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shù)據(jù): 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 Basilica di San Pietro,天主教稱圣伯多祿大殿)外部總長211.5米,中間十字展翼最寬137米,占地15159.6平方米,建筑總面積49737平方米;大堂主體高45.5米,中央大圓頂內(nèi)高123.4米,連頂外十字架高達(dá)132.5米;全堂可容納6萬人,其中主堂可容納2萬5千人;廣場340×240米,可容納50萬人;連廣場總投資4千8百萬美元;大堂主體1506-1614年完工;廣場1656-67年完工,經(jīng)歷161年的施工時間約100年;雖然近來有一個新教堂的外表規(guī)模超過了它,毫無疑問,它仍然是今天全世界最偉大的教堂。[1]
圣彼得大教堂坐落在羅馬梵蒂岡城內(nèi),是歐洲文藝復(fù)興(Renaissance)晚期和巴洛克(Baroque)藝術(shù)時代杰出的建筑代表作。如果說羅馬是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之一,可以說它一半左右的魅力來自宏偉壯觀的梵蒂岡建筑群。細(xì)致地了解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藝術(shù)收藏,不僅是建筑、雕塑、繪畫等藝術(shù)工作者的需要,而且也日益成為廣大旅游者鑒賞的需要。欣賞圣彼得大教堂最好先從它的廣場說起。
圣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 / Piazza San Pietro) 圣彼得廣場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延伸建筑,是全世界最雄偉壯闊的廣場之一。它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師、雕塑家貝爾尼尼(Gian /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 1860)設(shè)計建造,1656-67年完成。橢圓形廣場縱軸長340米,寬240米,可容納50萬人。廣場平面由大約10厘米見方的牙齒形深灰色石塊鋪成,其中鑲嵌的白色大理石線條,把橢圓形廣場劃分成外面8個大的、中心4個小的扇形,各個扇形同5個大小依次遞減的同心圓環(huán)接,空中俯瞰廣場時,構(gòu)成以埃及方尖碑為軸心的車輪形狀。廣場最具特色的景觀是南北兩側(cè)的巨大弧形石柱回廊(Colonnades / Colonnato)。據(jù)貝爾尼尼設(shè)想,“當(dāng)基督徒走進(jìn)由弧形柱廊雙臂環(huán)抱的廣場,就像兒女走進(jìn)母親懷抱一樣”。兩邊共有高18米、的多利亞式(Doric style)圓柱248根,排成四行,形成三條走廊,走廊之間還有88根粗大的方石柱。廊頂上有陽臺,朝廣場的那一面有欄桿,欄桿上還有140尊高3.2米的大理石雕像,都是天主教會冊封的圣男圣女。因為廣場是貝爾尼尼奉教皇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 / Alessandro VII,1655-1667)的命令修建的, 因此,廊檐上刻有亞歷山大七世的名字。
埃及方尖碑 (oblisk / obelisco) 廣場的中心聳立著一個高大的埃及方尖碑,碑高25.5米(加上柱礎(chǔ)和碑上的十字架,共計高度41米),重327噸。這塊方尖碑本來是公元前一世紀(jì)埃及人在赫里奧城(Heliopolis / Eliopoli)豎立的,因為羅馬人自古景仰古埃及的文化藝術(shù),公元37年,羅馬皇帝加利古拉(Caius Caligula / Caio Caligola, 37-41 AD)下令搬遷到羅馬,裝飾他皇宮旁的廣場,這廣場就是日后尼祿皇帝 (Nero / Nerone, 54-68 AD)的賽馬場(Circus Maximus))。據(jù)說,公元64年首任主教圣彼得就是在這個賽馬場上殉道的。這就是為什么天主教會的大堂要蓋在這里的原因。公元1586年方尖碑從賽馬場舊址遷移到了廣場中央。羅馬原有許多方尖碑,碑上大都有圖案或文字,而圣彼得廣場的是唯一的無字碑。
1586年,建筑師方大拿(Domenico Fontana, 1534-1607)負(fù)責(zé)籌劃在廣場中央重新豎立方尖碑的施工。他下令把石碑分割成52段,從尼祿競技場搬遷到廣場的設(shè)計位置后再組合豎立。共動用了900多工人,140匹馬,47輛大車,5架滑輪起重機(jī),歷時4個月;依那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和施工條件而論,此項工程之艱巨和教會處理文物古跡的慎重態(tài)度由此可見一斑。方大拿工程師起初對自己設(shè)計的搬遷方案并無把握,在搬遷以前,他已經(jīng)悄悄地在羅馬城外備好一匹馬,打算一旦搬遷失敗便迅速逃跑。
