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平
“仁者壽”是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提出的。仁,也就是說待人要寬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纯垂胖ト藞虻?、舜帝、老子、孔子,他們個個高壽,無不與“仁”有關(guān)。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之所以能夠長壽,是因為他們心地坦坦蕩蕩、光明磊落,性格豁達,沒有害人坑人的計謀,沒有挖空心思的惡意,沒有忌賢妒能的憂慮,有的是仁、是愛、是善、是良,是陽光、是正能量,心里始終是泰然自若的。一個人如果一直處于心平氣和、泰然自若的狀態(tài),就可使“主”明心正,這便是養(yǎng)心的關(guān)鍵所在。
長壽,歷來是人們的向往。俗話說:“五福壽為先”(“五?!背鲎浴渡袝?,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論語·子罕》講:“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币馑际钦f:真正有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真正有仁愛的人,不因環(huán)境不好而動搖,不患得患失,沒有憂煩;真正勇敢的人,堅持正義為人民做好事,沒有什么可怕的。
“仁者不憂”說容易,做到難。梁啟超說:“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順境亦居十三四(《論毅力》)”。年輕人,事業(yè)、愛情上受挫折是常有之事;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誰也逃脫不了。上了年紀的人,年老力衰,不順心的事自然會更多。怎樣對待?這既是個人生觀問題,也是一個道德層面的問題,更是一個人的胸襟與智慧的體現(xiàn)。
有人說:“你的心態(tài)就是你的主人?!笨鬃印墩撜Z·述而》講“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币鉃榫樱ㄈ收撸┙髴烟拱?,無論得意或者失意,都是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任何時候都不驕不躁,不怨天尤人。五代時期,那個慈顏常笑的“布袋和尚”(俗稱彌勒佛)就是“君子坦蕩蕩”的典型形象。
小人處世則以自我為中心,以求利為半徑,遇到挫折、不順心,總喜歡從客觀找原因,而很少內(nèi)尋不足、捫心自問。于是,總覺得別人事事設(shè)障,自己處處吃虧,故而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看世界是灰暗的,看誰都不順眼,所以在心理上常是苦悶的,用現(xiàn)在通俗的話講,就是負能量太多。
孔子曾諄諄告戒老年人說:“……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边@個“得”字不外呼追名逐利,人的歲數(shù)越大,越應警惕。
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中描寫了一個當個官的老人,因久病在床,“門前冷落鞍馬稀”,便覺得很是失落,可他心中還念念不忘當官時的情形,到了病危的時候,還想過把“官癮”。于是家人便安排兩個仆人充當衙役站在房門口,拿出舊名片來,一個念道:“某某長官駕到!”另一個說:“老爺身體欠安,擋駕?!边@樣演習了幾遍,這個老夫子才合上了眼睛。試想,如此對失去官位耿耿于懷的人,還能長壽嗎?
“仁者”是長壽的。那么怎么樣的人不屬于“仁者”呢?《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陽貨》又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是《論語》中罕見的重復,可見孔子對“巧言令色”的反感了。什么是“巧言”?就是吹、拍、蓋。什么是“令色”?就是會使臉色作偽?!扒裳粤钌彼淖终f白了就是虛偽,就是不能夠持有平常心。這樣的人假言偽行,裝腔作勢,煞費心機,也就難怪“小人常戚戚”了。
孟子《仁者愛人》一文講:“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彼v的“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 ,是具有大智慧,具有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唐代韓愈對孔子所說的“仁”作了高度概括:“博愛之謂仁”(《進學解》)仁者,就要有一片愛心,胸懷寬廣,淡泊名利,心理平衡。這些都是長壽的根本。
一個真正的“仁者”應該是滿懷感恩之心而生活的人。有了這感恩之心,便會善待他人,善待世間萬物,有感恩之心的人,風起心不動,云飛任自由;有感恩之心的人,心若秋水,意若蓮花,日出日落皆風景,花開花落都珍惜!
“仁者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轉(zhuǎn)載請注明原作者和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