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Vincent Van Gogh)人生和藝術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藝術愛好者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除了書籍,電影以及陸續(xù)在全球各地上演的沉浸式體驗藝術外,近期梵高作品屢屢被盜或被破壞的新聞,亦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梵高的作品與其人生經歷一樣坎坷多難,但其中對生命和自然的炙熱感情,以及在經歷了可怕的風暴后重拾勇氣面對生活的治愈力量,不斷激勵著曾經,或正在經歷了苦難的所有人。梵高的作品為何會有這樣的力量,他最重要的藝術品又是哪些?不妨來聽聽來自全球八家重要機構的梵高研究者們眼中,哪幅作品才是梵高最具代表性的。借此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梵高的標志性風格。
文森特·梵高《麥田里的收割者》布面油畫 1889年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藏
尼克·巴克(Nienke Bakker)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策展人
梵高因精神疾病在法國南部圣雷米精神病院療養(yǎng)期間,畫了這幅陽光明媚的風景。那是一段艱難而孤獨的時期,他堅持工作,希望這能幫助他痊愈。這是他窗外的景色,他畫過很多次。對我來說,這是普羅旺斯最典型的景象:廣闊的風景,炙熱的太陽,熱得發(fā)抖的天空。在梵高生動的筆觸中,金色的麥子變成了波浪形的大海。這幅畫的象征意義也很美,對梵高來說,小麥是大自然永恒循環(huán)的象征,然后他用收割者象征了死亡的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就是被收割的麥子。……但他的死并不令人悲傷,他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死去的,他的死使萬物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
文森特·梵高《普羅旺斯的鄉(xiāng)村之路》布面油畫 1890年 ?米勒博物館
倫斯克·科恩·特瓦特(Renske Cohen Tervaert)
荷蘭庫勒-慕勒博物館策展人
《普羅旺斯的鄉(xiāng)村之路》可能是梵高在普羅旺斯時期的最后一幅畫。他在離開圣雷米精神病院之前畫了這幅畫。這不是一個現實的場景,而是一個由他想象組成的景觀:一個對圣雷米的最后回憶,以及他在逗留期間獲得的許多印象的總結。他在給保羅·高更的信中對這幅畫做了漂亮的描述:“夜空中有一輪昏暗的月亮,細長的新月勉強從不透明的陰影中投影出來——一顆亮度夸張的星星,在云飄過的深藍色天空中呈現出柔和的粉紅色和綠色?!?在下面,一條路被黃色的、高高的藤條所環(huán)繞。后面是藍色的矮燈柱,這是一家古老的客棧,窗子是橘黃色的,還有一棵高大的柏樹,筆直而幽暗。路上有一輛黃色的馬車,套著一匹白馬和兩個夜行的人。如果你喜歡的話,這就是‘普羅旺斯’,非常浪漫。”
文森特·梵高《峽谷》布面油畫 1889年
圖片?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基思·麥克勞德遺贈
凱蒂·漢森(Katie Hanson)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歐洲藝術部策展人
1889年秋天,梵高在法國南部小鎮(zhèn)圣雷米的精神病院附近畫了一條深谷。他形容它憂郁而狂野,對我來說,這組詞與有限的調色板,以及充滿活力的、有質感的筆觸產生了深刻的共鳴。第二年春天,梵高把這幅畫送到巴黎,高更在那里看到了它,并回復道:“在大自然的主題中,你是唯一會思考的人。我想與你交易,你可以任選一幅我的畫。而我想要這幅山景。里面有兩個旅行者,他們非常小,似乎在攀爬的過程中尋找某些未知事物?!谏缴?,紅色的質感像燈一樣,整體呈紫羅蘭色,它美麗而宏偉?!备吒倪@段話提醒我們要仔細尋找那兩個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人物。而且,好像這還不夠似的,這幅畫里有一個秘密——梵高重復使用了畫布,將一幅他畫的野生植物構圖進行了覆蓋。如果你仔細看,你可以看到下面那幅畫的紋理。