1740年,教皇克來孟十二世(Clement / Clemente XII,1730-1740)又在方尖碑已有的十字架上安裝了一塊耶穌被釘?shù)氖旨苷婺荆ˋ relic of the Holy Cross / una religuia della Santa Croce),進(jìn)一步加強(qiáng)了它的文物價值和對朝圣者的觀光吸引力。
噴泉和中央石盤 中央方尖碑與廣場兩邊的回廊之間,各有一個銀花飛淺的美麗噴泉。泉合高14米,十多只水柱同時噴涌,銀光四射,十分壯觀。狀如母乳的噴泉臺盤,象征著教會猶如慈母,生命之泉滋養(yǎng)萬民。
在方尖碑和兩個噴泉之間,地面上各有一個灰白色的小圓石盤,上面鑲嵌著一句意大利文:Centro del colonnato, 意思是“柱廊中心”。例如右邊這一半柱廊,如果站在場內(nèi)的其它地方,你看到的是排列明顯的四排柱廊;如果站在這個中心上看,則只能看見一排柱廊,即后三排與第一排的位置重疊,被擋在第一排之后;這個設(shè)計證明這四排柱都在以此為圓心的半經(jīng)線上。如果你站在左邊的另一個圓心上看左半邊回廊,情景也一樣,此又說明廣場的環(huán)臂式回廊是按兩個同樣大小的不同心半圓對稱設(shè)計建造的。貝爾尼尼于此匠心獨運,堪稱舉世無雙。
教皇宮(Apostolic Palace / Palazzo Apostolico) 在右邊回廊的后面,就是現(xiàn)在的圣座宮廷,即我們常說的“教皇宮”。從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的公元4世紀(jì)到14世紀(jì)教皇被迫遷居法國阿維尼翁(Avignonese period,1309–77),歷任教皇都住在羅馬拉特蘭“主教”教堂 (St. John Lateran Palace /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雖然教皇辛瑪古(Symmachus,498-514)和法國國王查理(Charlemagne / Carlo Magno, 742-814)在位的時候,曾先后在圣彼得大教堂北面蓋了一些居所,但都是教皇前往梵蒂岡的臨時住所。
現(xiàn)在的教皇宮是16世紀(jì)西斯托五世修建的,所以也叫西斯托五世教皇宮 (Palace of Sixtus / Palazzo di Sisto V)。它不僅是梵蒂岡的樞鈕,也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心臟。從廣場看是一座三層樓房,其中上面兩層屬于教皇居住和辦公用房,每層樓有十個窗戶。面向教皇宮從右往左數(shù),最上層第一、二個窗戶是教皇辦公室;然后依次是教皇的寢室、私人圖書館、餐廳和小經(jīng)堂等。每逢星期日或宗教大節(jié)日,中午12時整,教皇必然出現(xiàn)在最上層的辦公室(從右數(shù)第二個)窗口,祝福廣場上前來朝圣的信徒和普通觀光群眾。每次至少有數(shù)千人在此接受教皇的祝福。
在圣彼得大教堂的臺階前面,左面有圣彼得(圣伯多祿Saint Peter / San Pietro,?-c.67 AD),右面有圣保羅(圣保祿Saint Paul / San Paolo,?-c.68 AD)兩位宗徒的雕像。因為他倆都是教會早期的功臣,所以在教堂建筑的顯要位置,常有塑像并列。
再向右前方遠(yuǎn)眺,看到的一棟長方形小樓房,那就是有名的西斯廷小教堂(Sistine Chapel / Cappella Sistina)選舉教皇和教廷的某些特別重要會議在這里舉行。該小堂有一扁方形煙囪,是選舉教皇的過程中每天向外界傳遞選舉消息的唯一工具:煙囪冒黑煙表示當(dāng)天的選舉尚無結(jié)果,冒白煙表示大選最終告成。
圣彼得廣場朝外(即朝東)的邊緣,與比奧十二世(Pius / Pio XII,1800-1823)廣場相連,兩廣場之間有一條白石地界。它標(biāo)志著梵蒂岡與意大利的國境線。在庇護(hù)十二廣場東面的那條東西方向的大道便是協(xié)和大街(Via della Conciliazione),它是為紀(jì)念1929年2月比奧十一世與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簽訂互相諒解的“拉特蘭公約”(Lateran Treaty)而修建的。
