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滾滾熱浪在北半球肆虐,多地進入高溫“炙烤”模式。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當前正席卷北半球的熱浪還將持續(xù),高溫等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將至少持續(xù)至21世紀60年代。
氣候變暖的警鐘,持續(xù)在我們耳邊鳴響。毫無疑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許多地方出現高溫、熱浪、干旱、暴雨等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強度已經顯著增加。
到底誰是“高溫元兇”?高溫紀錄不斷被打破,是氣候變暖開始超預期加速了嗎?未來,極端天氣會更加頻發(fā)嗎?在書籍中,我們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高溫或成夏季“標配”」
在8月3日召開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正式向社會公眾發(fā)布。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顯示,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xù),2021年中國地表平均氣溫、沿海海平面、多年凍土活動層厚度等多項氣候變化指標均打破觀測紀錄。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今年并席卷全球,英國氣象局發(fā)布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極端高溫紅色預警,日本等國報告了上萬宗中暑病例,西班牙、葡萄牙出現上千宗熱射病死亡病例,印度、巴基斯坦早在4月便已遭受45℃—50℃的高溫天氣……這種高溫天氣在未來或成夏季“標配”。
《自然》雜志曾發(fā)文指出,在當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地球有15個關鍵氣候臨界點,是衡量地球生態(tài)氣候穩(wěn)定與否的關鍵標志。一旦這些臨界點被突破,地球氣候系統(tǒng)將陷入不可逆的狀態(tài),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近日,作為臨界點之一的格陵蘭冰蓋突然大面積融化。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僅7月15日至17日的3天時間里,格陵蘭每天流失的冰量多達60億噸,足以填滿720萬個奧運規(guī)格的游泳池。
氣候變化既是現實,在歷史上也長期存在,而它,直接關乎人類社會的命運。在《氣候變遷與文明興衰》一書中,英國知名考古學家布萊恩·費根結合近年來對氣候史的研究新成果,為我們提供了觀察歷史的獨特視角,使許多古文明興衰的謎題獲得了氣候方面的新解釋。
大約1萬年前,地球上氣候溫暖,水源充足。在這種自然條件下,農民開墾新田,種植谷物。源源不斷的糧食盈余為人口增長提供了保障。新興城鎮(zhèn)催生了各行各業(yè)對工匠和技師的需求,人類社會也變得日益復雜。
在上一個冰川期(俗稱“冰河時代”)結束之后的漫長暖期中,世界上許多地區(qū)都孕育出了類似的復雜社會和文明。它們基本上都遵循著相同的演化模式。
與此不同,還有另外一種氣候演化趨勢。盛行風的轉移帶走了原先固定的降雨,曾經肥沃的地區(qū)逐漸干涸。隨著土壤鹽度的上升,食物供應量銳減,大城市賴以生存的基礎消失。人們被迫離開原先居住的地方。而隨著人口的流失,城市綜合體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和社會也無以為繼。長期嚴重干旱所帶來的惡果,最終引發(fā)了人類文明的崩潰或倒退。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氣候變化引起的特大干旱始終是人類社會要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總結一下便可得出,氣候變化和人類歷史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種情形。在第一種情形中,與農業(yè)發(fā)展相適宜的氣候條件促進了文明的興盛,從農業(yè)中獲取的大量盈余保障了文明的繁榮。在第二種情形中,降水量的急劇變化迫使人們背井離鄉(xiāng),放棄自己的家園。第三種情形則顯示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挑戰(zhàn)以及人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時所表現出的復原力和適應力,全球變暖就是我們目前面對的巨大挑戰(zhàn)。從人類文明誕生至今,氣候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方方面面都有所體現。
「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在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中,全球變暖似乎是最顯著、最嚴峻的問題。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介紹,今年的高溫熱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極端罕見的,與本世紀以來的幾次高溫事件相比,開始的時間明顯提前,極端性明顯增強。
極端高溫的成因是什么?他分析,北半球極端高溫由多重因素導致:全球變暖是北半球高溫熱浪事件頻發(fā)的氣候大背景,中緯度大氣環(huán)流持續(xù)異常則是全球多地高溫熱浪頻發(fā)的直接原因。
