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人之所以會覺得自己時常過得特別焦慮、痛苦,就是因為自己根本不清楚事實的真相,反倒一味地覺得自己是屬于那個最清醒的人。
可實際上,任何人都容易活在自我設置的、虛無的、不存在的臆想里。
于是,越來越喜歡胡思亂想,越來越無限地接近那個越來越遠離真相的東西。
馮唐曾說:
“很大一部分事,歸根結底是兩件事,'關我啥事’、'關你啥事’?!?/strong>
一個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懂得跟生活當中的一切都保持著距離。
人際關系上,保持距離
其實,一種臃腫的人際關系非但給不了自己任何有實質性效用的東西,反而還容易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疲憊。
疲于奔命的關系,往往就像琴弦一般,越是拉扯得緊繃,就越容易斷。
所以,聰明的人都知道在人際關系上,讓自己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后真正可以靠自己的智慧來讓雙方之間的相處,能變得松弛起來。
另外,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清楚地知道,人的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所以,在人際關系上,我們要時刻平衡好自己跟對方的關系,不要過度依賴對方,也不能讓對方習慣依靠你。
就像叔本華曾說的:
“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strong>
任何時候,都要在人際關系上保留一種從容的、自得的、愜意的、隨性的狀態(tài)。
如此,平平靜靜做自己,平平淡淡做事情,讓一切的一切,都回歸到它松弛而自然的狀態(tài)。
然后,活好當下,過好當下,享受當下。
認知成長上,保持分寸
其實,在認知層次上,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分寸感。
這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中年人,一旦到了上有老下有小,以及中間還有各種各樣的開支和壓力的時候,難免會有急功近利的沖動和渴望。
但是,這種陷阱只會讓我們在歧路上越走越遠,甚至到最后會絕望地發(fā)現(xiàn)早已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也不知走向何方了。
這種將急功近利,想要一步登天的想法以及欲望,很多人會美其名曰上進心強,快速地突破認知能力。
可實際上,這樣急躁的、浮躁的活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靜不下心來好好打磨自己。
聽過一句話:
“一個人最大的聰明,不是知人,而是自知。”
人這輩子,最大的清醒往往就是懂得人生只有一次,唯有不斷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挖掘出自身的潛能,然后逐步地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如此,我們才能更加篤定地朝著正確的方向來更有節(jié)奏、更有步調(diào)地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
要知道,哪怕自己再想強大,再急于求成,也無法一口吃成胖子,更不可能心急也能吃熱豆腐。
保持分寸,保留清醒,才能一步步行穩(wěn)致遠。
生命旅程里,保持清醒
生命旅程里,與一切保持距離感,就是盡可能讓自己保持清醒。
許多時候,人往往是因為一時的愚昧、沖動、糊涂而陷入絕境當中,而且哪怕只此一次,卻足以讓自己掉進深淵之中而無法爬出來。
所以,活出清醒,保持理性,盡可能地吸收外界的精華,轉化為內(nèi)在的精髓。
如此,修煉自己,成就自己。
就像楊絳曾說的那樣: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如此,人生便足夠的從容、自得、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