大教堂的初建及選址緣起 現(xiàn)在圣彼得大教堂的位置,公元1世紀(jì)時是羅馬皇帝卡里古拉的賽馬場(circus)。后繼的聲名狼藉的皇帝尼祿特別喜歡這個賽馬場,公元64年他縱火迫害大批基督徒的時候,就把賽馬場作為刑場 (Cf.Cornelius Tacitus, 55-120 A.D., Annals, XV,44. 參見塔西佗:《編年史》第15章第44節(jié))。相傳公元64-67年的某一天,首任羅馬主教圣彼得就在尼祿賽馬場上殉道。當(dāng)時有一條科妮莉婭大道(Via Cornelia)穿過賽馬場的邊緣,大道邊立有許多普通羅馬人的墓碑,相傳圣彼得和其他殉道基督徒的遺骸就葬在此賽馬場附近的大道北端。公元166-170年,教友們在圣彼得的墓穴遺址建立了三個壁龕(aedicula,a three niched monument),以后香火不斷;現(xiàn)在的梵蒂岡當(dāng)時是羅馬的郊外,一個小小的教會城(city of churches)或叫做宗徒之長圣堂( hospices or sanctuary of the Prince of the Apostles)就在圣彼得墓穴的附近逐漸形成。
公元312年的一天,羅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 / Constantino,c.274-337)偶得異象,他在天空中看見一個十字架符號,上面用希借文寫著:“以此為記,你可獲勝?!本刻苟‘?dāng)時雖未受洗入教,只是一位同情教會的慕道友,但他還是相信了這次異象,立刻在軍旗、軍服上加了十字圣號。碰巧的是他在313年的密爾微橋上(Milvian Bridge / Ponte Milvio)大勝了馬生奇(Maxentius)的軍隊。戰(zhàn)后他即發(fā)布米蘭敕令,給基督教會以充分自由。公元323年,他為宗徒之長圣彼得重振墓穴,把遺骸安放在壁龕內(nèi),在墓上開始建立一座壯麗的教堂,至公元329年主體竣工。君士坦丁修建的大教堂 ( Basilica of Constantine)的南邊正好坐落在原先尼祿皇宮(Palatium Neronis)的北邊。
君士坦丁最初修建的圣彼得教堂在今人看來并不十分宏大,長120米,寬64米,平面呈十字型;大殿內(nèi)部由4排共22根石柱將大殿縱向分成5個部分。前有寬闊前廊,有許多馬賽克鑲嵌畫和輝煌的裝飾。從教堂到圣天使堡(Castle of Saint’Angelo)后來修建了一條封頂?shù)闹韧ǖ?,供朝圣者行走;然后又在教堂旁邊修建了供教皇居住和辦公的宮殿。還有許多墓地、修道院和招待所在這位傳教大師(the "fisher of men")圣彼得的墓地周圍陸續(xù)修建起來了。
公元847年,撒拉遜人(Saracens,古代對阿拉伯人的稱呼)劫掠了最初修建的圣彼得教堂及其周圍地區(qū)。于是教皇列奧四世(Leo / Leone IV, 847-855)決定在教堂周圍地區(qū)修建圍墻和塔樓,這樣就形成了梵蒂岡最早的雛形,當(dāng)時叫列奧城(Civitas Leonina)。但是,從列奧城到哈德良皇帝陵園(Mausoleum of Hadrian,即后來的圣天使堡)之間在中世紀(jì)早期還是曠野一片,鮮有民居;梵蒂岡今天的城國建筑群直到15世紀(jì)才初具雛形。
大教堂的改建過程 經(jīng)歷1200年的風(fēng)吹雨打,舊堂破敗不堪。1503年教皇丘利奧二世(Julius / Giulio II, 1503-1513)決定拆除舊堂,特聘著名工程師布拉芒特(Donato Bramante, 1444-1514)設(shè)計最初的圖紙并主持修建新堂;從1506年4月18日開始,先后有2500多工人投入施工。
1514年,布拉芒特去世以后,年輕的畫家兼工程師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1520)在喬孔托(Fra Giocondo da Verona,c.1433-1515)等人的輔助下主持工程。可惜6年之后,年僅37歲的拉斐爾壯志未酬身先死。后來又因時局動蕩,教皇駕崩,工程一度中斷。1538年,小桑迦洛(Antoniao da Sangallo the Younger)接任工程總監(jiān)前后,在是否有必要把布拉芒特設(shè)計的希臘十字平面圖案改為拉丁十字型的問題上,許多工程師發(fā)生了曠日持久的爭執(zhí),工程進(jìn)展緩慢。1547年,身兼雕刻、繪畫、建筑三絕奇才,72歲高齡的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受命主持工程。他高度評價了布拉芒特的希臘十字型,決定稍加修改繼續(xù)維持這個合理的天才方案。1564年,米氏病故, 由米氏設(shè)計的鼓形大圓頂由佳可默(Giacomo della Porta, ca.1540-1602)繼續(xù)施工,于1593年完成。以后的工程。先后由馬德諾(Carlo Maderno, 1556-1629)和貝爾尼尼等相繼主持。