今年6月以來,在北半球副熱帶地區(qū)上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大西洋高壓帶和伊朗高壓帶均階段性增強,由此形成大范圍的環(huán)球暖高壓帶,使得熱空氣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繼而出現高溫熱浪事件。
關于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美國國家級智庫高級研究員約瑟夫·羅姆在《氣候變化》一書里這樣說道:“極端天氣是具有連鎖效應和放大效應的。”
他在書中舉例,全球變暖導致更大強度的干旱事件,極端干旱容易導致極端熱浪,而炎熱的天氣會導致水資源供給不足,植被更加干燥,從而導致森林易燃性增強、野火蔓延速度更快,森林火災頻發(fā)。森林火災釋放的二氧化碳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這意味著森林火災是一種危險的放大反饋。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與干旱正好相反,極端降雨或洪水的增多與氣候變化也有直接聯系。據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發(fā)表的報告所稱,“基于氣候模型和日降雨觀測結果,全球氣溫每升高1℃,強降雨量也會增加7%”。正因為氣候變化,現在降雨已經成為“不雨則已,一雨傾盆”。從極度干旱到特大洪災,給人們生活和生產帶來極大傷害。
全球變暖也會導致暴雪強度增加,使大氣層里的水汽增多。這意味著,如果氣溫低到足以降雪,越來越多的水汽將會為暴風雪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其強度也會隨之增大。2021年初美國得州遭遇超級寒流,導致數百萬人斷水斷電,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都受到嚴重影響。
“這是一次強烈的警告?!庇=虼髮W氣候研究員弗里德里克·奧托在《自然》雜志的報道中表示,對于極端事件來說,氣候變化絕對是一個游戲規(guī)則的改變者,在一個逐漸變暖的世界里,可能還有很多情況是目前氣候模型無法預料的。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則認為,全球變暖確實意味著熱異常現象越來越多。與20世紀的“正常”情況相比,氣候異常的鐘形曲線不僅向更高氣溫移動,而且變得不對稱,曲線的高溫端往往留下一個“長長的尾巴”。正如世界氣象組織警示稱,人類需要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從“幕后”走向“臺前”」
“如果沒有人為的氣候變化影響,這種熱浪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氣候科學家斯約克·菲利普表示。
全球變暖已從“幕后”走向“臺前”。人們已充分認識到,碳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一大主因,創(chuàng)紀錄的溫室氣體濃度正在推動溫度上升,使天氣變得更加極端。
“地球有冷熱交替的規(guī)律,而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已經打破這個規(guī)律”,《氣候賭場:全球變暖的風險、不確定性與經濟學》作者、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總結。
根據對過去一百萬年的地質研究,可以看出地球氣候是冷暖波動的,海平面也伴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起起伏伏。按照研究得出的數據,現在地球已經處在間冰期的末尾,即將進入漫長的冰期,皚皚白雪將又一次覆蓋蒼茫大地。
但是,自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以來,隆隆作響的內燃機伴隨著升騰而上的廢氣一刻不停地污染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過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阻擋了本應逸散的熱輻射,導致全球溫度快速攀升,地球前一百萬年的冷熱交替規(guī)律被打破了。人類正在親手打開盛滿災厄的潘多拉魔盒。
對于氣候變化的國際公共議題,多個領域的學者紛紛表達了對此問題的深度擔憂。美國杰出的環(huán)境史學家、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約翰·R.麥克尼爾也通過他的作品《大加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在書中,他梳理了自1945年以來世界環(huán)境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在“人類世”這一新的概念之下,進而提出“大加速”這一新理念,為我們保護環(huán)境、保護人類與地球的未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他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人類世,在這一時代,人類對全球生態(tài)產生了極為有力的影響。自從20世紀中期以來,能源利用、溫室氣體排放和人口增長的加速,將地球推向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不受控制的實驗之中?!薄洞蠹铀佟繁闶窃噲D解釋其原因和后果的一個嘗試,對我們今天如何看待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以及人類的未來,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一個令人驚悚的預演」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必然趨勢。但我們中很少有人會問:“全球氣候變暖之后,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子?”
