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的人不討人厭,只有假清高的人才討人厭,而妙玉就是假清高。
什么是清高?又有哪些人比較清高?
清高的意思,是指人的品德純潔高尚,不肯與世人同流合污,它的反義詞就是庸俗。
在小說《紅樓夢》中,就有很多比較清高的人,例如寶玉,古代的男孩子們,讀書是他們的第一要務(wù),然后就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為自己博得個封妻蔭子的前程,還可以顯親揚名,這才是正途,但是寶玉就偏不喜歡讀那些正經(jīng)的書,更不愿意去做官,還稱這些對功名念念不忘的人們?yōu)?/span>“祿蠹”,這就很有些清高的意思了。
黛玉也是這樣的人,她也從來不去勸寶玉讀書、做官的,但寶釵和湘云就比較世俗一些了,她們不是勸寶玉好好讀書,就是鼓勵他和那些為官做宰的人去打交道,談那些仕途經(jīng)濟的學(xué)問。
不只是在文學(xué)作品里,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清高的人物,像陶淵明,朱自清等人,他們不但不討人厭,而且至今還受到世人們的贊賞與喜愛。
妙玉是假清高,所以才會讓人討厭。
妙玉請黛玉、寶釵喝茶,寶玉也在后面跟著進去了,妙玉上來就要用自己平日里喝茶用的“綠玉斗”來給寶玉倒茶喝,世俗的青年男女之間,還要講究個男女有別呢,何況妙玉還是個出家人,可見妙玉是“云空未必空”。
黛玉問妙玉,這茶水“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卻遭到了妙玉的一頓嘲諷:“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妙玉的言外之意就是,黛玉是個大俗人,所以只有自己才是那個大雅人。這種靠著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做法,是清高,還是庸俗?簡直是有點兒不地道了。
真正能夠了解妙玉的人是邢岫煙,所以當妙玉給寶玉下了生日的拜帖,而寶玉不知道該如何回帖的時候,邢岫煙告訴寶玉,她說自己是“檻內(nèi)之人”,意思就是說她已經(jīng)不以俗世所看重的富貴為念,是一個清高絕俗的人了,“你如今只下`檻內(nèi)人',便合了他的心了?!?/span>
這就和妙玉靠著說黛玉的俗來反襯出自己的雅,有異曲同工之妙。
和妙玉的假清高相比較而言,邢岫煙才是小說《紅樓夢》里面最清高的人物,雖然家境貧寒,和那些大觀園的小姐們比起來,自己既沒有好看的衣服,經(jīng)濟上也比較拮據(jù),但是卻絲毫沒有自卑的感覺,始終的端莊穩(wěn)重,溫厚平和,真是一個如閑云野鶴一般的人物,這樣的人難道不討人喜歡嗎?
在《紅樓夢》中的每個女孩子都很有個性,但是如果說最清高的人,那就非妙玉莫屬,大家都覺得黛玉目下無塵,可是妙玉比起黛玉而言過過之而無不及。李紈算是賈府里老好人的代表,可是她都覺得妙玉太清高了,不喜歡和她交往。湘云和每個人都能相處得來,可是她幾乎和妙玉沒有什么交集,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妙玉真的有點清高到孤僻了。
那么這就有一個問題,“清高”的人真多很讓人討厭嗎?會像妙玉一般“過潔世同嫌”嗎?這個問題是肯定的,清高不會惹人討厭,但凡事過猶不及,妙玉會得不到大家的喜歡很大的原因還是在于她的性格而非“清高”這個品質(zhì)。
第一,清高不讓人討厭,可是妙玉太過就讓人不喜歡
可以先明確一下“清高”的含義,意思是指品德純潔高尚,不同流合污。有時也指為人高傲,不合群。對于這兩種解釋都沒有說清高是一種令人不喜歡和討厭的品質(zhì),可是為什么妙玉卻會讓人覺得不喜歡呢?
賈母帶著劉姥姥等人去倒櫳翠庵討一碗茶喝,可是妙玉卻做一件很讓人不喜歡的事情。賈母因為妙玉泡的老君眉茶很好喝,便給劉姥姥嘗嘗,可是妙玉只是因為劉姥姥喝過這個杯子就要把這個杯子扔掉。如果這個杯子只是普通的杯子也就算了,刻著是很有名的“汝窯杯”,妙玉的都不是清高而是潔癖了,這種潔癖都到浪費的地步了。寶玉都舍不得說把這個杯子扔了,他討了人情將這個杯子送給了劉姥姥。
妙玉的脾氣就是很特別,明明外邊坐著一群人不在意在喝茶,可是她卻只叫了黛玉和寶釵去跟她喝體己茶,她甚至連湘云都沒叫;喝茶的過程里,她還會笑話黛玉是大俗人,連泡茶的水都喝不出,后來黛玉和寶釵喝完茶要走了她也不送,賈母等人走了她也不送,她的脾氣就特別的怪,不合群也不在意別人。
妙玉可以算得上是黛玉的升級版,她為人做事的我行我素,她這樣的清高就這樣的是一直都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被人接觸不到她的高度,自然也就不能理解她,所以妙玉這樣的清高就會不被人理解和接受。
第二,黛玉同樣的孤高自傲,但她卻沒有有很多人喜歡,妙玉沒有掌握好度
說起清高,那么黛玉也是如此,可是黛玉和妙玉不同的是黛玉的清高只是自己的保護層,只要大家突破了第一層障礙,那么就可以看到黛玉真摯的心,黛玉對人絕對的坦誠和認真。
寶玉面對繁花三千可以最愛的人還是黛玉,寶釵對黛玉本是心有芥蒂但還是忍不住向黛玉靠近,湘云最喜歡的一個姐姐還是黛玉,紫鵑可以用生命去守護黛玉,這就是黛玉的人格魅力,用心和真誠對待身邊的人,自然也能還來他們的真心相待。
黛玉是清高,可是黛玉的清高是有度的,黛玉的內(nèi)心從未真正嫌棄過任何一個人,她可以對誰都開玩笑,但是從來不會真的從心底卻討厭和看不起任何人,這就是黛玉和妙玉最大的區(qū)別。
第三,妙玉對外界的評價根本不在乎,她活得很自我
對于妙玉為什么會這么清高其實邢岫煙給出了具體的解釋。妙玉送給了寶玉一張生日拜帖,但是卻備注檻外人,這就讓寶玉為難了不知如何回帖才妥當,本想問黛玉恰好路上遇見了邢岫煙,邢岫煙和妙玉當日是鄰居又有半師之誼,所以她很懂妙玉。
她先做了鋪墊,岫煙笑道:'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從來沒見拜帖上下別號的,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么道理?!?/span>
妙玉的超脫世外,她的很多想法都是很奇怪的,這是她本身的脾氣,并不是她看不起或者故意為之。她明明心在紅塵卻想跳出塵世的樊籠和束縛,所以她想要做的就是“檻外人”。妙玉就是這樣因為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從來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目光,只是我行我素的卻做好自己。
妙玉的清高不被被人認同,可是她也不介意別人對她的觀點,她就是在自己的櫳翠庵打理好自己的紅梅和生活,那么這樣也未嘗不可,因為她的世界里該如何就如何,她也想要別人去打擾的生活,所以她也保持自我就好。
清高之人遠離塵世,就不存在討厭之說,若清高之人融入群體,濁者自濁清者自清,哪有不討厭的道理,所謂大隱隱于心,小隱隱于世,妙玉達不到清高,也無所謂大隱和小隱,境界無法超俗,不解的情緣和凡心,假意的清高豈能得到他人的敬仰?