但是,到了1606年,教皇保羅五世(Paul / Paolo V, 1605-1621)堅持要將教堂的平面設(shè)計改成拉丁十字形,嚴(yán)辭命令馬德諾擴(kuò)大教堂前面,增加兩道柱廊和一個新門面,一直向東增加三跨;保羅五世的瞎指揮和教堂縱深的不合理加長,嚴(yán)重影響了布拉芒特和米開朗琪羅原來設(shè)計的藝術(shù)效果。后來的觀光者站在廣場的近距離處不易看到教堂大圓頂全貌的原因,就是因為新加三跨的阻擋。保羅五世造成的這個千古遺憾,受到許多后人的嚴(yán)厲批評,包括梵蒂岡官方出版物《天主教百科全書》第十五卷(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ume XV)“圣彼得大教堂”條目撰稿人等。16世紀(jì)初開始的大規(guī)模重建,歷經(jīng)120年以后,雖然包括增加前門面的大堂主體工程于1614年已經(jīng)全部竣工,但延至1626年11月18日祝圣后才正式投入使用。
大教堂的正面與前廊 經(jīng)歷7年建成的大堂正面是由C.馬德諾1607年設(shè)計的,長137米,高45.5米(大概是測量標(biāo)準(zhǔn)不同,另有說法是46.2米和51米);壁前有28米高的8根圓石柱,4根方石柱;5個大門洞上有5個陽臺。中間最大的陽臺名為祝福陽臺,是教皇在重大節(jié)日(比如圣誕節(jié))向羅馬和全世界發(fā)表講話的地方。每屆新任教皇在當(dāng)選第二天在此向民眾初次亮相,并頒布宗教祝福講話。
大堂正面的廊檐上立有13座雕像,像高5.5米。中間持有十字架者是耶穌,另外12座是圣洗者約翰和耶穌的11個門徒(彼得除外)。正面兩末端上方各有一大銅壁鐘,左面的是羅馬時間,右面的是格林尼治標(biāo)準(zhǔn)時間。過去上發(fā)條全用手拉,今天改為電動。每逢佳節(jié),銅鐘齊鳴,激蕩全城。
在大堂前廊的地面上,鑲嵌著一行白色大理石拼成的文字:“偉大教皇約翰二十三世”(John / Giovanni XXIII, 1958-1963)“1962年10月11日”,以紀(jì)念天主教劃時代意義的“梵二”會議召開的日期。
大堂正面有五個大門,與此相對應(yīng)的前廊各有5個鐵柵欄。過去只有中門是銅鑄的,近幾年把另4扇木門也改為銅門。下面從右到左一一介紹:
第一門叫“圣門”(Cape of Holy Doors / Porta Santa)。平時是關(guān)著的,只有逢“圣年”(The Holy Yea / L’Anno Santo)或其他慶典(Jubilee / Giubileo)才由教皇親自打開。圣年的規(guī)定源出猶太教的“禧年”,最初每5年一次。猶太教的“禧年”年實行大赦 (redemption / redenzione),抵押的土地歸還原主,賣身奴隸被釋放。后基督教繼承了這一規(guī)定,目的主要是赦免基督徒的罪過,但基督教的“禧年”間隔期幾經(jīng)調(diào)整:1300年定為每100年一次,后又改每50年、每33年一次。15世紀(jì)改為每25年一次,至今未變;16世紀(jì)又規(guī)定發(fā)生重大事件的某年也可以按圣年慶祝,例如1560年特蘭托大公會議閉幕,1929教皇比奧十一世晉鐸50周年,1965年梵二會議閉幕,以及最近的1983-84年,慶?;骄融H1950周年(Jubilee for the 195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demption),都是隨機(jī)決定慶祝的特別“圣年”;2000-01年是“千禧年”(Millennium / Millènnio), 是正?!笆ツ辍?。
因為門上雕有16幅圣經(jīng)故事畫面,使第一門極富工藝價值。門面分為16格,每格一幅畫一個故事,由上而下,從左到右,依次為:(1)天神持劍守地堂(2)亞當(dāng)、夏娃被逐(3)圣母默禱(4)天神來報(5)耶穌受洗(6)迷途知返(7)浪子回頭(8)跛者痊愈(9)圣女瑪客達(dá)淚洗耶穌足(10)耶穌教導(dǎo)門徒寬恕他人(11)耶穌回頭注視三次否認(rèn)他的彼得。(12)耶穌被釘十字架(13)巡訓(xùn)萬民,(14)圣神降臨(15)耶穌顯現(xiàn)給保羅(16)教皇開圣門儀式。
每逢圣年就把有幸開門的那位教皇的徽章刻在門上的浮雕下方,現(xiàn)在門上已有27枚徽章,說明已有27位教皇開門27次。
第二門叫“圣事門”,1963年由著名雕刻家克羅千諦(Venanzo Crocetti, 1913-)改木門為銅門。門上的圖案都是關(guān)于天主教會七件圣事的雕刻,故名。
第三門是“中門”,它原是舊彼得教堂的大門,由費拉來特(Antonio Averulino Filarete, 1400-1465),在1433年所鑄,因此也叫費拉來特 (Filarete) 門,是本堂最古老的門。中門共有6幅畫像,由左而右,自上而下,依次為:(1)正襟危坐的基督,(2)雙手胸前的圣母,(3)執(zhí)劍肅立的保羅,(4)圣彼得給籌劃鑄造這扇銅門的教皇歐杰尼四世(Eugene / Eugenio IV, 1431-1447)交付鑰匙,(5)視斬如歸的圣保羅在等待判決。(6)圣彼得要求倒立釘十寧架而死,以免和耶穌的殉道方式雷同。以上(5)(6)兩幅畫面上都有尼祿皇帝在刑場監(jiān)視。
第四門叫“善惡之門”,由雕刻家明古則(Luciano Minguzzi, 1911-)于1970-77年建造。左扇門上的浮雕描繪歷代殉道者受各種酷刑時的悲壯情景;右扇門上則描繪圣善,例如圣約翰為隱者受洗等。