美國學者史塔格被稱為“科學偵探”,他在《十萬年后的地球》中描述了未來的場景。
這本書或者該成為2022年每個人都必須閱讀的一本書,史塔格證明了氣候變化是對人類的生存威脅。這個星球變暖得如此之快,以至于隨著地球上許多生物的滅絕,各地將越來越多地減少國內生產總值。
這本書是一個令人驚悚的預演,展示的是可能會發(fā)生在我們子孫后代的情況。如果我們不能很快地使自己擺脫碳氫化合物的話,嚴重的干旱、高強度熱浪以及沿海洪災,將迫使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在過去的30年中,與化石燃料相關的排放超過了一半,這意味著該行星“在下一代人的一生中就將被置于氣候災難的邊緣”。
由此看出,氣候不僅是一個自然科學問題,還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等不同方面,與人類的健康、地球的未來息息相關。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在《2000—2019年災害造成的人類損失》報告中指出,2000年至2019年,全球共發(fā)生7348起重大災害,42億人受到影響,經濟損失約2.97萬億美元,這一數字遠超1980年至1999年間的4212起重大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對世界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已經不容忽視。
致力于環(huán)保與氣候研究的學者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和湯姆·里維特-卡納克在《我們選擇的未來》中,將這些影響一一列舉。
首先,極端氣候事件對不同經濟部門、不同國家造成的經濟影響存在差別,可能加劇不平等。對于貧窮國家來說,極端氣候事件對其經濟的影響會更大,因為這些國家應對手段和資源相對有限,因此氣候變化加劇了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其次,極端氣候事件對經濟的影響會產生累積,嚴重制約受災國長期的經濟增長。美國哈佛大學學者梅利莎·戴爾等人基于1950年至2005年全球125個國家的大量數據發(fā)現,氣溫變化不僅影響收入的絕對水平,還直接影響居民收入增長率,使得氣候沖擊對經濟增長率的微小影響不斷積累,從而長期對國民經濟的增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極端氣候事件存在放大效應,通過全球供應鏈、國際貿易等渠道造成的經濟損失在全球范圍內相互放大。去年9月份,世界經歷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能源危機。歐美天然氣、動力煤、原油等能源品價格紛紛漲至歷史高位,不僅如此,能源價格的上漲,還大幅推升了歐美電力價格,進一步加劇能源危機沖擊。
造成此次危機的導火索就包括極端天氣拖累歐洲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導致對傳統(tǒng)能源發(fā)電的需求激增,能源的供需缺口急劇擴大,促使能源價格上升并外溢到世界其他地區(qū)。
碳中和是全球大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勢在必行,現如今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或凈零排放目標,覆蓋全球88%的碳排放、90%的GDP和85%的人口。包括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和英國等主要經濟體都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或國家戰(zhàn)略。氣候變化已經不是未來的威脅,而是現實的危機。極端天氣頻發(fā)說明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在發(fā)生,因此適應氣候變化也是緊迫且必不可少的應對措施。各國需要進一步加強氣候承載力脆弱地區(qū)應對能力的提升,并大力推廣農業(yè)保險、氣象指數保險和巨災保險等金融工具,提高應對極端氣候事件的風險分擔能力。
「終能實現“綠色星球”」
面對如此嚴峻的生存困境,人類進退維谷。
要環(huán)保,就要有犧牲,減少碳排放量勢必會造成經濟衰退或動蕩。一方面,發(fā)達國家人均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居民不愿降低絲毫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許多貧困落后的國家有發(fā)展的需求,這些國家的人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們渴求通過工業(yè)化改善自己的生活,而經濟的發(fā)展就意味著碳排放量的增加。
正如學者胡家奇在《拯救人類》一書中分析的那樣:人類本性的弱點決定了在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往往局部利益會占上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往往眼前利益會占上風;表面利益與根本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往往表面利益會占上風,這便是人類本性的視界利益性。視界利益性是人類目光短視的結果。
人性的這一弱點在國家層面主要表現為國家利益與全球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國家利益則占上風;當代人的利益與子孫后代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時當代人的利益則占上風;部分人的幸福、生存與全人類的幸福與生存發(fā)生矛盾時,部分人的幸福、生存則占上風。文明存亡之難迫在眉睫,人類卻困居兩難之地苦苦不得解脫。
