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潢川黃國源出黃姓,不是嬴姓
黃國源出黃姓。所謂“嬴姓”,據(jù)唐初李泰《括地志》載:“黃國故城,漢弋陽縣也。秦時,黃都嬴姓”。何謂“秦時”?即指秦國統(tǒng)一六國之時,“黃都嬴姓”。《春秋》僖公十二年(前648),黃國被楚成王所滅,王公貴族逃亡避難,子民淪為楚國奴隸,被迫遷入楚國,即今湖北的黃陂,黃岡、黃石、黃梅、黃安等地,都因黃人所居而命名。潢川黃國故城荒無人煙,成為一片廢墟。四百年后,公元前223年,秦滅楚,統(tǒng)一六國,古黃國故城成為秦國嬴姓貴族的采邑,所以李泰說:“秦時,黃都嬴姓”。
今有人據(jù)1972年,湖北隋縣出土的古黃國青銅鼎鉻文:“黃季作季嬴寶鼎,其萬年子孫永寶用享”。認為是“黃國國君黃季為女兒出嫁所作的媵器,潢川黃國是嬴姓國,為少昊的后裔,黃季之女才可稱季嬴”。此說與漢人為子孫命名法規(guī)大相徑庭,值得商榷。
據(jù)《左傳》:桓公六年載:“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列舉晉僖公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為了避諱,廢除“司徒”、“司空”的官名。魯獻公名“具”,武公名“敖”,因此改“具山”、“敖山”之名??芍獙Α凹举泵Q如此解釋,在周代無疑是“犯諱”?!氨苤M”始于西周,此后世代相承。三國東吳孫休于“永安元年(258),析建安校鄉(xiāng)西偏置綏安縣”,至“東晉義熙元年(405),避晉安帝圣諱,改為綏安縣”。唐太宗名“世民”,凡唐代典籍文章,都以“人”字替代“民”字。宋理學家周淳頤死一百多年后,因宋光宗名“淳”,宋人將他改名為周敦頤。宋真宗冒認道教傳說中的人皇之一趙玄朗為祖宗,名將楊延朗,改名為楊延昭,以避圣諱。
避諱又分為國諱和家諱。國諱:“君父之名,固非臣子所斥”,對帝王后妃和尊長名字,都必須避諱。避諱范圍包括國我、人名、地名、牲畜、器皿、禮品名,以至前代年號、經(jīng)文、古文、成語等。家諱:唐宋時代常以排行稱呼:稱北宋名將楊延昭為楊六使,稱南宋大將劉光世為劉三,稱張俊為張七,稱韓世忠為韓五等。在《黃氏家訓》中,就訂立“戒犯諱”條文:“凡屬五服內(nèi)之嗣孫,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即上祖之名字,亦當共避之”(《江夏黃氏大成宗譜》)。福建永定奧杳黃氏開基祖黃小五,稱為念八郎。 平和王官溪黃氏開基祖、宋萬戶侯、昭毅將軍黃元吉,生八子,按排行順序為“大使、二使……八使”。由于避諱不能直呼其名,按排行美稱為“朗”,或尊稱為“使”,在族譜中比比皆是。
可見避諱是尊崇封建宗法禮教為至高無上的地位,維護森嚴的等級制度,表示其神圣不可侵犯,帶有濃重的“尊祖敬宗”的宗法倫理色彩,形成舉國上下普遍遵循的制度。“犯諱”,被認為是一種褻瀆犯上行為。在封建社會,一旦犯諱,將受國法、家法懲辦,甚至身罹大禍。
黃季身為國君,理應率先執(zhí)行,豈有為女兒取名為“季嬴”,而冒犯國諱和家諱之理?!甚至作寶鼎鉻文以刺斥自己,流行于世上,這于情于理于法諸多不合!
“季嬴”名稱,應是黃國國君黃季娶嬴姓國貴族之女為夫人,才可稱為“季嬴”。如:衛(wèi)宣公娶齊僖公長女,齊國姜姓,稱她為“宣姜”;鄭武公娶申侯之女,申國姜姓,稱她為“武姜”;黃君孟娶姬姓國貴族之女,稱她為“孟姬”等?!洞呵铩反祟愑涊d甚多。況且,“宣”、“武”、“孟”、“季”都是謚號。可見,“季嬴”,意是黃季夫人嬴氏,這也是避諱,避諱直呼其名。把“季嬴”視為黃季女兒名字,此是以少數(shù)民族“父子連名”或“母女連名”的命名習慣,解釋古代漢族命名法則,以證明“黃國出自嬴姓”,這難免牽強附會,張冠李戴之弊,豈能服人?