短小精悍,回答全面,知識有限,無法長篇,不到之處,敬請海涵!關(guān)注添加,點贊轉(zhuǎn)發(fā)!
理論上,清高的人并不討厭?!掇o?!穼η甯叩慕忉屖?,舊時謂不慕榮利,潔身自好為清高?!稌x書·辛謐傳》:“昔許由辭堯以天下讓之,全其清高之節(jié)?!边@是一種節(jié)操。百度百科對清高的解釋比較全面,也復(fù)雜一些,在此就不列舉了。
從人性這一方面看,清高就有些討厭了,為什么?達不到人家的高度,說幾句風(fēng)涼話,或者定義人家為假清高,以求得心理上的一種平衡,就如那個所謂的“紅學(xué)磚家”在我的一篇問答中曾說“有本事解釋一下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唄?!”這就是他的智商,根本看不懂文中對此已經(jīng)解釋?,F(xiàn)在,他肯定又認為我為討厭了。
過潔世同嫌,這句話是不能按照人的常識來理解的,過,責也。潔,清也。即妙玉是因責清世之失,才被人認為討厭的。
《紅樓夢》是一部有背面的書,這個背面不在世俗人的眼中。貴友提的這個問題雖然是一個好問題,但是,貴友應(yīng)該還很年輕,書中有“換新眼目”,這是作者的要求,只有用新的目光來看這部書,就算是不能得其背面,所得也會超出常人。而考證與索隱,目前,不是在鉆牛角尖,就是自設(shè)藩籬,就如武俠小說中所說的,這種情況就叫做中了“心魔”,是不能指望他們能夠走出來的,他們的表現(xiàn)還是隱性的,而那個“一飯先生”唐國明(據(jù)說此人一天只吃一頓飯,如果是裝蒜,也就算了,如果因為吃不起,當?shù)孛裾?yīng)該也沒有什么責任,又是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自認為很偉大的作家,哪個頭銜不嚇民政上的工作人員一大跳?只想著天上掉餡餅,或自認為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月亮,對這樣一心只想著不勞而獲之徒,扶貧辦大概也無能為力吧)手捧著早就過了氣的所謂“考古復(fù)原”本,還在自作多情,聽說有人說他是神經(jīng)病,這就是中了“心魔”的顯性癥狀。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可以基本概括這個問題??墒沁@句話有深意。并不是說是非不分,黑白不分明。而是一種對自己內(nèi)心心境調(diào)整的策略。人至鋼易折。如果清高要對自己清高,對自己自查三省吾身的時候用的過潔則可。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可是這個標準不是對別人設(shè)計的。
對自己嚴格,對別人多一份寬容,可以適當忍受別人的缺點,對自己標準高則是圣人??墒侨绻催^來,對自己動不動就輕易原諒,標準彈性很大,可是對別人眼里容不得沙子。清高自命,其實是一種嗔穢之心。拿了道德做武器用來攻擊別人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罷了。所謂的偽君子就是如此。所以這樣的所謂的清高過潔肯定是世所嫌棄,反之,對自己的內(nèi)心過潔,過嚴,對別人有一定的寬容。則多數(shù)之人所敬。就看這種清高用在內(nèi)外了。用在自我或者他人身上了。所以不可一概而論!
清高的人不討厭,因為真正的清高并不是自覺高人一等,孤立于世外。而是能把自己降身于世,與世為福,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人民的幸福之上。所有曾與之為伍的人民都會在他身上感到溫暖,愛戴他,尊敬他。甘愿意奉他到心目中最高的地方。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清高!
也許他和普通人一樣埋了沽汰。和普通人一樣衣著簡陋,性格隨和。和普通人一樣,站在人群里,就沒有人發(fā)現(xiàn)他的存在。但是他所發(fā)出的光芒會照耀整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好人有任何理由去嫌棄他。所以更沒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去討厭他。
真正惹人討厭的所謂清高。是那種人浮于世,目空一切。自覺舉世皆濁我獨清。因此看不上世間所有的人的所謂的“清高”。這種人總以:出淤泥而不染 而自傲。根本沒有修到“大隱于市”的境地。也沒有高到“世清我清,世濁我濁”的境地。只不過是一群自命清高的小人!
