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藝術(shù)歷史悠久,淵源流長,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fā)展,以漢族為主、包括少數(shù)民族在內(nèi)的畫家和匠師,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在東方以至世界藝術(shù)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
在中國繪畫中,花鳥畫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鳥之外,還包括了畜獸、蟲魚等動物,以及樹木、蔬果等植物。中國花鳥畫作為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其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而璀璨的過程。新石器時期的原始彩陶,其沉穩(wěn)古雅的著色和稚拙天真的物象造型,揭示了原始先民對于美的朦朧向往和執(zhí)著;隋唐為繪畫的鼎盛時期,人物、花鳥、山水畫都趨于成熟。
此花鳥圖冊共十二頁,此選二頁。圖之一,寫二折枝牡丹,一為盛開艷放,一為初吐芳華,清姿艷態(tài),嬌美動人。花朵以淡墨勾描,以丹、鉛二色暈染,寫實生動。輔以深淺綠葉,以濃墨勾筋,線條圓潤飽滿,葉片清秀灑脫,疏密有致,為花卉寫生佳品之作。圖之二,寫夜色之下,梨花幽放,一鳥棲于枝上沉睡。與上一幅畫的筆法相似,用筆舒放寫意,勾花筆斷意連。構(gòu)圖簡練而意境深遠。
《雙鶴圖 》 邊景昭 絹本設(shè)色 縱180厘米橫11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邊景昭,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文進,沙縣(今屬福建)人。成祖永樂(1403~1424)間任武英殿待詔,為宮廷作畫。宣宗宣德(1426—1435)時尚在。博學能詩,擅畫禽鳥、花果,師南宋畫院體格。設(shè)色沉著而妍麗,一圖之中能描繪多種禽鳥。與呂紀齊名,為明代早期花鳥畫高手。傳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圖》《雙鶴圖》《春禽花木圖》。此圖中溪水坡岸兩只白鶴,一只垂首下喙覓食,另一只轉(zhuǎn)項回首,整理翎羽,情態(tài)各異,悠然自得。三棵老竹勁挺聳立于 仙鶴間,小竹叢生,環(huán)境清幽凈潔,更加襯托出仙鶴軒昂高潔的氣質(zhì)。構(gòu)圖疏朗,用筆細膩而不板滯,色澤濃艷而不流于柔媚;用白粉細筆勾畫仙鶴羽毛,頗得質(zhì)感。以細毫寫脖頸及尾羽絨毛,極工整細致,毫微畢見。老竹用中鋒鉤勒填色;遠處淺灘以淡墨暈染,隱約可見。筆法樸拙,風格渾厚,近似南宋院體畫法,是邊景昭的傳世代表作品。
《芙蓉游鵝圖 》 孫龍 立軸 絹本 設(shè)色 縱159.3厘米 橫84.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孫龍,生卒年不詳,一作孫隆,字廷振,號都癡,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宣德間入直內(nèi)廷,官至侍御。擅畫花鳥,畫翎毛草蟲,全以彩色渲染,融合徐熙落墨花及趙昌沒骨法而有所發(fā)展,生動鮮活,自成一家,對后世之寫意花鳥影響甚大。傳世作品有《芙蓉游鵝圖》、《花鳥草蟲圖》、《牡丹圖》等。 圖中一獅頭大鵝,側(cè)身臨溪立于芙蓉花石之下,形態(tài)生動,栩栩如生,仿佛似聞其鳴。芙蓉偃斜上伸,仰挹風露,意態(tài)雅逸。鵝用勾染法,兼用沒骨法暈染,生動鮮活。花用點染寫意法,枯潤纖濃,掩映相發(fā),渾樸清麗。將勾、染、點有機地融于一體,既瀟灑放逸,又秀麗典雅,風格獨異。