3. 潢川黃國并非出自伯益
潢川黃國與汾川黃國這兩支黃氏,都是起源于燕山之北黃山一帶。黃夷先族黃鳥氏遷徒而來的。史學家何光岳說:“一支進入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黃國。一支則南下河北、山東黃縣的黃城,加入東夷集團(按:后來由于氏族之間婚姻變故,聯(lián)盟解體),又南遷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東夷源流史、黃國的來源和遷徒》)。
古代東方民族,稱為東夷,至堯舜時代,形成九個部落,成為九夷。《后漢書*東夷傳》記載:“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東夷民族“言仁而好生”,“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這就是說:東夷民族是講仁好禮的民族,“故孔子欲居九夷也”。
黃夷先族黃鳥氏,早在顓頊帝時代,就遷入中原地區(qū)河南,與顓頊高陽氏結親聯(lián)盟。據(jù)《山海經(jīng)》所載:顓頊帝逝世,黃鳥氏在附禺山為顓頊帝守陵,在那里建基立業(yè),繁衍發(fā)展,并將此地方命名為“內(nèi)黃、外黃”。黃鳥氏族逐漸發(fā)展壯大,成為部落聯(lián)盟的酋長,故稱為“黃夷,在九夷中名列第四。帝堯時代,采取威撫并用政策,流放“四兇”于四夷。舜繼位,對邊疆無法全面控制的民族勢力,實行撫安政策:南撫交卩止,西撫西戎,北撫北戎,東撫東夷。四方民族只要承認中央政權的統(tǒng)治,就允許它保持高度的自治權利和地位。因此,各部落入朝稱臣納貢,保障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穩(wěn)定和安全,故司馬遷說:“四海之內(nèi),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興九韶之樂”?!疤煜旅鞯?,皆自虞舜始”(《史記*五帝紀》),黃夷部落接受虞舜撫安政策,部落國獲得高度自治權利和地位,潢川黃國從此建立。
據(jù)《史記*秦本紀》所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秦氏、趙氏、黃氏等。說明伯益后裔有別封于黃而傳黃氏,但伯益之后的黃氏何時分封?封于何地?因何稱黃氏?史書記載不詳,成為此系歷史懸案。查閱《史記*五帝紀》有關伯益的歷史記載:堯舜時代,“蠻夷猾夏,寇賊之子伯益為獄官之長(大理卿)?!疤兆由鍤q而佐禹”。注:“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史記正義》引列女傳)??梢姴嫖鍤q就成為該氏族精神領袖。《孟子*騰文公(上)》記載:堯舜時代,洪水泛濫,五谷無收。森林茂密,猛獸繁多傷人。禹治水受猛增獸所阻。舜任命伯益掌管山林之官,取火焚燒山林,“禽獸逃匿”,使禹能 安心施行治水工程,統(tǒng)率百姓治水八年,疏通了九河。大禹治水的成功,其中有賴于伯益驅(qū)猛獸的一份功勞?!八茨似拗π罩n嬴姓”,為嬴姓始祖(《史記*五帝紀》)。后世歌頌大禹治水之功,同時也頌揚這位馴服鳥獸的“百蟲將軍”伯益。
《史記.夏紀》記載:夏禹繼位,四岳舉薦皋陶輔佐夏禹執(zhí)政,不久陶卒,然后再推舉皋陶獨生子伯益,輔佐夏禹執(zhí)政十年,禹崩,伯益為禹守喪三年。禹子啟繼父自立,廢除堯舜的“禪讓”制度,建立父系血統(tǒng)、財產(chǎn)繼承制的“家天下”。伯益極力反對如此政治變革,便展開史稱為“傳子”與“傳賢”新舊派別勢力的斗爭?!皢⑴c友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戰(zhàn)國策.燕策》)。伯益從此“辟居箕山之一陽”(《史記.夏紀》)。這是有關伯益“馴服鳥獸”佐禹治水,反對夏啟建立“家天下”,經(jīng)歷舜禹啟三朝的主要歷史記載。
