「普心」課程的人,應該都聽過「巴夫洛夫犬」的典故:整個故事的重要成員與物件,就是狗、鈴鐺、食物,還有研究者巴甫洛夫(Ivan Pavlov)。
巴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拿過諾貝爾獎。他對心理學的重大貢獻,就是透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學習的最基本歷程: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狗看到肉塊流口水,是本能反應,巴甫洛夫反覆地讓食物隨著鈴聲出現(xiàn),使得狗往后一聽到鈴聲,就想到食物,即使食物根本沒有端出來,狗還是流了口水。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一書指出,「時至今日,我們或許不覺得這有什么了不起,但是這項發(fā)現(xiàn)當年廣受各界矚目、討論之程度,不遜于原子融合等重大科學突破。」
說得白話一點,巴夫洛夫的狗流口水,讓后人領悟到,如果動物一些本能反應(或反射動作)也可以被改變或訓練的話,那么不是本能反射的、有意識的自主行為,是否也可以透過同樣的方式加以制約?
在這方面深入研究的后繼者,以史金納(B.F. Skinner)最具代表性,他把老鼠放進一個叫做「史金納箱」的實驗裝置里,一碰觸壓桿,就會有食物出現(xiàn)。最終,老鼠學會在肚子餓的時候壓桿,但是如果持續(xù)壓桿而沒有食物,行為就會漸漸消失。
透過獎賞(reward)訓練老鼠壓桿,就可以得到食物;不給獎賞,就不去壓桿,史金納發(fā)現(xiàn),間歇給予食物獎賞的方式(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壓桿行為要花最久時間才會消除,因為老鼠會受制于獎賞的時有時無,遲遲無法決定停止壓桿行為。
光看這些實驗,你可能覺得心理學實驗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找些可憐的動物或不知情的人,提供刺激,然后觀察他們反應,藉此推論到更廣大的群體身上。答案當然不僅止于此。我們喜歡看心理學實驗,是因為我們可以從實驗結(jié)果中,看到我們不認識的自己,即使我們不是被實驗者,但是彷彿心思也被看穿了。
史金納的實驗對象雖然是白老鼠,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卻在家庭、學校、企業(yè)里隨處可見。給獎勵就認真做、不給獎勵就不做。而間歇性獎勵的做法,幾乎跟賭徒心態(tài)如出一轍:有時贏、有時輸,永遠在等有天大贏一把,把輸?shù)娜口A回來。
順著這個「刺激(獎勵)─反應(受鼓勵的行為)」的邏輯,常聽到的自我實現(xiàn)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幾乎都出于類似邏輯,受到肯定就做得愈好,屢屢受挫就怯懦畏縮。
在日常生活里,你可能是一個比較喜歡長得好看的員工的主管、可能聽到限量限時折扣就會買到失心瘋、可能不太敢跟別人說你的重大計劃,因為怕到時候失敗了很丟人……你可能會把這些都歸因于自己的個性,但是這些言行背后都是「有理可循」的。
心理學的目的,就是以科學方法研究「人是什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陸洛指出,無論這個人的身分是主管、員工、銷售員還是消費者,都可以透過心理學知識來解讀想法和行為,「當我們對人的了解愈多,愈能做出明智的決策?!?/span>
掌握人性通則,解釋、預測人的行為
提到管理,許多人可能會想起作業(yè)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策略管理等等知識,幾乎沒人會想到心理學,但是陸洛舉例,初階主管分配任務需要了解「人」;中階主管管事又管錢,必須懂「人」;高階主管必須決定哪些人適合在第一線服務,哪些人適合打理財務,還是必須洞察「人」??梢哉f,掌握人性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大的挑戰(zhàn)。
許多人對心理學的初步印象可能是,抓老鼠做實驗、治療心理疾病甚至算命,但是心理學研究最根本的3個關鍵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你為什么這樣做?」「你到底怎么想?」心理學家再根據(jù)大量研究累積的知識,來解釋、預測人的行為。
在研究華人社會組織行為的過程中,陸洛發(fā)現(xiàn),臺灣有許多白手起家的領導者,管理員工的時候多半仰賴過去經(jīng)驗,認為只要「閱人無數(shù)」,自然而然就能懂人。
直到公司規(guī)模愈來愈大、員工愈來愈多,甚至做起跨國生意,才驚覺個人經(jīng)驗有限,無法處理很多問題?!?/span>心理學就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的科學,按照經(jīng)驗法則,也許能管理100人,但是如果要管理1萬人、甚至不同國家的人,就必須透過科學的力量。」
陸洛指出,心理學知識可以教導管理者「讀人、用人、帶人」,是管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不但可以培養(yǎng)關懷人的素養(yǎng)、對人的尊重,還能夠為管理科學的硬道理注入軟技巧,讓管理者不必再從零碎、主觀的觀察與認知中,拼湊不見得正確的領導方式。
尊重差異與尊嚴,激發(fā)人的無限潛能
許多組織都會按照員工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訓練、升遷的機會,這就是根據(jù)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hierarchy of needs)理論所設計的制度,主張當人們滿足了生理、安全等等需求之后,就會開始追求自我實現(xiàn)。
而尊重不同的人格特質(zhì),正是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假設。陸洛表示,管理者最重要的3項任務「管人、管事、管錢」中,最難的就是「管人」,不但無法假手他人,而且人的需求隨時都會改變。
舉例來說,高壓式管理風格對于尊重階層倫理的五、六年級員工來說,或許還能接受;但是,更重視個人權(quán)益的七、八、九年級員工,卻未必吃這一套。了解心理學知識的領導者,就會明白「人都有個別差異」,根據(jù)員工不同的工作動機與心理需求調(diào)整互動方式,做出最有效的領導。
即使到今天,仍然會有主管罵員工「笨、蠢材、豬頭」的狀況,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如果管理者能夠在尊重人性尊嚴的前提下,嘗試調(diào)整領導風格,例如肯定部屬能力,給予高一點的期待,部屬通常能夠做得更好,甚至超越期待。而這也正是心理學上的「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所揭示的管理思維,「給鼓勵、給肯定、給方向、給意義,員工的潛能才會激發(fā)出來。」
「心理學是一門熱情的科學,因為它能幫助人們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挂虼?,陸洛認為,具備心理學知識的員工,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動機,在職場獲得滿足與成長;懂心理學的管理者,則可以有效地激勵員工發(fā)揮所長。
回首20世紀初的管理思潮,「人」還被當成生產(chǎn)設備之一,經(jīng)營者一味追求效率極大化,無視工作者的個別感受。直到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的霍桑實驗(The Hawthorne Studies,參見P.94)發(fā)現(xiàn),如果員工自覺受到重視,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促使企業(yè)開始關注人性需求。
陸洛認為,心理學研究可以反省、回應「人」的主體性,了解心理學知識和觀念,對于個人成長、人際合作和組織經(jīng)營,都是很實用的參考依據(jù)。
陸洛
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心理學博士,現(xiàn)任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專任教授、特聘教授。曾獲國科會杰出研究獎,研究興趣包括組織行為、跨文化管理、職家平衡、員工幸福感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