《木棉圖 》 孫艾 立軸紙本 淡設(shè)色 縱75.4厘米橫31.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孫艾,生卒年不詳,字世節(jié),自號西川翁,江蘇常熟人。學詩于沈周,工繪事。山水宗黃公望、王蒙;花卉學錢選,得元人天機流動之妙。嘗為沈周寫照。傳世作品有《木棉圖》《蠶桑圖》。此幅畫木棉花一枝,枝干勁挺,花苞開放。構(gòu)圖簡潔,用沒骨畫法?;ㄇ喈嬋~,以濃色為面,淡色為背,筆法秀逸脫俗,清新雅麗,有元錢選之風格。
雜畫圖《蘆塘芥菜圖》 郭詡 冊頁紙本設(shè)色墨 縱28.5厘米 橫46.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郭詡(1456~約1529),明代畫家。字仁弘,號清狂道士,泰和(今屬江西)人。擅畫寫意人物,筆勢飛動,形象清古,有時信手拈來,輒有奇趣;兼工點簇花卉、草蟲,亦寫山水。同時期畫家沈周、吳偉、杜堇等,都推重其藝術(shù)造諧。此圖冊繪蕉石婦嬰、青蛙草蝶、青山花村、雞冠蛺蝶、竹石秋菊、草亭釣艇、蘆塘芥菜、溪山空亭等八圖,每圖自題七絕一首,闡發(fā)畫意。
《寒鴉圖 》 袁尚統(tǒng) 立軸紙本墨筆 縱120.9厘米 橫59.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袁尚統(tǒng)(1570—約1661),字叔明,江蘇蘇州人。擅畫,山水渾厚,人物野放,頗得宋人筆意,多畫民間風俗,作品有濃厚生活氣息。圖中一枯樹,老干彎曲如弓、枯藤纏繞、枝權(quán)斜出。枝上停留五只寒鴉,另有兩只正凌空飛來,準備飛落枝干之上。寒鴉只只形態(tài)不一:一只已酣然入夢,一只招頭張望,另三只鼓噪而鳴,似要驅(qū)逐后來者,筆意生動傳神。樹木以淡墨飛白,疾運而成,盡顯蒼勁之態(tài)。鳥的畫法,則兼工帶寫,墨色豐富,形神俱足。
《花鳥圖 》 文椒 立軸紙本設(shè)色 縱78.5厘米 橫49.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一枝海棠花枝斜伸入畫面,分為上下兩枝,一只白頭禽鳥棲于其上。畫面極其素凈清爽,構(gòu)圖簡潔明快?;ā⑷~、枝皆以沒骨法寫出,柔潤清秀。鳥的刻畫工整細致,色彩美麗,羽翼富有質(zhì)感。背景不著一物,卻似蘊秀含雅,極有醇美之感。反映了文氏一門細潤文雅的畫風。
《菱塘哺雛圖 》 王維烈 立軸絹本設(shè)色 縱105.3厘米 橫40.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王維烈,生卒年不詳,活動于十六、十七世紀。字無競,江蘇蘇州人。師周之冕。上繪畫,尤擅花卉、翎毛。圖中畫菱塘一隅,岸石嶙峋,一竿斷竹斜出,一對黃鸝筑巢其間,一鸝哺雛,巢中三只雛鳥,喳喳等哺,一鸝正伺機捕捉蜻蜓。竹纏牽牛,菱浮水面?;ㄖ窠杂秒p鉤填彩,細致上整,設(shè)色妍麗,意趣盎然。
《雙鷹圖 》 王乾 立軸絹本墨筆 縱172厘米 橫10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乾,生卒年不詳,活動于十六世紀中葉。字一清,初號藏春,后更號天峰,浙江臨海人。擅長畫花鳥,多以寫意法作寒塘野禽,輕墨淡彩,獨具風格。此圖中懸崖陡峭,半腰有石外凸,雙鷹立于其上,石外枯木橫生,竹草倒垂,一片肅殺之氣。懸崖山石以水墨暈染斫擦,枯木以飛白之筆,寫其虬曲盤折之勢。雙鷹不用線勾,直接以沒骨寫出,墨色的深淺變化很好地表現(xiàn)出雙鷹飛羽及絨毛的不同質(zhì)感。整個作品有龍飛鳳舞之力勢,行書狂草之筆意,氣勢宏大,堪稱佳作。
《花鳥圖 》 王維新 冊頁絹本設(shè)色 縱24厘米 橫24.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王維新,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仲鼎,江蘇蘇州人。擅畫花鳥。此花鳥圖冊共十頁,對題十頁。全冊以小寫意花鳥技法寫生,設(shè)色清麗淡雅。花果多以雙鉤法繪出,結(jié)合水墨填彩敷色。鳥禽飛蝶刻畫較為細致,兼工帶寫,勾畫入微,靈動而富有生氣。畫面多疏朗秀逸。在此選其中兩頁。