夏啟廢除母系制度,建立父系制度,當時同出姒姓的“有扈氏也不服,啟伐之,大戰(zhàn)于甘……遂滅有扈氏”(《史記.夏紀》)。啟崩,“太康立,失德,夷人始畔”(《史記. 東夷傳》)。太康被驅(qū)逐出境,傳至第四代國王姒相繼續(xù)征伐九夷,直至第八代“姒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稱臣納貢(《竹書紀年》)。夏初,九夷敢與夏后王朝對抗,即見此時九夷國力之強。
虞舜時代,潢川黃國已經(jīng)建立。伯益后裔與黃姓婚姻血緣關系,傳下子孫別封于黃而稱黃氏。說此系黃氏出自伯益,以伯益為父系祖先,這是夏啟以后之事。有人卻認為:“潢川黃國出自伯益”,這是混淆姓與氏兩種不同概念。黃,“因生以賜姓”,這是原始社會古黃姓的圖徽、族徽、血緣標記,才稱為“姓”。后世與黃氏有婚姻血緣關系或子孫支分派系,別立為氏者,都稱為“氏”。如黃姬、黃嬴婚姻血緣關系傳下子孫,“別封于黃”而“傳本姓”黃氏者,或黃國子孫叔單,封于奚邑,家族以邑為工,稱奚氏。楚相春申君黃歇被刺,子孫為避禍隱姓埋名,改姓春氏等,都稱為“氏”。趙彥衛(wèi)說:“姓者,所以統(tǒng)系百姓,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自出”(《云麓漫抄》)。所謂“潢川黃國出自伯益”之說,這是混淆姓與氏的兩種不同概念,以“氏”冒稱為“姓”,以支流當為族源,以局部代替整個民族,這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既違背史實,也不合邏輯。
此外,東漢蔡邕《蔡中郎集》說:“漢交 阝止都尉胡夫人黃氏神誥:江陵黃氏之季女,字曰列嬴,其先出自伯益,別封于黃,以國為氏”。江陵位于湖北,古屬南郡。楚文王從丹陽遷都于此。伯益之后“別封于黃”,究竟封于何處?目前無從稽考,成為此系歷史懸案。近代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今湖北宜城東南漢水流域的西黃城,魯莊公十九年春,被楚文王碼漢卡所滅,今已湮滅無聞。江陵黃氏女是否出自楚文王所滅的西黃,目前資料缺乏,證據(jù)不足,有待賢者考證。
<二>“黃,陸終之后”說
南齊王儉《姓譜》和唐氏學經(jīng)典林寶《元和姓纂》說:“黃,陸終之后,受封于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宋史學家鄭樵《通志*氏族略》說:“黃氏陸終之后,封于黃、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黃國故城在”。此說,今已被文物考古所證實。
1. 黃鳥氏出衛(wèi)顓頊帝陵
黃夷先族黃鳥氏,因氏族結親聯(lián)盟解體,遷離山東,進入河南黃,重建邦族,與顓頊高陽氏部落聯(lián)盟。顓頊帝逝世時,據(jù)《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鸞鳥、皇鳥、瑯鳥、玄鳥、黃鳥……皆出衛(wèi)于山”。所謂“出衛(wèi)于山”,就是為顓頊帝守陵。可見黃鳥氏和東夷部分鳥族已經(jīng)成為顓頊帝子民,為顓頊帝守陵。據(jù)張靜國《“二帝陵”遺址文物燦爛然》(《文匯報》)1986年8月31日)報道:“顓頊帝陵在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城南三十里,梁莊鄉(xiāng)、三楊莊,村西樅林沙丘地帶?!笨脊艑W家發(fā)現(xiàn)顓頊帝的帝嚳陵墓遺址。已發(fā)掘文物有:山門,是三個拱卷門;二帝廟,闊五間,深二間,廟內(nèi)陸下挖出三十四通歷代“御制祭文”等石碑,其中有元代御制“顓頊帝陵”碑。廟左右有廊房遺址。廟北陵園的圍墻東西長165米,南北寬66米。遺址還發(fā)現(xiàn)大量仰韶、龍山文化時期和商周陶片、漢唐宋明磚瓦,宋井和瓷片等。