紅樓夢中的妙玉就是這種人。就像他的判詞中所說: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并不是命運造就了她的悲劇,而是她根本沒有悟道何為潔,何為空。所以待遇這種人不受人待見也是正常。世本洪爐,人焉能?。?/span>
我的觀察,清高,或者更準確一點,假清高、自命清高的人,是很討人厭的,而且很容易招來謾罵和攻擊。
但我也觀察到,即便是假清高的人,那種心態(tài)的形成也還有一部分的合情合理性的,必須承認這一點。而且相對而言,我也不喜歡與其對立的世俗的那一邊的太直接的簡單化和情緒化。
但這種兩方面的形成和對立,似乎是永遠都會存在的,只要有人群,就可能避免不了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
總的來說,我希望清高的人多一些,哪怕假清高、或自命清高呢,因為這意味著能有多一些人不耽于無意識的活著(無意識地活,就等于無意義的人生,是吧?因為我思故我在嘛,你連一點自主的思想都沒有過,那不就等于你沒有存在過嘛?!),而多少有所對自我的審視和精神上的追求。
說某人假清高或自命清高,可能是旁人眼里,這位在這個自我的精神探索的過程中,走得不太對,甚至走火入魔了還不自知。
“過潔世同嫌”,這句話千真萬確是真的。當然,也不能說百分之百的人都這樣,至少總有一部分人是能夠理性看待世況人情的。但一般來說,這句話是事實。
因為一個人太清高,就會總表現(xiàn)得很有潔癖,就會免不了在言行上拔高自己而矮化旁人,那旁人自然會感到難堪。
久而久之,人家就不再愿意接近你,這不就成了“世同嫌”了嘛。
妙玉的確是這樣的一個人。
凡事都有個度。清高本身不討人厭,過于清高就討人厭了。
文人清高這是一種自身的氣質(zhì),難道說身為讀書人張口就罵人,這也不現(xiàn)實吧。清高,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無疑,這是個褒義詞。
妙玉也是富貴人家出身的妙人,清高無錯,但她沒有把握好度,“過潔世同嫌”這句話里“過”是她遭人嫌的真相。
劉姥姥不過一個鄉(xiāng)下來尋親戚碰運氣的老奶奶,雖然有巴結(jié)賈母的成分巴結(jié)賈府的成分在里面,但她沒有為惡。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同,不認可沒關(guān)系,可妙玉連包容都做不到,這就有點小氣了。
不過,看官們也一樣,妙玉雖然小氣的扔掉了姥姥的杯子,但仍舊不值得大家討厭她。她只是個女兒家,只要不為惡,不應(yīng)該受到大家的譴責,可以與她好好談心,幫助她一點點變好。
清高無過,但請大家把握好度,做一個明白的糊涂人。和為貴。高中勵志牌子上一直寫,心有多遠,路就能走多遠。目前看來,雖不一定走很遠,但心能容人,必能得道多助。所以,請你敞開心扉,坦然面對一切。
什么是清高?清高是指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為人高傲,不合群,清高的人都是很有本事的人,沒有本事就不是清高,而叫做裝,幾乎沒有人會去裝清高,因為清高的人孤僻,不合群,有朋友,但是非常少,有些勢力小人往往會被錯誤的認為清高,所以清高與否,就是看他有沒有真本事。清高的人會令人討厭,因為清高的人往往會看不起別人,所以令人不舒服,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歡迎他,除非被他認同的人,才會成為他的朋友,不被他認同的人,他都懶得看你一眼,因為清高的人處事原則,導(dǎo)致沒有良好的社會關(guān)系,所以說過潔世同嫌。
妙玉在紅樓夢里角色的定位就是一個清高的人,而且有潔癖,潔癖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并不是所有清高的人都有潔癖,潔癖和清高沒有任何關(guān)系,有潔癖的人總覺著東西是不干凈的,妙玉在紅樓夢里,就是被定義成這樣的一個角色。
判詞非常容易理解,,一塊美玉掉在了污泥里,沒了貞潔,毀了修行。再看妙玉的判曲,
〔第三支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就是妙玉和史湘云的判曲,如果連這個都分辨不出來,認為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判曲,那就大錯特錯,賈寶玉是男子,怎么可能上十二金釵的判曲里呢,妙玉的判詞和判曲都是對應(yīng)的排在十二金釵的第五位,史湘云是第四位,就好比電影里的主角配角排名一樣,妙玉在紅樓里是第五位女主角,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所有的女主角結(jié)局都不會好,妙玉也是如此,妙玉和史湘云結(jié)局糾纏在了一起,這就是判曲的暗喻。
妙玉是否過于清高世同嫌,其實很好判斷,就看紅樓夢一書的讀者對妙玉的評價是好是壞,就會立刻知曉答案,我相信大多數(shù)讀者都不喜歡妙玉這個角色,如果這樣,說明作者塑造的妙玉這個人物是及其成功的,如果被人喜歡就不算成功,大部分讀者對妙玉的結(jié)局都很幸災(zāi)樂禍,大多數(shù)讀者會想:讓你清高,假清高,這就是假清高的下場……。
那么妙玉都有哪些恨人之處,妙玉最遭人恨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潔癖的妙玉把自己用過的綠玉斗給了賈寶玉使用,又因為劉姥姥喝了一口茶,就把名貴珍稀的成窯茶杯不要了,給了劉姥姥,為什么妙玉對寶玉這么看重,有人會認為妙玉巴結(jié)寶玉,或者動了凡心,其實都不是,寶玉過生日妙玉給了寶玉一個拜帖?原文中賈寶玉說:“因取我是個些微有知識的,方給我這帖子。那么什么是知識,懂佛法的人都知道,把懂佛法的人稱為善知識,也就是妙玉認為寶玉懂點佛法,所以才會如此對待寶玉,妙玉為什么要帶法修行,世難容判曲: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說明妙玉沒出家以前有心上人的,這個人是個王孫公子。所以絕不是妙玉對寶玉動了心。這也是云空未必空的原因。
妙玉給賈母煮茶用的是一年的雨水,給寶玉和黛玉煮茶用的是五年梅花雪水,黛玉認為泡茶用的水也是和賈母一樣的雨水,妙玉非常生氣,為什么?因為給你用的梅花雪水,是看得起你,賈母都喝不到,結(jié)果你說這些話,賈母雖然高貴,但還沒入得我法眼,所以你林黛玉也是俗人一個。這就是妙玉的清高,不管你是誰,林黛玉夠鋒利,但在妙玉面前也會吃癟。
“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阜比仙,這是書中對妙玉的評價,說明妙玉的才華如同仙人,事實證明妙玉的才華在紅樓夢里是第一位的,在七十六回妙玉出場,續(xù)寫中秋聯(lián)句十三韻,證明了妙玉要比林黛玉和史湘云有才華。至于八十七回,高鄂把妙玉歪曲成及其不堪的樣子,真把紅樓夢弄成了風(fēng)月寶鑒,這或許也是高鄂對妙玉清高的一種憎恨。
妙玉是一個在全書排名第五位的女主角,竟然出了三回場,什么事情都沒做,然后就被強盜劫走了,不了了之,都沒有丫鬟,劉姥姥的戲份多作用大,所以后續(xù)四十回有很多荒謬之處。
“清高”有時很討厭,如果對方自命清高討厭我,那我就一定討厭他,誰又不是人類了,不都是平等?《紅樓夢》曹雪芹寫妙玉“過潔世同嫌”,并不是說妙玉討厭,而是“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币驗樘邼嵳腥思刀?,過于清高會被世人討厭。
“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蓢@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 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fēng)塵骯臟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span>
妙玉,《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一,蘇州人氏,是一個帶發(fā)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為尼。賈府建造大觀園,妙玉入住櫳翠庵。
妙玉和誰互相討厭呢?