文森特·梵高《圣雷米的風景》布面油畫 1889年
?NY CARLSBERG GLYPTOTEK
妮可·邁爾斯(Nicole Myers)
達拉斯藝術博物館歐洲藝術高級策展人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第一個月里,梵高只能在療養(yǎng)院的圍墻內作畫。他渴望地畫下從臥室鐵柵欄窗戶外瞥見的景色:一片被石墻圍起來的麥田,在石墻外,銀色的橄欖樹和小農舍星羅棋布在阿爾皮勒山麓山。而在他獲準離開療養(yǎng)院后,他在一場猛烈的暴風雨后捕捉到了這幅壯麗的景象。這幅畫展示了梵高在表現力的巔峰時,線條、顏色和形式融合而成一種超越性的體悟。梵高相信藝術和自然的治愈力量,這幅畫最近有了新的意義,它是一幅關于自由,復興,以及最終希望的畫作,他在經歷了可怕的風暴后重新站了起來,它激勵著我們所有人。
文森特·梵高《鳶尾花》薄紙板上的油畫 1890年
克里斯托弗·里奧佩爾(Christopher Riopelle)
倫敦國家美術館19世紀繪畫策展人
我最喜歡的梵高的畫可能仍然是我小時候在加拿大渥太華的國家美術館看到的第一幅畫,那是我長大的地方。1890年春天,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花園里畫了幾朵鳶仙花,他的精神狀況時好時壞,這是他唯一一次畫下綻放的鳶仙花?;í氉栽趫杂驳哪嗤梁痛植诘牟輩仓幸靶U生長,高聳且笨拙,幾乎帶著些許挑釁意味,并保護著另幾株尚未開花的、甚至更脆弱的莖稈。我很難不將這幅畫想作是一種希望的宣言,也是一種自我神性的體現。對梵高來說,這一定是美好的一天,盡管他經歷了許多糟糕的日子,但在這幅畫中對線條和色彩的敏銳觀察和技術控制已經到達了頂峰。
文森特·梵高《自畫像》木版油畫1887年
底特律藝術學院藏/底特律市購買
吉爾·肖(Jill Shaw)
底特律藝術學院歐洲藝術策展人
挑選一幅最喜歡的梵高作品是一項難以置信的挑戰(zhàn)。因為他的許多早期繪畫都是精美的,而到了職業(yè)生涯后期他作為畫家的調色才能變得尤其引人注目。我最喜歡的作品是他的自畫像(1887年,底特律藝術學院藏)。梵高畫了40幅自畫像,這件作品反映了他在1886年移居巴黎時與巴黎前衛(wèi)藝術家的交往時的藝術方法,他把藍色、藍色、粉紅色和黃色相互融合。然而,這幅畫對我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它的出處。當底特律藝術學院在1922年買下它時,它是這位藝術家被美國公共博物館買下的第一幅畫。2022年,底特律藝術學院將舉辦一場展覽來慶祝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100周年。
梵高《麥田與柏樹》布面油畫 1889年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蘇珊·斯坦(Susan Stein)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十九世紀歐洲繪畫的策展人
大都會博物館的《麥田里,柏樹》如生命之火,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1889年初夏,梵高在對自然風景進行研究時畫下了這幅畫。那時,他已經適應了圣雷米療養(yǎng)院的生活,并在附近鄉(xiāng)間崎嶇的道路和風景變得非常熟悉。為了畫這幅畫,他找到了一個最有力的位置,并充分利用了普羅旺斯最具特色的主題(柏樹、橄欖樹、麥田和山脈)。梵高以毫不猶豫的輕松和熱情創(chuàng)作了這幅作品。柏樹高聳而又“困難”的綠色與太陽焦灼的田地中“微微黃色”,編織成和諧的整體,充滿了動態(tài)的筆觸,融合了色彩和線條的表現力,以自信的態(tài)度成功融合了兩者的力量。
梵高《巖石》布面油畫 1888
休斯敦美術博物館/奧黛麗·瓊斯·貝克的禮物
加里·滕特羅(Gary Tinterow)
休斯頓美術博物館館長
《巖石》是一幅杰出而獨特的畫作。杰出之處在于梵高開創(chuàng)性地使用了蘆葦筆,并描繪了許多不同尋常的筆觸。這是一幅獨特的圖畫,因為風景理論規(guī)定了主體不應該置于構圖的中心。這個由意大利人制定,并被法國人發(fā)揚的鐵律被梵高輕易打破了。1888年7月,在普羅旺斯炎熱的夏日里,梵高用鈷藍,翠綠,塵土飛揚的橘色,與像融化的冰淇淋那樣的天空形成鮮明對比。他在未干油漆上混合顏料的方式令人興奮。我每次看到它都會會心一笑。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