“內(nèi)黃”名稱,系因黃鳥氏守陵長信而命名。黃鳥氏與顓頊部落非同一般婚姻氏族關系,而是已轉(zhuǎn)化為父子氏族關系,并且享有血統(tǒng)和財產(chǎn)繼承權,才永遠在此守陵繁衍后代,以“黃”命名?!渡胶=?jīng)》所載與內(nèi)黃顓頊帝陵被發(fā)現(xiàn),相互印證,這是“黃,顓頊玄孫陸終之后”有力佐證。
1. 姬黃由婚姻氏族轉(zhuǎn)化為父子氏族
華夏族顓頊帝成為東夷黃氏族祖先的歷史觀點,至今尚未被人們普遍接受,仍有人持懷疑或者反對態(tài)度。這必須從母系社會族內(nèi)血統(tǒng)群婚時期,轉(zhuǎn)變?yōu)樽逋鈱ε蓟榛橐鰰r期的婚姻制度中,探索血緣關系的轉(zhuǎn)化。
族內(nèi)血統(tǒng)群婚時期,“長幼儕居,不君不臣,男女雜居,不媒不聘(《說郛》卷二)。就是說:同一氏族內(nèi)的同輩兄弟姊妹共為夫妻的血統(tǒng)群婚。如:“盤瓠與高辛氏帝嚳之女所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妻”(《后漢書*南蠻傳》)。其所生的子女,“知母不知父”(《呂氏春秋*恃君覽》)。長輩對子女都視為共同子女撫養(yǎng)。子女把與母同輩姐妹都認為母,把母輩一群丈夫都認為父,即《禮紀*禮運》:“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道理。
隨著人口的消長,逐漸認識“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年》)。據(jù)傳說“伏羲始制嫁娶”(《淮南子.覽冥訓》)。開始禁止本氏族兄弟姐妹血統(tǒng)群婚,規(guī)定男子出嫁,女子娶夫,全氏族的女子只能娶另一氏族的男子為夫。恩格期說:“因為在氏族內(nèi)部禁止通婚的情況下,每個部落至少包括兩個氏族才能獨立存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從此氏族逐漸變?yōu)閮蓚€不同血統(tǒng)成為互為婚姻的部落?!蹲髠鳌罚喊Ч?,“劉氏范氏,世為婚姻”。今以黃、姬兩姓族外對偶互為婚姻為例,列表于下,即可看出氏族之間融合的血緣關系。 表中實線表示氏族之間婚姻關系,箭頭所指是男子出嫁,女子娶夫。男子出嫁后隨妻居住,屬于妻子氏族成員,隨從妻姓,享有血統(tǒng)和財產(chǎn)繼承權。表中虛線箭頭所指是父母所生子女,子女所生“從母所居為姓”(《史記索隱》)。
氏族之間世代對偶互為婚姻,便形成舅姑表兄弟姊妹互為婚姻。《爾雅*釋親》說:“婦稱夫為之父曰舅,稱夫之母為姑;夫稱妻之父曰外舅,妻之母為外姑”。世代成對互為婚姻,血緣關系逐漸融合為一體。黃、姬就此由婚姻氏族轉(zhuǎn)化為父子氏族。
1. 東夷與華夏民族融洽結晶
唐代司馬貞對民族融洽的血緣關系轉(zhuǎn)化持有異議,他評論說:“《史記*秦本紀》:女修,顓頊之裔女,吞燕卵而生大業(yè),其父不著,秦趙以母族而祖顓頊,非生人之義也”(《史記索隱》)。
關于“女修吞燕卵而生大業(yè),其父不著”問題,在顓頊帝時代,氏族內(nèi)的血統(tǒng)群婚,雖然轉(zhuǎn)入族外對偶互為婚姻,但仍然保留著兄弟共多妻,姊妹共多夫的群婚習俗,血統(tǒng)只能以母系計算,即按母系直系姓氏記錄世系,子女仍然“知母不知父”。這不單是大業(yè)(皋陶),這些“圣人皆無父,母感天而生”,就是黃帝至夏商周三代的歷代帝王,無不是“母感天而生,故稱天子”(《說文》)。
司馬遷采集《世本》而作《帝王本紀》,對夏啟以前世系,其血統(tǒng)以母系計算,按母系直系姓氏記錄世系,故追溯秦趙母系祖先的始祖母——女修,故開卷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夏啟以后世系,其血統(tǒng)以父系計算,按父系直系姓氏記錄世系,追溯秦趙父系祖先——伯益,“舜賜嬴姓”。故文章結尾“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庇纱丝梢姡骸妒酚?秦本紀》如實地記錄了母系社會制度轉(zhuǎn)變?yōu)楦赶瞪鐣贫鹊恼鎸崥v史,這是無可非議的!