1.李紈“可厭妙玉為人”
李紈說“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可能因為李紈和妙玉不能穿鮮妍衣服不能化妝,兩個人外表看是同類,可是性格卻截然相反。李紈是一個老好人,妙玉卻孤僻清高,兩個人都是互相瞧不上的。
2.妙玉討厭劉姥姥
劉姥姥三進大觀園,進了妙玉的屋子,妙玉讓小尼姑清洗一遍地板,把劉姥姥喝過水的杯子就要扔出去。
在妙玉心里,劉姥姥這種粗俗的人進了她視線都嫌臟。但是妙玉卻沒有能力維持自己的清高,被迫淪入污泥沼中。
3.妙玉說黛玉是“俗人”
“妙玉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櫳翠庵品茶,妙玉只請了黛玉和寶釵,而且因與黛玉同為姑蘇人又性格類似,對黛玉更加高看,給黛玉用了“點犀”杯子,有“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意。黛玉問:用的也是隔年的雨水嗎?妙玉說黛玉是俗人,用的水是自己如何收集攜帶的。
妙玉如此說話,黛玉竟也不生氣,因為妙玉泡茶的方式實在很雅,讓黛玉心里嘆服的。妙玉的清高實在黛玉之上。
妙玉一個小女子是以一切言行體現(xiàn)自己的清高,表里如一的。我并不覺得她討厭,因為她實在也是一個可憐人,本已皈依佛門,不愿與世俗為伍,偏又不得已要淪入骯臟的塵世,下場悲催。妙玉入選金陵十二釵正冊,是唯 一一個不與賈府沾親帶故之人,可見作者對她的憐惜、贊賞。
生活中清高的人都顯得孤僻些,不愛與人接觸,也沒啥朋友,這都是正常的,不一定就使人討厭,只是少了了解,陌生些而已。
“清高和自命清高”是有區(qū)別的,清高也可以是外人賦予的印象,也可以是這個人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思想獨立,其實和這種人做了朋友,反而會很有安全感。這也是常見的內(nèi)向型性格,很多看起來“清高”的人,真正熟悉了后,也是可以擁有有趣的靈魂,也一樣純真善良,比如黛玉。
而妙玉很有點自恃清高的感覺,更傾向于一種形式主義,而賈母慧眼識人,看穿了她這一點,所以明知道她有潔癖,還故意帶劉姥姥到櫳翠庵去磕磣她。
過潔世同嫌,孤標傲世
其實妙玉更多是帶著對俗世的挑剔,她有“潔癖和精神潔癖”的表現(xiàn),想要孤標傲世,刻意追求極致完美。
她的才學(xué)不在黛玉和寶釵之下,在佛學(xué)上更是修為深厚,她敏銳聰慧,洞察世事。
可是,深陷一種極致生活,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她反而迷失了自我。
她所鄙夷的俗,恰恰在她追求極致之時,已悄無聲息污染并降低了她清潔的格調(diào),在這點上,黛玉的淡泊平和,不嬌不作的真性情,才是真從容,性潔如梅,早已完勝一籌。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span>
妙玉看似待客殷勤,表現(xiàn)出一位茶道高人應(yīng)有的茶禮儀修養(yǎng)。在她與賈母問答之間,含有“斗茶”比拼之意:一斗茶品,賈母出題說不吃六安茶,妙玉預(yù)先獻上了老君眉,妙玉對賈母的生活習(xí)慣非常關(guān)心,暗地里下了大功夫,做足了功課,曉得賈母要喝老君眉,才能這般恰當?shù)爻蟹?;二斗選水,當賈母問妙玉是用什么水泡的茶,妙玉直接告訴賈母是舊年蠲的雨水。
但當黛玉問她是不是也是用舊年的雨水給她們泡茶喝,妙玉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一番話,夾槍帶棒的暗諷賈母和劉姥姥這個俗人打成一片,不值得她用梅花雪水招待,害得黛玉很是尷尬,這實在有違出家人的行為準則。
劉姥姥吃的茶杯,嫌腌臟不要,“仍”將自己常吃得綠玉斗,斟茶與寶玉,又尋出竹根大海來,且肯將成窖茶杯給與寶玉,聽她轉(zhuǎn)給劉姥姥。妙玉挖空心思,變著法的,間接的,通過一個杯子來親近寶玉,判詞“不潔不空”,意指六根不凈,為情所困。她口頭上拒與寶玉單獨會面,卻又給寶玉那些梅花;她贈寶玉的生日帖,一切盡在不言中;見寶玉在旁觀棋,她面紅耳赤;她借故邀寶玉同行,暗藏無限心事,繼而夜里內(nèi)心如熾走火入魔。
林語堂對妙玉就罵過難聽話:“妙玉是一個色情狂的小尼姑,帶發(fā)修行,塵緣未斷,有變態(tài)心理?!?/span>
妙玉自號“檻外人”,自勉蹈于鐵檻之外,超越生死,超出名利場,出塵出世,但靈魂又陷于情愛,自我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想心性高潔,在人世間淡泊名利,曲高和寡??此普媲鍧嵏哐?,然亦怪譎孤僻??此婆c世無爭,實則苦悶悲催,很是可憐。
賈寶玉:她為人孤僻,不合時宜,萬人不入他的目……她原不在這些人中算,她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邢岫煙:她因不合時宜,權(quán)勢不容……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么道理。
賈環(huán):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了。
李紈: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
她真的是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嗎?我看更多是人品出了些問題,失了她一直追崇的修行。
“清高”是有層次高下之分的,層次低的清高確實容易惹人厭,而真正高層次的清高非但不會令人討厭,還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佩。
清高層次的高下,大致可以從“來源”和“表現(xiàn)”兩個方面加以判別。
一、清高的來源
清高的來源可以分為“有意為之”和“天性使然”兩種。
有意為之的清高,一般是為之者心中先是存了“清高是好”、“我要清高”的邏輯判斷,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在心中摩畫、確定了一個清高的標準,最后將自己的言行向這個標準靠攏。
首先“清高是好”這個邏輯判斷,就基本確定了為之者的思想境界的上限。
好的品格、德行很多,而“清高”并不是其中最好、最優(yōu)秀,最為人稱道的。將“清高”作為自己行為準則的人,思想境界或性格上就具有一定的偏執(zhí)、偏狹或狹隘。
思想境界的高度,也決定了為之者內(nèi)心所確定的清高的標準的高度。將“清高”作為自己行為準則,一般說來這個清高的標準的高度也是堪憂的。
一般說來,思想境界是一個人言行品德的最高天花板,自己所確定的行為準則等而下之,是低于思想境界的,而行為準則又是具體行為的天花板,具體行為的高度是低于行為準則的。
思想境界一旦不高,行為準則等而下之,具體行為又等而下之。這樣的清高,確實容易帶來不好的觀感。尤其這種有意為之的清高,在面對不同人、不同事的時候,往往又有不同的反應(yīng)和對待方式,就更容易為人所詬病了。
妙玉之“世同嫌”,原因大致如此。
而天性使然的清高,不管這種清高在境界上的高度如何,其待人處事的標準始終如一,性格與行為渾然天成,給人的觀感比有意為之的清高要好很多,其層次也是高于有意為之的清高的。
二、清高的表現(xiàn)
按照清高的表現(xiàn)可以分為“行為上的清高”和“思想上的清高”。
行為上的清高,表現(xiàn)為行為舉止、待人接物的與眾不同。這種清高,無論出于有意為之還是天性使然,旁人歷歷在目,或高或下,往往一言一行即可做判斷。
而思想上的清高,是內(nèi)心境界、品格的高潔,而外在行為上未必時時處處都有顯露。就如“君子和而不同”,可與形形色色、三教九流來往唱和,或可偶爾“同流”,但絕不會“合污”,內(nèi)心的高潔始終如一。
這種清高,非一言一行、一時一事可以判別,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交往才能發(fā)現(xiàn)。
思想上的清高,才是真正的清高,是最高層次的清高。這樣的清高,會有人討厭嗎?
