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撰稿 劉亭亭
說起古錢幣類的文物,在老百姓的眼里都不會陌生。記得小時候踢的雞毛毽子,底下的墊片就是小銅錢。如今隨著鑒寶節(jié)目的熱播和拍賣市場的活躍,人們的收藏意識在國泰民安的環(huán)境下越來越強。小銅錢也飛上枝頭做鳳凰,成為不少收藏愛好者的新寵。海南省文博單位中收藏古錢幣最多的是定安縣博物館,從戰(zhàn)國時期的范鑄幣到民國時期的機制幣,館內(nèi)的錢幣橫跨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
1
戰(zhàn)國范鑄幣:平首方足布、蟻鼻錢和明刀
戰(zhàn)國時期主流的貨幣有周王畿、晉(韓、趙、魏)地附近的布幣、南方楚國的蟻鼻錢和東部齊、燕兩國的刀幣等,這三類范鑄幣在定安縣博物館都有收藏。
布幣是中國先秦時期的金屬貨幣之一,一般認為是從鏟狀農(nóng)具演變而來的,像最早的空首布還留有鏟類農(nóng)具常見的空首。有些學(xué)者認為布是“镈”的音變,但镈是鋤類農(nóng)具,布帛倒是先秦時期常見的實物貨幣,并很長時間與金屬貨幣共存使用,所以金屬貨幣稱作“布”可能與布帛的貨幣性質(zhì)相關(guān)。
定安博物館藏的布幣主要是戰(zhàn)國時期流行的平首方足布,都為平首、平肩、方足,其上有紀地(鑄造地)銘文。銘文內(nèi)容有宅陽、襄垣、平陽和藺(焛)四類,分屬于“戰(zhàn)國七雄”中的趙、魏兩國。其中宅陽為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地,在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南或滎陽市境內(nèi)。襄垣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地,在今山西襄垣縣。藺(焛)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地,在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西。平陽也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地,《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十四年,攻趙軍于平陽。”平陽在今河北臨漳西南。
平首方足布是現(xiàn)存數(shù)量相對較多的布幣形制之一,定安縣博物館的四件平首方足布保存相對完整,銘文字口也較為清晰。相對于時代更早的尖足布來說,方足布確實更易保存,足部也不易折斷。
蟻鼻錢實際上就是戰(zhàn)國楚國的銅貝幣,在定安縣博物館收藏不多,相比于更早期的象形銅貝,楚國的蟻鼻錢只保留了銅貝基本的輪廓。貝身正面一般有文字,像“巽”“全”等,從定安館藏的一件“巽”字蟻鼻錢可以看出,“巽”字因字形像一個鬼臉,故又名鬼臉錢。
除卻趙、魏的布幣和楚國的蟻鼻錢,定安縣博物館還藏戰(zhàn)國時期燕國的明刀,明刀因其刀身銘文“明”字而得名,也有學(xué)者將銘文釋作“易”“召”,故又名易刀或召刀,定安館明刀上的銘文大都因為銹蝕嚴重而模糊不清。明刀是由尖首刀演變而來,分為弧背明刀和磬折明刀,定安館內(nèi)兩類明刀都有收藏。弧背明刀大體流行在戰(zhàn)國早中期,背部大體呈弧形;磬折明刀則多見于戰(zhàn)國晚期,其刀背與刀柄的連接處有明顯折痕,形似樂器磬,故稱磬折刀。弧背明刀根據(jù)其刀柄部的凸筋紋飾線是否深入刀身也有早晚之分,從定安館藏的弧背明刀來看,凸筋已深入刀身,年代相對較晚。
2
仿齊六字刀與仿金錯刀
定安縣博物館還藏有一件六字刀幣,整體來看較燕國的明刀更為厚重,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柄的末端有圓環(huán),形制上很像戰(zhàn)國時齊國的六字刀。戰(zhàn)國齊六字刀是所謂的“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已知的存世量不足百件,很是珍貴。六字銘文內(nèi)容為“齊返邦長法化”,其中“返”字又有“建”“造”等幾種釋讀。