第五門叫“死門”。由雕刻家馬祖(Giacomo Mamzu, 1908-)在60年代初將木門換成銅鑄門。門的上半畫面反映耶穌圣逝與圣母安眠,下半的八幅畫描繪的也是其他信徒的逝世情景。
前廊的兩端,各屹立著一對高大的騎馬石像。右面的是羅馬君士坦丁大帝,由貝爾尼尼于1670年塑造;左面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Charlemagne / Carlo Magno, 742-814),由雕塑家高納齊尼(Agostino Cornacchini, 1685-1740)1725年塑造。這兩位皇帝在教會早期發(fā)展過程中,都曾起過極其重要的支持和保護(hù)作用,因此梵蒂岡要在教堂前特別表彰。
堂內(nèi)宏觀景象 從前廊向里(向西)走不多遠(yuǎn),有一直經(jīng)約2米的絳色大圓盤,稍稍突起,這是舊堂遺物,原在教皇大祭臺前面。過去君主時代,歐洲各國的君主們到羅馬加冕時,照例在此圓盤之上跪拜,經(jīng)一位樞機(jī)為其頌經(jīng)祈禱后,方能由教皇親自舉行加冕大典。從公元799年圣誕夜教皇列奧三世為查理大帝加冕,到1450年教皇尼古拉五世給德皇腓德烈三世加冕,前后650年間共有30位帝王在此下跪。
再向大堂內(nèi)走去,正門入口的地面上,鑲嵌著一排排全球各地大教堂的長、寬、高規(guī)模體積數(shù)據(jù);比較可知,圣彼得大教堂(1989年以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擴(kuò)建以后的拉丁十字形大教堂,主堂(Nave / navata)長187米,寬58米;主堂內(nèi)可容納25000人(全堂可容納60000人)。大堂內(nèi)共有11個小堂,50個祭臺,約450尊雕像,500根石柱。
主堂兩側(cè)各有6根石柱,將主堂分為三條通道。中間一條最寬25米。金碧輝煌的堂頂,都是由金黃耀眼的瑪賽克鑲嵌而成,其豪華壯麗筆墨實難形容。在東西方向每兩根巨柱之間,有穹窿相連,它也是走向兩旁的過道;過道也通向靠墻的小經(jīng)堂;巨柱的外部和相鄰的兩個小經(jīng)堂交結(jié)的墻垣之間,又形成一個小穹窿。由此可以想象,大堂和兩側(cè)的小堂之間,巨柱的前后左右,十幾個穹窿,水平相連高低相錯大小相間,宛如十幾個倒垂的蓮花瓣飄浮在大堂之上,愈顯得圣彼得大教堂高大寬闊、四通八達(dá)、精巧非凡。巨柱向內(nèi)的一面,上下各有一龕,里面陳列的是歷代修會會祖的石像;巨柱向穹窿的另一面,各刻有三框圓像, 上下兩框為歷代教皇的肖像,中間一框是教皇的三層皇冠和兩把鑰匙,由兩個小天使捧著。
再向前遠(yuǎn)眺,金輝閃耀的堂頂盡頭,露出明亮的半圓形大穹窿,那就是著名的米開朗琪羅大圓頂。下面地坪上隱約可見燭光閃耀的地方,便是圣彼得墓地。那漆黑的亭臺式華蓋下,便是教皇大祭臺;再向里看,教堂的半圓形后部,陳設(shè)的是圣彼得的圣座,它由一個金光四射的巨大的青銅雕塑群組成;圣座雕塑的后間是一塊彩色玻璃,上面鑲著一只象征圣神的白鴿,經(jīng)過西面陽光的透射,那栩栩如生展翅飛翔的白鴿就好像正在朝你飛來。
圣彼得大教堂外共有13個圓頂,其中1個大圓頂,兩個中型圓頂;另外10個小圓頂分布在左右兩廊的頂上,在堂內(nèi)可以看到;兩個中型圓頂是為陪襯米氏大圓頂而建的,只能從上空或站在大堂陽臺上窺其外貌;而米氏大圓頂則內(nèi)外都可以欣賞。
圣母憐子堂(Cappella della Pieta) 圣母憐子像(The Pity / La Pieta)是一尊純白大理石像,高2.15米,底座寬1.68米,重3050公斤。米開朗琪羅雕刻與磨光此像花了兩年時間,1498年塑成于羅馬;雖然當(dāng)時米氏未滿廿五歲,立即成為早期文藝復(fù)興的代表作,也是他許多作品中唯一署名的一件。按慣例,米氏本不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當(dāng)《圣母憐子像》在圣彼得大教堂首次展覽時,有人說它不是米氏的作品。米開朗琪羅不勝憤慨,當(dāng)晚攜鑿潛入大堂,在圣母像上衣的挎帶上,用拉丁文刻了一行字:Michael Angelus Bonarotus Fiorentinus Faciebat ,意思是“佛羅倫薩人米開朗琪羅作”。米氏性格倔強(qiáng)、孤獨,但他的宗教信仰卻很深。他堅信圣母瑪利亞是童貞女,所以他把圣母的面容塑造得很年輕,有的人甚至覺得圣母的面容所顯示的年齡似乎比她懷中抱的兒子耶穌還年輕。就這個問題米開朗琪羅的答復(fù)是“依我看,圣母是永不老的,因為她的貞潔無瑕使她永葆青春?!?
因為耶穌是為救贖人類而死,他死后的神態(tài)理應(yīng)安祥。圣母當(dāng)然也十分憐子,但一想到兒子是為救人而死,所以悲慟有節(jié),傷而不亂。根據(jù)當(dāng)代意大利文藝評論家巴比尼(G.Papini)的評論:“圣母沒用左手撫摸兒子,卻向下伸開手掌朝外,似乎在請求他人的同情和憐憫?!?