清高,有個“高”字,可以說這是相對于“低”來說是狀態(tài)。如果有的事情是因為自己覺得有點“低”,不屑去做,故而清高,當然可以。
可是,如果因為自己不做,就表現(xiàn)出自己多么高,表現(xiàn)出對做的人看不起的態(tài)度,那就讓人討厭了。
清高討不討厭得看物質(zhì)基礎(chǔ)以及文化涵養(yǎng)。
貧窮的人不能清高,貧民需要博采眾長,需要附庸風(fēng)雅,隨波逐流來廣結(jié)善緣。從而讓自身貧瘠的資源得到幫襯,等待自己的貴人從而擺脫困境。貧賤之人清高是斷絕自己后路,必然讓人生厭。
富貴之人要清高,高貴之人要有高貴之氣。清凈而高尚,自己充滿主張,走自己的路帶領(lǐng)一幫自己的追隨者青云直下,殺出一片天地。深居簡出,謀定而后動。
清高需要資本,清高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氣質(zhì)需要建立在物質(zhì)基礎(chǔ)之上。沒有物質(zhì)基礎(chǔ)空談清高是浮夸而不切實際的。畢竟這個世界是物質(zhì)的世界,世人的眼光都是物欲至上的。當世人一抬頭一睜眼發(fā)覺你沒有金燦燦的物質(zhì)基礎(chǔ),清高只是浮云。
清高的人,不令人討厭,令人敬佩。“清高之行,顯于衰亂之世”。能在亂世中不同流合污,依然保持清高的品格是可貴的。
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夠清高吧,可是人人都佩服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愛國情懷。即使當世人不理解屈原,可是后世,給了屈原極高的禮遇。
妙玉與屈原不同 ,妙玉在書里,被人厭。在書之外,妙玉依然被好些人厭惡。
妙玉的“潔”,自私。屈原的“潔”,無私。
“過潔世同嫌”,這話不錯。不過這個潔,有區(qū)別。
屈原的“潔”,是不同流合污的高潔。他對普通百姓有悲憫的情懷。他看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蓬頭垢面的普通百姓,屈原沒有嫌棄,沒有嫌他們臟,而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為那些臟兮兮的流民悲傷,流淚。
妙玉的“潔”,是自私的潔。是癖好,是對普通百姓的厭惡。
劉姥姥雖然是普通百姓,但是她曾經(jīng)見過世面,她衣著整潔,談吐得體,禮節(jié)周到。賈母和大觀園里的姐妹們都沒有對劉姥姥的衣著提出批評。
寶玉最討厭老婆子,可是他不討厭劉姥姥。劉姥姥雖然窮,但是在精神層面上與賈府諸人,與妙玉是一樣的。劉姥姥并不比這些公門貴族差。
可是妙玉非常藐視,慢待劉姥姥。賈母一進櫳翠庵就說要喝茶。妙玉親自給賈母倒茶,讓下人給王夫人等人倒茶,卻沒有給劉姥姥倒茶。
賈母看不慣,將自己的茶給劉姥姥喝,劉姥姥才喝一口茶。
如果賈母不給劉姥姥茶,劉姥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家喝茶。
劉姥姥不會計較一杯茶沒喝到,但是會對妙玉對自己的視若無睹,明目張膽的忽略而氣憤。這是明擺著看不起自己。
妙玉無聲地表示了對劉姥姥的蔑視、瞧不起。
后來妙玉將劉姥姥喝茶的茶杯扔了,這是公開嫌劉姥姥臟。
寶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雖然臟了,白撂了豈不可惜。依我說,不如就給那貧婆子罷,他賣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
妙玉聽了,想了一想,點頭說道:“這也罷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吃過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你要給他,我也不管,我只交給你,快拿了去罷?!?/span>
不知內(nèi)情的人,不禁會想:她跟劉姥姥有多大仇啊!
妙玉的“潔”,極度自私,令人生厭。屈原的“潔”是無私,是以天下為己任。
屈原的“潔”是自我修養(yǎng)的高潔;妙玉的“潔”是貶低別人,炫耀自己。屈原的潔,是自我修養(yǎng)的高潔。
妙玉的潔是貶低別人,炫耀自己。
妙玉請釵黛去喝體己茶,也是變相邀請寶玉去喝茶。喝茶時,妙玉翻出了珍藏的茶具,給三人用,這是妥妥地炫富,炫富也就罷了,還偏偏要埋汰一下賈府:“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span>
當黛玉發(fā)覺水質(zhì)與往日喝的雨水有所不同,但是還不敢確定是什么水,就問:“這水也是舊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黛玉因為沒喝出來是什么水,才發(fā)問,妙玉馬上冷笑著懟黛玉。然后開始炫耀自己的水是梅花上的雪水,彰顯自己的高雅。
妙玉不是清高,是傲慢,是由于自卑而生的自尊與傲慢。
賈府是公爵府,妙玉是一個小尼姑,她到賈府怕賈府瞧不起她,所以忸怩著不來。妙玉一定要賈府下帖子請她,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你們請來的。王夫人清楚妙玉的想法,給了她臺階。王夫人說:“她既是宦家小姐,自然要傲些”。
妙玉也曾經(jīng)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其出身可能不比公爵府低。但是她父母都死了,她也不過是一介小尼姑。再也沒有了大家閨秀的光環(huán)。
妙玉時時刻刻怕人家瞧不起,時時刻刻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似乎是妙玉的傲慢,實際上是妙玉靠傲慢來隱藏自己極度的自卑心理。
妙玉陪著笑給賈母端茶,覺得犧牲了自己的自尊心,但是她不敢和賈府人怎么樣,妙玉她轉(zhuǎn)過臉對一個貧窮的老太太表示了自己的傲慢。是為了挽回自己的自尊心。
潤楊閬苑恭候您多時了!歡迎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歡迎留言探討!
