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母親只會把孩子當做嬰兒來愛,這種女人最為常見。她們在孩子滿兩歲以前都是理想母親,對孩子疼愛有加,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整個情況一夕之間完全改變了。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意志,開始不聽話,任性哭鬧,跟別人表現(xiàn)得更親近向外探索屬于他自己的世界——母親的愛就戛然而止,不愿全神貫注在他身上,甚至厭惡他。通常她這時會渴望再次懷孕,擁有另一個嬰孩,另一個寵物。如果成功,整個循環(huán)就重頭來過。不然的話,她可能寧可幫鄰居照顧小嬰兒,也懶得理會自己的孩子。每個人都看得出,這些失去母親寵愛的大孩子不快樂,而他們?nèi)裢蹲⒃诹砣藡雰荷砩系哪赣H對此卻一無所知。這種現(xiàn)象是成年后發(fā)生沮喪或消極依賴人格的主因。
對嬰兒、寵物或惟命是從的配偶的愛,可說是一種父性或母性的本能,這種行為跟“陷入情網(wǎng)”很類似。它不需要努力,不是一種經(jīng)過意志抉擇的行為,也對心靈的成長毫無幫助,所以不能算是真愛。
雖然經(jīng)由這種感情也能建立親密的人際關(guān)系,可作為真愛發(fā)展的基礎(chǔ),但是要擁有健全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婚姻、養(yǎng)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或達成。整個人類的進步,都還需要更多其它的東西。
以那位不肯讓孩子坐校車上學的母親為例,她親自開車送他,當然不能說不是一種滋養(yǎng)方式,可是這種滋養(yǎng)不但無益,反而有害他心靈的成長。其它諸如:硬塞食物給已過胖的孩子;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買一籮筐玩具或一柜子的衣服跟孩子;都有是矯枉過正。愛不光是給予;它是合理地給和合理地不給;是合理的贊美和合理的批評;它是合理的爭執(zhí)、對立、鼓勵、敦促、安慰。它就等于領(lǐng)導術(shù)。所謂合理是一種判斷,不能只憑直覺,必須經(jīng)過思考和有時不怎么愉快的取舍決定。
自我犧牲
在不合理的給予或破壞性的滋湊養(yǎng)方式背后,動機和種類很多,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特征:“給予者”在愛的假面具下,只求滿足自己,全然不把對方心靈真正的需要當一回事。
有位牧師來看我,他的妻子有慢性淚喪癥,兩個兒子也都從大學退學,在家無所事事,并接受心理治療。雖然全家人都“有病”,開始的時候,他并不認為他們的病跟他有關(guān)。他說:“我竭盡所能的照顧他們,幫著解決問題,我醒著的每一刻都在為他們擔心?!?/p>
探究之下,他也的確在為他妻子和兒子的要求鞠躬盡瘁。雖然他覺得他們應該開始學習自立了。但仍替兩個兒子都實了新車,而且替他們付保險費。盡管他非常討厭進城,而且一聽歌劇就想打瞌睡,可是他每周都帶妻子進城聽歌或看戲。他的工作負荷相當沉重,但一回家就得跟在妻子和兒子后面收拾房子,因為他們都完全不把整潔當一回事。
我問他:“你成為他們做這做那,難道不累嗎?”他答道:“當然累,可是我有什么選擇?我愛得太深,不能不管他們。只要他們有所需求,我就一定設(shè)法滿足。我或許不聰明,但至少有足夠的愛與關(guān)懷。”
有趣的是,他的父親是位小有名氣的學者,但喜歡到外拈花惹草,又好酒貪杯,毫不顧家人死活。我的病人漸漸開始覺悟,他自幼發(fā)誓要做一個跟父親截然不同的人,要做一個滿懷愛心的家長。他也發(fā)現(xiàn)自己為維持這個形象付出極為可觀的代價,他的一切行為,包括投身牧師這行業(yè),都環(huán)繞這個形象為中心。但他使全家人都變得幼弱無能,這點他委實難以了解。他一直把妻子稱為“我的小貓咪”,把成年的兒子叫做“我的小寶貝”。他困惑的說:“就算我的愛是基于對父親的反抗,那又怎么樣?這不表我應該像他一樣的冷酷無情,不負責任?。 ?/p>
然而他應該學習了解,愛其實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活動,不但需要用心,也要用腦。在一心要做得跟父親不一樣的意念之下,他完全放棄了愛的彈性。他必須了解,有時候不付出反而比在錯誤的時刻給予更恰當,培養(yǎng)家人獨立的能力,比一直照顧其實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他們,需要更多的愛心。他得認清,表示需求、憤怒、不滿與期望,對家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亞于犧牲自己。
愛其實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活動,不但需要用心,也要用腦。
愛不僅是無條件的接受,也包括沖突和利益。
