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明清官窯瓷器依托華夏數(shù)千年文明的底蘊,攀登上了中國瓷器的最高峰。本博于2014年刊發(fā)了明清官窯瓷器638例,均為前數(shù)年各大拍賣公司上拍成交中的精品、極品,大都傳承有序,堪稱中國瓷器中的瑰寶。轉(zhuǎn)眼三年過去了,其間又有一些明清官窯瓷器陸續(xù)現(xiàn)身于各大拍場,展現(xiàn)出亮麗的風采,其中更有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圖55),在2017年4月5日蘇富比春拍上以2.02億港元落槌,以2.29億港元成交;明嘉靖的五彩魚藻紋大罐(圖144),在2017年11月27日的佳士得香港中國瓷器拍場上,以2.14億港元的價格成交。這兩件明代瓷中重器,拍賣價格直追2014年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本博再次將這幾年亮身的部分明清官窯瓷器精品以補篇的形式展現(xiàn)給各位博友鑒賞,希望大家喜歡。
01清道光 松石綠釉堆白纏枝蓮紋喜字瓶
款識:“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28厘米
本瓶侈口,直頸,豐肩,肩下漸收,鼓腹,圈足。頸部兩側(cè)對飾夔龍雙耳,以礬紅描金。瓶外壁紋飾以白彩堆畫,頸部前后繪纏枝寶相花托“卍”,其下分別以一圈回紋和如意云頭紋饒體,腹部主體部分飾繪纏枝寶相花托“囍”紋,配以細密翻卷的枝蔓,瓶底部飾變體蓮瓣紋,圈足外壁以一圈回紋裝飾。底部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瓶通體施松石綠釉,釉質(zhì)堅致明潤,釉色勻凈純美,清麗淡雅,光潔如玉。本瓶寓意吉祥,式樣精妙絕倫,造型雋秀挺拔,典雅端莊,工藝精湛,筆法流暢,紋飾秀美,布列相宜,繁而不亂,簡約淡雅而韻味無窮,品相良好,殊世罕見,當為道光朝大婚用器之珍品,地位尊貴。
松石綠釉,為清雍正時期創(chuàng)燒的綠釉新品種,其雖為低溫色釉,然調(diào)配亦頗費功夫,調(diào)配得當方可于施彩之時得均勻效果,俟其燒成,則現(xiàn)勻凈厚潤之感。若如本品大面積敷施,更須講究彩料的提純與調(diào)配,經(jīng)反復調(diào)試方可,如此繁復的工藝必將制約燒造的數(shù)量。松石綠釉多為彩瓷色地,而若本品所用松石綠釉堆白裝飾工藝,則為乾隆朝的一大發(fā)明,嘉道二朝雖偶有燒造,琢器卻唯見道光御瓷有之。其風格素雅與道光皇帝推崇儉樸含蓄的審美意趣相合,必深得帝心所愛。
翻檢公私典藏資料,與本品相似之例寥寥可數(shù)。與本品相類器型,可見道光朝螭耳撇口瓶(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頁301,圖5085)。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松綠釉白彩番蓮紋(《清康雍干名瓷特展》,頁113,圖98)與南京博物院藏乾隆朝仿松綠石釉堆花白彩福慶寶相紋碗(《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頁265。
來源:五臺山人舊藏
著錄:《慎德明道》,文物出版社,2011年,頁222223,圖84
RMB 2,530,000
02清同治 粉彩折枝花卉紋捧盒 (一對)
款識:“同治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直徑31厘米
盒呈圓形,上下子母口套合,鼓腹,圈足。造型飽滿碩大,極具氣勢。盒內(nèi)施白釉。口沿飾金邊。盒外通體以粉彩折枝花紋裝飾,繪水仙、牡丹、芍藥、朝顏等諸色花卉,猶見百花爭妍,姹紫嫣紅。傳統(tǒng)花卉紋飾多纏繞勾連,此器最為獨特者,在其百花各自獨放,自成一體,互不連結(jié),故而構(gòu)圖疏朗自然,清晰明敞,無常見纏枝紋飾繁密局促之感。
翻檢典藏資料,本品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同治粉彩折枝花卉紋圓盒”(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彩·粉彩》,頁259,圖230,無論形制、紋飾等皆完全相同,同為清同治粉彩之雋品,可資參閱。
來源:歐洲藏家舊藏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彩·粉彩》,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頁259,圖230
RMB 943,000
03清嘉慶 黃地粉彩開光御制詩茶盤 (一對)
款識:“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長16×寬12×高2.5厘米
茶盤呈十瓣海棠形,平底,下承四條形足。盤心開光,內(nèi)以礬紅彩楷書御制詩一首:“佳茗頭綱貢,澆詩必月團。竹爐添活火,石銚沸驚湍。魚蟹眼徐揚,旗槍影細攢。一甌清興足,春盎避輕寒。嘉慶丁巳小春月之中澣御制”,落“嘉”“慶”聯(lián)珠印。內(nèi)外壁皆繪飾黃地粉彩纏枝蓮紋,花葉曼妙曲折,口沿、足底及開光邊緣描金。底部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款。
