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lì)志
60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孔 子
610、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 子
61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 荀 子
61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荀 子
613、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 —— 漢·桓 寬
61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61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616、丈夫?yàn)橹荆F當(dāng)益堅(jiān),老當(dāng)益壯。—— 摘自《后漢書·趙典傳》
61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 操《龜雖壽》
61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曹 植《贈(zèng)白馬王彪》
619、尸位素餐,難以成名。 —— 曹 植《嬌志詩》
620、生為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唯立德?lián)P名,可以不朽。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jì)》
621、學(xué)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 晉·葛洪
622、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
—— 唐·王勃
623、長風(fēng)破浪會(huì)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唐·李白
624、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 唐·賈 島
625、少年心事當(dāng)拿云,誰念幽寒坐鳴呃—— 唐·李 賀
626、強(qiáng)者不自勉,或死而泯滅于無聞;弱者能自立,則必有稱于后世。
—— 宋·歐陽修
6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jiān)忍不拔之志。
—— 宋·蘇 軾
628、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
—— 宋·李清照
629、立志欲堅(jiān)不欲銳,成功在久不欲速。 —— 宋·張孝詳
63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文天祥
631、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 劉邦《歸潛志》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shí)。
—— 明·呂坤《續(xù)小兒語》
632、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明·王守仁
不可以一時(shí)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時(shí)之失意,而自墜其志。
—— 明·馮夢(mèng)龍
63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焚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
634、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
交往禮節(jié)
635、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引自《周 易》
636、華而不實(shí),怨之所聚也?!?引自《左 傳》
637、多形不義,必自斃。—— 引自《左 傳》
638、玩人傷德,玩物喪志。 —— 引自《尚 書》
639、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 子
64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孔子《論 語》
64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孔子《論 語》
642、飯疏食而飲之,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孔子《論 語》
64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論 語》
644、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子《論 語》
64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論 語》
646、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面神不虧。
—— 《莊子·刻意》
647、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孟 子《盡心上》
648、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生而取義也。
——孟子《告子上》
649、得道者多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孟子《公孫丑下》
650、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6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滕文公下》
652、樂易者長壽長,憂險(xiǎn)者長夭折。—— 荀子《榮 辱》
653、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荀子《子道》
654、歸貞反璞,則終身不辱。 —— 《戰(zhàn)國策·齊策》
655、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戰(zhàn)國策·齊策》
656、人子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 《戰(zhàn)國策·魏策四》
657、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曲禮》
658、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怨地。—— 《禮 記》
659、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 記》
660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太平。——《禮記·大學(xué)》
格物:觀察事物,窮究事物的道理;齊:整治。
661、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樂。
—— 漢·劉向《說苑》
662、人之過在于哀死,不在于哀生;在于悔往,而不在于懷來。
—— 漢·徐干《中論·貴言》
663、多欲虧義,多憂害智,多懼害身?!?漢·劉安
664、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665、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富貴?!?晉·陶淵明
戚戚:憂懼;憂傷的樣子。汲汲:急切求取的樣子。
66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語》
667、時(shí)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shí)忠良?!?南朝·鮑照《擬行路難》
668、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669、人有后德,無問小節(jié);人有大奉,無訾小故?!?《意 林》
大奉:大的成就。訾:指責(zé)、非議。故:過錯(cuò)、污點(diǎn)。
67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所以挾持者甚大,而志甚遠(yuǎn)也。 ——宋·蘇軾《留候論》
治學(xué)讀書
671、積才千萬,無過讀書。—— 北宋·顏之推《顏世家訓(xùn)》