司馬貞的本意是說:東夷民族不宜以母族血緣關系而追溯華夏民族顓頊帝為祖先,“秦、趙宜祖少昊氏”。這種純血緣關系的民族觀點,未免過于偏頗?!睹献?離婁(下)》說:“舜生于諸馮(今山東),遷于負夏(今濮陽),卒于鳴條(今開封),東夷之人也”。然而,山西晉南“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國語*魯語》)。舜是東夷人尊崇的太陽神,卻成為晉南有虞氏的族神,進而轉(zhuǎn)化為祖先,這又何解釋呢?
恩格斯《費爾巴論》中,分析了羅馬帝國的宗教信仰,認為“隨著民族的融洽,羅馬人也把外來神迎來和本民族神靈一起放在祭壇上”。在《論布魯諾*鮑威爾與原始基督教》中也指出:“本氏族可以容異族神與已并立——在古代這是常規(guī)”。由此可見,晉南有虞氏而宗舜,東夷大業(yè)“以母族而祖顓頊”,黃氏由婚姻氏族轉(zhuǎn)化為父子氏族而祖顓頊,這都是民族融洽的結晶。
其實,論血統(tǒng),華夏族與東夷都是同一血統(tǒng)遺傳基因的“黃種人”。論種族,都屬于“蒙古人種”。中華民族就是由各氏族融洽而形成的。
結 論
歷代史家學者對黃氏族源爭論不休的原因:一是歷代學者都在史后史實范圍內(nèi)研究,對史前史探索研究者少。因此,其所研究內(nèi)容,始終未能突破“天子賜土命氏”的范疇。二是對“姓”與“氏”兩種不同概念混淆不清,以氏冒稱為姓。三是對古籍文獻的古漢語的涵義理解有偏差。如:“因生以賜姓”的“賜”字,“沈姒蓐黃實守其祀”的“祀”字,“黃季作季嬴寶鼎”的“季嬴”等,各家依據(jù)各自觀點,作出不同解釋,以致誤導。
根據(jù)古籍文獻資料,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史觀,分析辯證黃姓族源:在母系氏族社會,黃夷先族始祖母感黃鳥而生,“因生以賜姓”黃鳥氏。原始社會的宗教哲學思想認為:這是天地自然的恩賜。這就是遠古黃姓族源,以統(tǒng)系百姓,故稱為“姓”。后世子孫因“賜土命氏”稱“奚氏”,或因子孫避難“別立為氏”稱“春氏”,或氏族之間血緣關系“別封于黃”而“傳本姓者”,這都是以別子孫之所自出,都稱為“氏”,都屬于流,而不是源。
歷代對內(nèi)姓族源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母系社會氏族之間對偶互為婚姻的血緣關系上,今有史可稽者有二:一是黃夷先族黃鳥氏與顓頊高陽氏婚姻血緣關系,轉(zhuǎn)化為父子氏族關系。二是伯益后裔與黃姓婚姻血緣關系,子孫“別封于黃”而“傳本姓”黃氏。以氏族之間血緣關系先后而論,顓頊時代黃姬之間血緣關系轉(zhuǎn)化為父子關系在先,夏啟之后黃嬴之間血緣關系,傳下子孫“別封于黃”在后。
故追溯黃姓父系祖先,無疑是顓頊姬姓陸終之后,而不是嬴姓伯益之后。著名史學家林寶《元和姓纂》和宋鄭樵《通志*氏族略》等力主:“黃,出自陸終之后”,不是沒有依據(jù),今已被文獻典籍等史書所證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