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而除了大詩人大作品外,還有很多好詩被埋沒了,沒有被普通百姓所了解。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這3首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古詩,堪稱滄海遺珠,千年后讀來津津有味。
第1首,南宋古籍《苕溪漁隱叢話》記載了詩人劉義的一首《落葉詩》:返蟻難尋穴,歸禽易見窩。滿廊僧不厭,一片俗嫌多。
這首詩確實寫得很不錯,螞蟻找不到窩是因為被落葉蓋住了,而歸來巢穴的鳥卻能因為樹葉稀少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家。前兩句已經是一種對比,而后兩句又加深了一種對比,由獸而及人,意蘊更加深刻了。僧人有平常心自在心,所以看到滿地落葉都不會厭煩,而對俗人來說,只是一片也是多余的。這首詩通過兩重對比,讓落葉這個靜靜的形象染上了生命的味道,韻味十足。
第2首,戴復古是南宋江湖詩派的代表詩人,他經常在各地游歷,在當年闖下了不少聲名。只不過隨著時間過去,他的詩歌并不為大家所熟知。他有一首《詰燕》寫得非常巧妙:去年汝來巢我屋,梁間污泥高一尺。啄腥拋穢不汝厭,生長群雛我護惜。家貧惠愛不及人,自謂于汝獨有力。不望汝如靈蛇銜寶珠、雀獻金環(huán)來報德。春風期汝一相顧,對語茅檐慰岑寂。如何今年來,于我絕蹤跡?一貪簾幕畫堂間,便視吾廬為棄物。
這首詩因為是古體詩,所以風格有些佶屈聱牙。不過意思很明白,說貧窮人家曾經很愛護燕子,也不奢望燕子能夠報恩,只希望燕子第二年能夠再來家里做客探望。只不過燕子貪戀富貴人家的好環(huán)境,再也看不上窮人家的房子了。
這首詩假借責問燕子,實則是責問世上那些忘恩負義的人,說了許多世態(tài)炎涼,讓人十分有共鳴。人生在世,有時候難免遇到忘恩負義的人,真是讓人煩惱憋屈。
第3首,在明代建文年間,有一個秀才叫做王永頤,他曾經在錢塘江觀潮。正好遇上了御史和一眾官員在錢塘江觀潮。這些大官看到一個秀才居然敢來到他們的身邊,都有些生氣:“哪來的窮酸書生,這么不懂規(guī)矩?”旁邊的差役連忙大聲呵斥:“秀才,快走開,沒見到大人們正在觀潮嗎?”
沒想到這個秀才居然恍若未聞,非但沒有避開,反而大搖大擺的向著眾官員走來。差役一看,這還了得,連忙將王永頤抓了起來,扭送到御史大人面前。王永頤完全沒有慌張,反而笑瞇瞇的對御史說:“大人好,不知道小生犯了什么錯啊?我是看潮水即將到來,不過湊個熱鬧罷了?!?/p>
御史大人眼睛一轉,說:“你既然是讀書人,這樣吧,如果你能寫一首主題為等待觀潮的詩,我就放了你?!?/p>
王永頤拿了筆,不假思索就在紙上寫出了一首詩:大江東去接蓬萊,萬里潮聲兩浙開。幾度夜隨明月上,有時風卷雪山頹。畫船沖汛沙頭立,白馬凌空海上回。我欲乘槎訪霄漢,清風不擬釣魚臺。
這首詩寫錢塘潮確實有一定水準,尤其第3和第4句,對仗工整,煉字精彩,一個上字一個頹字,都是恰到好處,形象的刻畫了潮水的高大和聲勢。
御史聽了連連點頭,旁邊有個官員還是有點生氣:“一首詩不算本事,你給我再寫一首來?!蓖跤李U又寫了一首,其中兩句是“分明一派長江水,做出許多聲勢來。”表面是說潮水本身是長江水,卻有壯觀的聲勢。但這兩句詩暗地又指這個官員和御史都是官,御史都點頭滿意了,你旁邊的官員還要虛張聲勢,你這是要鬧哪樣啊!
御史看到這兩句詩后,哈哈大笑,痛快的放了王永頤。
不得不說,王永頤這個秀才還真有點才華。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他能夠寫出這首觀潮詩,確實有狂妄的資本啊。
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不知名的好詩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