《鷹擊天鵝圖 》 殷偕 立軸紙本設(shè)色 縱158厘米 橫89.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殷偕,生卒年不詳,字汝同,金陵(今南京)人。是明畫院畫家殷善之子,擅花卉、翎毛。傳世作品甚少。 作者用工筆重著色描繪鷹凌空捕擊天鵝的瞬間。天鵝被襲,頓夫平穩(wěn),翻滾下落,猶作掙扎,背景以茫茫湖水,蘆荻隱約,更顯出高遠凌虛,搏擊天外。毛羽先用淡墨勾出,再用白粉細描,柔毛茸茸,潔凈可愛,體現(xiàn)了院體畫的風格傳統(tǒng)。
《碧桃春鳥圖 》 凌必正 立軸絹本設(shè)色 縱110.3厘米 橫53.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凌必正,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蒙求,一字貞卿,號約庵,太倉(今屬江蘇)人;一作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工畫山水,設(shè)色妍雅,位置精密,不同時流;兼擅花鳥,亦拘守宋人法。傳世作品有《碧桃春鳥圖》《梅根野雉圖》《孔雀牡丹圖》。圖中一枝春桃自畫面左下角斜伸而出,彎曲虬折,一只綬帶鳥立于枝上?;?、鳥皆用宋人工筆畫法繪出,雙鉤填彩,用筆精細。畫面清麗恬美,但因拘守于成法而略顯板滯。
《茶花幽禽圖 》 周淑禧 立軸絹本設(shè)色 縱43厘米 橫26.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周淑禧,生卒年不祥,明代女畫家。一名禧,號江上女史,江陰周榮起次女。能詩善畫,工畫花卉,常取家禽以為寫生。傳世作品有《茶花幽禽圖》《芙蓉草蟲圖》等。畫中山茶花枝倒掛,彎曲有致,一只彩禽停在短枝之上,正向下張望。畫法工整細膩,有宋人意韻。構(gòu)圖以疏秀見長,上下兩叢茶花相為呼應,使畫面均衡之中又見俏麗。
《荷花鷺鷥圖 》 魏學濂 立軸紙本水墨 縱92.9厘米 橫49.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魏學濂(1608—1644),字子一,號內(nèi)齋,浙江嘉興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擅畫山水,兼擅花鳥。圖中碧荷舒卷如云,一白鷺曲頸縮首,正在岸邊草叢中閉目休憩。畫家以潑墨寫出荷葉,以重墨勾筋描絡,寫中帶工;雙鉤寫荷花,瓔珞飄搖。白鷺近似白描,不加暈染卻生動準確。整幅畫清新明快,是一幅寫意佳作。
《山水花鳥圖》 惲壽平 冊頁 紙本 設(shè)色 縱27.5米 橫35.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惲壽平(1655-1690),清初書畫家。初名格,字壽平,后以字行,改宇正叔,號南田,別號云溪外史,武進(今江蘇常州)人。晚居城東,號東園客,草衣生,遷白云渡,又號白云外史。家貧,生而敏慧, 能詩,精行楷書,善山水,尤擅花鳥。后人把他與王時敏、王鑒、王暈、王原祁、吳歷合稱“清六家”,或稱“四王吳惲”。傳世作品有《落花游魚圖》《畫山水圖》《靈巖圖》和《牡丹圖》等。
《榴葵雙鸝圖 》 虞沅 立軸 絹本 沒色 縱125.9厘米 橫43.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虞沅,生卒年不詳。字畹之,或作翰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居常熟。擅畫,山水著筆落墨不多,花卉、翎毛,得古人逸法。畫中青石之側(cè),紅、白、粉三色蜀葵正在盛開,結(jié)滿紅色花簇的石榴樹上,兩只黃鸝一上一下,你呼我應。一枝海棠橫空出世,花似堆雪。此畫用筆極細致、講究,花鳥皆用工筆細細繪出,設(shè)色妍麗,秀逸脫俗。