672、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 —— 劉 向
673、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674、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 王安石
675、觀書者當(dāng)觀其意,慕賢者的當(dāng)慕其心。 —— 劉禹錫
676、盡信書,故不如無書,而盡不信書,則又如無書。不盡信書,斯為中道。
—— 佚 名
677、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 朱 熹
678、能讀無字之書,分方可得驚人妙句;能會(huì)難遍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jī)。
—— 張 潮
679、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 韓 愈
68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 朱 熹
68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 聃
68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宋·朱熹
683、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 —— 引自《周 易》
684、少則得,多則惑。 —— 老 子
68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 《論語》
686、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 語》
68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 語》
68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學(xué)之,又其次也;苦把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論語》
689、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 《論語》
690、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 孟 子
69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 孟子《盡心下》
692、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荀子《大略》
693、擇師不可不慎也。 —— 《禮記·學(xué)記》
694、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強(qiáng)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薄抖Y記·學(xué)記》
困:學(xué)識(shí)淺陋。自返:反過來要求自己。
695、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抖Y記·學(xué)記》
696、既知教之由所興,又知教之由所廢,然后可以為人師 ——《禮記·學(xué)記》
697、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
—— 漢·劉向《說苑·建本》
698、獨(dú)學(xué)而寡友,則孤陋而寡聞。——漢·劉向《說苑·建本》
699、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龂ぶT葛亮《戒子書》
700、東隅已失,桑榆非晚。 —— 唐·王勃
東隅:東邊,日出之處。桑榆:日落之處。
701、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
702、學(xué)欲博,不欲雜;守欲約,不欲陋?!?宋·胡宏
雜:雜亂。守:操守。約:簡要。
703、學(xué)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濉らL學(xué)誠《文史通義》
704、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亦。
—— 清·彭端淑
人才能力
705、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 引自《左 傳》
706、不以言舉人,不以言廢人?!?孔子《論語》
707、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 孟 子
與人:給予別人。得人:發(fā)現(xiàn)人才。
708、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
—— 《呂氏春秋·贊能》
伯樂:春秋秦穆公之臣,善相馬。歐冶:春秋時(shí)以鑄劍著名的冶工。
709、有賢而不知,一不詳;知而不用,二不詳;用而不任,三不詳。
—— 《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
任:委任、信任。
710、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唐·韓愈
711、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唐·韓愈
712、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韓非子·顯學(xué)》
起:提升。州部:州縣。卒伍:卒,兵士;伍:古代軍隊(duì)中最小的單位。
713、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漲,賢士無名。 —— 屈原《楚辭》
黃鐘:青銅樂器,指品德高尚的人。瓦釜:指平庸之輩。讒人:進(jìn)讒言的小人。高漲:得勢(shì)。
714、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 —— 司馬遷《史記》
715、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 司馬遷《史記》
716、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 —— 漢·路溫舒
717、論大功者不錄小過,舉大善者不疵細(xì)瑕?!?《漢書·陳湯傳》
718、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史記》載周公對(duì)待賢士“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去。吐哺:吐去咀嚼的食物。
719、識(shí)時(shí)務(wù)者,在乎俊杰。—— 《三國志·諸葛亮傳》
720、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721、疾風(fēng)識(shí)勁草,板蕩識(shí)誠臣?!?唐·李世民
板蕩:時(shí)局動(dòng)蕩、混亂。
722、得賢之道,在于蒞任。蒞任之道,在于能久。 —— 唐·張久齡
蒞任:委以重任。久:長久使用。
723、好人常直道,不順世間逆。惡人巧陷多,非義茍且得。
—— 唐·孟郊《擇友》
逆:歪風(fēng)邪氣。巧:虛浮。
724、高者未必賢,瑕者未必愚?!?唐·白居易
725、試玉要燒三日滿,辯才須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
726、任人之道,要在不疑。—— 宋·歐陽修
727、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曹雪芹《紅樓夢(mèng)》
728、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清·龔自珍
喑:沉默,啞寂。
處世待人接物
729、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倫成??;論萬世,不論一生。
—— 清·黃宗以羲
730、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 子。
咎:禍害
731、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孔子《論語·學(xué)而》
732、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 老 子
自見(xian):見,“現(xiàn)”,自我顯示。
73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 子
73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論語》