1964年《圣母憐子像》曾被運往美國紐約展覽過19個月。這是它至今唯一的一次離開梵蒂岡。1972年,一個匈牙利精神病人用鐵錘擊傷了圣母像的面容和左臂,世界為之震驚。專家們花了三年時間才將它修復(fù)?,F(xiàn)已置于防彈玻璃罩之內(nèi)。
至圣圣體堂(Cappella del SS. Sacramento) 在參觀完“圣母憐子像”之后,沿右廊往前走,便可見到瑞典皇后克里斯蒂娜墓碑(Christina of Sweden / Cristina di Svezia)。1656年,她背棄了新教,放棄了皇后(Regina)高位皈依天主教,到梵帝岡做了修女,至死無悔。因故位顯天主教教會。
繼續(xù)前行,便是馬蒂爾伯爵夫人墓碑(Monumento Funebre della Contessa Matilde di Toscana), 墓前有右手持權(quán)杖、左手握榮冠的馬夫人立像。其上一句拉丁文,意為“保護(hù)與統(tǒng)一”。
11世紀(jì)初,神權(quán)和政權(quán)孰高孰低的爭論在歐洲非常激烈,以至教皇格到高里七世(Gregory / Gregorio VII)下令開除了德皇亨利四世的教籍。1077年,亨利四世不得不前往卡諾沙伯爵府,向來卡諾沙伯爵府拜訪馬蒂爾伯爵夫人的教皇格到高里七世曲膝悔過。據(jù)說,這個重大的外交勝利主要得益于馬夫人的居間斡旋,馬夫人因故位顯教廷。
墓碑右面的小堂即是至圣圣體堂,因長年供有圣體,故名。值得注意的是,祭臺上的圣體龕,是貝爾尼尼設(shè)計的。它的大小式樣,全部依照舊約圣經(jīng)《出埃及記》(亦譯《出谷記》)中的“立約之柜”的模式以精銅鑄造,鍍以黃金。其上環(huán)立著耶穌十二門徒的銅像,耶穌像在柜的頂端。面向圣體龕兩旁,各有一個高大的銅鑄天使。兩位天使合掌伏地,虔誠之情,洋溢容表。
祭臺后有一幅油畫“天主圣三”:眾天使簇?fù)碇@現(xiàn)于云端的圣父和圣子。最上邊是象征圣神的一只飛翔的鴿子。此畫由高道那的彼得(Pietro da Cortona)于1669年畫成,是大堂內(nèi)現(xiàn)在掛的唯一的真正油畫(其余油畫都改為瑪賽克畫)。
圣彼得古銅像 (Statua Bronzea di San Pietro in Trono) 關(guān)于此像的鑄造時間,說法不一。有考證認(rèn)為是13世紀(jì)阿諾福(Arnolf di Cambio, 1240-1302)所鑄,有的人則堅持認(rèn)為它是公元4-5世紀(jì)的遺物。正襟危坐的圣彼得高舉右手,表示“祝?!?,左手握著兩把象征神權(quán)的鑰匙。信徒經(jīng)過此處時,常在此默禱片刻,然后親吻一下像的右足;久而久之,銅五趾已被磨得一片光明。每年6月29圣彼得紀(jì)念日時,銅象要穿上華麗的祭服,再罩上精致的華蓋;華蓋頂上是教皇比奧九世的肖像,因為他在位時間最長(31年多),因而名重教會史。
教皇大祭臺(Papal Altar)及其華蓋(Canopy / Baldacchino) 因為圣彼得的墓穴是大堂的中心,教皇大祭臺就蓋在圣彼得墓穴的的正上方。教皇大祭臺及其華蓋是1624-33年間由天才貝爾尼尼(26-35歲)設(shè)計建造的。它是大堂內(nèi)陳設(shè)中最重要的部分。祭臺高29米,由四根20米高異常華麗的螺旋絞鏈形銅柱圍攏;每根銅柱分為三節(jié):下節(jié)由絳色的螺旋形線條雕刻而成,中節(jié)和上節(jié)全部雕飾著葡萄枝和桂枝;在葡萄枝和桂枝枝葉間還雕刻著許多正在攀登的小天使,無數(shù)飛舞穿梭的小蜜蜂穿插裝點在枝葉間。
四銅柱上面支撐著一個巨形銅鑄華蓋。華蓋正中有一白鴿,象征天主圣神在指導(dǎo)教皇。華蓋四角各雕刻著一位站立著的守護(hù)天使。在守護(hù)天使之間又分別雕刻著一對小天使:有的高舉彼得的三層皇冠和兩把鑰匙,有的在戲弄保羅的經(jīng)卷和寶劍。在四銅柱頂上,又有四根鳳尾狀的銅柱四腳扎在下面的四根大絞鏈銅柱頂上;四根鳳尾狀的銅柱頭合擾,上面共同支撐著一個銅球,球上又豎立一個十字架。
歷代藝術(shù)批評家對華蓋設(shè)計的成敗毀譽不一。有人說四絞鏈銅柱的材料原是羅馬萬神廟的,熔化重新鑄造搬遷到這里是“掠人之美”;還有的說它大而無當(dāng),華麗有余,肅穆不足。但筆者認(rèn)為,在亭臺樓閣建筑設(shè)計、青銅鑄造乃至裝潢藝術(shù)領(lǐng)域,教皇大祭臺及其華蓋仍然不愧是巴洛克藝術(shù)時代的精美代表作之一。
祭臺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其云母欄桿是馬德諾設(shè)計的。四周的90多盞金燈晝夜不息。祭臺四周的墻上,各有一個10米高的龕,內(nèi)有5米高的石像。由圣彼得古銅像附近的那一龕分別介紹如下:第1位手持長矛的是圣郎吉諾(S.Longino),是貝爾尼尼1639年的作品。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郎吉諾是羅馬總督派去的行刑兵,他曾用長矛刺透耶穌的肋;以后他悔過自新,皈依了基督教。這尊石像反映了他的懊悔表情。