“清高”一詞,最早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定賢》,“鴻卓之義,發(fā)于顛沛之朝;清高之行,顯于衰亂之世”。這種在亂世之中愈發(fā)高貴的品格,代表的是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而永保自我純潔高尚的品德。在當下,多指為人高傲,不合群。
如此清高之行,放在哪個時代都會是被歌詠的對象,比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而《紅樓夢》中的妙玉“過潔世同嫌”,并不是因為她品行清高,也不在于她“假清高”,而是源于妙玉的自命清高,處處以“清高”標榜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這種“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的悲劇命運,反映出來的本質(zhì)問題,在于妙玉的身份認同危機,處于官宦小姐與修行尼姑之間的搖擺人。妙玉的自命清高,很大程度上帶著仕宦小姐的孤傲。這正如王夫人所言,“她既是宦家小姐,自然要傲些”。
而這種孤傲,與講究眾生平等的佛門又是相互排斥的,與妙玉帶發(fā)修行的身份相矛盾。因而妙玉這種自命清高的用力與掙扎,不被人理解與接受。在與其相識于微時的邢岫煙眼里,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不成道理。
具體來看,妙玉這種自命清高的掙扎與用力,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其一,妙玉對賈母與劉姥姥區(qū)別對待,懷有佛家擯棄的分別心。
禪語云:“內(nèi)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無分別心,通俗地將就是平等心,放下對各種事相有分別的心與無分別的心。妙玉作為遁入空門之人,不能用本心去看待人與事,卻根據(jù)表面的貴賤、美丑和貧富,對賈母與劉姥姥區(qū)別對待。
在櫳翠庵飲茶,妙玉對賈母禮待有加,言笑晏晏。最初賈母以為妙玉泡的是六安茶而不愿意喝,妙玉卻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隨后賈母又詢問泡茶用的什么水,妙玉也笑著回應(yīng)“是舊年蠲的雨水”。由此可見,妙玉對賈母的喜好了如指掌。
可劉姥姥用過的成窯杯,妙玉卻嫌臟不要。在寶玉的好心勸說下,妙玉才同意送給劉姥姥賣了度日。饒是如此,妙玉還是氣憤地說道,“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吃過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這分明是將劉姥姥由內(nèi)及外的臟與俗,厭惡到骨髓里。
寶玉主動要求將杯子轉(zhuǎn)交給劉姥姥,奉承妙玉“你那里和他說話授受去,越發(fā)連你也臟了”,并命令小廝打水洗地。妙玉大為受用,卻又囑咐只讓把水放在山門外,而不讓進來。如此自命清高的做法,脂硯齋也認為妙玉“怪潔之癖未免有過”。
其二,妙玉請黛、釵“吃梯己茶”,卻一味炫耀自己的茶器與茶藝。
妙玉為賈母與劉姥姥奉上茶以后,便私下叫走了黛玉和寶釵,偷偷跟隨而來的寶玉美其名曰,“偏你們吃梯己茶呢”。話雖如此,妙玉卻沒有展現(xiàn)出對待朋友的親密與真誠之感,只是抓住一切機會顯擺自己的茶具有多珍貴,茶藝有多高雅。
妙玉遞給寶釵的茶杯,刻有“晉王愷珍頑”,而黛玉的則鐫著“杏犀”,足見其精貴。寶玉只因為打趣自己是個“俗器”,只配使用綠玉斗,就被妙玉所譏諷,“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寶玉則回應(yīng),“'隨鄉(xiāng)入鄉(xiāng)’,到了你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寶一概貶為俗器了”。妙玉聽后歡喜不已,立馬拿出一只九曲十環(huán)來炫耀。
妙玉的自命清高,并沒有因為寶玉的刻意逢迎而感到滿足。后來黛玉只不過詢問了一句“這水也是舊年的雨水”,就被妙玉立即嘲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妙玉接著長篇大論講述自己如何收集雪水,以及雨水與雪水的區(qū)別。
一向以“促狹嘴”著稱的林妹妹,體諒妙玉天性怪癖,并未回應(yīng),吃過茶便與寶釵結(jié)伴而去。妙玉名義上是邀請黛玉與寶釵吃茶,實際上卻借此機會,大肆宣揚自己品味的與眾不同,彰顯自己的高情雅趣。凡事過猶不及,她不免有矯揉造作之嫌。
除了這種自命清高的用力與掙扎,妙玉不被人接受,還源于自命清高背后折射的身份搖擺和六根不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則,對寶玉暗生情愫。
妙玉請黛玉和寶釵“吃梯己茶”,本就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嫌棄。脂硯齋就曾評論,“玉兄獨至,豈真無茶吃?作弄人又弄狡猾,只瞞不過老朽”。由此可見,妙玉想借此機會親近寶玉,也是頗有道理,欲蓋彌彰也。
后來不管是寶玉生日時妙玉以“檻外人”祝生辰,還是蘆雪亭聯(lián)詩為寶玉折紅梅,都流露出妙玉對寶玉暗自涌動的情愫。就連一向頑劣的賈環(huán),也看出了妙玉的心思,“她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了?!?/span>
其二,向往閨閣女子的熱鬧。
妙玉雖以“檻外人”自許,卻對塵世抱有未了的情愫與癡念。黛玉與湘云于中秋月夜在凹晶館聯(lián)詩,妙玉不期而至,也是被世俗之中的“賞月聞笛”所吸引。難耐寂寞的妙玉,不僅加入聯(lián)詩,還主動邀請黛玉與湘云前往櫳翠庵吃茶,不愿冷清。
