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學案導學”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學案導學”是教學的一種手段,目的是轉變教學模式,讓教師從一根粉筆,從頭到尾手把手地教學,轉變?yōu)橐罁n程知識點“導”學,根本目的是變傳統(tǒng)的講授式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如何整編學案內容尤為重要,首先,學案設計要清楚明了,學習目標,重、難點設置,學習活動,課堂例題,鞏固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思路清晰,節(jié)省課堂時間,增加課堂容量。其次,學案中的問題設置要有針對性、坡度性。如在學習硫的物理性質時,講到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學案中就設置問題:如何能夠用最簡單的實驗方法證明硫微溶于酒精了?學生課前經過動腦筋,想出許多方案。經討論,篩選后認為向溶有硫的酒精溶液中加入水的方法為最佳。上課時,讓學生進行實踐,結果一加入水,溶液就渾濁了。這樣情境的設置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而且使學生體會到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樂趣。
在課堂中充分開發(fā)學生潛能,開展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方設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如在講解氯化氫尾氣吸收時,強調在水面上放一個倒置的漏斗,目的是防止產生倒吸現象,因為氯化氫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課堂中引導學生聯想到氯氣尾氣的吸收能否也采用這樣的裝置來防止倒吸現象?對這一問題,學生熱烈討論,踴躍發(fā)言,絕大多數認為應該加這樣一個裝置,因為氯氣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我讓學生課后自己查資料、然后課堂驗證,發(fā)現把通有氯氣的導管直接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并沒有發(fā)生倒吸現象。通過充分調動學生引發(fā)的探究,最終找到正確的答案,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了,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加寬了。
充分利用學科特點,進行實驗教學
如Na2O2與水的實驗,反應結束后,滴入酚酞試液,發(fā)現溶液先變紅振蕩后又消失。溶液變紅說明有堿性物質產生,紅色消失說明什么呢? 學生就此展開討論,猜測:①Na2O2有漂白作用;②NaOH有漂白作用;③O2有漂白作用。通過親身實驗,上述猜測被推翻,此時教師進行適當點撥,給出H2O2的一些資料,學生大膽猜測是這種中間產物起了作用。學生再進行實驗驗證H2O2的漂白性。結論出來:起漂白作用的是H2O2,結合實驗現象,可寫出反應方程式:Na2O2 2H2O=2NaOH H2O2,2H2O2=2H2O O2。在課堂中,通過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從而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讓學生在課堂中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