第2位是圣海倫(S. Elena)。她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1639年為鮑爾濟(jì)(A. Bolgi)所雕。石像反映的是海倫皇后在公元4世紀(jì)初,到耶路撒冷朝圣時,歷盡艱辛找到了釘死耶穌的那個十字架,最后把它帶到羅馬獻(xiàn)給教廷的故事。
第3位是圣女維洛尼卡(S. Veronica),1646年為莫奇(Francesco Mocchi, 1580-1654)所雕。相傳耶穌背十字架登赴加爾瓦略山時,途中曾有維洛尼卡用面紗為耶穌擦拭血汗交加的面容,;相傳那圣容就永遠(yuǎn)印在她的面紗上,據(jù)說此面紗至今保存在石像上的小房內(nèi),每年圣周五向游客展示一次。
第4位是圣彼得的胞弟圣安德烈(S. Andrea),1629年由杜凱諾(F. Dunquesnoy)所雕。他為了避免殉道方式與師付耶穌和胞兄彼得雷同,以體現(xiàn)對前賢的尊重,他選擇了交叉釘死的殉道方式(圣彼得是倒立著被釘死的)。
以上四座供龕的底下,各有一條道通往地下室,那里陳列著歷代教皇的石棺。這四條道按照規(guī)定輪流開放,每日總有一條道是開放的。
每逢吉慶大典(Jubilees)、封圣大典(canonizations)、加冕大典(coronations)和其他重大節(jié)日,大約有4-5萬人聚集在大祭臺的周圍。當(dāng)教皇身著盛裝慢步登上寶座(sedia gestatoria)主持盛典的時候,總有來自西斯廷教堂高雅的無伴奏合唱聲繞梁相隨。復(fù)活節(jié)前第一個星期四舉辦的“濯足星期四”(Maundy Thursday),是惟一能在這里舉辦的一個特別的天主教圣事。在這一天的子夜或凌晨,要用橄欖油和葡萄酒象征性地清洗大祭臺;參加祭奠的各級各類神職人員排著隊,依次向大祭臺象征性地噴灑完油和酒以后,儀式才結(jié)束。
地下墓穴群(Necropoli Vaticana e Sagre Grotte Vaticane) 按照天主教的喪葬傳統(tǒng),神職人員去世后,大多安葬在他任職的那個教堂附近的墓地或者教堂地下。因此這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旅游景點——地下墓穴群。游人可以通過石棺浮雕、墓穴壁畫等,充分了解隱藏在地下平常難以接觸到的天主教喪葬文化傳統(tǒng)特色。
龐大的地下墓穴群分布在上下兩層走廊之內(nèi)。新的上層墓穴距離地面6.1米,叫梵蒂岡圣窟(Sagre Grotte Vaticane),入口處在教皇大祭臺附近,是16-17世紀(jì)圣彼得大教堂建成以后去世的教皇安葬的地方,游人可以隨便進(jìn)入?yún)⒂^;舊的下層墓穴叫梵蒂岡墓地(Necropoli Vaticana),它的入口處在鐘樓底下。由于走廊蜿蜒曲折等原因,參觀下層必須導(dǎo)游指引。下層墓穴通道寬1.8米,長50米,高3.5米;大都是原君士坦丁老教堂地下埋葬的教皇墓穴,少數(shù)是世俗帝王,例如奧托二世(Emperor Otto II)的墓穴。
在上層的眾多墓穴中,圣彼得的墓穴(Chapel of St. Peter)最重要最有參觀價值。另外還有兩個值得特別注意:一個是教皇比奧十二世(Pius / Pio XII, 1939-1958)的墓穴。是他在任期間邀請考古學(xué)家古阿杜齊(M. Guarducci)經(jīng)過多年的考證,證實了圣彼得的墳?zāi)咕驮谑ケ说么蠼烫玫拇蠹琅_底下;第二個是教皇比奧十一世(Pius / Pio XI, 1922-1939)的地下墓穴。1926年10月28日,他在羅馬祝圣了首任中國籍6位主教,因此倍受中國天主教的重視。
大圓頂(The Dome/La Cupola)及其攀登觀賞 由米開朗琪羅設(shè)計的圣彼得大教堂大圓頂在國際旅游聲望中,常與古羅馬的大圓形競技場 (Collosseo)相提并論、馳名遐邇。誠如意大利學(xué)者巴路齊(Galassi Paluzzi)在他的專著《圣彼得大教堂》里所說:“羅馬有兩個國際象征:大圓形競技場和米氏大圓頂”。大圓頂直徑42.34米(原說41.9米),周長71米;從大圓頂上的小圓球的鼓形建筑,至教堂屋頂高77.9米,至地面高123.4米;頂外的十字架高9.1米;從十字架頂端至地面總高132.5米。