735、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孔子《論語》
736、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論語》
7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論語》
738、道不同,不相為謀?!鬃印墩撜Z》
73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論語》
訥:木訥,不善言辭。
740、言必信,信必果?!?孔子《論語》
741、君子有三戒: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dú)夥蕉?,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dú)饧人?,戒之在得?!?孔子《論語·季氏》
得:貪心。
742、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 孔 子
過:過錯(cuò)。食:同“蝕”。更:改。
7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孟 子
醴:甜酒
744、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孟 子
745、贈(zèng)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于黻黻文章。
—— 荀 子
黻(fú)黻:古禮服上所繡的花紋。
746、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我而當(dāng)者,吾賊也。
—— 荀子《修身》
非:批評(píng)。當(dāng):恰當(dāng)、正確。是:肯定。
747、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大戴禮記·禮察》
至察:過分明察。無徒:沒有交往的人。
748、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 《禮記·取禮》
749、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zhàn)國策·趙策一》
750、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察今》
751、成功之下,不可久處。 —— 司馬遷《史記》。
752、能行之未必能言,能言之未必能行?!?司馬遷《史記》。
753、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人勿聞,莫若勿言。 —— 漢·劉向
754、富有自足,貴在求退。—— 漢·劉向
755、聞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漢·劉向
756、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 —— 《意 林》
757、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員而行欲方,能欲多而行欲鮮。
—— 漢·劉安
員:通“圓”。能:才能。鮮:少。
758、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漢·劉安
兼覆:包容萬物。
759、茍利于人,不必法古;必害于事,不可循舊?!?東漢·桓譚
760、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三國·曹丕
76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三國·諸葛亮
76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763、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dòng)?!?宋·蘇詢《心術(shù)》
764、成事在理不在勢(shì),服人在誠不以言?!?宋·蘇軾
765、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宋·蘇軾
766、居必?fù)襦?,交必良友?!?佚名《名賢集》
767、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明·馮夢(mèng)龍
768、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 明·朱柏廬
769、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曹雪芹《紅樓夢(mèng)》。
770、與朋友交,只取其長,不計(jì)其短。 —— 清·李惺
管理箴言
77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孔子《論語》
帥:帶頭。
772、不擇其位,不謀其政?!?《論語·秦伯》
773、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xué)而》
用:運(yùn)用
774、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孟子《盡心上》
775、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77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77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忠心悅而誠服也。
—— 孟子《公孫丑上》
贍:足。
778、上下不和,雖安必危?!?管子《形勢(shì)》
779、倉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78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 傳》
781、國將興,聽于民;將將亡,聽于神?!?《左 傳》
782、無威則驕,驕則亂生,亂生必滅?!?《左 傳》
783、國家將敗,必用奸人?!?《國語·楚語》
784、公事不私議?!?《禮記·曲禮下》
785、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呂氏春秋》
786、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強(qiáng)弱。—— 《韓非子·安?!?/p>
787、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 《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上》
788、禮與法,表里也,文與武,左右也?!?司馬法《天子之義》
789、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慎子·內(nèi)篇》
790、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漢·王充
宇:屋檐。失:失誤。草野:指民間。
791、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漢·王符
792、位尊身危,財(cái)多命殆?!?《后漢書·馮衍傳》
793、致國在于任賢,興國在于務(wù)農(nóng)?!?《三國志·魏書·楊章傳》
794、民存則社稷存,人亡則社稷亡?!?唐·魏征
民存:人民擁護(hù)。
795、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吳兢
替:衰敗。
796、弊政之大,莫若賄賂行而征賦亂。—— 唐·柳宗元
弊政:黑暗政治。
797、君好則臣為,上行則下效。—— 唐·白居易
798、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799、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唐·皮日休
800、十羊九牧,其令難行。—— 唐·劉知己
十羊九牧:比喻民少官多。
801、有賢而用,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宋·王安石
802、以武功定禍亂,以文德致太平。—— 宋·蘇軾
803、省事不如省官?!?宋·蘇轍
省官:裁減允官。
804、國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宋·邵雍
805、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806、得眾而不能得其心,則與獨(dú)行者同實(shí)?!?管子《參患》
獨(dú)行:獨(dú)斷專行。同實(shí):實(shí)質(zhì)相同。
807、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謀攻篇》
