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讓你爽的東西,最后一定會讓你痛,同樣,凡是讓你痛的東西,才可能會讓你功成名就。真正看透這個世界的人,其實都是在用苦難修行!因為那些越能讓你在當下感到痛苦的事,比如晨練、運動、學習、健身、瑜伽等等......都能讓你獲得長足進步。但這些需要一個人有強大的自律、上進心、 克制力!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人生先苦才能后甜,先甜必定后苦,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則。你在訓練的時候很累,你在早起的時候很痛苦,你在努力的時候很煎熬,你聽真話的時候很不舒服;但是恰恰是這些讓你痛苦的東西,才能讓你超凡脫俗!很多時候,我們都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和視野來看這個世界,而當很多事情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就覺得茫然乃至于痛心疾首;譬如學了儒家,就覺得世界應(yīng)該是仁義道德的,學了佛家,就認為世界充滿了慈悲,而實際上這個世界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只是上面蒙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而已,所以當我們的自以為是的時候,那就是已經(jīng)脫離實際、脫離社會了,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當你進入社會后,你的各種關(guān)系開始涉及利益,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所作所為和你以前學的完全相反,朋友借錢不還,愛人出軌,合作伙伴背叛,同事背后捅你一刀,兄弟姐妹爭遺產(chǎn),不管父母死活。當他們的行為和你小時候?qū)W的不一樣時,你就開始被他們一次次傷害,你的痛苦還搞不清來源。另外經(jīng)過后天教育,我們認可了謙讓和愛, 我們這么做,很多時候只不過是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需要, 這么做會讓他們心里感到舒服和愉悅,這種讓自己舒服和愉悅就是他們內(nèi)心需要滿足的自私,無論你怎么為別人考慮,都是基于自己的某種需求和目的,只不過它隱藏的深淺不一樣罷了。人性本自私,參透自私本性的人,就可以參透人性,參透人性者方能得天下。判斷人性善與惡的變化,要以利益的大小來做參照。在沒有利益關(guān)系的情況下,人性是本善的,只要產(chǎn)生利益,人性是自私的,如果利益足夠大,人性是本惡的!習得性無助指因為重復(fù)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一種對現(xiàn)實的 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是固守和重復(fù)失敗經(jīng)驗、放任自流的結(jié)果。當一個人一旦產(chǎn)生習得性無助心理,就會自設(shè)藩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jié)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xù)嘗試的勇氣和信心,如同那只被電擊的狗一樣,獲得了“努力與結(jié)果無關(guān),只能絕望地坐以待斃”的經(jīng)驗,并將這種習得性無助內(nèi)化到自身的認知中去,進而泛化到所有的情境中,認為一切都不可控,產(chǎn)生了消極對待的心理,最終放任自己的人生失控。要停止這種有害的恐懼循環(huán),讓自己避免陷于習得性無助的狀態(tài),要讓人生在歡樂與希望中成長,要找到自己的可控方式,尋找符合現(xiàn)實的方法和手段,改變自己的固有思維模式,勇敢站起來,以積極的、正面的方式面對當下的處境,不再成為恐懼的奴隸,不再受負面情緒的牽制,一步步就成為成功者。我們看任何的修仙的書籍,都知道,一個人想成為神仙必須經(jīng)歷情劫,這個是最難的,原因就是,你要放棄的,就是你最愛的。想成就自己就不能擁有平常人的喜怒哀樂,就不要有東西能夠成為你的軟肋。很多人的道德感也是出現(xiàn)在這個階段,利益和感情之間的決策,該選什么。你追逐利益就不要顧及感情,你顧及感情,就不要顧及利益。想兼顧,你就是矛盾的普通人。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過程,從某個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個走向孤獨的過程。高處不勝寒,為什么春秋戰(zhàn)國的人,大王都說自己是孤家寡人呢,也是如此的感受。你不知道你身邊的人,是不是偽裝,是不是真心,是不是在算計你。你任何的感情的流露都可能被利用。你必須壓抑你的傾訴的欲望,你必須放棄普通人的社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