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有多忙嗎?
他們早上7點之前就要起床,這樣吃了早飯才能趕上7點50到學校;一天的課程下來,下午沒有課外班的3點多放學;不過,這可不是孩子真正“輕松”的時刻,往往是另一種課程的開始(幾乎沒有家庭可以做到父母3點去接孩子的);校內(nèi)的興趣班,校外的托管班,以及各種補習班,比比皆是……
回到家里已經(jīng)是天黑,肚子里也填了許多的飲料、零食;好歹把晚飯吃了,查看校訊通發(fā)給家長的短信,總結一天的學習;然后,很多的作業(yè)要完成,交給家長的各種試卷,需要簽名,老師布置給家長需要配合的各種任務(聽說讀寫、手工制作、演出比賽)也都要配合……
最后,預習下明天的功課,收拾好明天上課需要的課本、文具等等,已經(jīng)是深夜了;洗漱已畢,陪著孩子讀一個故事,孩子在半睡半醒之間,突然嘟囔著“媽媽,我今天還沒玩兒呢”——想必,很多家長此時看著疲憊的孩子,一定心酸不已。
你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有多孤獨嗎?
他們有很多同學,但是,幾乎沒有放了學還可以在一起自由玩兒一會兒的玩伴;同學們各自都報了各種班,一到放學時間,就被家長牽著各奔東西;在英文、算術、作文的補習班里,每個孩子埋頭做題,很難有交往……
在芭蕾班、鋼琴班、跆拳道班、圍棋班里,孩子們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剛結束一個班就去上另一個班,也幾乎沒有溝通的時間,常常是名字還沒記住,小伙伴們就各奔東西了;回到家里,鄰里之間在小區(qū)里見面點個頭算是禮貌的,大多都是住在一起十幾年,還形如路人,每家的孩子,也都各自玩各自的;就算恰好有同學住在附近,要一起玩一會都要事先幾次預約,對好家長和孩子的時間……
周末不用說,孩子上課外班,家長接送,或者有一半天時間,去下公園就像是過節(jié)一樣;親戚朋友的孩子,就算有同齡的,約在一起玩也要大費周折;如果有那么一點兒時間,干脆讓孩子一個人在家里看灰太狼更實際和輕松一些!
是的,這就是今天我們的孩子所過的生活!
那天,約了一位從英國愛丁堡帶著孩子回國的朋友聊天。她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男孩兒十歲左右,女孩兒和小丸子相仿。我們約在三里屯PAGEONE附近,小丸子放了學直接過來的。她一看到小丸子背的書包,提的飯兜,拎的美術用具,就吃驚地說,“天哪,一年級就拿這么多東西!”我說,“是啊,有時還要拿跳繩、口風琴什么的。我們本來想讓孩子自己背書包,鍛煉下,但書本用具實在太重,大人拿著都累!”
她說,在英國,她的孩子根本沒有教科書——是的,不是不用拿教科書,而是根本就沒有課本。老師上課教什么,同學就學什么。而且,放了學,也不用背書包,拿一個可以裝幾張紙的塑料文件袋就可以了。作業(yè)一般15分鐘就可以完成了。然后,然后就去院子里,或社區(qū)里的朋友玩兒去了。周末的話,還可以邀請要好的朋友來家里過夜,舉行個“睡衣派對”什么的。
中國現(xiàn)在的孩子,應該是幾十年來最為“忙碌”的,也最為“孤獨”的。他們被家長和老師,占據(jù)了幾乎所有的時間,他們和小伙伴們,相逢在校園和興趣班,他們和朋友在一起,要玩大人給他們安排的活動和游戲,他們,根本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去玩兒屬于自己的游戲。
孩子不應該生活在一個“成人”的世界,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家長認為,在18歲考上大學前,是學習的黃金時期,花費再多的學習時間,使用再多的精力,都不為過。于是,家長最看不得“孩子閑下來”。有任何的一點時間,比如從一個學習班趕往另一個學習班的路上,都要加緊多背幾個單詞,復習幾道數(shù)學題!
西方的教育學特別強調(diào)10歲前孩子的能力培養(yǎng),但這個培養(yǎng),恰恰是盡可能地保持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好奇心,也就是更接近孩子“童真”的那部分天然素質(zhì),而不是學習更多的知識。
但是,中國的家長就堂而皇之地侵占了孩子的生活,無論是時間和空間!
很多家長朋友留言,訴說很多令他們苦惱的事情。譬如:
有的孩子事事都要爭第一,無論是學習還是游戲,得不到第一就發(fā)脾氣,自責,打自己的頭,滿地打滾;
有的孩子沒有自信,什么都怕,動物也怕、陌生人也怕、上課也怕、下課也怕,任何一個小朋友說他一兩句,就哭鼻子;
有的孩子會因為一些小事,如午餐不好吃,同學太霸道而不去學校;有的孩子回家后,不愿意和家長說話,在學校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和爸爸媽媽說;
有的孩子過于依賴媽媽,任何時候都要依偎在一起,見了生人躲在身后,不敢和其他小朋友說話。家長如果把他推到前面,就會哭鬧,甚至連父母多看別的小孩兒一下都不行;
……
可是,當家長看到、意識到孩子的這些問題和現(xiàn)象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罪魁禍首正是你自己呢?當你把孩子應該自然成長的時間都拿去學各種知識,當你屏蔽了孩子和同齡人一起交往,在心智和性格上成熟,那么,你怎么指望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呢?