齊六字刀銘文釋讀作“齊返邦”,則有齊國復(fù)國之意,那么六字刀幣應(yīng)是齊國復(fù)國紀念幣。公元前284年,韓、趙、魏、燕和秦五國攻打齊國,齊湣王被殺。齊國危難存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fù)失地,并迎齊襄王回都城臨淄,一說六字刀幣就是為紀念齊國重建而鑄。另有一說六字刀銘文釋作“齊造(建)邦”,和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有關(guān):齊國最早是西周功臣姜尚立國,后齊國田氏逐步掌握政權(quán)。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冊命田和為齊侯,田齊取代姜齊,故頒鑄“齊建邦長法化”六字刀以作紀念。
還有將銘文釋讀作“齊拓邦”等,解讀歷史也各不相同。定安館的這件六字刀與真正的戰(zhàn)國六字刀相比,整體的輪廓、凸筋的線條和銘文的字口都比較軟弱,銅質(zhì)也更像黃銅(齊六字刀為青銅),所以應(yīng)該是清代或民國時期鑄造的仿古刀幣,不進入流通領(lǐng)域,屬于辟邪納福的花錢范疇。
除了這件仿齊六字刀,定安館內(nèi)還有兩枚清至民國仿王莽時期的一刀平五千的花錢。王莽時期的一刀平五千錢幣,上方的圓形方孔銅錢為環(huán)文“一刀”二字,一般是陰刻后填以黃金,打磨至字面與錢面平齊,故又名金錯刀。定安館的兩件花錢一刀平五千的五字銘文,為一次鑄造而成,整體的形制相比于真正的金錯刀略顯臃腫,也無錯金,是后期做的仿古花錢,可能與上文的六字刀都仿制于錢譜上的圖片。
3
半兩錢與五銖錢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頒布的統(tǒng)一貨幣,半兩錢的知名度可謂錢幣中最高的。其實在秦始皇統(tǒng)一幣制之前,戰(zhàn)國時的秦國已經(jīng)在使用半兩錢了,另外漢初半兩錢也使用過一段時間。半兩錢屬于紀重錢幣,當時一兩為二十四銖,半兩即為十二銖,但從已有的半兩考古資料來看,重量都略有不同。
定安館藏的半兩錢,錢文和錢緣都比較規(guī)整,基本都是西漢早期鑄造的四銖半兩,根據(jù)“兩”字的寫法不同,類別可見“雙人兩”和“十字兩”等。值得一提的是漢文帝時期不少的四銖半兩是鄧通所鑄,據(jù)《史記·佞幸列傳第六十五》記載:孝文帝夢中被一黃頭郎從后推之上天,文帝認為鄧通就是那個黃頭郎,故寵幸之至。后有善相者給鄧通看相,認為其“當貧餓死”,孝文帝不以為然,于是賜鄧通蜀嚴道銅山,讓其自行鑄錢。據(jù)說鄧通感念皇恩,鑄錢極為精良,并為時人所樂用。一般認為鄧通半兩的錢面上在穿(錢的方空)的上下會有大小不一的凸起鑄塊,從定安館所藏半兩來看,大都無此特征,應(yīng)屬于普通的西漢四銖半兩。
定安館另有不少的五銖錢,和半兩一樣,也是紀重錢之一,最有名的五銖錢當數(shù)西漢武帝時的“三官五銖”,是由當時的上林三官(鐘官、技巧、辨銅)鑄造,其實在此之前武帝時期還鑄造過郡國五銖和赤仄五銖。武帝之后,直到唐武德年間鑄造開元通寶,五銖錢制沿用七百余年。定安館的大部分五銖錢的“銖”字“金”字頭較西漢時期的五銖大,大體呈正三角形,四點也較長,作短豎狀,“銖”字“朱”旁字頭圓折,有些中豎高出“金”旁,這是東漢五銖的顯著特征。
除卻先秦和秦漢的古錢幣,定安館還藏有唐、宋、明、清及至民國時期的錢幣,這里不再一一贅述。另外像市面上常見的外國錢如越南的景興通寶、明命通寶,日本的寬永通寶等,定安館也有收藏,這些錢幣明顯受到中國鑄幣的影響,從側(cè)面可看出當時中外文化、貿(mào)易交流的頻繁。
本版圖片均由蘇遜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