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馬明?西比利亞克
擁抱禮是流行于歐美的一種見面禮節(jié),多行于迎送尊貴賓朋或祝賀致謝等場合,陌生人之間是很難贏得如此禮遇的。然而,芝加哥有一個叫琳娜的婦女,卻一次次贏得陌生人熱情的擁抱。
琳娜是一名極其普通的中年婦女,一頭金色卷曲的頭發(fā)、明顯發(fā)福的身體,走在人群中很難引起人們的特別關(guān)注。一天下午,琳娜搭乘公共汽車去超市,上車投幣后,琳娜在一個空位上坐了下來。這時,司機旁的投幣箱處站著一個青年男子引起了琳娜的注意,青年男人神色奇異,衣著有些邋遢,不停地翻著口袋,好像在找乘車卡,或者硬幣。琳娜注意到,青年男子找了半天,什么都沒找到,青年男子停止了翻找,在一個空座位坐了下來,低垂下頭,微合雙眼,一動不再動。這時,所有乘客都坐定,車門關(guān)鎖,汽車啟動向前開去。司機提醒青年男子投幣。在連續(xù)喚叫兩聲后,青年男子站起身,徑直走到投幣箱旁,隔著投幣箱,雙目圓瞪,情緒異常激動地對司機揮舞著雙手,吼叫道:“我是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的,我是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的……”吼叫中,青年男子從口袋里摸出一把水果刀,胡亂動揮動著……
乘客們都被這突然發(fā)生的意外驚嚇得呆住了。司機也意識到了危險,將車??吭诼放?,打開了后車門,乘客們紛紛起身跑向后車門,下了車。青年男子卻仍舊堵在司機身旁,一邊繼續(xù)語無倫次地喊叫著,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尖刀。司機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危險。琳娜意識到,司機必須得到他人的幫助才可能脫離險境。她急忙站起身,大步走向前車門和司機之間的那名青年男子。當琳娜走到青年男子身旁時,乘客們都已經(jīng)從后車門下了車,她拍了一下青年男子的肩膀,喊道:“喂……”青年男子立刻將注意力轉(zhuǎn)向她,琳娜下意識地向后退了一步,青年男子隨即揮動著手中的尖刀向她走來,琳娜繼續(xù)向后退著,當她退了三四步時,得到解脫的司機已經(jīng)拔下車鑰匙,從前車門跳下了車,琳娜迅速轉(zhuǎn)身,從后車門跳下車……青年男子開始在空無一人的公共汽車上,揮舞著尖刀亂刺亂扎著,后來,又拿起車上的滅火器、掃帚胡亂地砸打著,一直到警察趕到將其制服。
后經(jīng)鑒定,青年男子是一名精神障礙者。
此事過后不久,人們對琳娜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的英勇行為十分敬佩,又不久之后,公共汽車公司的宣傳告示欄上,掛上了琳娜的照片,照片下是關(guān)于琳娜那天英勇行為的介紹,最后一句話非常醒目:你熟悉她也好,不認識也好,見到她時,請擁抱她。
那天之后,琳娜經(jīng)常得到陌生人的擁抱。琳娜說,那天之后,她感覺自己成了最幸福的人。
快樂提示:
有時候,我們所要做的犧牲很微小。比如,一次可能影響安全的挺身而出;一個原本屬于自己的假日;一次擁擠車上的讓座……當我們量力而為去做的時候,都會贏得他人的感謝、尊重和祝福。而這些將會帶給我們意料之外的快樂。
在中國,俠義和犧牲精神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初形成于墨家,墨家人格俠肝義膽,并且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任俠”“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在墨家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群體“俠”,俠之精神與古歐洲的騎士精神十分相似,“俠”們對于犧牲精神的理解,一方面將忠義和正義當做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另一方面,其對于恩義看得極重,所謂“投以桃李,報以瓊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