妙玉續(xù)詩作結(jié)時說道,“若只管丟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檢怪,一則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二則也與題目無涉了“。這種以閨閣女子自居的口吻,哪是遁入空門之人所用言辭,足以見得她對于自我身份認同的搖擺,難怪惜春說她“塵緣未斷”。
總之,“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這是妙玉自命清高的悲劇所在。妙玉帶發(fā)修行,本就是為了保全身體安康的無奈之舉。遁入空門之后,妙玉習(xí)慣了佛家的清靜無為,卻未曾修煉成佛門的六根清凈;看到了佛法的與世無爭,卻曾參悟佛家的眾生平等。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這是妙玉與黛玉共同的生命追求。這可惜,黛玉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妙玉則成了“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終究,妙玉在仕宦小姐與檻外之人的身份搖擺中,成為黛玉悲情命運的另一種投射。
妙玉高不假,清不存在。高是眼高于頂,趨炎附勢溜須拍馬。妙玉極其勢利眼,在主子寶玉面前低眉順目殷勤獻媚,一副奴才小人嘴臉。在姐妹們面前,處處表現(xiàn)自己超凡脫俗,把別人踩在腳下,壓低別人抬高自己。在弱勢群體劉姥姥面前,豪無道德教養(yǎng)慈悲之心,居然把劉姥姥用過的茶杯扔了,以示自己高潔,實則說明妙玉心性卑污品性惡劣。如果把劉姥姥換作是賈母,妙玉將會是另一種態(tài)度。妙玉與清字風(fēng)馬牛不相及,配不上這個清字,清離她很遠,高高的掛在天上。
清高的人不討厭,真正討厭的人是自己無法清高,又見不得別人清高的人-;李紈
紅樓夢里面最討厭妙玉的人應(yīng)該是李紈了吧,李紈出場時就是一個青年寡居,守著一個兒子過日子的人,和妙玉接觸的人比較多是寶、黛、釵和惜春一桿人等,惜春是因為內(nèi)心存了出家之心,寶、黛、釵和妙玉四人卻可以同屋喝茶 親密接觸以黛玉和寶玉性格來看足以是和妙玉惺惺相惜才會如此的;李紈一個寡婦和妙玉一個帶發(fā)出家的姑子按說不會有太大交集的,李紈所謂的“討厭妙玉為人”本質(zhì)是就是見不得妙玉一個本該和她一樣形同槁木死灰的人活的如此精彩 肆意灑脫所以才心生嫉妒所以討厭的。
我認為清高是一種獨善其身,不與不認同的世俗同流合污,它有時會顯得不合群,但不會讓人討厭,更多的是一種敬佩吧。
而妙玉的“過潔世同嫌”,是過猶不及,是比世俗之人更深刻的“我執(zhí)”,過于強調(diào)自我反倒顯出內(nèi)心的脆弱來。
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中,可以看出妙玉雖身在佛門,卻養(yǎng)不出慈悲,分別心比世人還重。她給賈母配的茶杯是成窯五彩小蓋鐘,別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文中妙在,妙玉如此用心的獨獨給賈母的茶杯,賈母喝了一口茶,隨手便遞與劉姥姥,簡直是巨大的反諷,妙玉只好棄之,寶玉可惜建議贈予劉姥姥,妙玉回道:
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是我吃過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她自己用過的杯子可以直接給寶玉用,故宮典藏級的茶器卻因為劉姥姥碰過就要悔之,她這不是潔癖,不是清高,而是巨大的分別心,相比之下,寶玉,尤其是賈母更顯出佛家的慈悲之心。
在妙玉身上實際上充斥著矛盾,她遙祝寶玉芳辰,卻用“檻外人”不合禮的號,用邢岫煙的話說“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逾越了宗教的界限,與性別的界限,她守著佛門清凈地,近乎病態(tài)的“潔身自好”,下場卻遭強人擄走,身陷泥淖中。
可以說,她的整個人生都是一種反諷。然而,也是深切的悲劇,為了治病而出家,在她如花的生命還尚未展開時,卻被嚴格地束縛,強行遏制生命的欲望與能量,本意是為了保存生命,終究無法成全。
妙玉不是清高,她與自我、與周遭都無法和解,真正的清高,至少與自我是達成和解的,他能夠堅守住自我,不被外界所擾。
但說到底,我們都是社會中的人,和光同塵或許才是更好的追求,在磨礪自我的同時,順應(yīng)時代的變化盡力施展自己的才能,鮮衣怒馬,不負此生。
《紅樓夢》說“過潔世同嫌”,《戴禮記·子張問入官》里說“水至清則無魚”。那么,像妙玉那么清高真的討人厭嗎?
1:拿妙玉的清高,來比一般人的清高,我覺得略微不太合理。世間清高者至多,但是,真正似妙玉那種才貌,性情都絕倫者,世間寥寥無幾。我們不妨來看看,妙玉的才華橫溢。
妙玉的茶藝,首屈一指,從收集梅花上的雪,來作茶水上來看,妙玉的品味是世間少有的精致。
妙玉的園藝,也非常出色。賈母帶劉姥姥進櫳翠庵時,就夸過說到底是你們修行人清凈,無事常修剪,所以比櫳翠庵中草木比別處更茂盛些。
妙玉有琴技,在黛玉彈《五美吟》時,妙玉就聽出了黛玉琴聲的不詳之音。
妙玉的棋藝,她幾次去找惜春下棋,可見棋藝亦好。
還有詩才。黛玉,湘云都是有才之人,互相之間略有比較之意,但是,到了妙玉續(xù)詩時,二人皆嘆服。
可見,妙玉的才華是非常齊備的,所以紅樓夢曲子說她“才華馥比仙”,十二釵里面這樣齊備的才華,只有黛玉可以與之比肩。
2:妙玉的容顏,肯定是極美的。
妙玉未進賈府前,就介紹過她,文墨極通,容貌又極好。
文本四十一回更是描寫她:
只見妙玉頭帶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素袖襖兒,外罩一件水田青緞鑲邊長背心,拴著秋香色的絲絳,腰下系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手執(zhí)麈尾念珠。跟著一個侍兒,飄飄拽拽的走來。“
可以閉眼想象是怎樣一個仙氣飄飄的女子。
所以,無論是從才華,還是送容貌氣質(zhì)方面,妙玉都是世人少極的優(yōu)秀。由此可見,妙玉雖然清高,但是,她也確實有清高的本錢。世人大多只看見妙玉的孤傲,脾氣怪誕,但是,很少有人去正視妙玉出眾的才華和容顏。
3:那么,清高真的討人厭惡嗎?