其中頂內(nèi)環(huán)廊至地面的高度(即大堂主體的高度)為45.5米。這個環(huán)廊( ballatoio della cupola)是大圓頂與拉丁十字型教堂中央的頂部交接處,環(huán)廊2.5米寬,是專供游人仰望大圓頂內(nèi)景,或俯瞰大教堂內(nèi)部全景而設(shè)計的。因為環(huán)廊至大圓頂內(nèi)部最高處77.9米,而地面距離頂內(nèi)最高處123.4米,因此,您如果想觀賞大圓頂內(nèi)部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裝飾畫,站在環(huán)廊看比站在地面仰望既可以看得更接近更清楚,也可以環(huán)繞周游看得更仔細(xì)更全面。環(huán)廊還有類似北京天壇回音壁的效果。如果你對著環(huán)廊的某處墻壁竊竊私語,在相距42米以外對面環(huán)廊的人就會及時聽到這個“無線電話”??上е啦L試這件趣事的人不多。
米開朗琪羅之后的設(shè)計者們,在大圓頂?shù)臇|面又增加了兩個中圓頂和6個小圓頂,作為空中觀賞的陪襯。米開朗琪羅設(shè)計的大圓頂,在內(nèi)壁和外壁的夾層里面,還設(shè)計了專供游人從外部觀賞大教堂的螺旋形攀登階梯通道。從前想登頂觀賞的游人,必須從地面開始攀登145級臺階,非常艱難;現(xiàn)在有了電梯,從地面坐電梯可以直達(dá)45.5米高的大堂頂部陽臺,先瀏覽大堂頂上眾多小圓頂、警衛(wèi)值班室、前沿13尊雕像乃至前廣場后花園和大教堂周圍建筑群;然后才步行攀登大圓頂夾層的階梯通道。
從環(huán)廊出來,右邊就是302級臺階的螺旋攀登通道。游人在給定的通道路線,通過各種形狀的窗戶,可以沿途觀察大圓頂?shù)膬?nèi)外結(jié)構(gòu),欣賞圓頂對面內(nèi)壁的裝飾畫。當(dāng)攀登到距地面大約120米的高處,游人就可以走出夾層通道,登上環(huán)繞大圓頂尖部的天窗走廊(external gallery of the lantern),某種類似杜工部“會當(dāng)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激動心情便會悠然而生。
天窗走廊是朝外的環(huán)形看臺,看臺外圍有鐵欄桿保護(hù)。俯瞰堂下,寬闊的第伯河變成了一條銀色的細(xì)飄帶,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們象螞蟻在竄動,鱗次櫛比的樓群就像兒童的塑料積木堆砌,而廣場和大道上行進(jìn)的旅游馬車宛如毛毛蟲在蠕動;極目遠(yuǎn)眺,南方的康帕尼亞平原和卡沃山峰(Monte Cavo)盡收眼底,東面的近郊城鎮(zhèn)佛拉絲卡地(Frascati)、馬力挪(Marino)和阿爾巴挪(Albano)歷歷在目,而西面奧斯提亞(Ostia)背后一望無際的蔚藍(lán)色大海,常常勾起人們對源遠(yuǎn)流長古羅馬歷史的無限情懷。
以前,游人可以進(jìn)一步攀登到尖端金色小圓頂游覽觀賞。考慮到小圓頂?shù)挠邢蕹惺苣芰腿找嬖龆嗟呐实侨藬?shù),1949年封閉了?,F(xiàn)在普通游人可以攀登的最高處,就到天窗走廊為止。一位叫做奧斯包 (H.J.Osbone) 的英國游客曾在大堂頂?shù)囊粋€門上寫道:“我登了972級臺階,見到59尊雕像,86幅畫像,13個通道,但沒有找到一個可供休息的座椅;我用了3個半小時才攀登了一半,圣彼得一定是個偉大的圣人”。
筆者在1994-97年兩次居留羅馬18個月期間,不僅多次參觀過圣彼得大教堂,1995年12月曾攀登過米開朗琪羅設(shè)計的大圓頂觀賞通道,直至天窗走廊。我的見識雖然與英國游客奧斯包的相似,但感慨卻完全不同。最讓我感慨的不是圣彼得,而是設(shè)計師。大約400年前中世紀(jì)的建筑師米開朗琪羅在設(shè)計教會宮廷的時候,不僅考慮了教皇和信徒的使用需要,而且如此周密地考慮了普通觀賞者從內(nèi)部和外部、上面和下面的各種觀賞需要,把神秘的宗教建筑設(shè)計得如此“透明”便于大眾觀賞,貌似孤僻的米開朗琪羅遠(yuǎn)見卓識實在偉大!
[1] 1986-89年,西非的科特迪瓦共和國(Cote d’Ivoire, 1987年以前名為象牙海岸Ivory Coast)在它新遷的首都,用不到4年時間,倉促建成所謂“全世界最大的教堂——亞穆蘇克羅大教堂”(OUR LADY OF PEACE OF YAMOUSSOUKRO BASILICA)。雖然堂高149米,廣場圍廊高31米和圍柱數(shù)量272根,都超過了圣彼得大教堂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但是基于以下三點,估計它的文物價值在今后100年內(nèi)難以攀比圣彼得大教堂:1, 新堂的現(xiàn)有設(shè)計基本模仿了圣彼得大教堂的模型,缺少創(chuàng)新。2, 圣彼得大教堂基建的富麗堂皇得益于全部歐洲信徒160年的慷慨捐贈,比如廣場圍柱都是大理石和花崗巖石柱,而新堂的廣場都是水泥柱子,這是它小國寡民條件下建材和裝修難免簡陋的一例。3, 新堂內(nèi)外藝術(shù)品的收藏和陳列與兼有1500年收藏積累的圣彼得大教堂相比更是天地懸殊。毫無疑問,圣彼得大教堂仍然是今天全世界最偉大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