我一直都認為,孩子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心智和身體都健康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所謂的學習了知識,掌握了技能的“有用的人”,而不是相反。不知有多少的家庭悲劇,都源于把這兩個關系顛倒了!
日本著名作家、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有一位患腦病的兒子,他依然讓孩子去特殊教育的學校上學。不為其他,就是想讓孩子有朋友,了解如何和人交往。結果呢,這個孩子后來成為了著名的音樂家。關于這個經(jīng)歷,大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為什么一定要讓孩子上學》,大家可以看看。
真的,救救孩子吧!盡可能地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盡可能地讓孩子多和自己的小伙伴們一起玩兒!
是的,讓孩子瞎玩,會“耽誤”、“浪費”很多的時間——可這不是一個兒童正常的成長和發(fā)育節(jié)奏嗎?是的,讓孩子交往很多朋友,會發(fā)生“矛盾”,甚至“損傷”——但這不是一個孩子開始了解真實的人生和社會的開始嗎?
有一次,我?guī)е⊥枳尤ヒ粋€剛認識的朋友那里玩。她的孩子和小丸子差不多大,由于各自生活環(huán)境,游戲規(guī)則的不同,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你推我搡動起手來。感謝那位朋友,我們一直都沒有干涉——后來,她們達成了妥協(xié),玩兒的很開心。還邀請丸子去家里玩兒,送禮物給丸子,到現(xiàn)在她們還互相牽掛呢。
如果我們把一只小老虎,關在籠子里,每天喂著肉,逼迫它幾個月就學會所謂各種捕獵技能。當有一天,把老虎放到野外,發(fā)現(xiàn)它竟然害怕一只牛的時候,千萬不要責怪老虎,因為,“速成”和“模擬”的訓練,在真實的世界中,并不管用!
孩子最終是要生活在真實的社會中,家長現(xiàn)在給孩子營造的,恰恰就是一個籠子——讓孩子接觸不到危險,接觸不到學習之外同齡的孩子,不能和小朋友們在沙土里玩著無聊的游戲,不能和朋友分享屬于他們的快樂,甚至小秘密,不能按照正常的時間慢慢成長。有一天,家長忽然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陌生,變得焦躁,變得無理,你千萬不要奇怪,因為,你的孩子就是按照這個軌跡成長的。你曾經(jīng)種下了什么種子,現(xiàn)在就會收獲什么樣的果實。
現(xiàn)在,我正在和小丸子商量,那些學校的興趣班,只要她不是很感興趣的,都逐步取消;那些占用業(yè)余時間的如課程,除非她強烈要求繼續(xù)去,只保留一兩個,也都不再繼續(xù)。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下每天下午的幾個小時,周末至少有一天半的時間了。
這些時間,用來干什么呢?用來和她自己的小伙伴兒一起,玩,瞎玩,毫無意義地玩!
推薦一些關于孤獨小孩兒的繪本,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幻想有一個好朋友甚至是妹妹,是精神有問題;孩子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夢,或告訴你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是想的太多了;孩子希望去樓下一塊兒石頭后面探險,是無聊的事情……請帶孩子看一看這些繪本,了解一下孩子真實的想法和快樂吧!
約翰·伯寧罕在1991年創(chuàng)作的《我的秘密朋友阿德》,是很多孩子真實生活的反映。很多孩子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朋友,就會幻想出一個“秘密朋友”,陪伴自己成長。有了心理話,就會告訴他;遇到困難,他也會來幫忙;孤單的夜晚,他會來安慰……
我一直都很推崇的安東尼·布朗的代表作之一《大猩猩》,忙碌的阿爸爸和孤單的小女孩兒,是不是很多家庭的寫照?還好,有善良溫和的大猩猩朋友為伴。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很簡單的快樂,希望家長不要忽略孩子的心聲。
《黑熊和白熊》是德國堪稱大師的于爾克·舒比格的作品??梢哉f,每個孩子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黑熊和白熊,這兩個可愛的大熊,或許,是孩子心目中的爸爸媽媽呢!
《我的秘密閣樓》,是日本的喜多村惠所繪制的。情節(jié)很簡單,一個男孩兒在屬于自己的閣樓里的奇妙故事。如果有可能,請也給你的孩子,一個只屬于他自己的小角落,小帳篷,讓他們在里面盡情幻想。
經(jīng)典的繪本《雪人》,是英國的雷蒙·布力格用彩色鉛筆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形象,同名的動畫片曾經(jīng)影響了幾代人。這位雪人朋友帶著少年進行了一場奇幻之旅,給他留下了終身的印記。
感謝童書媽媽三川玲,N多好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