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信息技術課成為孩子學習的樂園
——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安區(qū)汀溪學區(qū) 葉淑蕓
目前,有很多社區(qū)學校、文技校都為少年兒童開辦了假期計算機培訓班,為少年兒童假期學習計算機知識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和那些單調而枯燥的練習,時間一久對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必然直線下降,甚至有的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全轉移到網(wǎng)上游戲和交友聊天,影響了計算機學科知識的學習。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習成功的法寶。尤其是少年兒童,他們的年齡、心理特征都決定了他們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fā)。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讓課堂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是每位信息技術教師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運用“形象”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的原理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部分是由學習內容本身引起的。少年兒童的抽象思維較差,一些抽象的名詞和電腦術語對他們來說是毫無生機可言的,既不容易理解又難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拋開那些理性的、煩瑣的理論,善于運用“形象”教學法,化抽象為形象,運用形象貼切的比喻,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的作用和區(qū)別的時候,可以把內存儲器比作工廠的車間,外存儲器比作工人的宿舍,工人比作計算機中的數(shù)據(jù),該上班了(也就是計算機工作了)工人會從宿舍到車間開始工作,一旦下班了(計算機關機了)車間里就沒有工人了,工人都去宿舍休息了。通過這樣形象、生動的比喻,讓學生有一個直觀上的想象,一下子就能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既容易記憶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當然就好。
二、運用“游戲”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求知和志趣相伴而生。愛玩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如果把玩游戲和學習電腦知識結合起來,就能寓教于樂,開發(fā)智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吃蘋果、紙牌、掃雷、智慧拼圖、射擊等游戲,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在愉快、刺激地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指法練熟了,懂得了平常課堂中很難理解的回車鍵、空白鍵、光標鍵、功能鍵等的作用與使用。由于游戲中巧妙地設置了一些障礙和關卡,迫使學生主動去理解鍵盤上的一些鍵的功能與使用,這樣他們就在無形中學會了鍵盤的使用。如果強行讓他們去學習理論知識,按“提出概念→解釋概念→舉例說明”的傳統(tǒng)教學法來組織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提不起興趣,效果不見得好。運用“游戲”教學法有時還可以和“任務驅動”法結合起來,告訴學生要想玩游戲,必須完成某些學習任務之后方可進行,這樣學生既能玩又不耽誤學習,達到了一箭雙雕的目的。但教師要特別注意對電腦游戲的取材和活動時間進行嚴格控制,要選擇優(yōu)秀的適合學生的游戲,更要強調趣味、益知、和學習的功能,才能使電腦游戲在教學應用中利多弊少。
三、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動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fā)展性特點的課程。教育部長陳至立曾經指出:“我們萬萬不能把信息技術教育按照學習一門學科的老辦法去講、去學、去考,那將窒息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tǒng)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計算機處理信息,從中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它強調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zhàn)和激勵學生前進。
例如:在教學生使用瀏覽器瀏覽網(wǎng)頁的基本操作和在因特網(wǎng)上獲取信息的興趣、能力時,我設計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游,帶一小組游客去廈門一日游,自己安排景點和時間。學生在完成這項任務時,必須打開瀏覽器,輸入廈門市人民政府網(wǎng)址(http://www.xm.gov.cn),點擊“旅游生活”,再進入“景區(qū)大觀”,廈門的所有旅游景點都顯示在該頁面上,只要你點擊其中任何一景點,該景點的詳細介紹便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接到這項任務后全班同學都興趣高昂,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分別設計了自己的旅游路線。匯報交流時,他們一副“小鬼”當家的樣子,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有的要去鼓浪嶼看海底世界、爬日光巖;有的要到環(huán)島路看海、撿貝殼;有的要到植物園欣賞奇花異草;還有的學生在設計旅游計劃中安排了帶游客去品嘗廈門的風味小吃,帶游客去買廈門的特產呢。
實踐證明,學生在完成一個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與學習密切相關而且比較有趣的“任務”時,他們會非常專心致志,樂此不疲。當然,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注意難易適中、分散重點和難點,要達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效果。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機會獲取成功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認為“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因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有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很多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一進入電腦房,就立刻像換了一個人,自信心十足。因為我在教學中經常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所以他們對計算機學科特別感興趣。
一方面,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成果,從而創(chuàng)設民主活潑的學習氛圍。每堂課我總要留足后面的十分鐘,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向全班同學展示他們的作品、小報制作等,并互相介紹學習方法,使他們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如學習畫圖時,同學們利用畫圖工具,各自繪制了美術作品,我就讓他們逐個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當他們展示自己的作品時,你就能看到他們臉上激動自豪的表情,那些五花八門、富有個性又十分美妙的作品,讓你看了會情不自禁地贊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注重用激勵性評價,因為一份激勵不僅給孩子一份快樂,更是給了孩子一份寶貴的自信。我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作品,找出其畫得好的地方,給予較高的評價。“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對孩子們的肯定和表揚,使他們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自然學習的信心倍增,各自不同的潛能就能得到相應的發(fā)揮,學習興趣就更加濃厚了。
總之,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給予學生自由和發(fā)揮的空間,讓他們都能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熱情,才能使抽象、枯燥的計算機課堂變得充滿魅力和靈性,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
參考文獻:
1.《淺探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任務”設計》 郭芳
2.《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朱學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