《桃花雙禽圖》 顏岳 立軸 絹本設(shè)色 縱55厘米 橫4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顏岳,生卒年不詳,清代畫家。嶧兄,江蘇揚州人,擅畫山水、花鳥、與嶧同,得宋人遺意,用筆工整細膩,傳世作品甚少,有《花鳥圖》及《桃花雙禽圖》。桃樹枝條盤曲下垂,二鳥相依棲于枝頭,幾朵草花斜伸而上,與桃枝對應。 用筆筒括,以淡墨隨意鉤勒桃花,用粉白在幾處點染,便將桃花雪白晶瑩之態(tài)描繪出來,草花用枯筆寫意,恰到好處表現(xiàn)出花瓣筋絡。二鳥氣韻生動,造型準確。構(gòu)圖 清新雅致。
《柳鴉蘆雁圖》 趙佶 長卷紙本淡設(shè)色 縱34厘米橫22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書畫家。神宗子,哲宗時封端王。政治昏庸腐敗,但酷愛書畫,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極一時之盛;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用科舉辦法選拔畫家,對繪畫藝術(shù),起了推動和倡導作用。擅書法,自創(chuàng)瘦勁鋒利的“瘦金體”。繪畫得吳元瑜傳授,繼承崔白風格,重視寫生,體物入微,以精工逼真著稱;工花鳥,相傳用生漆點鳥睛,尤見生動。亦擅山水和人物。獲有“妙體眾形、兼?zhèn)涓鞣ā敝u。但有些作品乃畫院中高手代筆。畫后押字用“天水”及“宣和”“政和”小璽或用瓢印蟲魚篆文,還常押書“天下一人”。此圖中柳鴉蘆雁采用沒骨畫法,竹以雙鉤法繪出,設(shè)色淺淡,構(gòu)圖洗練。粗壯的柳根、細嫩的枝條、姿貌豐腴的棲鴉、蘆雁畫得都很精細工整。棲鴉雙雙憩息嬉戲,蘆雁飲水啄食,形態(tài)自在安詳。點睛用生漆,更顯得神采奕奕。此圖在黑白對比和疏密穿插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整個畫面恬靜雅致、神靜氣閑。
《花鳥圖》 佚名 冊頁 紙本設(shè)色 縱42.8厘米 橫42.8厘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1968年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整個畫面由三部分組成。上部繪兩只鴛鴦各銜一枝花卉,分別立于兩朵盛開的蓮花上,周圍繪彩云。中部兩只鴛鴦、花卉、彩云均作倒向,兩只鴛鴦共銜一枝花卉,展翅飛翔于花卉、彩云間。下部尚未完成,僅畫出兩朵花卉。此圖用線婉轉(zhuǎn)流暢,穿插自如,富有韻律感,敷彩濃艷鮮麗,造型生動,技法純熟,當為高手所繪。
《寫生珍禽圖》 黃筌 卷絹本設(shè)色 縱41.5厘米 橫70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了鵲鴿、麻雀、鳩、龜?shù)蕊w禽、昆蟲、龜介二十余種,各自獨立存在,并無構(gòu)圖上的組織,是一幅寫生作品。根據(jù)款識可知是黃筌交付兒子的習畫范本。畫中禽蟲刻畫精細逼真,重視形似與質(zhì)感,鉤勒填彩,栩栩如生,體現(xiàn)了黃筌一派“用筆新細,輕色暈染”的特點。五代雖是傳統(tǒng)花鳥畫走向成熟的時期,但傳下來的真品極少,所以此寫生畫具有珍貴的價值。 。
《山鷓棘雀圖 》黃居宋 立軸 絹本設(shè)色 縱99厘米 橫53.6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黃居桌,生于933年,卒年不詳,五代宋初畫家。字伯鸞,成都(今屬四川)人。黃筌幼子。傳家學,擅繪花竹禽鳥,精于鉤勒,形象逼真。與父同仕后蜀入宋,仍任翰林待詔,太宗趙光義授之光祿丞,委以搜訪名跡,鑒定品目。黃氏父子畫風富麗,適合宮廷需要,加以黃氏在畫院居于主持地位,畫家能否進畫院,須“視黃氏體制為優(yōu)劣去取”。《宣和畫譜》著錄其作品三百三十二件。傳世作品有《山鷓棘雀圖》等。 此圖畫野水坡石,竹草棘枝,襯出神采各異的鳥雀。畫中鷓、雀或諦聽、或顧盼、或飛鳴、或棲止,種種瞬間的動態(tài)都被表現(xiàn)得真實生動。又著意刻畫近處的山鷓, 細致入微,紅嘴黑頭,白羽飄逸。布景勻稱,意境平和,筆法穩(wěn)健,仍保留著黃家體制的特點。
