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治都功印”何時再現(xiàn)法力
“陽平治都功印”是道教正一派至高無上的天師用印,始于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傳說,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于東漢順帝漢安元年,在鶴鳴山修行時,太上老君駕五白龍,乘紫云,率眾而降,授予三清眾經(jīng)九百三十卷,符籙丹灶秘訣七十二卷,一千二百官章及斬邪雌雄二神劍,還有就是這方“陽平治都功印”。
△張?zhí)鞄熛?/span>
漢末,道教在各地設有道場,作為宗教和管理中心,稱為治,當時設二十四治,“陽平”居于首位,為道教的總部?!岸脊Α睘橹沃幸宦毷?,就是道家的首領。“陽平治都功印”即是張?zhí)鞄熢诘澜讨袑嵤┥駲嗟摹胺ㄓ ?,具有無上的法力。
此印道教正一派天師代代相傳,至今六十四代,卻出現(xiàn)了掌教天師與掌印的分離。當代天師有天師之實,卻無法掌有那方相傳為祖師張道陵所遺,具有號令鬼神能力的“陽平治都功印”。傳了一千八百余年的道教璽印,到今天不能人印合一,無論何種原因,這都是一件憾事。至此我也剎那間一閃念對其今天的法力表示懷疑,張道陵有知,不知會做何是想。
△中國道教發(fā)祥地:龍虎山
據(jù)說張道陵代代相傳的“陽平治都功印”,六十三代天師臨終時因故將它托付于一個親友。現(xiàn)在,這方印存放于臺灣某銀行的保險柜中。不久前,持有者將此“陽平治都功印”取出,使其再現(xiàn)片刻風采。觀者言其系灰綠色的卞和玉印,印把是只似龍又似虎的臥獸,印文為篆體之陽文,印面有十二公分見方大,所述是否與實物相符,惜未見照片,不得而知。
道教在千百年的傳播過程中,由于此印代表了道教正一派天師的最高權威,所以民間一般道士私刻“作法”的現(xiàn)象也有存在,出現(xiàn)過很多“陽平治都功印”,只是時隔千年,歷經(jīng)戰(zhàn)亂,現(xiàn)在的遺存已極其鮮見。另外,除了民間,歷代也有御賜的天師印璽。元代與清代的御賜“陽平治都功印”是現(xiàn)今存世的極少見的珍貴文物。
△陽平治都功印(元)
元代青白玉螭龍鈕“陽平治都功印”玉印,為龍虎山天師府法物中極為重要的一枚法印,螭龍印紐顯示出如皇家般的尊貴等級,歷代天師襲用至今。印面通高6.4厘米,邊長12.3厘米,重972克。 青白玉質(zhì),潔白瑩潤,印鈕為一蹲踞觸角螭龍,翻唇露齒,眉須后拂,腿關節(jié)部位毛發(fā)翻卷長飄,尾作分丫魚尾狀,雕琢精細,生動傳神。印面為陽文九疊篆體“陽平治都功印”六字,印文線條流暢,結(jié)構(gòu)嚴謹,為典型的元代印章風格。
△陽平治都功?。ㄇ澹?/span>
清御賜白玉雕雙龍鈕“陽平治都功印”,是道教正一派的天師用印,為世傳克制鬼神的主要法器,為正一宗壇的鎮(zhèn)壇之寶,也是道教最主要的印章。從此印的形制來看,印面11厘米見方,尺寸上與元代所制大同小異,而印臺厚度、雙龍雕鈕、印文寬邊等特征是典型的清代官印風格。明代洪武、成化、嘉靖都有朝廷賜印的記載,清康熙以來歷代皇帝都有賜正一天師以官秩、誥封的記錄。在清代,除皇帝頒賜以外,無論釋道是沒有雙龍鈕印章的。
今日說起此事,緣起所聞傳說中張?zhí)鞄熤瓣柶街味脊τ 睉騽“愕膫鞒?。由此一觀元、清兩方御賜道教用印,領略其皇族的氣勢與法印的莊嚴。我對宗教所涉不深,于此悟性又低,卻知心存敬畏。每每見之淪于世俗,陷于無謂或有謂的紛爭,都會益增其惑。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