殆:危險(xiǎn)。
808、除害在于敢斷,得眾在于下人?!?《尉繚子·十二陵》
下人:謙虛待人。
809、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漢·黃石公
懸魚:釣著的魚。
810 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司馬遷《史記》
帷帳:軍營的帳幕。
哲理
811、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老 子
大器:大才。希:少。大象:事物的本質(zhì)。
8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詩經(jīng)·鶴鳴》
81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老 子
8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 語》
815、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左 傳》
安:哪里。傅:通“附”,依附。
816、三折肱知為良醫(yī)?!?《左 傳》
肱(gōng):手臂。
817、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蹊—— 《左 傳》
召:招致。
818、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雜下》
819、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 《列子·說符》
820、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bǔ)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四》
亡:丟失。牢:指羊圈。
8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贊》
蹊:田中腳步踏成的小路。
822、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82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824、強(qiáng)弩之末,力不能穿魯縞?!?漢·劉向《新序·善謀》
弩:古代射箭的機(jī)械。魯縞:魯國出產(chǎn)的一種白色的生絹,極薄。
825、善游者溺,善騎者墜?!?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xùn)》
826、見一葉落,而知?dú)q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漢·劉安《淮南子·說川訓(xùn)》
827、過載者沉其舟,欲勝者殺其身?!?晉·葛洪《抱樸子·微旨》
欲勝:欲望太大。
828、操千曲而知音,觀千劍而識(shí)器?!?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829、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唐·孟浩然
830、物極則,器滿則傾?!?唐·蘇安恒
831、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 唐·白居易
832、禍患常積于細(xì)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833、有所取必有所舍,有緣禁必有所寬。—— 宋·蘇軾
寬:寬容。
834、唯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fēng),礎(chǔ)潤而雨。
—— 宋·蘇詢《辨奸論》
月暈:月亮光環(huán)。礎(chǔ):柱基。
835、從來好事天生險(xiǎn),自古瓜兒苦后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836、近寺人家不重僧,遠(yuǎn)來和尚好看經(jīng)?!?元·張國賓
837、天有不測(cè)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 元·高明《琵琶記》
838、樂極生悲,否極泰來。—— 《水滸轉(zhuǎn)》第二十六回
839、一時(shí)之強(qiáng)弱在力,千古之勝負(fù)在理。
—— 明·馮夢(mèng)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
情感
840、天寒知被薄,憂思知夜長?!?漢·樂府古辭《古樂府》
840、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唐·李商隱《晚情》
841、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獫h·樂府古辭《悲歌》
842、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843、草色人心相與閑,是非名利有無間?!?唐·杜牧《洛陽長句二首》
844、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jiān)《寄黃幾復(fù)》
845、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明·湯顯祖《牡丹亭》
846、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shí)無重至,華不再陽。—— 晉·陸機(jī)《短歌行》
847、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 漢·《古詩十九首》
848、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 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84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shí)。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85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shí)當(dāng)勉勵(lì),歲月不待人。
—— 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85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頭。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 唐·王維《相思》
85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 唐·孟浩然《春曉》
853、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唐·李益《江南曲》
85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855、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 唐·王之渙《涼州詩詞》
楊柳:《折楊柳》曲,表現(xiàn)離情。
856、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唐·王昌齡《閨怨》
857、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間》
858、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 唐·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859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860、問君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hí)。
——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861、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勘眠。縱然一夜風(fēng)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863、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shí)。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無名氏《雜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