《雙喜圖 》 崔白 立軸 絹木 淡設(shè)色 縱193.7厘米 橫103.4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崔白,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風陽東)人。熙寧初,詔與艾宣、丁貺、葛守昌畫垂拱殿御啟鶴竹各一扇,而以白為首出, 因補圖畫院藝學。擅畫花竹、禽鳥,尤工秋荷鳧雁,注重寫生,精于勾勒填彩,體制清贍,筆跡勁利如鐵絲,設(shè)色淡雅,別創(chuàng)一種清淡疏秀之格,一變宋初以來畫院中流行的黃筌父子的濃艷細密的畫風。此圖又名《禽兔圖》。繪秋風肅殺、枯木槎椏。兩只寒鵲(實為綬帶鳥)飛臨,其中一只剛停于樹干之上,立足未定,翹尾展翅。樹下一兔,正引首回顧,垂耳張鼻,曲盡其妙。秋兔雙禽,高下對峙,互為呼應,渾然一體。畫中以半工半寫之法,繪枯木、衰草和山坡,兔禽則用筆工細,刻畫寫實。色彩清淡,體現(xiàn)了前人所說的“體制清淡,作用疏通”的藝術(shù)特色。 整幅畫面詩意之濃郁,有聲有色,真堪稱一幅“西風頌”了。而體物之精,筆勢欲動,誠如黃庭堅稱崔白之畫為“盜造物機”,大得自然野趣,偶然著筆,巧奪天工。
《芙蓉錦雞圖 》 趙佶 立軸紙本設(shè)色 縱81.5厘米 橫53.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設(shè)色畫芙蓉、菊花,雙鉤工整。錦雞回首,仰望雙蝶戲飛。這幅畫寫實技巧相當高超,錦雞羽毛的華美及細致斑紋、芙蓉花枝因錦雞停棲其上的搖曳動蕩之 都刻畫得傳神逼真。
《桃鳩圖 》 趙佶 冊頁 絹本設(shè)色 縱26.1厘米 橫28.5厘米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冊頁在傳為宋徽宗的作品中比較特別。桃花與枝葉鉤勒精工,棲鳩動態(tài)自然而生動,用生漆點睛,卓有神采,整體色彩華麗。傳其為畫家二十六歲時的作品。
《果熟來禽圖》 林椿 冊頁 絹本 設(shè)色 縱26.5厘米 橫2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林椿,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1174~1189)時為畫院待詔。工畫花鳥、草蟲、果品,以趙昌為師,設(shè)色清淡,精工逼真,善于體現(xiàn)自然的形態(tài),所繪花鳥果品,小品為多,當時贊為“極寫生之妙,鶯飛欲起,宛然欲活”。傳世作品有《果熟來禽圖》《梅竹寒禽圖》等。此圖繪有林檎果一枝,枝上碩果累累。其上棲息一小鳥,翹起尾巴,挺起毛茸茸的胸脯,作欲飛的情態(tài),形象生動可愛。懸掛著沉甸甸果實的枝柯,仿佛在輕輕地顫動。果葉正反兩面的枯榮之態(tài)刻畫細致,連蟲蝕的痕跡都頗為清晰。畫面雖然簡單,卻充滿生氣盎然的意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全圖筆法精工,設(shè)色妍美,是南宋初期花鳥畫的代表作。
《鷹檜圖 》 張舜咨 雪界翁 立軸 絹本 設(shè)色 縱147.3厘米 橫96.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張舜咨,生卒年不詳,元代畫家。一名羲上,字師夔,號櫟山、輒醉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文宗天歷(1328—1329)間官福建興化路莆田縣尹。政余焚香閉閣,吟詩作畫,世有“三絕”之稱。擅畫山水、松柏、窠石。傳世作品有《枯木飛泉圖》《樹石圖》等。雪界翁,生平不詳。這幅圖是由張舜咨繪古檜、雪界翁繪黃鷹。檜以水墨寫意而成,枝干盤曲如龍飛,蒼勁有力,針葉由筆墨點簇而成,盡含清潤之氣。山石陡立,墨彩渲染出堅實硬朗之感。黃鷹的畫法師承宋代院體畫派,工整細致,刻畫精微,神形畢肖。二者一工一寫,互為輔襯,相映生輝。整個作品虛實相合,大氣縱宕之中含清麗雅韻,實為佳品。
