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7年秋收起義開始,毛主席便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隨后上了井岡山,在江西地區(qū)建立了蘇維埃革命根據(jù)地。
一直到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放棄中央根據(jù)地,進行戰(zhàn)略轉移,繼而走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路。
這次長征也是人類行軍史上的一個奇跡,一路上途經(jīng)14個省,翻越18座山,跨過24條河,走過草地、翻過雪山,遭遇了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
不僅要克服自然天險,更要突破蔣介石設置的封鎖線,最終以堅韌不拔的意志與無數(shù)的鮮血換來了長征的勝利。
在這條長征路上,紅軍翻山越嶺,高山不僅是他們日夜行軍的親密伙伴,更是他們沖破敵軍堵截的自然依托。
穿梭于崇山峻嶺中的紅軍們,既歷經(jīng)艱辛,又充滿勝利的喜悅。在此期間,毛主席曾懷著自豪的心情,寫下三首小令描寫長征路上的山,氣勢雄渾,豪邁灑脫。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zhàn)猶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近現(xiàn)代·毛澤東
這三首詞,盡管都以“山”開篇,卻又各具不同。表面上,毛主席是在描繪群山之雄奇,實則是用象征手法歌詠紅軍精神。這里的“山”既指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又表明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英雄氣概。
第一首寫山之高。毛主席曾在第一首中留下備注:“湖南民謠,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span>
長征初期,紅軍遭遇敵人追捕,正在翻越老山界越城嶺,這是廣西境內的第二座高峰,山道崎嶇狹窄,又瀕臨懸崖,許多百姓都不敢在山路上縱馬疾行。
然而紅軍卻“快馬加鞭未下鞍”,不僅不低頭慢行,更是策馬疾馳毫無懼色,等到翻過高峰回頭再望時,才驚嘆那山峰與遠處的天都快接上了,如此反襯,足見紅軍戰(zhàn)略轉移的急迫心情與不畏艱難險阻一往無前的堅韌精神。
第二首寫山之險。此處毛主席運用比喻,登高遠望,連綿的山好似起伏的波濤,翻江倒海洶涌澎湃;又像迅猛的戰(zhàn)馬,馳騁廝殺奔騰不息。
山勢磅礴而險峻,正如紅軍驍勇善戰(zhàn)之英姿。這第二首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已無法確定,但許多專家認為該詞極有可能寫于四渡赤水之后。
四渡赤水,不僅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傳奇神作。
毛主席根據(jù)情況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六次穿越三條河流,巧妙穿插于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變換作戰(zhàn)方向,不僅迷惑了敵人,更在運動中創(chuàng)造戰(zhàn)機殲滅大量敵人,化被動為主動,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zhàn)例。
如此情形下,足以想象到紅軍急速進軍的英雄姿態(tài)以及拼搏激戰(zhàn)的緊張場面。
第三首寫山之峻。這些山傲立于蒼穹之中,猶如利劍,它們好似要刺破青天,但青天并不會垮下,因為高山大柱正支撐中天。
寥寥幾筆,山之峭立挺拔、雄偉堅實之特點便躍然紙上。不由讓人聯(lián)想到堅韌不拔的紅軍,他們鋒利如劍,意志堅定,一路上不懼困難,始終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最終取得勝利,予以敵人沉重打擊。
毛主席的這三首詞,短小精悍卻蕩氣回腸,每每讀來都令人熱血沸騰。
在兩萬五千里長征路上,紅軍們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這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真切體現(xiàn),也不斷給予著后輩們無窮的精神洗禮與啟示。
人生路上,我們要敢于拼搏,勇于奮斗,不畏懼一切艱難險阻,堅定的信念與不屈的精神終將引領我們走向勝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