毫無疑問,清高不利于社交。
但是,一個清高的人,大多數(shù)他的品行和操守都是不錯的。就像善知識在講經(jīng)時說的那樣,一個自身滿是瑕穢的人,他是太敢清高的,因為不配嘛。
所以,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或許,就會能對性情清高的人,在你的不喜歡里面,把應(yīng)有敬意加上去,就不會覺得厭惡了。
畢竟,有操守的人,就是有底線的人,他們是值得尊敬的人。
總結(jié):清高和孤傲往往是一對孿生姐妹,她們?nèi)菀紫嚯S相伴。清高是不錯的,孤傲也是一種性情,但是,清高容易被人敬重一點,孤傲就有點,是比較不太容易融入社會的。
妙玉很與眾不同,高潔傲岸,再大觀園里,可是個特殊人物,她祖籍蘇州出身城市仕宦人家。自幼多病,皈依佛門,帶發(fā)修行。
邢岫煙說,妙玉“為人孤癖,不合時宜”。
妙玉有潔癖,劉姥姥進大觀園到攏翠庵喝了一口茶用過的很高端的杯子,妙玉嫌臟,轉(zhuǎn)身就不要了。
妙玉雖自稱“檻外人”,但她又如何能邁出塵世的門檻兒呢?最終還落了個。被強人羞辱。
妙玉出身讀書仕宦之家,自有一種雅潔之氣;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后,父母俱亡,為睹觀音遺跡和貝葉遺文,她隨師從蘇州到了京城。賈府為元春歸省聘買尼姑,她因為“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并貝葉遺文”,被請到了大觀園的櫳翠庵。妙玉堪稱大觀園里的圣賢居士了。
自古圣賢皆寂寞。歷來如此。
理解她的人少,看不慣的多,現(xiàn)實就是這樣。
這樣其實也很好,她在安靜里修行,在寂寞中升華,靈魂安穩(wěn),錦瑟年華……
首先,清高的人不討厭,假清高的人才討厭。
清高的人一般對自己要求嚴格,不屑于與骯臟為伍,所以清高的人其實是特別好的一類人。
但是因為很多人混淆了清高與假清高這兩個詞,常常把那些虛偽做作表里不一的假清高之人,當成是清高的人。所以在許多人的心里,“清高”這個詞就成了“假清高”。
其次,《紅樓夢》里的妙玉不是清高,妙玉是假清高。
妙玉不是個有修養(yǎng)的人,她說話做事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從來就不會尊重別人。給別人難堪是妙玉最拿手的好戲。
實例一、妙玉給林黛玉難堪
賈母帶著劉姥姥一群人去櫳翠庵要茶吃,林黛玉弱弱的問了一句:“這也是舊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妙玉實在太做作了!不管是雨水還是雪水,都是臟水;放置四五年之后,都會變餿發(fā)臭。誰能喝的出來是什么水呀!因為這個把林黛玉冷嘲熱諷一通,這是妙玉無知也是她沒有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
實例二、妙玉搶白賈寶玉
妙玉說賈寶玉:“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span>
她這話本身就是狂話。賈府又不是沒有古董,你一個櫳翠庵能有多少古董呀。
賈寶玉給她要茶吃,她又說賈寶玉:
“你雖吃的了,也沒這些茶糟踏。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么?”
喝一杯是品、喝兩杯是蠢物、喝三杯是飲牛飲騾,這種話大家都知道,是非常粗俗的話。真正的大家閨秀是不屑于把這種話說出口的。妙玉能把這種話說出來,把賈寶玉逼到無話可說之地,是非常沒有禮貌的。
妙玉拉著寶釵與黛玉去吃體己茶,寶釵從頭到尾一言不發(fā)。一共去了三個人,誰說話妙玉搶白誰,寶釵知道妙玉這種人不能搭理所以全程沒有和她交流一句。
實例三、妙玉聯(lián)詩讓黛玉湘云面子掃地
中秋之夜湘云與黛玉聯(lián)詩,聯(lián)到“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高潮之處,妙玉突兀的闖了進來,又笑又評論,把黛玉湘云“倒唬了一跳”。
然后,她就把黛玉湘云讓到櫳翠庵中,毫不客氣的給黛玉與湘云的詩作來了一個大大的狗尾續(xù)貂。黛玉與湘云每人只做了十一韻,妙玉自己續(xù)了十三韻。什么“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什么“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边@都是些什么鬼呀。
然后她又說:“明日再潤色。此時想也快天亮了,到底要歇息歇息才是?!绷质范寺犝f,便起身告辭,帶領(lǐng)丫鬟出來。
意思是妙玉把黛玉湘云叫到她家,然后她洋洋灑灑詩興大發(fā),發(fā)完之后又把黛玉和湘云攆走了!?。?/span>
對比黛玉和妙玉這兩個人我們發(fā)現(xiàn),越是肚里有貨的人越虛心,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好為人師。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闭f的就是妙玉既不潔也不空。
表面上看,劉姥姥用一下她的杯子她就嫌臟了;可實際上,妙玉喝的都是變質(zhì)變餿的水。相比“別人用你的杯子”和“喝發(fā)臭變質(zhì)的水”這兩種情況,哪一個更臟?正常人都知道正確答案吧,但是妙玉不知道。
“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妙玉的“過潔”不是清高,是假清高。沒有人會真心實意的喜歡妙玉這類人。
清高人討厭,只是世俗人看法而已,真正清高的人都是自愛之人,能忍受孤獨之人,不肯遷就,不同流合污。妙玉出生高貴,人聰明有才,有很深的潔癖,與世俗格格不入,看的上的說二句,看不上的不喜人干擾自己,清高人本身沒有什么危害,只是有種把他人拉低,讓周圍人不舒服的感覺,故一不合群,二不受人喜歡,三易遭人妒忌,遇小人會受人暗算!所以一但跌下神壇,落地的鳳凰不如雞。妙玉后面結(jié)果也是如此!可惜了一個妙人!
清高的人不一定都令人討厭。妙玉的清高,并非表面的自命清高,也非俗人眼中的自視清高,而是發(fā)自骨子里的一種清純淡雅,一種傲視世俗的精神所在。
妙玉自幼出家,帶發(fā)修行,受逼避難,并非自愿。她才情超眾,既深于文化修養(yǎng),又潔身自好而多情。她的判詞說“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正是表明她想要高潔而那個可惡的世界不容她高潔,而所謂的“空門”也并非真“空”之境。盡管她是離塵的,也是抗俗的,品德高潔,才情過人,可終究“世難容”,“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俗惡勢力依然可以對她迫害欺凌,甚至誹謗讒毀。
妙玉是堅冰封裹的熊熊火焰,她不入眼的人,覺得她是冰冷刺骨,銳利無比,根本無法靠近之人。而對入她眼者,她也會敞開懷抱,只不過她能給予的溫暖中,或多或少會帶著外殼上的絲絲寒氣的。
所以,生活中像妙玉一樣的人,不一定真的惹人討厭,有時是我們沒有能真正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把自己的真實感情掩藏起來,或許有自己無法言說的苦衷。但愿我們都能逐漸接近他們,了解他們,真正理解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的歡樂苦痛,用我們的柔情逐漸溫暖他們曾經(jīng)一度冰冷的心,融化他們?yōu)楸Wo自己筑起的外部的堅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