他開始改變,他不再跟兒子身后收拾,對他們不幫忙照顧家務(wù)的行徑也會公開發(fā)脾氣;他不再替他們付保險費,要求他們自行負擔;他讓妻子自己一個人去紐約市看歌劇。他不再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開始扮“壞人”。
幸好他早先行為的動機雖然以滿足自我為出發(fā)點,但他并未失去愛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他改變的原動力。他的妻兒一開始不消說都深為不滿。但不久一個兒子回大學求學,另一個找了份工作,搬到外面自己租公寓住。他的妻子也發(fā)現(xiàn)獨立的好處,以她自己的方式重新開始成長。牧師自己不但工作效率大為提高,生活也快樂多了。
虐待與被虐待之間
這位牧師誤導的愛,已瀕臨受虐待狂的邊緣。虐待狂與被虐待狂通常帶有性的聯(lián)想,患者在使人痛苦或自己受痛苦的時候,會產(chǎn)生性的快感,但性虐待與被虐待狂在精神病理學上甚為罕見,較常見的是社會型虐待與被虐待狂,病情也更嚴重,患者會下意識的希望在與性有關(guān)的人際關(guān)系當中傷害對方,或被對方傷害。
典型情況下,一個女人因遭丈夫遺棄,感到極度沮喪,向心理咨詢師求助。她會不斷哭訴丈夫無窮無盡的虐待行為:不關(guān)心她、在外面有一大串女人、把買菜的錢輸?shù)簟⒏吲d時才回家、喝得酩酊大醉的回家打她,現(xiàn)在終于在圣誕節(jié)前夕棄她和孩子不顧而去——還特別挑圣誕節(jié)前夕。
剛出道的心理咨詢師通常對這套故事大表同情,但進一步的了解會使同情心煙消云散。首先,心理咨詢師會發(fā)現(xiàn),虐待的模式已持續(xù)二十年之久。期間,這位婦女跟她的丈夫離婚兩次,也破鏡重圓兩次。此外有不計其數(shù)的吵吵鬧鬧與分分合合。
經(jīng)過一、兩個月幫助她重新自己站起來的努力之后,某天早晨,咨詢者興高采烈地走進咨詢師的辦公室宣布:“我丈夫回來了。昨天晚上他打電話來說要見我,結(jié)果是他來求我讓他回家,他必過自新,變了一個人,所以我就讓他回來了?!弊稍儙熤赋?,這現(xiàn)象他們已經(jīng)討論過了,一切不過是重復過去的錯誤罷了,何況她不是才覺得一個人生活得很好嗎?病人答道:“可是我愛他。你不能否定愛呀?!比绻稍儙熞筮M一步討論她所謂的“愛”的本質(zhì),心理治療往往就此中斷了。
這是怎么回事?百思不得其解的咨詢師試著回憶治療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他想起她描述多年受丈夫虐待的情形時,仿佛從中得到一種快感。
突然間,他心頭涌現(xiàn)一個奇怪的念頭:會不會這個女人如此忍受丈夫的虐待,甚至自投羅網(wǎng),完全是因為她喜歡這么回事?但這是基于什么樣的動機呢?她樂于受虐待,是否因為她畢生都在尋求一種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現(xiàn)在她的行為模式已昭然若揭:她從痛苦的處境中汲取一種優(yōu)越感,最后丈夫回頭來求她收留,她又反過來得到一種虐待的快感,他的低姿態(tài)肯定了她的優(yōu)越性,她從他的搖尾乞憐當中,享受到報復的愉悅。
通常這種婦女從童年時代就飽受屈辱,她們被迫自認在道德上高人一等,從中獲得阿Q式的心理復仇快感。相對的,這種心態(tài)也需要更多屈辱與虐待加以滋養(yǎng)。當世界善待我們時,報復的心理就不能成立;為使報復成為生活的目標,就必須一再加強被迫害的感覺,使復仇心態(tài)持續(xù)下去。被虐待狂把忍受虐待視為愛的表現(xiàn),但這其實只是他們尋求報復快感的必要條件,它的基本動機是恨,不是愛。
受虐待狂的問題引出另一個與愛有關(guān)的錯誤觀念——把自我犧牲當做愛。典型的愛虐待狂根據(jù)這個觀念,把忍受虐待當作自我犧牲,換言之,也就是愛,卻完全罔顧其中的恨意。
例如那位為家人犧牲一切的牧師,一直認為自己的動機是為家人發(fā),全然不知他行為的真正目的是維系一種自我形象。每當我們自稱作某件事是“為了別人好”,我們都是以某種方式在逃避自己的責任。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出于自己的抉擇,這么抉擇是因為它最能滿足我們。我們無論為別人做什么事,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們真心愛人,因為我們要去愛。我們生兒育女是因為我們需要孩子,我們愛孩子因為我們要成為充滿愛心的父母。愛確實能改變一個人,但它是一種自我擴充,而非犧牲。真愛會使我們更充實。在某種意義上,愛也可以說是很自私,因為它追求的是自我擴張。自私與否絕不是判別真愛的標準。唯一的標準是:真愛永遠追求心靈的成長,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愛。
愛是一種自我擴充,而非犧牲。
真愛永遠追求心靈的成長,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愛。
聯(lián)系客服