《桃花幽鳥圖 》 張中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112.2厘米 橫31.4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中,生卒年不詳,元代畫家,約活動于至正年間。一名守中,字子政,松江(今上海松江)人。山水師黃公望,尤擅繪花鳥,多以水墨點簇暈染,生動而富韻味,偶爾設(shè)色,清雋雅致。圖繪折枝桃花,枝上棲一禽鳥。畫家用墨直接點寫出枝葉,桃花或勾或點,禽鳥略加勾染。構(gòu)圖、用筆都很疏簡,較王淵的墨筆花鳥更為簡逸,近于寫意的畫法,亦屬墨戲之作。畫幅上有楊維楨、范公亮等十余人題詠。
《芙蓉鴛鴦圖 》 張中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46.6厘米 橫56.8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寫秋高氣爽時節(jié),水邊一叢木芙蓉舒枝展葉,枝頭綴滿花朵。一對鴛鴦在清波中嬉游,雄的低首弄波,雌的仰頭嗚叫。筆墨粗簡樸實,芙蓉花朵以淡墨勾出花瓣,略作暈染,筆墨不多,卻活靈活現(xiàn);又以濃淡墨色,寫葉之向背,有沒骨之韻。山石略以苔點修飾,具唐人余額。嬉水的鴛鴦勾畫頗具匠心,用筆細致,以單純的水墨變化,起到墨彩鮮亮奪目的效果。
《梨花山鵲圖 》 佚名 立軸 紙本 設(shè)色 縱91.5厘米 橫30厘米 (美)普林斯頓大學美術(shù)館藏
圖中畫梨樹枝自左上向右下斜出,折曲變化,顯蒼老之態(tài),梨花盛開,一山鵲棲于枝上,扭頭回望,羽毛爽麗,形象優(yōu)美可愛?;ㄈ~勾線極其細致清淡,敷色暈染極有法度,清麗雅逸。山鵲設(shè)色較為濃艷,幾于掩蓋了墨線,并富于質(zhì)感。梨枝勾皴則勁健有力,與花葉恰成老硬與稚嫩的對比,頗有情趣。布局均衡,形神兼?zhèn)?,生機盎然。畫右有清代乾隆帝題記并鈐印。
《灌木集禽圖 》 林良 長卷紙本 墨筆 縱34厘米 橫1211.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長卷長達十余米,可謂煌煌巨制。畫面描寫蒼松竹樹、灌木叢林,有數(shù)百禽鳥飛鳴翔集,噪聲滿紙,不可掩復,可令觀者動容。畫面首尾響應,布局采用平面散點的手法,移步換形,層層展開。灌木、翠竹、蒼松、蘆荻以及形態(tài)各異,往來穿梭的群鳥,洋洋灑灑,繪聲繪色,令人應接不暇。畫法以水墨為主,略點淺色。禽鳥造型生動,兼工帶寫,形神俱足。灌叢則用筆奔放,如飛如動??傮w法度謹嚴,運筆行墨穩(wěn)健沉著,氣脈連貫,無輕率浮燥之弊,是林良傳世畫跡中,不可多得的力作。
《臥游圖 》 沈周 冊頁紙本 墨筆 縱27.8厘米 橫37.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冊共十七開,其中九幅以花鳥為題,或水墨,或設(shè)色,其筆法與墨法,在欲放未放之間。構(gòu)圖大多簡潔,筆力雄厚,水墨設(shè)色皆清新明快。在此特選《枇杷》剪裁得體、運筆流暢、結(jié)構(gòu)嚴謹、設(shè)色淡雅?!峨r雞》,以水墨暈染勾點,神態(tài)畢肖、生動自然。
《 柳禽白鷴圖 》 汪肇 立軸絹本設(shè)色 縱190厘米 橫10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汪肇,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德初、克終,號海云,休寧(今屬安徽)人。工繪事,初與程達受業(yè)于詹景宣。山水學戴進,人物法吳偉,用筆頹放草率,出入于二人間。其不經(jīng)意處,頗露天真。與蔣嵩、張路、鄭文林等并稱,為浙派晚期名家之一。尤長于翎毛,自成一格。傳世作品有《起蛟圖》《柳禽白鷴圖》《松風樵話圖》《蘆雁圖》等。圖繪溪水奔流,浪花翻滾,岸邊青草依依,兩只白鷴一俯一仰,悠然閑憩。一株楊柳,枝條倒垂,隨風飄動;柳畔桃花盛開,數(shù)只燕子翻騰嬉戲于柳枝之間,充滿早春氣息。白鷴畫法工細,形象寫實,生動傳神。羽毛色彩,對比鮮艷。此圖工寫結(jié)合,造型生動自然,色彩豐富,與畫家粗簡放逸之風有所不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