此類粉彩茶盤創(chuàng)燒自乾隆,盡顯清代宮廷富麗奢華的裝飾風格,后成官窯傳統(tǒng)式樣。本盤尤可注意者,當為嘉慶丁巳年乃嘉慶二年(1797年),即乾隆去世前一年,征之于史,是時,乾隆雖行授受大典,然仍監(jiān)管各項事務(wù),“軍國重務(wù)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清史稿·高宗本紀六》),故而,御窯瓷器依循乾隆朝舊制,質(zhì)量甚佳,可歸為乾隆晚期瓷器,素有“干、嘉窯”之說。而有清一代,宮廷品茗風尚盛行,據(jù)清檔記載,嘉慶帝有在清晨飲茶的習慣,深愛品茗故賦詩贊詠并寫入在宮廷御窯燒制的茶具上。本器制作精湛,雍容華貴,紋飾繁縟,布列得宜,是為例證。且題以御制詩,可見當為嘉慶帝御用之物,地位尊貴,卓絕于世。
翻檢典藏資料,此類置放茶杯、茶碗的托盤,乾隆以前多為漆制品,瓷制品較少。本品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嘉慶黃地粉彩御制詩文花瓣式茶托(《孫瀛洲的陶瓷世界》,頁292293,圖183)完全相同,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嘉慶粉彩開光御制詩文綠地茶盤(《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頁190,圖170)僅有釉色差異。又,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嘉慶粉彩御制詩文海棠式紅地茶盤(《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頁191,圖171)與首都博物院藏清嘉慶青花御制詩托盤(《中國陶磁全集·清(下)》,頁140,圖123)上書御制詩完全相同,僅形制差異,亦為同期之作,可資比較。
來源:五臺山人舊藏
RMB 632,500
04清雍正 斗彩靈仙祝壽紋盤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直徑20.6厘米
本盤敞口,弧壁,圈足。盤心及外壁皆以釉下青花繪山石并勾勒花卉枝葉,繼以釉上紅、黃、綠、赭石等色彩填繪。洞石之上有天竺橫欹而出,下見水仙吐萼含苞,靈芝倚石而生,整個畫面春意盎然,若和風拂面,醉人心扉。靈芝與水仙、天竺、壽石,取諧音“靈仙祝壽”之意,通常這種紋飾用于祝壽而專門定燒的器物,不同于例行燒造的大運瓷器。因此本盤既有極其強烈的祈福之意,又隱含著唯有帝王才能獨享的無上權(quán)威。整器造型周正雋美,釉質(zhì)勻凈淡雅,筆觸細膩,填彩精細,構(gòu)圖相宜,制作精美,寓意吉祥,堪稱雍正官窯斗彩佳器。本器最為特殊之處在于其中的蝴蝶紋飾,未見于其他“靈仙祝壽”紋盤上,堪稱孤品,殊世罕見。
雍正官窯斗彩瓷器斐然弈世,無論紋飾布局、色彩配合或填彩工藝,甚可堪比成化斗彩。雍正帝雅好花道,于各式花卉皆有深刻體味與獨特標準,重器秀雅意趣,且于瓷器燒造事必躬親,講求祥瑞之兆,故而雍正斗彩深具雋永之風與吉祥之意,本器即為個中翹楚。
靜觀堂主人乃是位列世界五十大收藏家之一、已故香港著名商人和藝術(shù)收藏家、香港“敏求精舍”的核心成員——徐展堂。其收藏甚巨,被耿寶昌贊曰:“藏品至精,品位高,類別廣,深為人知而羨慕不已”。他建立了香港首家私人中國藝術(shù)博物館——香港徐氏藝術(shù)博物館,并且先后向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美國芝加哥美術(shù)館、上海博物館等捐出巨資,建立了八所以其名字命名的藝術(shù)館。
雍正皇帝對“靈仙祝壽”紋樣的珍愛與重視,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美人圖·倚門》局部圖中(《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頁122,圖Ⅰ60)可見一斑。
來源:靜觀堂舊藏
參閱:《徐氏藝術(shù)館·陶瓷Ⅳ·清代》,徐氏藝術(shù)館,1994年,圖144
RMB 2,645,000
05清嘉慶 青花竹石芭蕉玉壺春瓶
款識:“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29厘米
本瓶撇口,細頸,削肩,圈足。頸部飾蕉葉紋、纏枝花紋以及如意云頭紋,底端繞體一圈變體蓮紋。腹部飾青花芭蕉竹石圖,以秀石、翠竹、蕉葉、萱草、蘭花構(gòu)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五瑞圖”,生機盎然,趣味別致。全器造型雋美典雅,線條流暢,胎質(zhì)堅致細膩,釉面光潔瑩潤,青花發(fā)色淡雅,紋飾描繪細膩,筆意嫻熟,層次豐富。其中,竹石芭蕉俱見神采,點涂技法淋漓盡致,布局疏朗得當,盡得雍正乾隆兩朝青花之遺韻,為清宮陳設(shè)瓷之經(jīng)典,其畫工、神韻又為后世歷朝難以企及,實屬嘉慶官窯佳品。
青花竹石芭蕉圖玉壺春瓶,又稱“青花三友瓶”,清代官窯瓷器最為傳統(tǒng)的器形之一,自雍正朝始燒。同款瓶最早見于元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相關(guān)主題的元代釉里紅、明永樂青花玉壺春瓶。及至清代各朝復燒此款明式青花玉壺春瓶。嘉慶青花色澤穩(wěn)定,繼承了乾隆青花遺風,仍具有較高水準。
尤可注意,嘉慶時期此種青花玉壺春瓶極其罕見,檢索典藏資料,似未有同屬嘉慶者。本瓶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蕉竹玉壺春(《清康雍干名瓷特展》,頁90,圖72)相同,可資比較。
參閱:《清康雍干名瓷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1986年,頁90,圖72
RMB 1,150,000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