要尋求解決的辦法,威廉·諾德豪斯將他心目中的理想模式畫在了他的新書《綠色經濟學》的封面上。這是一棟名為哥本丘的未來式建筑。哥本丘最近建成于丹麥的哥本哈根,它配備了帶有垃圾發(fā)電廠的辦公室、徒步小道、登山纜車,以及從初級到高級不同規(guī)格的滑雪賽道。因為哥本丘是一座垃圾焚燒廠,所以很少有人將它視為綠色時代的標志,但它展示了我們生活方式的不同方面,從生產到工作到滑雪如何被富有創(chuàng)意地聯系在一起。
《綠色經濟學》是威廉·諾德豪斯對環(huán)境經濟學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該書對綠色思維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詮釋,為我們在不犧牲經濟繁榮的情況下推動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
綠色思維的核心是需要認識到,世界不是孤島,全球化的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互動,而找到合適的方法管理這些互動是解決世界重大問題如氣候災難、大流行病等的關鍵。
威廉·諾德豪斯從綠色思維的角度重新思考了經濟效率、可持續(xù)性、稅收制度設計、個人倫理、企業(yè)社會責任、ESG投資以及社會公平等問題,還就如何為碳定價、推行低碳技術、設計有效的環(huán)境稅以及通過氣候俱樂部促進國際合作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綠色思維為解決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充滿希望的新視角,只要我們正確認識問題,并設計良好的制度和機制來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和國際合作,我們終能實現“綠色星球”的目標。
「需要努力破解的新命題」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的腳步也從未停止。
近年來,我國在應對氣候風險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是與防災減災相關的觀測監(jiān)測、預警預報、應急響應、社會動員、物資儲備調用、重大工程設施、災害損失評估和災后重建等,另一方面是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戰(zhàn)略、政策和行動。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顯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未來中國區(qū)域年平均氣溫的增加幅度明顯高于全球,區(qū)域平均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趨勢,特別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可能會對全球增暖的響應更加敏感。
中國一貫秉承減緩與適應并重的理念,把主動適應氣候變化作為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等1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fā)《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zhàn)略2035》。戰(zhàn)略提出,到2035年,“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
什么是“氣候適應型社會”?根據《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描述,氣候適應型城市的建設目標是“城市應對內澇、干旱缺水、高溫熱浪、強風、冰凍災害等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全面提升”。同樣,氣候適應型社會就是在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下適應能力較強的社會。建設氣候適應型社會,需要政府、企業(yè)、社區(qū)及公民的集體行動,涉及城市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城市的重點行業(yè)和重點領域。
然而,在全球氣候風險日益嚴峻的新形勢下,加強氣候風險治理體系建設仍是一個需要努力破解的新命題。
在BCG中國氣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心所著的《中國碳中和通用指引》中,機遇與挑戰(zhàn)逐漸清晰。
比如,現有以防災減災為主的氣候風險治理體系仍需加強。未來特大暴雨等氣候災害可能并不罕見,需要有更合理完備的預案,更加快速精準地溝通風險信息,多部門應急響應,協(xié)同聯動,調動資源等。
比如,防災減災和氣候適應的政策體系之間還相對獨立,需要融合發(fā)展。對氣候風險的理解不只是突發(fā)性的氣象災害,緩慢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可能損失更大。
比如,減緩和適應之間存在不平衡,減緩和適應行動的協(xié)同效益還沒有充分挖掘。一些部門、一些領域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時對適應氣候變化重視不夠。
從長遠來看,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加強氣候風險的多層治理體系建設,還要跳出氣候變化,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框架下,促進面向具有氣候恢復力的發(fā)展路徑轉型。面對這一關系人類未來命運的宏大考題,中國作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將以實際行動交出一份負責任的答卷。
欄目主編:顧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